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光型交通标志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26599发布日期:2023-01-20 19:43阅读:50来源:国知局
自发光型交通标志牌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自发光型交通标志牌。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化、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道路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道路安全交通标志均以应用光线定向回归逆反射材料(俗称反光膜材料)技术为主。反光材料制造的交通标志设施是在有光源照射的条件下被动反光,起到视觉识别的作用,而在没有光源主体照射的情况下,夜间很难识别标志信息。在雨、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视觉识别的距离取决于光源主体的照射亮度和反射角度,严重影响着车辆行人的方向和路况识别,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在公开号为cn20192731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自发光道路交通标志,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和标志牌,标志牌包括pet膜层、eva膜层、彩色油墨层、发光板层和铝基板,pet膜层、eva膜层、彩色油墨层、发光板层按pet膜层、eva膜层、彩色油墨层、场致发光层、eva膜层、pet膜层的顺序涂敷在铝基板上,铝基板后面安装有u形槽材的加强筋,标志牌连接一标志牌控制器。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上述装置通过设置在立杆上的标志牌对行人进行警示,当标志牌经过一端时间的使用后,工作人员需对标志牌进行检修,此时,工作人员需通过扶梯方可移动至标志牌处,危险程度较高,从而不利于减小事故发生的概率。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自发光型交通标志牌。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自发光型交通标志牌,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套杆,所述套杆上滑动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上表面设置有l形杆,所述l形杆的水平部上设置有用于发电的太阳能板,所述l形杆上设置有电池盒,所述电池盒与太阳能板电连接,所述l形杆的水平部上设置有标志牌,所述标志牌上设置有灯带,所述灯带与电池盒电连接,所述套杆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套筒的驱动组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标志牌经过一端时间的使用后,工作人员需对标志牌进行检修,此时,工作人员需使套筒向下移动。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启动驱动组件,即可使套筒向下移动,从而减小了标志牌与工作人员之间的距离,无需使用扶梯,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8.进一步的,所述套杆的上表面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底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分别固定在套筒相对的两个内壁上的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共同固定在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之间的环形板、转动设置在转动槽内的螺纹杆、一端固定在螺纹杆底面的扭簧以及一端缠绕在螺纹杆侧壁上的固定绳,所述螺纹杆的上端与环形板螺纹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定在限位槽的内底壁上,所述固定绳的另一端延伸至套
杆外并滑动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减小了标志牌与工作人员之间的距离时,工作人员只需拉动固定绳,即可使螺纹杆在固定绳的作用下转动,进而使环形板在螺纹杆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进而使标志牌跟随环形板向下移动,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随后,当工作人员需使标志牌复位时,工作人员只需松开固定绳,即可使标志牌在扭簧的作用下复位。
10.进一步的,所述套杆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连通槽,所述固定绳穿过连通槽并滑动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固定绳的稳定性,进而降低了固定绳晃动的概率。
12.进一步的,所述套杆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连通槽相互连通的转动孔,所述转动孔内转动设置有转动棒,所述固定绳远离螺纹杆的一端固定在转动棒的侧壁上,所述转动孔的内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固定绳的容纳槽。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拉动固定绳时,工作人员只需转动转动棒,即可使固定绳逐渐与螺纹杆相互分离,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14.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孔靠近标志牌的内壁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靠近标志牌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限位孔,所述转动棒的侧壁上固定有与限位孔相互匹配的限位杆。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使固定绳保持稳定时,工作人员只需使限位杆与限位孔相互连接,即可使限位孔的内壁对限位杆进行阻挡,无需工作人员始终握紧固定绳,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16.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棒的外壁上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靠近标志牌的侧壁与固定绳远离标志牌的弧形表面紧贴。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转动转动棒时,工作人员需向远离限位孔的方向滑动转动棒,此时,挡板对转动棒进行阻挡,从而降低了转动板与转动孔相互分离的概率,进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18.进一步的,所述套杆的横截面为多边形。