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人行天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74380发布日期:2022-09-02 23:14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合金人行天桥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天桥固定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铝合金人行天桥。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人行天桥作为公共设施,常常建造在车流量大、行人稠密的地段、交叉口、广场、或铁路等交通复杂的路面上方。
3.按照结构来进行区分,常见的人行天桥主要分为悬挂式、承托式和混合结构式结构,无论是哪一种的人行天桥均是为了给行人带来便捷性,减少人行的距离,人们在人行天桥上行走,车辆在桥下穿越行驶,能够起到减少车流和人流平面相交而发生冲突的作用,进而大大降低交通事故发生频率,由此,各式各样的人行天桥应运而生。
4.传统的人行天桥多为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桥体,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天桥的施工工序复杂、耗时长,导致成本高、对交通造成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人行天桥的施工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铝合金人行天桥。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铝合金人行天桥,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铝合金人行天桥,包括纵向桁架和下部混凝土结构,所述纵向桁架设置在下部混凝土结构的顶面,所述纵向桁架的相背两侧对称、可拆卸式安装有下横杆,所述下横杆远离所述纵向桁架的一侧设置有预埋管,所述预埋管的一端插入所述下部混凝土结构内。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作业人员先把纵向桁架安装在下部混凝土结构的顶面,再把下横杆对称安装在纵向桁架的相背两侧,一方面可以加强纵向桁架的结构刚度,另一方面可以使纵向桁架保持竖直的状态,以减少人行天桥受力而发生侧歪或坍塌现象,有利于保证人行天桥的正常使用,通过把预埋管的一端插入到下部混凝土结构内,使纵向桁架可以稳定地固定在下部混凝土结构的顶部,进而为人行天桥后续组装的框架提供支撑作用,提高了人行天桥的使用安全性,此外,纵向桁架、下横杆、以及预埋管之间的装配均是半成品之间的装配,相对于传统的人行天桥,无须在施工时进行现场浇筑,省去了等待浇筑物成型的时间,施工工序简单,生产成本低,耗时短,符合生产要求。
9.优选的,所述纵向桁架的底面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下部混凝土结构之间设置有板式支座,所述连接板的底面与所述板式支座相抵压。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具有良好的找平作用,进而为纵向桁架提供平整的安装平面,提高了纵向横杆稳定性,此外,连接板的设置可以增大纵向桁架的装配面,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纵向横杆的安装稳定性。
11.优选的,所述板式支座为橡胶支座。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板式支座为橡胶支座,使板式支座具有良好的缓冲减震的作用,使连接板与下部混凝土结构之间形成软连接,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延长纵向桁架使用寿命。
13.优选的,所述下横杆与所述预埋管之间形成有变形缝,所述变形缝的中部设置有胶垫块。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胶垫块的设置可以缩短下横杆与预埋管之间的间距,使得下横杆和预埋管能够稳定地进行装配,并且,使外界的杂物难以进入到变形缝内,减少下横杆与预埋管之间的接触面受到腐蚀,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
15.优选的,所述预埋管靠近所述下部混凝土结构顶面的位置固定有主桥底座。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桥底座可以增大预埋管与下部混凝土结构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预埋管的安装稳定性。
17.优选的,所述预埋管靠近所述主桥底座顶面的位置处对称安装有加劲肋板。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预埋管靠近主桥底座顶面的位置处对称安装有加劲肋板,可以提高预埋管插入下部混凝土结构部分的局部稳定,减少下部混凝土结构对预埋管施加的剪切力,进而减少预埋管出现断裂现象,有利于延长预埋管的使用寿命。
19.优选的,所述纵向桁架的外部设置有花槽和花槽挡边机构,所述花槽布设在所述花槽挡边机构与所述纵向桁架之间。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花槽挡边机构可以对花槽的位置进行限位,减少花槽发生侧翻现象,作业人员通过在花槽内种植花草,有利于提升人行天桥的观赏性。
21.优选的,所述纵向桁架的相背两侧对称、可拆卸式安装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所述下横杆分别安装在所述纵向桁架的相邻两侧。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板的设置可以有效提高纵向桁架的结构稳定性,同时,在两个加强板的配合作用下,可以使纵向桁架保持挺立的状态,有利于纵向桁架的后续使用。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下横杆对称安装在纵向桁架的相背两侧,一方面可以加强纵向桁架的结构刚度,另一方面可以使纵向桁架保持竖直的状态,减少人行天桥受力而发生侧歪或坍塌现象,进而保证人行天桥的正常使用,预埋管的一端插入到下部混凝土结构内,使纵向桁架稳定地固定在下部混凝土结构的顶部,为人行天桥后续组装的框架提供支撑作用,提高了人行天桥的使用安全性,纵向桁架、下横杆、以及预埋管之间的装配均是半成品之间的装配,相对于传统的人行天桥,无须在施工时进行现场浇筑,省去了等待浇筑物成型的时间,施工工序简单,生产成本低,耗时短,符合生产要求;
