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行车安全人流分散指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25120发布日期:2022-11-02 23:32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铁行车安全人流分散指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指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铁行车安全人流分散指示装置。


背景技术:

2.人流分散指示装置,是一种用在火车站、地铁站、商场等人群密集的地方疏导人群流向,维持公共秩序的指示装置,大多是所在空间的内部地图、导视牌等内容的一部分,或者在地面上简单贴上指示箭头,人流密集时,所在空间的内部地图、导视牌等能使让人们知道位置方向,但起到的分流作用比较小,地面上的箭头更是容易让人们忽视。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铁行车安全人流分散指示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地铁行车安全人流分散指示装置,包括指示柱,栏杆,墙体,铰链,所述指示柱的对应两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指示柱的外侧且在支撑块顶部固定安装有座椅板,所述指示柱柱体内的对应两处设置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内腔底部均设置有电机,两个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块,两个所述转动块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柱,两个所诉固定柱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转动块,两个所述固定柱的外侧均缠绕有警戒带,所述指示柱的两侧且在两个凹槽口外均固定安装有吸铁石,两个所述吸铁石内均开设有布带口,两个所述警戒带的一端穿过凹槽与布带口,且警戒带的一端延伸至布带口外。
5.优选的,两个所述警戒带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布带扣,两个所述布带扣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环,两个所述布带扣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固定环,所述布带扣的材质为不锈钢。
6.优选的,两个所述铰链均连接有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两个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夹板。
7.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固定环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吸盘,两个所述第二固定环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两个所述第一固定环的一端均开设有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块的对应两侧均开设有滑槽。
8.优选的,两个所述限位块的内腔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卡扣,两个所述卡扣的末端一侧延伸进限位槽内,两个所述卡扣的一端延伸出一侧滑槽。
9.优选的,所述指示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的对应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显示屏。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铁行车安全人流分散指示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该地铁行车安全人流分散指示装置,通过在警戒带的一端安装布带扣,布带扣
连接第一固定环,铰链转动连接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第一固定环的底部设置螺纹杆的一端安装夹板,且其一侧安装有吸盘,第二个固定环的一端设置卡扣,第一固定环的一端开设限位槽,警戒带辅助操作人员管理秩序,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和吸盘使警戒带的应用场景变得广泛。
12.2、该地铁行车安全人流分散指示装置,通过在指示柱的内部内对应两处设置凹槽,凹槽内腔设置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安装转动块,转动块一侧安装固定柱,固定柱外侧安装警戒带,方便操作人员使用后收纳警戒带,指示柱的顶部设置显示屏,更快地将疏散信息辐射出去,让人们关注到,辅助操作人员维持秩序,疏散人群,在指示柱的外侧非常人性化的安装座椅板,供人们休息。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处放大;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b处放大;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的c处放大。
17.图中:1、指示柱;2、支撑块;3、座椅板;4、安装板;5、固定块;6、显示屏;7、栏杆;8、墙体;9、凹槽;10、电机;11、转动块;12、固定柱;13、吸铁石;14、警戒带;15、布带扣;16、第一固定环;17、铰链;18、螺纹杆;19、吸盘;20、限位块;21、限位槽;22、卡扣;23、滑槽;24、弹簧;25、布带口;26、夹板;27、第二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9.实施例一