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了套杆与套筒发生相对转动的概率,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20.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棒远离转动孔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降低工作人员转动转动块难度的摇臂。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了工作人员转动转动块难度,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升起与降下标志牌的效率,进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1、本技术中,当标志牌经过一端时间的使用后,工作人员需对标志牌进行检修,此时,工作人员需使套筒向下移动。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启动驱动组件,即可使套筒向下移动,从而减小了标志牌与工作人员之间的距离,无需使用扶梯,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24.2、本技术中,当工作人员需减小了标志牌与工作人员之间的距离时,工作人员只需拉动固定绳,即可使螺纹杆在固定绳的作用下转动,进而使环形板在螺纹杆的作用下向
下移动,进而使标志牌跟随环形板向下移动,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随后,当工作人员需使标志牌复位时,工作人员只需松开固定绳,即可使标志牌在扭簧的作用下复位;
25.3、本技术中,当工作人员需使固定绳保持稳定时,工作人员只需使限位杆与限位孔相互连接,即可使限位孔的内壁对限位杆进行阻挡,无需工作人员始终握紧固定绳,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凸显驱动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凸显限位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凸显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底座;2、套杆;3、套筒;31、l形杆;4、太阳能板;41、电池盒;42、标志牌;43、灯带;44、转动槽;45、限位槽;5、驱动组件;51、第一固定杆;52、第二固定杆;53、环形板;54、螺纹杆;55、扭簧;56、固定绳;6、连通槽;61、转动孔;62、转动棒;7、容纳槽;71、滑动槽;72、限位孔;8、限位杆;81、挡板;9、摇臂。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2.如图1-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自发光型交通标志牌,包括底座1、套杆2、套筒3、l形杆31、太阳能板4、电池盒41、标志牌42、灯带43、驱动组件5、转动棒62、限位杆8以及挡板81。底座1为长方形板状结构,用于放置套杆2。套杆2为长方形杆状结构,套杆2设置在底座1的上表面,且套杆2的横截面为多边形。套筒3为下端开口的长方形杆状结构,套筒3滑动套设在套杆2上。l形杆31为横截面呈l形的圆杆状结构,l形杆31设置在套筒3的上表面。太阳能板4设置在l形杆31的水平部上,用于发电。电池盒41设置在l形杆31上,且电池盒41与太阳能板4电连接。标志牌42设置在l形杆31的水平部上,用于对行人进行警示。灯带43设置在标志牌42上,用于照亮灯带43,且灯带43与电池盒41电连接。
33.套杆2的上表面开设有转动槽44,转动槽44的内底壁上开设有限位槽45,驱动组件5设置在套杆2上,用于驱动套筒3,驱动组件5包括第一固定杆51、第二固定杆52、环形板53、螺纹杆54、扭簧55以及固定绳56。第一固定杆51为长方形杆状结构,第二固定杆52为长方形杆状结构,第一固定杆51与第二固定杆52分别固定在套筒3相对的两个内壁上。环形板53为横截面呈圆环形的板状结构,环形板53与第一固定杆51以及第二固定杆52相互靠近的侧壁均相互固定。螺纹杆54转动设置在转动槽44内,其轴线竖直,且螺纹杆54的上端与环形板53螺纹连接。扭簧55的一端固定在螺纹杆54的底面,扭簧55的另一端固定在限位槽45的内底壁上。固定绳56的一端缠绕在螺纹杆54的侧壁上,固定绳56的另一端延伸至套杆2外并滑动连接。
34.当工作人员需减小了标志牌42与工作人员之间的距离时,工作人员只需拉动固定
绳56,即可使螺纹杆54在固定绳56的作用下转动,进而使环形板53在螺纹杆54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进而使标志牌42跟随环形板53向下移动,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随后,当工作人员需使标志牌42复位时,工作人员只需松开固定绳56,即可使标志牌42在扭簧55的作用下复位。
35.为了提高固定绳56的稳定性,进而降低固定绳56晃动的概率,套杆2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连通槽6,且固定绳56穿过连通槽6并滑动连接。
36.套杆2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连通槽6相互连通的转动孔61,转动棒62为圆棒状结构,转动棒62转动设置在转动孔61内,固定绳56远离螺纹杆54的一端固定在转动棒62的侧壁上,且转动孔61的内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固定绳56的容纳槽7。
37.当工作人员需拉动固定绳56时,工作人员只需转动转动棒62,即可使固定绳56逐渐与螺纹杆54相互分离,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38.转动孔61靠近标志牌42的内壁上开设有滑动槽71,滑动槽71靠近标志牌42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限位孔72,限位杆8为长方形杆状结构,限位杆8固定在转动棒62的侧壁上,且限位杆8与限位孔72相互匹配。
39.当工作人员需使固定绳56保持稳定时,工作人员只需使限位杆8与限位孔72相互连接,即可使限位孔72的内壁对限位杆8进行阻挡,无需工作人员始终握紧固定绳56,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40.挡板81为长方形板状结构,挡板81固定在转动棒62的外壁上,且挡板81靠近标志牌42的侧壁与固定绳56远离标志牌42的弧形表面紧贴。当工作人员需转动转动棒62时,工作人员需向远离限位孔72的方向滑动转动棒62,此时,挡板81对转动棒62进行阻挡,从而降低了转动板与转动孔61相互分离的概率,进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41.为了降低工作人员转动转动块的难度,转动棒62远离转动孔61的侧壁上设置有摇臂9。
42.本实施例中自发光型交通标志牌42的使用原理为:当标志牌42经过一端时间的使用后,工作人员需对标志牌42进行检修,此时,工作人员需使套筒3向下移动。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启动驱动组件5,即可使套筒3向下移动,从而减小了标志牌42与工作人员之间的距离,无需使用扶梯,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4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