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自卸的扫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70230发布日期:2023-08-30 13:12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自卸的扫地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环卫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自卸的扫地车。


背景技术:

1、市面上常见的地面扫地机一般具有用于沿着地面行驶的轮子和至少一个用于清扫地面的可转动的扫刷以及抽吸设备,借助于这种地面扫地机可以清扫地面,例如街道、人行道、公园或者停车场等。

2、扫地机通常采用车辆形式行走,抽吸设备可以设置在车辆的后部的区域中,抽吸设备的下方设置垃圾斗,以用于存放垃圾,并且车辆可以在前面的区域中具有驾驶座位,并利用位于车辆中部的滚刷,将垃圾或尘土扬起,继而实现通过滚刷的清扫以及抽吸设备的过滤吸尘,以实现道路的清洁。

3、在垃圾斗满载垃圾时,则需要对垃圾斗倾倒,现有的垃圾自卸倾倒动作主要包括举升和倾倒两个步骤,举升和倾倒的两个步骤主要是分别通过举升驱动装置和倾倒驱动装置来进行驱动,具体地,在垃圾倾倒时,先通过举升驱动装置将垃圾斗举起,在举升到适当的高度后,在通过倾倒驱动装置驱动垃圾斗翻转,继而实现将垃圾倾倒到指定的位置。而将垃圾斗回收到扫地车内时,需要首先通过倾倒驱动装置将垃圾斗转动复位至装载状态,再通过举升驱动装置将垃圾斗下降并回收至扫地车内。

4、由于垃圾斗的举升和倾倒需要采用两个驱动装置,且倾倒和回收都有着严格的先后顺序,如果动作顺序错误则将导致垃圾斗与扫地车车架或地面的碰撞,继而导致设备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实现垃圾自卸的基础上利用单驱动垃圾斗稳定复位的扫地车。

2、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垃圾自卸的扫地车,包括车架和垃圾自卸装置;车架设置有垃圾收集腔,车架在垃圾收集腔的两内侧壁分别设置有导轨;垃圾自卸装置包括垃圾斗、举升驱动装置、连接组件和锁扣组件,连接组件包括举升臂、翻转臂、连接臂、支撑轴和翻转轴,垃圾斗安装在垃圾收集腔内,垃圾斗在两外侧壁分别设置有导向轮,导向轮可在导轨上行走,支撑轴固定设置在车架上并位于垃圾斗的上方,举升臂铰接在垃圾斗和支撑轴之间,举升驱动装置固定安装在车架上,举升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举升臂连接并驱动举升臂绕支撑轴转动,翻转臂铰接在垃圾斗和翻转轴之间,连接臂铰接在翻转轴和支撑轴之间;锁扣组件包括支撑架、解锁驱动装置、柔性连接条和支撑弹性件,支撑架铰接设置在车架上并位于垃圾斗的上方,支撑架设置有锁槽,翻转轴可分离地设置在锁槽上,支撑弹性件与支撑架连接,支撑弹性件通过支撑架向翻转轴施加朝上的弹性支撑力,柔性连接条连接在支撑架和解锁驱动装置之间,解锁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支撑架转动以使翻转轴与锁槽分离;导向轮位于垃圾斗的前端,举升臂在下端部设置有铰接部和引导面,铰接部位于垃圾斗的后端并与垃圾斗铰接,垃圾斗在外侧壁设置有导杆,导杆和引导面均位于铰接部的后侧,引导面位于导杆的上方并与导杆邻接。

3、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举升驱动装置的驱动带动举升臂和垃圾斗的转动举升,而垃圾斗的转动也带动翻转臂的转动举升,由于翻转臂的上端部与翻转轴铰接,且翻转轴被支撑架的锁槽支撑,因此在垃圾斗在转动举升时处于装载状态,避免垃圾外泄,随后通过解锁驱动装置驱动支撑架移动,继而使锁槽与翻转轴分离,在垃圾斗中垃圾的重力作用下,垃圾斗朝下翻转倾倒,可实现精确位置的倾倒,而在垃圾斗回收时,只需要对举升驱动装置驱动便可实现垃圾斗的复位,即垃圾斗在朝下转动时,利用导杆和引导面的邻接与配合,使垃圾斗绕铰接部转动至装载状态,并利用导向轮与导轨的引导配合,继而垃圾斗回收到垃圾收集腔内,同时,由于支撑弹性件对支撑架弹性复位,且在柔性连接条的柔性连接作用下,因此支撑架的复位和定位支撑不需要解锁驱动装置的驱动,故翻转轴能随垃圾斗和翻转臂的转动与锁槽卡合,继而重新保持垃圾斗的装载状态,可见,本案垃圾斗的复位只需要通过举升驱动装置的收缩驱动,以及导杆和引导面的配合、导向轮与导轨的配合、翻转轴与锁槽的卡合,利用上述结构的配合固定以实现垃圾斗的稳定复位。

