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路面结构

文档序号:31991959发布日期:2022-10-29 07:03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路面结构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路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镜面材料的光伏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2.光伏路面主要是将道路沿线光伏、风力和水力等清洁能源与道路交通建设结合起来,利用多种清洁能源协同发电以及大容量储能缓解等能源技术来向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提供电源,不仅在节约能源方面意义重大,更对指导新建轨道交通工程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3.2014年,荷兰solaroad公司铺筑了一条长230英尺(约合70米)的太阳能自行车路面,将太阳能电池板放在钢化玻璃下。2016年,法国colas公司铺设了长约1公里的单车道光伏路面。在国外的一些地方和国家由于土地资源以及地形朝向等问题,在设计光伏路面时,将传统光纤技术复刻到路面,例如近年来在道路中央分隔带,边坡等地铺设架立式太阳能板。还有一些地区和国家铺设的光伏路面不仅能作为道路供车辆行驶使用,还能进行太阳能发电,兼得经济效益和低碳环保效益。
4.中国有近2/3的土地全年日照超过2200小时,因此,铺设光伏路面是我国未来基础建设应向绿色、环保、低碳、高效等方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国内在铺设光伏路面的试验过程中发现,在八个月的投入使用过程中,暴露出表面玻璃的脆性、变形后面板破损、裂痕、变形、进水等问题,需要经历多次的维修,不仅维修成本过高,且不利于道路的正常使用。因此,针对现今已铺设的光伏智慧路面存在的路面损坏、发电效率低、太阳能板受损或丢失等问题,有必要开发一种合适的路面结构,不仅通过改变光伏板件收光量,用以提升光伏路面的发电效率,而且通过使用新型环保再生的路面材料来提高现光伏路面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还能降低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碳排放,有助于实现建设绿色交通的新型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镜面材料的新型光伏路面结构。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光伏路面结构,包括路基层和透光路面层,所述路基层与所述透光路面层围合形成容置腔室;所述容置腔室内设置有光伏装置;所述光伏装置包括:
8.光伏板组件,设置于所述透光路面层的下侧;
9.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光伏板组件的侧缘;
10.镜面结构,设置于所述调节机构上;所述调节机构能够调节所述镜面结构的对光位置。
11.进一步,所述调节机构具有至少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光伏板组件的两侧;所述镜面结构的数量与所述调节机构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镜面结构均设置于与其对应的调节
机构上。
12.进一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13.基座,设置于所述光伏板组件的侧缘;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滑轨;
14.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滑轨的上侧;
15.第一伸缩调节杆,其一端与所述路基层的内壁铰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支架铰接;
16.第一驱动部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
17.行走轮,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的底端,且与所述滑轨抵接;
18.所述第一驱动部件能够驱动所述行走轮转动,且随着所述行走轮转动,所述行走轮能够沿所述滑轨往复移动。
19.更进一步,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二伸缩调节杆,所述第二伸缩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基座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调节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支架可转动连接。