25.2、胶垫块的设置可以缩短下横杆与预埋管之间的间距,使得下横杆和预埋管能够稳定地进行装配,并且,使外界的杂物难以进入到变形缝内,减少下横杆与预埋管之间的接触面受到腐蚀,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纵向桁架;11、连接螺栓;12、装配螺栓;13、变形缝;131、胶垫块;14、主桥底座;2、连接板;3、板式支座;4、加强板;41、减重槽;5、下部混凝土结构;6、花槽;7、花槽挡边机构;71、上横杆;72、中横杆;73、竖杆;8、下横杆;9、预埋管;10、加劲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铝合金人行天桥。
31.参照图1和图2,一种铝合金人行天桥,包括有纵向桁架1和下部混凝土结构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纵向桁架1为矩形铝合金桁架,纵向桁架1设置在下部混凝土结构5的顶面,具体地,纵向桁架1的底面固定有连接板2,连接板2与下部混凝土结构5之间设置有板式支座3,板式支座3为板式橡胶支座,连接板2的底面与板式支座3相抵压,连接板2为厚铝板结构,连接板2的厚度尺寸可取20mm,连接板2的设置增大了纵向桁架1的底面,使纵向桁架1可以更加稳定地固定在板式支座3上,板式支座3采用胶水粘合的方式进行固定,能够提供缓冲减震的作用。
32.参照图1和图2,在纵向桁架1的底端、相背两侧处设置有下横杆8,下横杆8为方形铝合金管,下横杆8与纵向桁架1之间垂直设置,使纵向桁架1保持垂直的状态,以减少后续纵向桁架1受力而发生侧歪现象。
33.下横杆8远离纵向桁架1的一侧设置有预埋管9,预埋管9为槽钢和钢通,使预埋管9的侧面与下横杆8相抵接,下横杆8上安装有装配螺栓12,装配螺栓12穿过两个预埋管9、两个下横杆8、以及纵向桁架1,进而完成预埋管9、下横杆8、以及纵向桁架1之间的装配,作业人员把预埋管9远离下横杆8的一端插入至下部混凝土结构5内,能够起到巩固人行天桥基础的作用。
34.为了提高下横杆8与预埋管9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参照图2,在下横杆8与预埋管9之间形成有变形缝13,变形缝13的中部设置有胶垫块13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胶垫块131的相背两侧涂抹有胶水层,使胶垫块131可以稳定地固定在下横杆8与预埋管9之间,起到缩小下横杆8与预埋管9之间的间隙的作用,提高了装配稳定性。
35.为了进一步提高预埋管9插接在下部混凝土结构5的稳定性,参照图2,预埋管9靠近下部混凝土结构5顶面的位置固定有主桥底座14,主桥底座14为铝合金板体,主桥底座14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预埋管9的外壁上,并且,主桥底座14的底面与下部混凝土结构5的顶面相抵压,可以增大预埋管9与下部混凝土结构5之间的接触面积。
36.更具体地,预埋管9靠近主桥底座14顶面的位置处对称安装有加劲肋板10,加劲肋板10的形状尺寸视情况而定,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加劲肋板10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厚度尺寸为10mm,加劲肋板10的垂直侧面与预埋管9相焊接、垂直底面与主桥底座14的顶面相焊接,使得加劲肋板10、预埋管9、以及主桥底座14三者可以稳定地装配在一起,提高了人行天桥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37.参照图1,纵向桁架1的侧壁设置有加强板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加强板4有两块,两块加强板4对称安装在纵向桁架1的相背两侧,并使得加强板4、下横杆8分别安装在纵向桁架1的相邻两侧,加强板4的中部设置有若干个连接螺栓11,若干个连接螺栓11同时穿过加强板4-纵向桁架1-加强板4,完成两块加强板4与纵向桁架1之间的装配,可以有效地提高纵向桁架1的结构强度。
38.加强板4的截面呈“匚”型,并且,加强板4的两端均开设有减重槽41,有利于减轻加强板4的重量,使得加强板4的结构更加轻便。
39.此外,参照图1,纵向桁架1的外部设置有花槽6和花槽挡边机构7,花槽6布设在花
槽挡边机构7与纵向桁架1之间,其中,花槽挡边机构7包括有上横杆71、中横杆72以及竖杆7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上横杆71、中横杆72以及竖杆73自上而下分布,上横杆71与中横杆72之间、中横杆72与竖杆73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进行固定,而竖杆73与下横杆8之间则通过焊接进行固定,使得整个花槽挡边机构7可以稳定地固定在下横杆8的顶面。
40.花槽6形成在花槽挡边机构7与纵向桁架1之间,作业人员可以通过在花槽6内种植花草,以提升人行天桥的观赏性。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铝合金人行天桥的实施原理为:
42.作业人员先把板式支座3、连接板2、纵向桁架1自下而上进行层叠安装,然后将两个下横杆8对称贴紧纵向桁架1的相背两侧面,取两个预埋管9,在预埋管9与下横杆8之间粘贴胶垫块131,通过把装配螺栓12依次穿过预埋管9-下横杆8-纵向桁架1-下横杆8-预埋管9,完成预埋管9、下横杆8、以及纵向桁架1之间的装配。
43.将主桥底座14固定在预埋管9的外壁上,且使主桥底座14的底面与下部混凝土结构5的顶面相抵压,再把加劲肋板10的垂直侧面与预埋管9相焊接、垂直底面与主桥底座14的顶面相焊接。
44.在连接螺栓11的作用下,两个加强板4对称安装在非布设有下横杆8的两侧面上。
45.最后将竖杆73-中横杆72-上横杆71自下而上进行层叠安装,形成花槽挡边机构7,花槽6安装在花槽挡边机构7与纵向桁架1之间。
4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仅是对本技术做出的解释,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