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慢分离立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50053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慢分离立交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所属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设施领域,特别是一种快慢分离立交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我国加快了城市化的脚步,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出行的需求急剧增加,道路拥堵成了影响所有一线二线城市的严峻问题,路口多,红绿灯多的落后交通自不必说;建高架,成了很多城市最经济的选择,但是高架对环境的影响严重,所以它的发展受环境制约,并且高架的占地面积大,对所在道路边的商业有很大负影响,高架与高架的路口立交更大,让人不得不在交通和日常生活之间矛盾取舍;建隧道,成为了更好的选择,对环境影响小,但它只能在一个方向道路上实现,与其相交的另一个道路必须等待红绿灯,仍然不能做到畅行,并且整条道路的建隧道代价极高,无法大力推广;一些单行道路的绿波带,确实在一个方向有了有益的效果,但与它相交的方向的通行无法保证绿波带,并且有无法靠左路边停车的先天性缺点。

【发明内容】

[0003]本人通过多年观察研究,权衡利弊取舍,设计出一种快慢分离立交系统,实现了长线车辆和短线车辆分离;长线车辆全程不等红绿灯,极大的发挥出了道路的效率,只有转弯匝道和进出口,没有平面交叉,一切功能在变道中完成,能够最大程度减少交通事故;而短线车辆在边道,可以到达任何靠路边位置,方便随时随地停车上下客,进出停车场,再不会看到禁止停车标志下矛盾停车的交通人,能够很好的发挥交通的功能性和服务性,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快慢分离立交系统,包括两条十字或X相交的道路A和道路B,所述道路A包括靠道路内侧中线的A正向主道1和A反向道5、靠A正向道主道1外侧的A辅道3和靠A辅道3和A反向道5外侧的A行人和非机动车道7,所述道路B包括靠道路内侧中间线的B正向主道2和B反向道6、靠B正向主道2外侧的B辅道4和靠B辅道4和B反向道6外侧的B行人和非机动车道8,其特征在于:所述A正向主道1在过道路B处为A主道下穿隧道或A主道上跨高架13,在A主道下穿隧道或A主道上跨高架13上,A正向主道1两侧和B正向主道2外侧之间分别设置AB正向主道连通匝道11,A辅道3和A反向道5之间在路口处设A地面双向连通调头道9,A辅道3和A反向道5地面不过道路B,A行人和非机动车道7在过道路B处内侧设A形非上跨高架或A形非下穿隧道15,其高度或深度为其下可供车辆通行且其上可供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A行人和非机动车道7与B行人和非机动车道8在路口地面连通,所述的A正向主道1和B正向主道2是相对封闭的,与其外侧的A辅道3和B辅道4之间设置进出口供车辆进出。
[0005]进一步的,在路口处,所述的A辅道3与B辅道4之间、A辅道3与B反向道6之间、A反向道5与B辅道4之间、A反向道5与B反向道6之间设置地面连通转弯道16,与地面B行人和非机动车道8简单平面交叉后连通。
[0006]进一步的,在路口处,所述的B正向主道2外侧和B反向道6之间设置通向A主道下穿隧道或A主道上跨高架13的B双向连通调头匝道10,与AB正向主道连通匝道11融为一体。
[0007]由上述方案可知,采用本实用新型,旋转点状多路口分布后,就能形成一个实现快速通行的单行快速网和一个个能到达具体位置的慢速道圈。
[0008]进一步的,在路口处,所述的A正向主道1和A反向道5之间的道路中间线位置,设置与A主道下穿隧道或A主道上跨高架13相对的A中线上跨高架或A中线下穿隧道14,供道路A上靠此位置车辆过道路B。
[0009]可选的,只设置A反向道5接通A中线上跨高架或A中线下穿隧道14,在A中线上跨高架或A中线下穿隧道14上,A反向道5两侧和B反向道6之间设置AB反向道连通匝道12。
[0010]可选的,在路口处,所述的B正向主道2外侧和B反向道6之间设置通向A中线上跨高架或A中线下穿隧道14的B双向连通调头匝道10,与AB反向道连通匝道12融为一体;此方案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版,在较宽的道路上可以实施,用一条道路代替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另一种方案的两条道路的功能。采用本实用新型,旋转点状多路口分布后,就能形成一个实现快速通行的复合双式单行快速网和一个个能到达具体位置的慢速道圈。
