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锚具夹片的矫正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30200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预应力锚具夹片的矫正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锚具夹片的矫正装置,矫正装置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两调节顶杆,两调节顶杆的一端分别与两夹片之间的缝隙构成抵靠或分离配合,两调节顶杆的另一端与调节机构连接,调节机构调节两调节顶杆沿着钢绞线的长度方向移动,利用调节机构调节两调节顶杆沿着钢绞线的长度移动的过程中,使得两调节顶杆的端部插置在两夹片之间的缝隙中,调节顶杆均匀同步的调节两夹片之间的缝隙,从而确保两夹片之间间距的精准度,从而确保对钢绞线的夹持牢靠度,而且调节效率高。
【专利说明】
预应力锚具夹片的矫正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锚具夹片的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由于预应力混泥土具备抗裂性能和刚度以及较强的抗疲劳度,普遍应用在铁路桥梁、城市高架桥中。预应力混凝土的预应力的产生是通过预应力锚具实现的,预应力锚具包括设置在混凝土两端的锚板,锚板上设置锚圈,锚圈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的一端呈喇叭口状,在锚圈的通孔内设置两夹片,所述两夹片呈与通孔孔端吻合的圆锥管状结构,两夹片构成的通孔内设置有螺纹,在夹片内通入钢绞线,钢绞线分别伸出混凝土两端的锚圈,在伸出端设置千斤顶,从而实施对钢绞线的拉紧操作,进而将钢绞线拉紧并施加给钢绞线预应力,两夹片的孔径小于钢绞线的直径,两夹片在于锚圈的喇叭口配合时,夹片能够产生极高的抱紧力实施对钢绞线的夹持抱紧,在施工操作的过程中,两夹片之间的缝隙会存在不均匀的现象,这样就造成两夹片的通孔的圆度不够,具体就是一侧的夹片与钢绞线接触面积较大、另一侧的夹片与钢绞线接触面积较小的现象,夹片施加给钢绞线的抱紧力不均匀,进而产生无法施加对钢绞线的抱紧或者抱紧力不足的现象,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多采用人工调整的方式处理,不仅操作效率低下,而且夹片缝隙均匀度调整精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应力锚具夹片的矫正装置,能够快速的实施对夹片之间缝隙的调整,确保夹片之间缝隙的均匀度。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预应力锚具夹片的矫正装置,矫正装置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两调节顶杆,两调节顶杆的一端分别与两夹片之间的缝隙构成抵靠或分离配合,两调节顶杆的另一端与调节机构连接,调节机构调节两调节顶杆沿着钢绞线的长度方向移动。
[0005]本实用新型结构特点还在于:
[0006]两调节顶杆的杆端设置成圆锥形,两调节顶杆的杆端之间的连线与两夹片的端面平行。
[0007]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用于穿过钢绞线的调节管,调节管的管端外壁设置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与调节管的外壁构成螺纹配合,所述两调节顶杆的一端与调节螺母的一端固连。
[0008]所述两调节顶杆的杆身设置有顶紧块,顶紧块上设置有供两调节顶杆的杆身穿过的第一通孔,顶紧块上还设置有供钢绞线穿过的第二通孔,顶紧块的一端与两夹片的端面构成抵靠或分离配合。
[0009]所述两调节顶杆的杆身上还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调节螺母的端面固定,弹簧的另一端与顶紧块固连。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技术效果为:利用调节机构调节两调节顶杆沿着钢绞线的长度移动的过程中,使得两调节顶杆的端部插置在两夹片之间的缝隙中,调节顶杆均匀同步的调节两夹片之间的缝隙,从而确保两夹片之间间距的精准度,从而确保对钢绞线的夹持牢靠度,而且调节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矫正装置处在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矫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矫正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矫正装置的顶紧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是两夹片与钢绞线的端面视图;