20.更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包括:
21.第一电机,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轮;
22.两个传动轮,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且与所述安装支架可转动连接;
23.传动带,张紧绕设于所述主动轮、两个所述传动轮以及所述行走轮上。
24.更进一步,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
25.控制装置,装配于所述安装支架的上侧;
26.调节臂组件,其一端与所述镜面结构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控制装置固定连接。
27.更进一步,所述调节臂组件包括:
28.固定座,固定设置于所述控制装置的一侧;所述固定座上具有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平台上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动部件;所述第二平台上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滑动部件;
29.第二驱动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台上,所述第二驱动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滑动部件沿所述第一平台滑动;
30.第三驱动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平台上,所述第三驱动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滑动部件沿所述第二平台滑动;
31.第一调节臂,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部件铰接;
32.第二调节臂,其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部件铰接;所述第二调节臂与所述第二滑动部件的铰接部位与臂身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臂身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臂的臂身铰接;所述臂身连杆为伸缩杆结构;
33.第三调节臂,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臂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调节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调节臂的臂身铰接。
34.更进一步,所述第三调节臂的臂身与三角转动件的其中一个端角铰接;所述调节臂组件还包括:
35.三角抓持部件,安装于所述镜面结构上,所述三角抓持部件的一端角与所述第三调节臂的另一端铰接;
36.第一调幅杆,其一端与所述臂身连杆的杆身铰接,其另一端与所述三角转动件的另一端角铰接;
37.第二调幅杆,其一端与所述三角转动件的第三端角铰接,其另一端与所述三角抓持部件的另一端角铰接。
38.更进一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防尘外壳和控制元件,所述防尘外壳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元件设置于所述防尘外壳内;
39.所述光伏装置还包括电源组件,所述光伏板组件与所述电源组件电连接;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控制元件、所述调节机构电连接;所述控制元件与所述调节机构电连接。
40.更进一步,所述镜面结构上布设有多个光源传感器;所述控制元件与多个所述光源传感器电连接或信号连接。
41.其中,所述控制元件包括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能够接收所述所述光源传感器发出的电信号以及与所述电信号对应的光源传感器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和位置信息确定太阳光相对于所述镜面结构的角度位置;
42.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调节机构电连接,所述微控制器能够通过控制所述调节机构用以调节所述镜面结构的对光位置,使太阳光相对于调整后的镜面结构的角度位置与设定的角度位置匹配。
43.进一步,所述容置腔室内还设置有承压层,所述承压层设置于所述光伏板组件的下侧,且与所述路基层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机构的基座埋设于所述承压层内。
44.更进一步,所述容置腔室内还设置有钢骨架,所述钢骨架具有两组,两组所述钢骨架对称设置于所述承压层的两侧,每组所述钢骨架的一端均与所述路基层固定连接,每组所述钢骨架的另一端均与所述透光路面层固定连接。
