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雨水涵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15816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垃圾填埋场雨水涵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填埋场排水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垃圾填埋场雨水涵洞。
【背景技术】
[0002]垃圾填埋场是采用卫生填埋方式的垃圾集中堆放场地,一般使用围堤或利用山谷地形建成填埋库,垃圾从库底往上逐层填埋。库底布置渗滤排水系统,用于排放垃圾渗滤液,运行初期垃圾填埋层较薄,雨水也可以下渗排放。但随着垃圾填埋厚度逐渐增加,雨水下渗速度减慢,若遇短时降雨量较大的情况,超量雨水不能及时排出,汇集在库内,对围堤安全不利,甚至产生漫顶溃堤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排放超过渗滤排水系统排放能力的超量雨水的垃圾填埋场雨水涵洞。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填埋场雨水涵洞,所述雨水涵洞建造在垃圾填埋场的围堤中;所述雨水涵洞主要包括集水井、排水涵管和阻隔板,所述集水井与所述围堤之间具有挡墙,所述挡墙开设有门槽,且所述门槽的宽度与所述阻隔板的长度相匹配;所述门槽中沿高度方向叠放有多块所述阻隔板,且所述门槽中叠放在一起的所述阻隔板总高度与所述垃圾填埋场中垃圾高度相近;所述排水涵管埋设在所述垃圾填埋场的围堤底部,且所述排水涵管一端与所述集水井相连,所述排水涵管另一端连接污水处理系统。
[0005]进一步地,所述阻隔板由枕木制成。
[0006]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涵管为由混凝土浇注而成的圆管。
[0007]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涵管为PVC圆管。
[0008]进一步地,所述集水井横截面呈方形。
[0009]进一步地,所述集水井底部由混泥土浇注而成。
[0010]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涵管位于由混泥土浇注而成的支撑底板上。
[0011]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垃圾填埋场雨水涵洞,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所述雨水涵洞建造在垃圾填埋场的围堤中;所述雨水涵洞主要包括集水井、排水涵管和阻隔板,所述集水井与所述围堤之间具有挡墙,所述挡墙开设有门槽,在所述门槽中叠放有多块所述阻隔板,这些叠放在一起的阻隔板总高度与所述垃圾填埋场中垃圾高度相近,换言之,阻隔板是随垃圾填埋进程逐级放置,能适应不同的垃圾填埋高度;叠放在一起的阻隔板能够阻隔垃圾填埋场内的垃圾进入所述集水井,仅超量雨水流入所述集水井,保证排水涵管不被垃圾堵塞;所述集水井中的雨水通过所述排水涵管排入所述污水处理系统中,从而实现了快速排出垃圾填埋场内的超量雨水;另外,本垃圾填埋场雨水涵洞结构简单,易建造。
【附图说明】
[0013]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垃圾填埋场雨水涵洞示意图。
[0014]图2显示为沿图1中A-A的剖视图。
[0015]元件标号说明
[0016]I垃圾填埋场
[0017]11围堤
[0018]12封场填埋线
[0019]13分层填埋线
[0020]2集水井
[0021]3排水涵管
[0022]4阻隔板
[0023]5门槽
[0024]6污水处理系统
[0025]7支撑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7]请参阅图1至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002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填埋场雨水涵洞,所述雨水涵洞建造在垃圾填埋场I的围堤11中;所述雨水涵洞主要包括集水井2、排水涵管3和阻隔板4。优选地,所述阻隔板4由枕木制成。
[0029]所述排水涵管3埋设在所述垃圾填埋场I的围堤11底部,且所述排水涵管3 —端与所述集水井2相连,所述排水涵管3另一端连接污水处理系统6。优选地,所述排水涵管3为由混凝土浇注而成的圆管,或者所述排水涵管3为PVC圆管,见图2。
[0030]所述集水井2横截面呈方形;所述集水井2底部由混泥土浇注而成。所述集水井2与所述围堤I之间具有挡墙。所述挡墙开设有门槽5,且所述门槽5的宽度与所述阻隔板4的长度相匹配,见图1。图2中示出了垃圾填埋场的封场填埋线12和分层填埋线13。参考图2,在垃圾填埋过程中,根据填埋高度在门槽5中逐级放置有多个所述阻隔板4 ;具体地,多个所述阻隔板4沿高度方向叠放在所述门槽5中,且所述门槽5中叠放在一起的所述阻隔板4总高度与所述垃圾填埋场I中垃圾高度相近;换言之,阻隔板是随垃圾填埋进程逐级放置,能适应不同的垃圾填埋高度;叠放在一起的阻隔板4能够阻隔垃圾填埋场I内的垃圾进入所述集水井2,保证排水涵管3不被垃圾堵塞。当垃圾填埋场I内产生超量雨水时,仅仅超量雨水会沿水平方向流入所述集水井2中,再沿竖直方向通过集水井2流至所述排水涵管3,再经所述排水涵管3排至所述污水处理系统6,实现快速排出垃圾填埋场内的超量雨水,从而消除了围堤11的安全隐患。
