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拱桥钢桁组合梁双船浮托法架设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73022发布日期:2024-03-12 21:04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拱桥钢桁组合梁双船浮托法架设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具体涉及了一种拱桥钢桁组合梁双船浮托法架设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跨江、跨河大钢桁梁桥的修建呈几何级增长,尤其是以城市内跨航道桥梁建设,在场地狭窄,航道繁忙的前提下,如何快速、安全、经济的完成该类桥梁的架设施工是桥梁建设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2、传统内河中承式钢桁架系杆拱钢桁组合梁安装根据施工工艺的不同分为两种:缆索吊吊装法、浮吊吊装法。然而在航道繁忙、施工场地狭窄的环境下缆索吊装法、浮吊吊装法均存在一定的使用限制。缆索吊装法需项目周边较为空旷,便于布置锚碇及相关风缆绳拉设,若周边建筑林立,则临时用地征迁困难,征拆费用高;且缆索吊起吊能力偏小,导致主梁节段长度划分偏小,水中主梁安装次数增加,增加封航次数。浮吊吊装法需运梁驳船先定位在待安装位置,浮吊再进行安装,单次安装施工工期长,封航时间长,且浮吊需跨过拱肋进行主梁安装,要选择大吨位浮吊才能安装。

3、因此针对在航道繁忙、施工场地狭窄的环境下缆索吊装法、浮吊吊装法均存在一定使用限制的问题,一种拱桥钢桁组合梁双船浮托法架设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拱桥钢桁组合梁双船浮托法架设方法,具备适用狭窄施工环境、航道繁忙的桥梁架设的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的问题。

2、本发明的拱桥钢桁组合梁双船浮托法架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s1:浮托架设;

4、s2:对浮托稳定性进行分析;

5、s3:对浮托上支架高度调整;

6、s4:对浮托行走及定位;

7、s5:对钢桁组合梁安装;

8、s6:浮托加水下沉离开。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s1.1、浮托采用2条1000t驳船连接成整体,选用长度和载重量相同或类似的甲板驳船;

10、s1.2、驳船的船体间采用四道双拼hn700×300的分配梁连成整体,分配梁与驳船的船体焊接,为防止驳船的船体不均匀受力产生外翻力,在两驳船的船体底部用粗钢丝绳搂底捆绑,将驳船连成整体,确保浮体的稳定性和整体性,分配梁搭设前,先用型钢将船舱找平;

11、s1.3、在驳船的舱外搭设浮托支架,浮托支架为格柱式构造,支撑于驳船的船体连接双拼hn700×300的分配梁上,单个支架为格柱式构造,采用4根φ426×8mm的钢管桩,钢管桩之间间距为1.8×1.8m,钢管桩底部用设有20a工字钢斜撑,钢管桩之间采用[10槽钢为平联和斜撑,顶面采用12mm钢板做盖板,顶部设双拼i56a承重梁,双拼i56a承重梁上设置调节钢垫块,来调整支架整体高度,共设置2排支架,单排支架为4个格柱支架组成。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s2.1、对浮托满载运行过程中的稳性工况分析:浮托空船重量为520t,支架为74.8t,主梁为211t,总排水量为805.8t;浮托重心垂向坐标z重心为4.936m,重心纵向坐标x重心为21.52m;浮托吃水为1.02m;

13、s2.2、根据计算结果得出,浮托运行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其整体工作性能满足施工要求。

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浮托上支架高度调整技术为:

15、s3.1、浮托上支架高度为从甲板到支架横梁顶高度,浮托支架高度确定公式为:hz=hl-(d-d+hs)m;

16、s3.2、浮托上支架高度还需考虑到运河水位起伏和桥面坡度,其高差通过在顶部分配梁设置钢垫块控制,每组垫块高度为10cm,根据高差变化增减垫块数量及压水控制高度。

1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s4.1、通过浮吊将钢桁组合梁吊放在由2艘驳船组拼而成的浮托上,驳船具有动力系统,可自行移动,初始驳船采用动力自行至钢桁组合梁待安装位置进行粗定位;

18、s4.2、待安装的钢桁组合梁粗定位完成后,利用已安装的钢桁组合梁上的锚固点,并通过缆绳和手拉葫芦精确调整待安装的钢桁组合梁至设计安装平面位置;

19、s4.3、待安装的钢桁组合梁平面位置定位完成后,利用待安装的钢桁组合梁下的千斤顶调节其高度与已安装的钢桁组合梁端口对齐,并保正安装坡度。

2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s5.1、浮托精定位后,将拱肋吊杆下叉耳与梁段吊耳连接,打入销轴;

21、s5.2、采用临时码板或栓接匹配件将待安装的钢桁组合梁与已安装的钢桁组合梁进行连接;

22、s5.3、码板及匹配件安装完成后,拆除浮托与梁体间的临时连接,浮托注水下沉,直至浮托支架脱离梁底,完成钢桁组合梁安装。

2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s6.1、根据施工要求,要求浮托压水工作在一小时内完成,总压水量要求636.44m3,单台水泵抽水量为80m3/h,每艘船设置4组潜水泵,总流量320m3/h。单艘船舶压水318.22m3,4组水泵一小时可压水320m3/h,水泵在进水时设置在舱外,出水时设置在舱内;

24、s6.2、为确保注水时,船舱内均匀加载,将船舱横向分为3大舱室,分别为左舱室、中舱室和右舱室,沿船长方向分为4分舱室,分舱室长10m,宽度3.5~4m不等,横向分舱室间可以互通,保证横向舱室内液面相平,浮托进行压水下沉或出水上浮时,在外侧舱室内设置潜水泵,相同型号的潜水泵流量相同,以此保证每个舱室内液面相平,浮托整体稳定上升或下浮;

25、s6.3、在每个舱室采用红色油漆做好水位标记,每5cm为一个刻度,当运行过程中,发现部分舱室液面不一致时,可通过调节水泵开关时间以调整进出水量保证浮托整体运行的稳定与安全;

26、s6.4、当浮托注水下沉到支架顶低于钢桁组合梁最低点10cm时,开动浮托驶离。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8、本发明通过双船浮托可以有效的对拱桥钢桁组合梁进行架设,可以适配狭窄的施工环境,并相对于缆索吊吊装法、浮吊吊装法,还具有降低封航次数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拱桥钢桁组合梁双船浮托法架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拱桥钢桁组合梁双船浮托法架设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拱桥钢桁组合梁双船浮托法架设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拱桥钢桁组合梁双船浮托法架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托上支架高度调整技术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拱桥钢桁组合梁双船浮托法架设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拱桥钢桁组合梁双船浮托法架设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拱桥钢桁组合梁双船浮托法架设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拱桥钢桁组合梁双船浮托法架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浮托架设;S2:对浮托稳定性进行分析;S3:对浮托上支架高度调整;S4:对浮托行走及定位;S5:对钢桁组合梁安装;S6:浮托加水下沉离开;本发明通过双船浮托可以有效的对拱桥钢桁组合梁进行架设,可以适配狭窄的施工环境,并相对于缆索吊吊装法、浮吊吊装法,还具有降低封航次数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杨新湘,唐华,朱和祥,赵宇清,曾雁,廖剑锋,魏彩桥,张犁,陈铁钢,赵定发,曾超,曹阳,万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路桥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