4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46.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中,通过路基层和透光路面层围合形成包围式箱型结构,用于安装光伏组件。通过改变镜面结构的方向来自动调节太阳能光伏板件的吸收光量,用以提升光伏路面的发电效率。
47.2、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新型环保再生的路面材料来提高现光伏路面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还能降低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碳排放,有助于实现建设绿色交通的新型发展方向。
附图说明
4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伏路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4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伏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5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伏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51.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52.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根伸缩调节杆与安装支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53.图6是图4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54.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件与行走轮、安装支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55.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节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56.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57.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伏装置的各控制单元模块的连线图。
58.图中:1、路基层;2、透光路面层;3、容置腔室;4、光伏板组件;5、调节机构;51、基座;511、滑轨;52、安装支架;53、第一伸缩调节杆;54、第一驱动部件;541、第一电机;542、主动轮;543、传动轮;544、传动带;55、行走轮;56、第二伸缩调节杆;57、控制装置;571、防尘外壳;572、控制元件;58、调节臂组件;581、固定座;581-1、第一平台;581-2、第二平台;581-3、第一滑动部件;581-4、第二滑动部件;582、第二驱动部件;583、第三驱动部件;584、第一调节臂;585、第二调节臂;585-1、臂身连杆;586、第三调节臂;586-1、三角转动件;587、三角抓持部件;588、第一调幅杆;589、第二调幅杆;6、镜面结构;61、光源传感器;7、电源组件;8、承压层;9、钢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5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60.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61.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
6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6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设有”、“设置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设有”、“设置有”的对象可以是本体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与本体分体布置并连接在本体上,该连接可以是可拆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64.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65.实施例1
66.请参阅图1至图7,一种光伏路面结构,包括路基层1和透光路面层2,路基层呈u型结构,路基层1与透光路面层2固定连接,且路基层1与透光路面层2围合形成容置腔室3。其中,路基层1为沥青路基层,沥青路基层中掺杂了废玻璃,使用了掺杂废玻璃的废玻璃集料环氧沥青混合料铺设而成。其作用是支撑路面结构。