20.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铁行车安全人流分散指示装置,包括指示柱1,栏杆7,墙体8,铰链17,指示柱1的对应两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块2,指示柱1的外侧且在支撑块2顶部固定安装有座椅板3,指示柱1柱体内的对应两处设置有凹槽9,两个凹槽9的内腔底部均设置有电机10,两个电机10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块11,两个转动块11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柱12,两个所诉固定柱12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转动块11,两个固定柱12的外侧均缠绕有警戒带14,指示柱1的两侧且在两个凹槽9口外均固定安装有吸铁石13,两个吸铁石13内均开设有布带口25,两个警戒带14的一端穿过凹槽9与布带口25,且警戒带14的一端延伸至布带口25外,两个警戒带14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布带扣15,两个布带扣15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环16,两个布带扣15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固定环27,布带扣15的材质为不锈钢,两个铰链17均连接有第一固定环16、第二固定环27,两个第一固定环16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8,两个螺纹杆18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夹板26,两个第一固定环16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吸盘19,两个第二固定环27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20,两个第一固定环16的一端均开设有限位槽21,两个限位块20的对应两侧均开设有滑槽23,两个限位块20的内腔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24,两个弹簧24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卡
扣22,两个卡扣22的末端一侧延伸进限位槽内21,两个卡扣22的一端延伸出一侧滑槽23,当地铁安装若干本装置后,人流密集需要分散人群,维持秩序时,操作人员将布带扣15稍用力拿出,使其离开吸铁石13,将警戒带14抽出,直到拉伸到可以扣住附近栏杆7的长度即可,当长度足够后,操作人员向一侧扣动卡扣22,将卡扣22移出限位槽21,解除第一固定环16与第二固定环27之间的限位后,松开卡扣22,操作人员将栏杆7放入第一固定环16与第二固定环27内部,再次扣动卡扣22,使第一固定环16与第二固定环27的一端闭合,闭合后松开卡扣22,弹簧24把卡扣22推移进限位槽21内,将其限位住,操作人员旋转螺纹杆18,使夹板26将栏杆7固定住,来达到用警戒带14引导疏散拥挤的人流的目的,如附近没有栏杆7,操作人员将警戒带14拉出后,将吸盘19贴在附近较光滑的墙体8上,按压挤出内部空气,使其吸附在墙体8表面,同样辅助操作人员完成引导疏散工作,当疏导工作完成后,想要收起警戒带14,操作人员转动螺纹杆18,使夹板26不再固定栏杆7,扣动卡扣22,将卡扣22的一端移出限位槽21,解除第一固定环16与第二固定环27之间的限位后,松开卡扣22,将第一固定环16与第二固定环27打开,并离开栏杆7,再次扣动卡扣22,使第一固定环16与第二固定环27的一端闭合,闭合后松开卡扣22,弹簧24把卡扣22推移进限位槽21内,将其限位住,控制器启动电机10旋转转动块11,带动固定柱12旋转将警戒带14卷入凹槽9内,直到布带扣15被吸铁石13吸住,固定在指示柱1上即可,若使用吸盘19来固定警戒带14后,想要收回,扣起吸盘19的边缘,使空气进入吸盘19内,解除吸盘19对墙体8的吸附,再用控制器启动电机10将警戒带14收回凹槽9即可,指示柱1内的对应两侧均设置有警戒带14,使警戒带14可划分的范围大,控制的方位灵活,操作人员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更高效率地完成疏导工作,指示柱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4,安装板4底部的对应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5,两个固定块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显示屏6。
21.综上所述,该地铁行车安全人流分散指示装置,使用时,当地铁安装若干本装置后,人流密集需要分散人群,维持秩序时,操作人员将布带扣15稍用力拿出,使其离开吸铁石13,将警戒带14抽出,直到拉伸到可以扣住附近栏杆7的长度即可,当长度足够后,操作人员向一侧扣动卡扣22,将卡扣22移出限位槽21,解除第一固定环16与第二固定环27之间的限位后,松开卡扣,操作人员将栏杆放入第一固定环16与第二固定环27内部,再次扣动卡扣22,使第一固定环16与第二固定环27的一端闭合,闭合后松开卡扣22,弹簧24把卡扣22推移进限位槽21内,将其限位住,操作人员旋转螺纹杆18,使夹板26将栏杆7固定住,来达到用警戒带14引导疏散拥挤的人流的目的,如附近没有栏杆7,操作人员将警戒带14拉出后,将吸盘19贴在附近较光滑的墙体8上,按压挤出内部空气,使其吸附在墙体8表面,同样辅助操作人员完成引导疏散工作,当疏导工作完成后,想要收起警戒带14,操作人员转动螺纹杆18,使夹板26不再固定栏杆7,扣动卡扣22,将卡扣22的一端移出限位槽21,解除第一固定环16与第二固定环27之间的限位后,松开卡扣22,将第一固定环16与第二固定环27打开,并离开栏杆7,再次扣动卡扣22,使第一固定环16与第二固定环27的一端闭合,闭合后松开卡扣22,弹簧24把卡扣22推移进限位槽21内,将其限位住,控制器启动电机10旋转转动块11,带动固定柱12旋转将警戒带14卷入凹槽9内,直到布带扣15被吸铁石13吸住,固定在指示柱1上即可,若使用吸盘19来固定警戒带14后,想要收回,扣起吸盘19的边缘,使空气进入吸盘19内,解除吸盘19对墙体8的吸附,再用控制器启动电机10将警戒带14收回凹槽9即可,指示柱1内的对应两侧均设置有警戒带14,使警戒带14可划分的范围大,控制的方位灵活,操作人员使
用起来更加方便,更高效率地完成疏导工作。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