一种可拆卸撑脚及滑道的桥梁转体装置的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549394发布日期:2023-03-22 10:25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撑脚及滑道的桥梁转体装置的使用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桥梁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撑脚及滑道的桥梁转体装置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桥梁转体施工技术及施工工艺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桥梁转体施工被广泛应用与跨越交通繁忙的铁路既有线、高速公路、高山峡谷等场合的桥梁工程施工。桥梁转体施工可以将桥梁轴线空间施工转化为沿岸线或者条件较好的地面施工,为特殊条件下桥梁施工的安全、质量、进度提供可靠保证。转体施工技术以其经济性、方便性、可靠性的特点越来越受到桥梁建设者的青睐。
3.目前桥梁转体装置待桥梁转体完成后,浇筑封固混凝土,将转体球铰、撑脚、滑道等钢结构全部被混凝土包裹,造成钢结构的极大浪费,特别是撑脚和滑道使用率较低,且结构尺寸大,结构重量大,造价较高。转体装置滑道和撑脚处将上下承台分割开来,没有可靠的钢筋连接,弱化了结构抗弯能力,对于地震区桥梁建设需要较高的墩底抗弯能力是不利的,因此需要解决造价较高和上下承台滑道处无有效钢筋连接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可拆卸撑脚及滑道的桥梁转体装置的使用方法。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6.一种可拆卸撑脚及滑道的桥梁转体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1)施工主墩的桩基和下承台,施工两侧桥墩或桥台;安装转体球铰、分段滑道、撑脚、沙箱;施工主墩上转盘;上转盘和下承台设置临时固结措施;
8.2)施工主墩及0号块段,安装悬臂浇筑施工挂篮或满堂支架施工桥梁其他梁段;
9.3)拆除沙箱,撑脚下加垫滑板,解除桥墩与下转盘临时固结,结合施工方案对梁体进行称重,实测不平衡力矩进行配重,使偏心满足设计要求;检查转体系统各部分后进行试转,测定摩阻力矩及摩阻系数,根据量测结果进行二次配重;主墩转体施工;
10.4)梁体就位后,测量调整中线位置,如有偏差进行姿态调整;梁体进行临时固结,焊接上球铰和下球铰转动面;
11.5)施工桥梁两侧未完成节段或桥墩台,安装支座,使两侧桥梁受力支撑,待梁体受力稳定后,拆除撑脚和分段滑道,安装伸出钢筋,并用接长钢筋将上转盘和下承台伸出钢筋连接固定;
12.6)焊接封固钢筋,浇筑转盘封固混凝土;绑扎钢筋,浇筑钢箱梁桥面板混凝土;施工桥面附属,成桥。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步骤中转体球铰包含上球铰和下球铰,所述上球铰固定安装在上转盘内,下球铰固定安装在下承台内,所述下球铰通过球铰支撑架支撑安
装在下承台中心位置;通过上球铰和下球铰之间的承载球铰滑板,可实现上转盘和下承台的平面转动和竖向微调转动。
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上球铰球面板底面粗糙度ra小于等于0.8,与球铰滑板间的摩擦系数小于等于0.1。
1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步骤中以转体球铰为中心周向分有撑脚、沙箱和分段滑道,所述撑脚位于分段滑道的正上方,桥梁转动时,在撑脚和分段滑道之间加垫滑板,减少摩擦力。
1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步骤拆除拆除撑脚和分段滑道之前,需要先安装支撑结构,通过支撑支撑结构稳定上转盘后,方可拆除,通过接长钢筋与将上转盘下方与下承台上方预设的伸出钢筋连接固定。
1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分段滑道通过调平螺栓和调平螺母固定在滑道支撑架上,在上转盘竖直方向需要角度微调时,可通过加垫不同厚度的滑板,结合调节螺栓和调平螺母,进行调整。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9.1、本发明中预埋钢板上及滑道钢板下均预埋了螺纹套筒,用于连接上转盘和下承台接长钢筋,使得上转盘和下承台连接成整体,提高桥墩基础的抗弯能力,提高桥梁的抗震安全性。