4、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垃圾自卸装置包括气弹簧,气弹簧连接在连接臂和车架之间。

5、由上可见,通过气弹簧对连接臂的驱动,继而助力驱动翻转臂和垃圾斗的翻转倾倒。

6、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翻转臂位于举升臂的前侧,翻转臂的下端部位于铰接部的前侧并与垃圾斗铰接,翻转臂的下端部位于导向轮的后侧,翻转臂的上端部与翻转轴铰接,翻转轴位于支撑轴的前侧。

7、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支撑架的上端部铰接于车架,锁槽位于支撑架的上端部的后侧,解锁驱动装置位于支撑架的上端部的前侧,解锁驱动装置可驱动支撑架朝向前侧转动,支撑弹性件可驱动支撑架朝向后侧转动。

8、由上可见,翻转臂位于举升臂的前侧,使得支撑轴、翻转轴、翻转臂的下端部和铰接部构成平行四边形,故在垃圾斗的举升状态下,稳定地保持垃圾斗处于装载状态。且垃圾斗一般安装在扫地车的后侧,因此垃圾斗一般朝向后侧举升,故解锁驱动装置可驱动支撑架朝向前侧转动,支撑弹性件可驱动支撑架朝向后侧转动,可便于垃圾斗的倾倒翻转,以及解锁驱动装置的解锁驱动方位布置。

9、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翻转臂的下端部位于铰接部的下侧,翻转轴位于支撑轴的下侧。

10、由上可见,将翻转臂的下端部和翻转轴呈偏下方的布置,在垃圾斗举升后,翻转臂的下端部靠下方布置可便于垃圾斗的翻转倾倒。

11、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连接组件包括两个举升臂和翻转臂,两个举升臂分别设置在垃圾斗的两外侧壁上,举升驱动装置和锁扣组件位于水平方向的两侧,举升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其中一侧的举升臂连接,连接臂靠近于另一侧的举升臂并与翻转臂连接。

12、由上可见,通过两个举升臂可使垃圾斗的运行及支撑更为稳定,且将举升驱动装置和锁扣组件位于水平方向的两侧,继而节省器件布置空间。

13、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车架在垃圾收集腔的上方设置有两个安装立柱,两个安装立柱位于水平方向的两侧,支撑轴固定安装在两个安装立柱之间,支撑架与同侧的安装立柱铰接。

14、由上可见,通过两个安装立柱对支撑轴和支撑架提供稳定支撑,继而使垃圾斗及其连接的举升臂、翻转臂、连接臂稳定地运转。

15、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导轨设置有接入段、举升段和承载段,举升段连接在接入段和承载段之间,承载段位于垃圾收集腔的前端,接入段位于垃圾收集腔的后端,接入段的垂直高度低于承载段的垂直高度。

16、由上可见,利用位于后端且更低的接入段先与导向轮配合,随着导向轮的行走和抬升,继而实现垃圾斗前端的抬升,从而驱使垃圾斗复位至装载状态。

17、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举升臂包括直杆部和连接部,直杆部的上端部与支撑轴铰接,直杆部的下端部与连接部连接,铰接部和引导面均位于连接部上,直杆部的延伸方向偏离于铰接部的中心,直杆部位于铰接部的后侧,引导面位于直杆部和铰接部之间。

18、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翻转臂的下端部位于铰接部的前侧下方,翻转臂的下端部与垃圾斗铰接,直杆部的下端部位于铰接部的后侧上方,翻转臂的下端、铰接部和翻转臂的下端部在竖直面上的投影处于同一直线上。

19、由上可见,通过直杆部的延伸方向偏离于铰接部的中心,配合导杆和引导面的配合,且利用翻转臂的下端、铰接部和翻转臂的下端部处于同一直线上,以便于垃圾斗更易朝上转动复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