67.透光路面层2为透光防滑抗压玻璃路面,且位于最表层。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
透光性和对光的反射问题,玻璃的透光性相对较高,可达到80%以上,然而汽车在路面上行驶时,普通玻璃路面反射的光反而会干扰驾驶员得到实现,有安全隐患,因此,在不减弱透光率的同时需要减少反射的光,而且还需要考虑各种车辆压过路面之后不会对路面产生破坏,因此,本实施例的透光路面层是由透明混凝土材料制备而成,其中,透明混凝土是由混凝土材料、pvb膜、光导纤维、玻璃纤维组成,混凝土材料是由水泥、石英砂、硅灰、高效减水剂按照质量比1:0.5~1.0:0.1~0.4:0.03~0.06,水灰比0.15~0.2。光导纤维的掺量在3~4%左右。制备过程为:将光导纤维排布形成光导纤维布层,将玻璃纤维排布形成玻璃纤维布层;然后将光导纤维、pvb膜、玻璃纤维、光导纤维组成一层透光布层,将多层透光布层平行并排布设于混凝土材料中,固化后,切割成5mm厚度的小块,使光导纤维穿过混凝土的两表面,提高透光率。该透光路面层不仅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而且可以有效减少光在路面上的反射,同时还能提高材料的强度。其中pvb膜的添加可以改善玻璃纤维抗压强度和韧性相对较弱的问题,起到补强的效果,提高该透光路面层的拉伸强度和抗冲击强度。路基层采用常规混凝土材料制备而成。由于透光路面层的高透光率和路面强度,使形成大的容置腔室3为太阳能板、电机等光伏机构提供了足够的安装和活动空间,起到保护光伏机构的作用。
68.请参阅图1,容置腔室3内固定设置有光伏装置;光伏装置包括光伏板组件4、调节机构5、镜面结构6。
69.光伏板组件4设置于透光路面层2的下侧,且固定设置于路基层1上。光伏板组件4包括太阳能板、用于将太阳能板上吸收的热量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以及将电能存储的储电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当太阳光照射在透光路面层2上时,光线穿过透光路面层2到达内置的太阳能板表面,太阳能板下侧的发电装置通过光电效应将光转化成为电能,并存储于储电装置中,以供道路沿线用电设备使用甚至并网发电。此结构不仅满足路面太阳能发电的要求,又能满足传统路面的使用性能要求。
70.调节机构5设置于光伏板组件4的侧缘;镜面结构6设置于调节机构5上;调节机构5能够调节镜面结构6的对光位置。具体的,调节机构5具有至少两个,且分别设置于光伏板组件4的两侧;镜面结构6的数量与调节机构5的数量相同,每个镜面结构6均设置于与其对应的调节机构5上。在此,调节机构5的作用是对镜面结构6的对光角度进行调整,使更多的太阳光反射至太阳能板上,以便于在同等条件下收集到更多的光能,以提高效率。其中,镜面结构为反光镜,反光镜的长度等尺寸与太能能板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此处不再赘述。当然,反光镜的长度略大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厚度。
71.请参阅图2至图3,为了实现对镜面结构的对光角度的调整,调节机构5包括:基座51、安装支架52、第一伸缩调节杆53、第一驱动部件54、行走轮55、第二伸缩调节杆56、控制装置57、调节臂组件58。
72.基座51设置于光伏板组件4的侧缘;基座51上设置有滑轨511;例如,基座51包括两个支脚、两个支撑台和基座固定板,每个支撑台的底部均与对应的支脚固定,基座固定板横向架设在两个支撑台的侧缘上,且与两个支撑台固定。如图2-3,支撑台呈台阶形结构。基座固定板上固定设置有滑轨511;本实施例中,滑轨的设置主要是与行走轮卡接,方便行走轮稳定的沿滑轨滚动行走。行走轮上具有与滑轨的尺寸匹配的凹槽。为了增加滑轨和行走轮之间的摩擦力,在滑轨上还固定设置有橡胶条,橡胶条的表面具有多个耐磨凸点。在行走轮与滑轨接触的部位设置有一橡胶圈,橡胶圈的表面具有耐磨凸点。通过橡胶条和橡胶圈来
增加滑轨和行走轮之间的摩擦力,避免行走轮在滑轨上滚动过程中出现的滑脱现象。
73.请参阅图3和图4,安装支架52设置于滑轨511的上侧;其中,安装支架包括侧板和两个固定架,两个固定架位于侧板的两端,且与侧板固定。
74.请参阅图5和图6,第一伸缩调节杆53的一端与路基层1的内壁铰接,第一伸缩调节杆53的另一端与安装支架52铰接。第一伸缩调节杆53包括套杆以及穿插在套杆两端的活动杆,两根活动杆的端部均卡设在套杆的两端,且能够沿套杆的内腔伸缩移动。在此,第一伸缩调节杆53的作用是对安装支架起到支撑和定位作用,使安装在安装支架底部的行走轮能够稳定的沿滑轨滚动。
75.请参阅图4和图7,第一驱动部件54设置于安装支架52上;行走轮55可转动的设置于安装支架52的底端,且与滑轨511抵接;行走轮上具有与滑轨的形状、尺寸匹配的凹槽。第一驱动部件54能够驱动行走轮55转动,且随着行走轮55转动,行走轮55能够沿滑轨511往复移动。具体的,第一驱动部件54包括:第一电机541、主动轮542、两个传动轮543、传动带544。
76.第一电机541固定设置于安装支架52的一侧的固定架上;第一电机541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主动轮542;通过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的转动带动主动轮转动。
