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隔离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26050发布日期:2023-01-20 19:35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隔离栏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隔离栏。


背景技术:

2.道路隔离栏常常设置在道路中间或者两边,将道路分开,让不同的行人或车辆在规定的道路上通行。
3.如图1所示,是现有的一种隔离杆,其具有两个杆体5、两个连接杆6和多个固定杆7,两个连接杆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杆体5可拆卸的连接,多个固定杆7焊接固定在两个连接杆6之间。
4.然而,由于上述多个固定杆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两个连接杆之间,造成连接杆与固定杆之间无法进行拆卸,尤其当单个固定杆出现损坏后,需要对单个固定杆进行更换时则十分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道路隔离栏。
6.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道路隔离杆,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一横向杆、第二横向杆和竖向杆;
7.所述第一横向杆和第二横向杆的两端分别可拆卸的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连接,所述第一横向杆与第二横向杆的内侧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卡合孔,所述第一横向杆与第二横向杆上的卡合孔相对设置;
8.所述第一横向杆与第二横向杆之间设置有多个可拆卸的竖向杆,每个所述竖向杆的两端上均设置有卡合件,两端所述卡合件分别与第一横向杆和第二横向杆上的卡合孔卡合配合,所述卡合件包括容纳槽部、第一孔洞、第二孔洞、伸缩柱、弹簧结构、连接板和带动柱,所述容纳槽部设置在竖向杆的端部上,所述容纳槽部内的第一侧壁上设置所述第一孔洞,所述容纳槽部内的第二侧壁上设置所述第二孔洞,所述伸缩柱可伸缩的设置在第一孔洞内,所述伸缩柱上套设有弹簧结构,所述伸缩柱的内端设置在容纳槽部内,所述伸缩柱的内端与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斜置槽孔,所述斜置槽孔内设置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两端与带动柱内端连接,所述带动柱外端设置在第二孔洞内,所述第二孔洞的外端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螺杆配合。
9.上述有益效果为;首先向单个竖向杆两端的第二孔洞内拧入螺杆,螺杆与带动柱接触,带动柱会向容纳槽部内移动,并带动活动柱在斜置槽孔内向上移动,这时连接板向后移动,而带动伸缩柱向第一孔洞内移动,弹簧结构收缩,伸缩柱对卡合孔失去卡合的作用,这时把竖向杆从第一横向杆与第二横向杆之间移走,而很方便的完成对单个竖向杆的拆卸,更换时,向新的竖向杆两端的第二孔洞内拧入螺杆,使伸缩柱向第一孔洞内移动,这时把新的竖向杆移动至两个横向杆之间,随后把螺杆从第二孔洞内移出,弹簧结构则带动伸缩柱向卡合孔内移动进行卡合,同时带动柱复位,这时竖向杆相继的卡合固定在两个横向
杆之间,而完成更换。
10.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的内侧设置均设置有两个插入框,所述第一横向杆与第二横向杆的两端分别与插入框插接连接。
11.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均具有底座和升降柱,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升降柱的下端为空腔,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紧固孔,所述升降柱的下端套设在固定块上,所述升降柱下端两侧设置分别设置有插入孔,所述插入孔与紧固孔内用于紧固螺栓的插入。
12.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插入框设置在升降柱的内侧上。
13.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活动柱的两端分别与带动板连接,两个所述带动板通过板体结构连接,所述带动柱的内端与板体结构连接。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5.图1是现有隔离杆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道路隔离杆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道路隔离杆侧剖视图平面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图3中a区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道路隔离杆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1.第一实施例:
