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部分地锚高低塔斜拉桥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205290阅读:来源:国知局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定。
[0030]如图1所示,桥梁主体包括位于靠岸的两段普通区段主梁3(如图1中的a指示的范围),两段普通区段主梁3之间夹持的中跨跨中区段主梁4(如图1中的b指示的范围),实际施工时,先施工高塔I或者低塔2,再以高塔I和低塔2为中心支撑点对称沿桥纵向向塔两侧浇筑梁体,因此高塔I和低塔2位于各自普通区段梁体3的中间位置,当两段普通区段梁体3浇注完成后再相对浇注中跨跨中区段主梁4,这部分梁体处于两侧斜拉索的拉扯中,为整个梁体的薄弱位置。
[0031]其中,普通区段主梁3如图1中a段(普通区段主梁3靠岸侧梁体为无索区段梁体,用于与岸连接),高塔I和低塔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根均匀排布的普通斜拉索5,普通斜拉索5的上端沿塔高方向依次向上布置(塔高方向指图1中的左右方向,塔的上方指图纸的右侧方向),下端均匀固定在普通区段主梁3上,普通区段主梁3通过普通斜拉索5固定在高塔I和低塔2上。相邻两根普通斜拉索5的下端之间的距离相等。如图1所示,位于高塔I一侧的普通区段主梁3沿桥纵向的两端与高塔I上最高的一对普通斜拉索5下端连接,位于低塔2 —侧的普通区段主梁3沿桥纵向的两端与低塔2上最高的一对普通斜拉索5下端连接。
[0032]中跨跨中区段主梁4位于两段普通区段主梁3之间,通过多根中跨斜拉索6与高塔I连接,高塔I靠岸一侧的相对位置布置有多根与中跨斜拉索6对应的地锚斜拉索7,地锚斜拉索7下端与固定于桥岸地基上的地锚8连接,地锚8位于靠近高塔I的普通区段主梁3的近岸一端。
[0033]实际施工时,先施工地锚8,在施工中跨跨中区段主梁4,通过中跨斜拉索6给予中跨跨中区段主梁4支撑。
[0034]如图1所示,中跨斜拉索6的下端均匀间隔固定在中跨跨中区段主梁4,其上端沿高塔I塔高方向布置于高塔I的上部,中跨斜拉索6与高塔I的连接点位于普通斜拉索5与高塔I的连接点的上方。同样的,对应的地锚斜拉索7与高塔I的连接点也位于普通斜拉索5与高塔I的连接点上方。
[0035]两根相邻中跨斜拉索6之间的距离相等,其中两根相邻中跨斜拉索6之间的距离与两根相邻普通斜拉索5下端之间的距离相等。
[0036]相邻两根中跨斜拉索6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根普通斜拉索5下端之间的距离相等,即,中跨斜拉索6与普通斜拉索5的下端均匀固定在普通区段主梁3和中跨跨中区段主梁4上。
[0037]如图1所示,地锚斜拉索7以平行等距的模式固定在高塔I和地锚8之间,即相邻地锚斜拉索7相互平行,且两者间隔的距离相等,实际布置时,地锚斜拉索7与高塔I的连接点高于普通斜拉索5与高塔I的连接点。地锚斜拉索7上端于高塔I上的固定连接区域的长度等于地锚8的水平长度。地锚8降低了桥梁靠岸一端的长度,降低了施工的成本。
[0038]地锚斜拉索7能够有效的将中跨跨中区段主梁4的重量转移到地锚8上,地锚8将这部分拉力转移到地基上,增强了高塔I的结构稳定性。地锚8能够使高塔I的建设位置更加靠近岸边,降低了施工的难度,能够有效的提高桥梁建造的效率,节约了成本。
[003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部分地锚高低塔斜拉桥结构,包括高塔(I)、低塔(2)、位于靠岸侧的普通区段主梁(3)和处于两段普通区段主梁(3)之间的中跨跨中区段主梁(4);所述的两段普通区段主梁(3)是分别以高塔(I)和低塔(2)为中心支撑沿桥纵向向塔体两侧对称浇筑的梁体;所述的高塔(I)和低塔(2)的塔体两侧安装有多根其下端固定在普通区段主梁(3)梁体上的普通斜拉索(5),位于高塔(I)上的普通斜拉索(5)沿塔高方向依次布置于高塔(I)塔体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跨跨中区段主梁(4)通过多根中跨斜拉索(6)与高塔(I)连接,高塔⑴靠岸一侧的相对位置布置有多根与中跨斜拉索(6)对应的地锚斜拉索(7);所述的中跨斜拉索(6)沿高塔(I)塔高方向依次布置于高塔(I)塔体上部,其与高塔(I)连接点位于普通斜拉索(5)与高塔(I)连接点的上方;所述的地锚斜拉索(7)下端与固定于桥岸地基上的地锚(8)连接;所述的地锚(8)位于靠近高塔(I)的普通区段主梁(3)的近岸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部分地锚高低塔斜拉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根地锚斜拉索(7)以平行等距的模式固定在高塔⑴和地锚⑶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部分地锚高低塔斜拉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跨斜拉索(6)的下端等距间隔均匀布置于中跨跨中区段主梁(4)上;所述的普通斜拉索(5)等距间隔均匀布置于普通区段主梁(3)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部分地锚高低塔斜拉桥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中跨斜拉索(6)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根普通斜拉索(5)下端之间的距离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部分地锚高低塔斜拉桥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中跨跨中区段主梁(4)沿桥纵向最外端的两根中跨斜拉索(6)下端与相邻的普通斜拉索(5)下端之间的距离同相邻两根普通斜拉索(5)下端之间的距离相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部分地锚高低塔斜拉桥结构。包括高塔、低塔、位于靠岸侧的普通区段主梁和中跨跨中区段主梁;所述的普通区段主梁通过多根普通斜拉索分别与低塔和高塔固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跨跨中区段主梁通过多根中跨斜拉索与高塔连接,高塔靠岸一侧的相对位置布置有多根与中跨斜拉索对应的地锚斜拉索;所述的地锚斜拉索下端与固定于桥岸地基上的地锚连接;所述的地锚位于靠近高塔的普通区段主梁的近岸一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地锚能够增强中跨斜拉索对中跨跨中区段主梁的提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桥梁建筑的成本,降低桥梁建设的成本预算,且施工难度也大幅度降低,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IPC分类】E01D11/04
【公开号】CN205115988
【申请号】CN201520811421
【发明人】饶少臣, 金福海, 曾敏, 蔡德强, 印涛
【申请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