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限高门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71133发布日期:2023-08-18 15:45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限高门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交通设施,具体涉及一种限高门架。


背景技术:

1、由于不同的限高门架具有不同的限制高度,以及司机对路线比较陌生,不清楚前方是否设置限高门架等原因,经常造成车辆与限高门架发生碰撞,造成车辆和限高门架损坏,甚至造成车上人员受伤。随着逐渐增多的城市立交桥和超高车辆,设置的限高门架也越来越多,上述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车辆与限高门架发生碰撞,造成车辆和限高门架损坏,甚至造成车上人员受伤的缺陷,基于以上情况,开发一种减轻车辆碰撞力的限高门架十分必要。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限高门架,包括:

3、横梁,水平设置;

4、第一竖梁,底端固定在道路一侧,第一竖梁的顶端与横梁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5、第二竖梁,底端固定在道路另一侧,第二竖梁的顶端与横梁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

6、多根第一橡胶管,水平间隔设置于车辆限高的高度,且多根第一橡胶管位于横梁的下方;每根第一橡胶管通过多根竖直间隔设置的第二橡胶管与横梁固定连接。

7、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橡胶管与第二橡胶管内充有气体。

8、可选地,所述多根第一橡胶管的数量与道路的车道数量相同,且多根第一橡胶管与多条车道相对应。

9、可选地,所述限高门架适于放置在刚性限高门架沿道路方向的前方位置。

10、可选地,所述限高门架与刚性限高门架的距离不小于30m。

11、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橡胶管上涂刷有警示漆,在所述第二橡胶管上涂刷有金属颜色的漆。

12、可选地,在所述道路的两侧分别设有基础,所述第一竖梁和第二竖梁的底端均固定在基础上。

13、可选地,所述横梁为管状,横梁的两端均设有向下的弯曲部;

14、所述第一竖梁和第二竖梁的顶端分别穿入所述横梁两端的弯曲部,且所述第一竖梁、第二竖梁通过可拆卸紧固件分别与所述横梁两端的弯曲部连接。

15、可选地,所述可拆卸紧固件为螺栓。

16、可选地,多根所述第二橡胶管分别通过多个环形件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环形件套设固定在所述横梁上。

1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8、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限高门架,包括:横梁,水平设置;第一竖梁,底端固定在道路一侧,第一竖梁的顶端与横梁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二竖梁,底端固定在道路另一侧,第二竖梁的顶端与横梁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多根第一橡胶管,水平间隔设置于车辆限高的高度,且多根第一橡胶管位于横梁的下方;每根第一橡胶管通过多根竖直间隔设置的第二橡胶管与横梁固定连接;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橡胶管与超高车辆碰撞,减轻撞击物体的重量;并通过第二橡胶管弯折后,刚性基本消失,利用第一橡胶管和第二橡胶管的缓冲消耗车辆撞击时的能量,进而达到减轻车辆碰撞力,降低车辆与限高门架损坏风险,保护人员、车辆和限高门架的目的。同时,车辆撞击时发生的声音使司机察觉和警醒,进而停车检查,及时阻止超高车辆对自身及立交桥等市政设施的损坏。

19、2.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第一橡胶管与第二橡胶管内充有气体;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加强第一橡胶管与第二橡胶管的缓冲力度,减轻车辆的碰撞力。

20、3.本实用新型所述多根第一橡胶管的数量与道路的车道数量相同,且多根第一橡胶管与多条车道相对应;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条车道形成一个独立单元,在整个道路上均设置防护,减轻车辆的撞击力。

21、4.本实用新型所述限高门架适于放置在刚性限高门架沿道路方向的前方位置;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超高车辆的司机提前发现前方设有限高门架,提前预防出现的危险。

22、5.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第一橡胶管上涂刷有警示漆,在所述第二橡胶管上涂刷有金属颜色的漆;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超高车辆的人员以醒目的提示,提前预防,绕道而行。

23、6.本实用新型在所述道路的两侧分别设有基础,所述第一竖梁和第二竖梁的底端均固定在基础上;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整个限高门架稳定可靠。

24、7.本实用新型所述横梁为管状,横梁的两端均设有向下的弯曲部;所述第一竖梁和第二竖梁的顶端分别穿入所述横梁两端的弯曲部,且所述第一竖梁、第二竖梁通过可拆卸紧固件分别与所述横梁两端的弯曲部连接;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拆装所述横梁。



技术特征:

1.一种限高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高门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橡胶管(4)与第二橡胶管(5)内充有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高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第一橡胶管(4)的数量与道路的车道数量相同,且多根第一橡胶管(4)与多条车道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高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高门架适于放置在刚性限高门架沿道路方向的前方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限高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高门架与刚性限高门架的距离不小于30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限高门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橡胶管(4)上涂刷有警示漆,在所述第二橡胶管(5)上涂刷有金属颜色的漆。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限高门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道路的两侧分别设有基础(7),所述第一竖梁(2)和第二竖梁(3)的底端均固定在基础(7)上。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限高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为管状,横梁(1)的两端均设有向下的弯曲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限高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紧固件(8)为螺栓。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限高门架,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第二橡胶管(5)分别通过多个环形件(6)与横梁(1)固定连接;所述环形件(6)套设固定在所述横梁(1)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交通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限高门架,包括:横梁,水平设置;第一竖梁底端固定在道路一侧,与横梁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二竖梁底端固定在道路另一侧,与横梁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多根第一橡胶管水平间隔设置于车辆限高的高度,且位于横梁下方;每根第一橡胶管通过多根竖直间隔设置的第二橡胶管与横梁固定连接;本申请通过第一橡胶管与超高车辆碰撞,减轻撞击物体的重量;并通过第二橡胶管弯折后,刚性基本消失,利用第一橡胶管和第二橡胶管的缓冲消耗车辆撞击时的能量,进而达到减轻车辆碰撞力,降低车辆与限高门架损坏风险,保护人员、车辆和限高门架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范利,何富思,杨玲,田碧鑫,郭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市政专业设计院股份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