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噪声自适应吸声屏障及方法和橡胶泡沫吸声混凝土层

文档序号:36418306发布日期:2023-12-20 01:3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交通噪声自适应吸声屏障,其特征在于,包括沿交通噪声的传递方向依次设置的微穿孔板(3)、橡胶泡沫吸声混凝土层(5)和可调节吸声空腔(10),所述橡胶泡沫吸声混凝土层(5)包括废旧橡胶和发泡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噪声自适应吸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穿孔板(3)与可调节吸声空腔(10)形成共振吸声屏体,所述共振吸声屏体形成的吸声模型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噪声自适应吸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泡沫吸声混凝土层(5)还包括以下成分及成分的质量份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通噪声自适应吸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泡沫吸声混凝土层(5)的厚度为50mm-100mm,所述可调节吸声空腔(10)的厚度为40mm-100m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噪声自适应吸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噪声自适应吸声屏障包括活动背板(8),所述活动背板(8)的面板与橡胶泡沫吸声混凝土层(5)相对设置,所述可调节吸声空腔(10)设置在活动背板(8)和橡胶泡沫吸声混凝土层(5)之间,所述活动背板(8)用于调节可调节吸声空腔(10)的腔体大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通噪声自适应吸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噪声自适应吸声屏障还包括横向隔板(4)、前限位板(6)、中限位板(7)和后限位板(9),所述横向隔板(4)的一端固定在橡胶泡沫吸声混凝土层(5)上,所述横向隔板(4)的另一端贯穿活动背板(8)与后限位板(9)固定连接,所述前限位板(6)和中限位板(7)沿交通噪声的传递方向自前往后依次设置在可调节吸声空腔(10)中,且所述前限位板(6)和中限位板(7)均与横向隔板(4)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通噪声自适应吸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噪声自适应吸声屏障还包括支撑框体和吸声空腔调节结构(11),所述吸声空腔调节结构(11)通过支撑框体与活动背板(8)活动连接,所述微穿孔板(3)和橡胶泡沫吸声混凝土层(5)均固定在支撑框体上。

8.交通噪声自适应吸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通噪声自适应吸声方法,其特征在于,

10.橡胶泡沫吸声混凝土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泡沫吸声混凝土层是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橡胶泡沫吸声混凝土层(5),所述橡胶泡沫吸声混凝土层(5)包括以下成分及成分的质量份比: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交通噪声自适应吸声屏障及方法和橡胶泡沫吸声混凝土层,属于降噪技术领域,其包括沿交通噪声的传递方向依次设置的微穿孔板、橡胶泡沫吸声混凝土层和可调节吸声空腔。本发明利用橡胶泡沫吸声混凝土层吸收中频段交通噪声,利用微穿孔板与可调节吸声空腔形成共振吸声屏体吸收低频段交通噪声,实现不同场景中不同特征的交通噪声的降噪处理,最终实现中频段交通噪声和低频段交通噪声的降噪处理。

技术研发人员:董侨,黄明隆,张行生,曹心原,陈雪琴,顾兴宇,李芯彤,余付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南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