77.两个传动轮543设置于第一电机541的一侧,且与安装支架52可转动连接;例如,两个传动轮分别记为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第一传动轮可转动的安装于侧板的传动连接轴上;第二传动轮可转动的安装于远离第一电机的固定架的传动连接轴上。且第二传动轮的安装高度略高于第一传动轮的安装高度。
78.行走轮55可转动的安装于侧板上,且位于第一传动轮的下侧。传动带544张紧绕设于主动轮542、两个传动轮543以及行走轮55上,且传动带的一端绕设于主动轮上,传动带的另一端绕设于行走轮上。传动带的两条侧边分别绕设于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上。通过本实施例设置的第一驱动部件54的结构,可以使传动关系稳定,并使行走轮能够稳定的沿滑轨滚动。
79.请参阅图3至图5和图7,第二伸缩调节杆56的一端与基座51可转动连接,第二伸缩调节杆56的另一端与安装支架52可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伸缩调节杆的数量为两根。其中,每根第二伸缩调节杆均包括套杆以及穿插在套杆两端的活动杆,两根活动杆的端部均卡设在套杆的两端,且能够沿套杆的内腔伸缩移动。在此,第二伸缩调节杆的作用是对安装支架起到支撑和定位作用,使安装在安装支架底部的行走轮能够稳定的沿滑轨滚动。通过第一伸缩调节杆和第二伸缩调节杆的配合,能够使行走轮稳定的沿滑轨滚动行走。由此,通过第一驱动部件带动行走轮沿滑轨的往复移动,用以将更多的太阳光反射至太阳能板上,以便于在同等条件下收集到更多的光能,以提高效率。
80.请参阅图2至图4,控制装置57装配于安装支架52的上侧;且与两个固定架固定连接;控制装置57的底端侧缘卡接在侧板上。调节臂组件58的一端与镜面结构6固定连接,调节臂组件58的另一端与控制装置57固定连接。控制装置包括防尘外壳571和控制元件572,防尘外壳与调节臂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调节臂组件的数量为两根,用以提高对镜面结构的连接稳定性。为防止灰尘进入关节处,用橡胶软管或其他弹性材质包裹住机械臂组件,在保证活动不受限的前提下防止灰尘干扰。
81.本实施例中,在太阳能电池板和反光镜接触的位置具有反光镜角度微调装置,该装置与智能网路相连通,可以根据已收集的路面日照条件进行角度的调整反射更多阳光至
一旁的太阳能板上,以便于在同等条件下收集到更多光能以提高效率。该结构的工作原理为:当太阳光照射在太阳能路面板块上时,光线穿过透明树脂混凝土到达内置的太阳能电池板表面,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光电效应将光能转化成为电能,以供道路沿线用电设备使用甚至并网发电。
82.该结构通过路基层和透光路面层围合形成包围式箱型结构,用于安装光伏装置,然后通过改变镜面结构的方向来自动调节太阳能光伏板件的吸收光量,用以提升光伏路面的发电效率。
83.实施例2
84.请参阅图1至图9,一种光伏路面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为防止灰尘进入关节处,用橡胶软管或其他弹性材质包裹住机械臂组件,在保证活动不受限的前提下防止灰尘干扰。为了进一步调整镜面结构的对光位置,调节臂组件58包括:固定座581、第二驱动部件582、第三驱动部件583、第一调节臂584、第二调节臂585、第三调节臂586、三角抓持部件587、第一调幅杆588、第二调幅杆589。
85.固定座581固定设置于控制装置57的防尘外壳571的一侧;固定座581上具有第一平台581-1和第二平台581-2;第一平台581-1和第二平台581-2垂直固定。第一平台581-1上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动部件581-3;第二平台581-2上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滑动部件581-4;例如,在第一平台上具有第一限位滑槽,第二平台上具有第二限位滑槽,第一滑动部件可滑动的卡设在第一限位滑槽上,第二滑动部件可滑动的卡设在第二限位滑槽上。其中,第一滑动部件和第二滑动部件均为滑块,且在滑块上均装配有铰接组件。
86.请参阅图9,第二驱动部件582设置于第一平台581-1上,第二驱动部件582能够驱动第一滑动部件581-3沿第一平台581-1滑动;第三驱动部件583,设置于第二平台581-2上,第三驱动部件583能够驱动第二滑动部件581-4沿第二平台581-2滑动;其中,第二驱动部件与第三驱动部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丝杆和第二电机,丝杆的两端通过支撑件与对应的平台固定,并使丝杆的两端均与对应的支撑件可转动连接。第二电机安装在对应的平台上,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对应的丝杠固定,通过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的转动带动对应的丝杆转动。第一滑动部件和第二滑动部件上均设置有螺纹孔,两根丝杆均穿设在对应的螺纹孔内,且与对应的螺纹孔螺纹连接。通过启动对应的第二电机,可以驱动对应的滑动部件沿对应的丝杆滑动。