22.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道路隔离杆,包括第一立柱10、第二立柱20、第一横向杆30、第二横向杆40和竖向杆50;
23.所述第一横向杆30和第二横向杆40的两端分别可拆卸的与第一立柱10和第二立柱20连接,所述第一横向杆30与第二横向杆40的内侧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卡合孔31,所述第一横向杆30与第二横向杆40上的卡合孔31相对设置;
24.所述第一横向杆30与第二横向杆40之间设置有多个可拆卸的竖向杆50,每个所述竖向杆50的两端上均设置有卡合件60,两端所述卡合件60分别与第一横向杆30和第二横向杆40上的卡合孔31卡合配合,所述卡合件60包括容纳槽部61、第一孔洞62、第二孔洞63、伸缩柱64、弹簧结构65、连接板66和带动柱67,所述容纳槽部61设置在竖向杆50的端部上,所述容纳槽部61内的第一侧壁71上设置所述第一孔洞62,所述容纳槽部61内的第二侧壁72上设置所述第二孔洞63,所述伸缩柱64可伸缩的设置在第一孔洞62内,所述伸缩柱64上套设有弹簧结构65,所述伸缩柱64的内端设置在容纳槽部61内,所述伸缩柱64的内端与连接板66连接,所述连接板66上设置有斜置槽孔73,所述斜置槽孔73内设置有活动柱74,所述活动
柱74的两端与带动柱67内端连接,所述带动柱67外端设置在第二孔洞63内,所述第二孔洞63的外端内设置有内螺纹75,所述内螺纹75与螺杆76配合。
25.单个竖向杆的拆卸过程;首先向单个竖向杆50两端的第二孔洞63内拧入螺杆76,螺杆76与带动柱67接触,带动柱67会向容纳槽部61内移动,并带动活动柱74在斜置槽孔73内向上移动,这时连接板66向后移动,而带动伸缩柱64向第一孔洞62内移动,弹簧结构65收缩,伸缩柱64对卡合孔31失去卡合的作用,这时把竖向杆50从第一横向杆30与第二横向杆40之间移走,而很方便的完成对单个竖向杆50的拆卸,安装时,向新的竖向杆50两端的第二孔洞63内拧入螺杆76,使伸缩柱64向第一孔洞62内移动,这时把新的竖向杆50移动至两个横向杆之间,随后把螺杆76从第二孔洞63内移出,弹簧结构65则带动伸缩柱64向卡合孔31内移动进行卡合,同时带动柱67复位,这时竖向杆50相继的卡合固定在两个横向杆之间,而完成更换。
26.隔离栏安装过程,第一横向杆30和第二横向杆4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柱10与第二立柱20连接,随后向竖向杆50两端的第二孔洞63内拧入螺杆76,带动柱67移动,使活动柱74在斜置槽孔73内移动,带动连接板66向后移动,连接板66带动伸缩柱64向第一孔洞62内移动,弹簧结构65收缩,这时把竖向杆50移动至第一横向杆30与第二横向杆40之间,之后把螺杆76从第二孔洞63内移出,弹簧结构65伸展,相继的使伸缩柱64向外移动而进入至卡合孔31内进行卡合,而完成单个竖向杆50的安装,随后把剩下的竖向杆50按照上述步骤依次安装在第一横向杆30与第二横向杆40之间,既而完成隔离栏的安装。
27.第二实施例:
28.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立柱10与第二立柱20的内侧设置均设置有两个插入框81,所述第一横向杆30与第二横向杆40的两端分别与插入框81插接连接。
29.第一横向杆30和第二横向杆40的两端分别插入到第一立柱10与第二柱20内侧上的插入框81内,而完成第一横向杆30和第二横向杆40与第一立柱10和第二立柱20的连接。
30.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立柱10与第二立柱20均具有底座11和升降柱12,所述底座11上设置有固定块13,所述升降柱12的下端为空腔18,所述固定块1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紧固孔14,所述升降柱12的下端套设在固定块13上,所述升降柱12下端两侧设置分别设置有插入孔15,所述插入孔15与紧固孔14内用于紧固螺栓16的插入。
31.所述插入框81设置在升降柱12的内侧上。
32.由于在道路上放置的隔离栏的高度都是不可调节的,有的道路上需要的隔离杆的高度较高,而有的一些道路上则需要较低的隔离栏,这时隔离栏安装完成后,随后人为的向上移动升降柱12,升降柱12下端顺着固定块13向上移动,当把升降柱12向上移动一定高度后,这时分别向升降柱12下端两侧的插入孔15内插入紧固螺栓16,紧固螺栓16从插入孔15进入至相对应的紧固孔14内,而使升降柱12得以固定,同时升降柱12上升则带动第一横向杆30、第二横向杆40和多个竖向杆50一起向上移动,相继的使隔离杆的高度变高,随后把紧固螺栓16抽出,升降柱12顺着固定块13向下移动至相应的位置后,通过紧固螺栓16再次固定,既而使的隔离杆的高度变低。
33.如图5所示,所述活动柱74的两端分别与带动板91连接,两个所述带动板91通过板体结构92连接,所述带动柱67的内端与板体结构92连接。
34.当向竖向杆50两端第二孔洞63内插入螺杆76时,带动带动柱67向内移动,带动柱
67则通过板体结构92带动带动板91移动,带动板91则带动活动柱74在斜置槽孔73内移动。
35.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