[0011]可选的,在A正向主道1与A反向道5之间和B正向主道2与B反向道6之间的道路中间线位置,设置一个独立的高流区17,道路A上的高流区17过路口处设在A中线上跨高架或A中线下穿隧道14上,高流区17内设置超快速道、快速公交道、地铁或有轨电车等轨道交通线路、市政公用管线设施或以上任意组合,高流区17的宽度根据需要和条件随意调整。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A中线上跨高架或A中线下穿隧道14上仅设置高流区17过道路B,且在高流区17内仅设置单向行驶的有轨电车设施19,在上下高流区17相交时设置电车连通慢转弯匝道20并设置有轨电车设施19,实现相交的有轨电车互通转弯。
[0013]为了实现绝对分离性,可选的,在所述的高流区17两侧设置足以保护意外车辆不逃出高流区17的强度的护栏。
[0014]根据以上所述的一种快慢分离立交系统,再进一步的,在道路A和道路B相交形成的任意夹角所在的区域,设置#形单行网18,与所述的A辅道3、B辅道4、A反向道5或B反向道6地面相交连通,#形单行网18的方向为四个方向任意交错,#形单行网18是用来辅助路口立交的微循环;实现一个更为完整的立交系统,从微循环和辅道反向道边道形成的慢交通,到主干道的相对封闭的快交通,实现了人们出行的交通便利。
[0015]上述方案中,所述的A正向主道道和B正向主道的方向可以180度变化,也可以使整个立交系统转90度、180度等各种角度,以上所述的各种道的宽度车道数都可以根据需要环境调整,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一些靠左行驶的城市,本方案仍然同等适用。
[00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建造成本低,维护成本小等特点,对道路要求低,在双向四车道的道路上仍能够很好的发挥它的优点,对环境影响很小,不影响路边商业活动,在市中心可以推广建设;可以提高城市交通通行效率两倍以上,为大力发展城市公交线路、轨道交通提出了新的方向;因为道路线路简单,为未来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常用隧道主道实施方式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地面单独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隧道与上下匝道单独示意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架主道实施方式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远观示意图;
[0023]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版实施方式示意图;
[0024]图7为本实用新型有轨电车版实施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实例1:最常用隧道主道或高架主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两条十字或X相交的道路A和道路B,所述道路A包括靠道路内侧中线的A正向主道1和A反向道5、靠A正向道主道1外侧的A辅道3和靠A辅道3和A反向道5外侧的A行人和非机动车道7,所述道路B包括靠道路内侧中间线的B正向主道2和B反向道6、靠B正向主道2外侧的B辅道4和靠B辅道4和B反向道6外侧的B行人和非机动车道8,所述A正向主道1在过道路B处为A主道下穿隧道或A主道上跨高架13,在A主道下穿隧道或A主道上跨高架13上,A正向主道1两侧和B正向主道2外侧之间分别设置AB正向主道连通匝道11,实现A正向主道和B正向主道互通,A辅道3和A反向道5之间在路口处设A地面双向连通调头道9,实现辅道和反向道上车辆相互连通进出,A辅道3和A反向道5地面不过道路B,两者形成一个慢交通圈围在正向主道外侧,实现两侧精确交通,A行人和非机动车道7在过道路B处内侧设A形非上跨高架或A形非下穿隧道15,其高度或深度为其下可供车辆通行且其上可供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A行人和非机动车道7与B行人和非机动车道8在路口地面连通,实现所有行人和非机动车在路口处无红绿灯;所述的A正向主道1和B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