87.请参阅图8,第一调节臂584的一端与第一滑动部件581-3铰接;第二调节臂585的一端与第二滑动部件581-4铰接;第二调节臂585与第二滑动部件581-4的铰接部位与臂身连杆585-1的一端铰接,臂身连杆585-1的另一端与第一调节臂584的臂身铰接;第三调节臂586的一端与第一调节臂584的另一端铰接;第二调节臂585的另一端与第三调节臂586的臂身铰接。本实施例中,臂身连杆585-1为伸缩杆结构。
88.使用时,启动第二驱动部件582,通过第二驱动部件582带动第一滑动部件滑动,用以推动第一调节臂584的一端向外偏转移动,进而驱动第三调节臂586的另一端向内偏转。启动第三驱动部件583,通过第三驱动部件583带动第二滑动部件滑动,用以推动第二调节臂585的一端发生向外偏转移动,进而驱动第三调节臂586的另一端向外偏转。
89.三角转动件586-1安装于第三调节臂586的臂身上,且第三调节臂586的臂身与三角转动件586-1的其中一个端角铰接。三角抓持部件587安装于镜面结构6上,且三角抓持部
件587的一端角与第三调节臂586的另一端铰接。第一调幅杆588的一端与臂身连杆585-1的杆身铰接,第一调幅杆588的另一端与三角转动件586-1的另一端角铰接。第二调幅杆589的一端与三角转动件586-1的第三端角铰接,第二调幅杆589的另一端与三角抓持部件587的另一端角铰接。
90.使用时,随着臂身连杆585-1的偏转,能够驱动第一调幅杆588的偏转移动,进而推动三角转动件586-1发生偏转,从而带动第二调幅杆589发生偏转移动,实现对三角抓持部件587的偏转,最终带动镜面结构旋转,用以实现对镜面结构的对光角度的调整。由于调节太阳光朝向镜面结构的对光角度,使更多的太阳光反射至太阳能板上,以便于在同等条件下收集到更多的光能,以提高效率。
91.实施例3
92.请参阅图1至图10,一种光伏路面结构,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控制装置57包括防尘外壳571和控制元件572,防尘外壳571与安装支架52固定连接;控制元件572固定设置于防尘外壳571内。
93.光伏装置还包括电源组件7,光伏板组件4与电源组件7电连接;通过光伏板组件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后在电源组件中储能。电源组件为可充放电电源。电源组件7与控制元件572、调节机构5电连接;电源组件能够向控制元件572、调节机构5的动力部位提供电源。控制元件572与调节机构5电连接。通过控制元件控制调节机构的运转。
94.镜面结构6上布设有多个光源传感器61;控制元件572与多个光源传感器61电连接或信号连接。通过多个光源传感器、控制元件构成光伏机构的太阳跟踪控制系统。
95.其中,光源传感器61具有多个,且布设于镜面结构6上;光源传感器能够接收太阳光照射到镜面结构的光源信号,并将接触的光源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并发出;其中,光源信号包括太阳光照射到镜面结构的入射角度信息。
96.控制元件设置于防尘外壳内;控制元件与光源传感器信号连接,控制元件能够接收光源传感器发出的电信号以及与电信号对应的光源传感器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和位置信息确定太阳光相对于镜面结构的角度位置。控制元件与调节机构5电连接,控制元件能够通过控制调节机构5用以调节镜面结构6的对光位置,使太阳光相对于调整后的镜面结构6的角度位置与设定的角度位置匹配。当然,控制元件和调节机构均与电源组件7电连接,通过电源组件提供工作所需的电源。
97.使用时,控制元件能够接收光源传感器发出的电信号以及与电信号对应的光源传感器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和位置信息确定太阳光相对于镜面结构的角度位置;当角度位置的角度数据落入到设定的角度位置范围之外时,控制元件通过调节机构来调节镜面结构的对光位置,使使太阳光相对于调整后的镜面结构6的角度位置与设定的角度位置匹配;用以将更多的太阳光反射至太阳能板上,以便于在同等条件下收集到更多的光能,以提高效率。
98.实施例4
99.请参阅图1,一种光伏路面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容置腔室3内还设置有承压层8,承压层8设置于光伏板组件4的下侧,且与路基层1固定连接;调节机构5的基座埋设于承压层8内。承压层8采用普通的沥青混合料制备,其作用是为光伏板组件提供支撑作用。
100.容置腔室3内还设置有钢骨架9,钢骨架9具有两组,且两组钢骨架9对称设置于承压层8的两侧,每组钢骨架9的一端均与路基层1固定连接,每组钢骨架9的另一端均与透光路面层2固定连接。通过钢骨架提高光伏路面的承载能力。
101.本实施例中,基于镜面材料的新型光伏路面通过新型透明混凝土结合pvb(聚乙烯醇缩丁醛)夹层,对汽车荷载直接承压,钢骨架传递荷载至地基,实现承重部分的高强度,高耐久性;通过装置本身发电储电,通过光传感器或程序写入,控制调节机构带动镜面结构平移旋转,使其与光路垂直,实现光能吸收最大化。
10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