[0031]所述排水涵管3位于由混凝土浇注而成的支撑底板7上。优选地,所述支撑底板7呈长条形,所述支撑底板7由钢筋混凝土或素混凝土浇注而成,且所述支撑底板7的宽度大于所述排水涵管3的直径,见图2。
[0032]参考图2,所述垃圾填埋场I的围堤11的基础建造好时,先现浇注好所述的集水井2底部和支撑底板7,待所述的集水井2底部和支撑底板7的强度满足要求后,安装并固定所述排水涵管3,再建造集水井2 ;建造所述集水井2时在一侧预留门槽5。在垃圾填埋过程中,根据填埋高度,在所述门槽5中逐级叠放所述阻隔板4,确保所述门槽5中叠放在一起的所述阻隔板4总高度与所述垃圾填埋场I中垃圾高度相近。本垃圾填埋场雨水涵洞也可以在已经填筑完成的围堤11上开槽建造,待垃圾填埋场雨水涵洞建造完成后,再对围堤11进行回填压实即可。可见,本垃圾填埋场雨水涵洞结构简单,易建造。
[003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垃圾填埋场雨水涵洞不仅结构简单,易建造,而且能够保证所述排水涵管3不被垃圾堵塞,快速排放垃圾填埋场I内的超量雨水。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较高的实用价值。
[0034]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主权项】
1.一种垃圾填埋场雨水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涵洞建造在垃圾填埋场(I)的围堤(11)中;所述雨水涵洞主要包括集水井⑵、排水涵管⑶和阻隔板(4),所述集水井(2)与所述围堤(11)之间具有挡墙,所述挡墙开设有门槽(5),且所述门槽(5)的宽度与所述阻隔板(4)的长度相匹配;所述门槽(5)中沿高度方向叠放有多块所述阻隔板(4),且所述门槽(5)中叠放在一起的所述阻隔板⑷总高度与所述垃圾填埋场⑴中垃圾高度相近;所述排水涵管(3)埋设在所述垃圾填埋场(I)的围堤(11)底部,且所述排水涵管(3) —端与所述集水井(2)相连,所述排水涵管(3)另一端连接污水处理系统(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雨水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板(4)由枕木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雨水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涵管(3)为由混凝土浇注而成的圆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雨水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涵管(3)为PVC圆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雨水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2)横截面呈方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垃圾填埋场雨水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2)底部由混泥土浇注而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雨水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涵管(3)位于由混泥土浇注而成的支撑底板(7)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填埋场雨水涵洞,所述雨水涵洞建造在垃圾填埋场的围堤中;所述雨水涵洞主要包括集水井、排水涵管和阻隔板,所述集水井与所述围堤之间设有挡墙,所述挡墙开设有一门槽;所述门槽中沿高度方向叠放有多块所述阻隔板,且所述门槽中叠放在一起的所述阻隔板的总高度与所述垃圾填埋场中垃圾高度相近;所述排水涵管埋设在所述垃圾填埋场的围堤底部,且所述排水涵管一端与所述集水井相连,所述排水涵管另一端连接污水处理系统。随垃圾填埋进程逐级叠放的阻隔板能够阻隔垃圾填埋场内的垃圾进入所述集水井,仅允许超量雨水流入所述集水井,从而快速排出垃圾填埋场内的超量雨水;另外,本垃圾填埋场雨水涵洞结构简单,易建造。
【IPC分类】E01F5/00
【公开号】CN204780644
【申请号】CN201520448188
【发明人】陶明星, 黄少丞
【申请人】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