[0016]图6和图7是矫正装置两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结合图1至图7,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0018]预应力锚具夹片的矫正装置,矫正装置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两调节顶杆10,两调节顶杆10的一端分别与两夹片A之间的缝隙构成抵靠或分离配合,两调节顶杆10的另一端与调节机构连接,调节机构调节两调节顶杆10沿着钢绞线B的长度方向移动。
[0019]利用调节机构调节两调节顶杆10沿着钢绞线B的长度移动的过程中,使得两调节顶杆10的端部插置在两夹片A之间的缝隙中,调节顶杆10均匀同步的调节两夹片A之间的缝隙,从而确保两夹片A之间间距的精准度,从而确保对钢绞线B的夹持牢靠度,而且调节效率尚O
[00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两调节顶杆10的杆端设置成圆锥形,两调节顶杆10的杆端之间的连线与两夹片A的端面平行。为进一步提高矫正的准确度,两调节顶杆10的杆端设置成圆锥形,方便两调节顶杆10插入两夹片A之间的缝隙内,从而顺利的实施对夹片A之间缝隙的调节。
[0021]具体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用于穿过钢绞线B的调节管20,调节管20的管端外壁设置有调节螺母30,调节螺母30与调节管20的外壁构成螺纹配合,所述两调节顶杆10的一端与调节螺母30的一端固连。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首先将调节管20沿着钢绞线B的一端穿过,然后使得两调节顶杆10与两夹片A之间的缝隙靠近,然后转动调节螺母30,从而实施对两夹片A之间的缝隙进行矫正。
[0022]结合图6和图7所示,所述两调节顶杆10的杆身设置有顶紧块40,顶紧块40上设置有供两调节顶杆10的杆身穿过的第一通孔41,顶紧块40上还设置有供钢绞线B穿过的第二通孔42,顶紧块40的一端与两夹片A的端面构成抵靠或分离配合。首先逆时针旋转调节螺母30,此时的调节顶杆10伸出顶紧块40上设置的第一通孔41,调节顶杆10的端部插置在两夹片A之间的缝隙内,并挤紧夹片A,从而使得两夹片A之间的缝隙均匀,然后顺时针转动调节螺母30,此时的调节顶杆10回退,保证顶紧块40端面的平齐,然后抽动调节管20,使得顶紧块40的端部与两夹片A的端面抵靠,从而使得两夹片A顶紧,以便两夹片A与锚固板的锚圈通孔压紧。
[0023]进一步地,所述两调节顶杆10的杆身上还套设有弹簧50,所述弹簧50的一端与调节螺母30的端面固定,弹簧50的另一端与顶紧块40固连。利用弹簧50的弹力,使得顶紧块40施加给两夹片A弹性的抵靠力。
[002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5]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主权项】
1.预应力锚具夹片的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矫正装置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两调节顶杆(10),两调节顶杆(10)的一端分别与两夹片(A)之间的缝隙构成抵靠或分离配合,两调节顶杆(10)的另一端与调节机构连接,调节机构调节两调节顶杆(10)沿着钢绞线(B)的长度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锚具夹片的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两调节顶杆(10)的杆端设置成圆锥形,两调节顶杆(10)的杆端之间的连线与两夹片(A)的端面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应力锚具夹片的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用于穿过钢绞线(B)的调节管(20),调节管(20)的管端外壁设置有调节螺母(30),调节螺母(30)与调节管(20)的外壁构成螺纹配合,所述两调节顶杆(10)的一端与调节螺母(30)的一端固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应力锚具夹片的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调节顶杆(10)的杆身设置有顶紧块(40),顶紧块(40)上设置有供两调节顶杆(10)的杆身穿过的第一通孔(41),顶紧块(40)上还设置有供钢绞线(B)穿过的第二通孔(42),顶紧块(40)的一端与两夹片(A)的端面构成抵靠或分离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应力锚具夹片的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调节顶杆(10)的杆身上还套设有弹簧(50),所述弹簧(50)的一端与调节螺母(30)的端面固定,弹簧(50)的另一端与顶紧块(40)固连。
【文档编号】E01D19/14GK205421032SQ201620252560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5日
【发明人】罗支贵, 刘文兵, 毕文文, 黄景新, 罗彬 , 袁正璞, 昌禄宝, 孙中梁
【申请人】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