20.2、本发明中撑脚和滑道均采用螺栓连接,可方便在转体施工完成后,快速拆卸撑脚和滑道,可重复利用撑脚和滑道,节约资源,节约了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撑脚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转体球铰和球铰支撑架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分段滑道布置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分段滑道a-a示意图;
26.图6为本发明图5中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发明图5中b-b截面示意图;
28.图8为本发明撑脚和预埋钢板组装示意图;
29.图9为本发明图8中c-c截面示意图;
30.图10为本发明预埋钢板截面示意图;
31.图11为本发明上转盘和下承台钢筋连接示意图;
32.图12为本发明图11中d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33.图13为本发明上球铰和下球铰周向焊接固定示意图;
34.图14-图18为步骤1-步骤5使用过程步骤流程图。
35.图中:1、转体球铰;11、上球铰;12、下球铰;13、球铰滑板;14、中心轴;2、球铰支撑架;3、预埋钢板;4、撑脚;41、沙箱;42、加强筋板;43、底板;44、顶板;5、分段滑道;51、滑板;6、滑道支撑架;7、螺纹套筒;71、固定螺栓72、螺栓套筒;8、预埋钢筋;81、伸出钢筋;82、接长钢筋;9、调平螺栓;10、调平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实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37.参照图1-图13,一种可拆卸撑脚及滑道的桥梁转体装置,包括转体球铰1,包含上球铰11和下球铰12,所述上球铰11固定安装在上转盘内,下球铰12固定安装在下承台内,所述下球铰12通过球铰支撑架2支撑安装在下承台中心位置;中心限位轴14,设置于所述转体球铰1的中心位置,中心限位轴14上安装有承载球铰滑板13,承载球铰滑板13位于上球铰11和下球铰12之间,可实现上转盘和下承台的平面转动和竖向微调转动。所述上球铰11球面板底面粗糙度ra小于等于0.8,与球铰滑板13间的摩擦系数小于等于0.1。
38.以转体球铰1为中心周向分有撑脚4和分段滑道5,所述分段滑道5通过滑道支撑架6固定在下承台的顶部,所述撑脚4位于分段滑道5的正上方,撑脚4起到临时支撑上转盘作用,桥梁转动时,在撑脚4和分段滑道5之间加垫滑板51,减小撑脚4与分段滑道5间的摩擦阻力。所述撑脚4包括沙箱41、底板43和顶板44,所述沙箱41顶部设置有顶板44,沙箱41底部设置有底板43,沙箱41侧壁设置有加强筋板42。所述上转盘的底面预埋有预埋钢板3,预埋钢板3的顶部分布螺纹套筒7,螺纹套筒7一端连接预埋钢筋8,另一端连接伸出钢筋81,所述预埋钢板3的底部采用固定螺栓71和螺栓套筒72与顶板44安装固定,并在滑道正上方。通过螺栓连接,方便撑脚4使用后的拆卸再利用。所述分段滑道5采用调平螺栓9和调平螺母10固定在滑道支撑架6上,用于调平和固定,分段滑道5上焊接不锈钢板;分段滑道5底部布置螺纹套筒7,螺纹套筒7一端连接预埋钢筋8,待撑脚4和分段滑道5拆除后,另一端连接伸出钢筋81,并通过接长钢筋82与上转盘内螺纹套筒7内的伸出钢筋81焊接固定,将上转盘和下承台连接成整体。
39.参照图14-图18,一种可拆卸撑脚及滑道的桥梁转体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0.1)施工主墩的桩基和下承台,施工两侧桥墩或桥台;安装转体球铰1、分段滑道5、撑脚4、沙箱41等;施工主墩上转盘;上转盘和下承台设置临时固结措施;
41.2)施工主墩及0号块段,安装悬臂浇筑施工挂篮或满堂支架施工桥梁其他梁段;临时固结措施应能保证施工期间梁体的稳定,施工时,应严格控制节段尺寸,防止不平衡力矩超限或梁体整体超重;
42.3)拆除沙箱41,撑脚4下加垫滑板51,解除桥墩与下转盘临时固结(结合施工方案对梁体进行称重,实测不平衡力矩进行配重,使偏心满足设计要求;检查转体系统各部分后进行试转,测定摩阻力矩及摩阻系数等,根据量测结果进行二次配重);主墩转体施工,转体过程中应加强监控;
43.4)梁体就位后,精确测量调整中线位置,如有偏差应进行姿态调整;梁体进行临时固结,焊接上球铰11和下球铰12转动面;
44.5)施工桥梁两侧未完成节段或桥墩台,安装支座,使两侧桥梁受力支撑,待梁体受力稳定后,拆除撑脚4和分段滑道,安装伸出钢筋81,并用接长钢筋82将上转盘和下承台伸出钢筋81连接固定;
45.6)焊接封固钢筋,浇筑转盘封固混凝土;绑扎钢筋,浇筑钢箱梁桥面板混凝土;施工桥面附属,成桥。
46.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