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式棘轮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2223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逆式棘轮扳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手工具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可逆式棘轮扳手。
在装配时,必须先将该定位件97,由第一容室912(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装入该凹槽914中,接着将该拨动件94由该第二容室913的开口端装入,接着在将该弹簧95由前方插入该拨动件94前方的凹槽941中,最后再将掣爪93以及驱转件92依序装入头部91。
创作人发现,如欲装配小尺寸的该可逆式棘轮扳手时,前述的装配程序是相当繁杂的工作。
为达成前述的创作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逆式棘轮扳手包含有一扳手握柄,其一端具有一头部,该头部具有一穿孔、一第一容室以及一第二容室。一驱转件,其中央具有一多角形孔,外环面上设有一齿部。该驱转件以可旋转的方式装设于该头部的穿孔中。一掣爪,其一侧具有一齿部,另一侧具有一抵部。该掣爪以可移动的方式容设于该头部的第一容室中,使该掣爪的齿部与该驱转件的齿部相互啮合。一拨动件,具有一身部以及一拨转部。该拨动件的身部以可沿其轴向转动的方式容设于该头部的第二容室中,且该拨转部位于该扳手握柄的外侧,以及一弹性顶掣件,具有一结合部以及一弹性臂。该结合部位于该扳手握柄的第二容室中,并沿该拨动件身部的轴向与该拨动件的身部结合,该弹性臂则是概沿该身部的径向延伸于该头部的第一容室中,并弹性抵靠于该掣爪的抵部。
其中该弹性顶掣件是由一具可挠性的线体所构成,其中该结合部呈螺旋状,该弹性臂则由该结合部的径向向外延伸。
其中该拨动件的身部插入该弹性顶掣件的结合部中。
其中该拨动件的身部的一端具有一缺口,该弹性顶掣件的结合部具有一连接段,横跨过该结合部的径向,并容设于该缺口中。
其中该拨动件的身部具有一环槽,该弹性顶掣件的结合部具有一扣合部,容设于该环槽中,两者相互扣合。
其中该拨动件身部的缺口的外端具有至少一斜面。
其中该弹性顶掣件的接合部具有一挡止部,抵靠于该头部第一容室的侧壁。
其中该掣爪的抵部的二侧各具有一凸部。
其中该掣爪的抵部的二侧各具有一凹部。
其中该掣爪的抵部为一凹弧面,其二侧各具有一凸部以及一凹部,而各该凹部位于对应的凸部的外侧。
其中该第一容室的一端呈开放状,一盖片,设于该扳手的头部并盖合于该穿孔与该第一容室的一端,该拨动件的身部具有一挡止部,位于该盖片的下方。
该驱转件20的中央具有一六角或十二角的多角形孔21,用以结合一螺帽或螺栓(图中未表示),其外侧环壁上具有一齿部22以及一环槽23位于该齿部22的一侧。该驱转件20容设于该扳手握柄10的穿孔12中,并由一扣环24装设于该二环槽121、23中,使该驱转件20装设于该穿孔12中,并可自由旋转。
该掣爪30的一侧具有一齿部32,另一侧具有一抵部34,而该抵部34的二侧各具有一靠部36。本实施例中,该抵部34是为一凹弧,其二侧分别具有一凸部341以及一凹部342。该掣爪30容设于该扳手握柄10的第一容室13中,使其齿部32以可分离的方式与该驱转件20的齿部22相互啮合,并可受外力而移动至该第一容室的左侧(如图8所示)与右侧(如


图10所示)。
该拨动件40具有一身部41以及一拨转部42。本实施例中,该身部41是为一柱体,具有一轴向La以及一径向Lr。该拨转部42设于该身部41沿其轴向的一端。请参阅图4,该身部的另一端设有一缺口411以及一环槽412,位于该缺口411旁。该缺口411在其开放端的二侧各具有一斜面413。该拨动件40以该身部41插入该扳手握柄10的第二容室14中,并插入该凹口141中,而该拨转部42则位于该扳手握柄10的外侧。使用者可由施力于该拨转部42而沿其轴向该身部41转动。
该弹性顶掣件50具有一结合部51以及一弹性臂52。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至图7,该弹性顶掣件50是由一金属线体所构成,其中弯曲该线体成螺旋状以形成该结合部51,而该弹性臂52则是由该结合部51的一端沿其径向向外延伸成弧形的区段。请参阅图5所示,该结合部51在靠近该弹性臂52的一侧具有一扣合部511,其为一直径较小的区段。该结合部51的一端具有一连接段512,横跨过该结合部51的端面,使该线体继续向外延伸以形成该弹性臂52,而在另一端具有一挡止部513,其为该线体由该结合部51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一区段。
该弹性顶掣件50的结合部51容设于该头部11的第二容室14中,该拨动件40的身部41插入该结合部51,使该扣合部511容设于该身部41上的环槽412中,而该弹性臂52的连接段512容设于该身部41的缺口411中,使该弹性臂52的外端以憨空的方式延伸于该第一容室13中,并抵靠于该掣爪30的抵部34。该挡止部513抵靠于该第二容室13的上端壁面,使该弹性顶掣件50不致由该第二容室14的开放端脱出。同理,借该弹性顶掣件50的结合部511与拨动件40的环槽412的扣合,也使拨动件40不致由该第二容室14的开放端脱出。
换言之,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提供该弹性顶掣件50,令该拨动件40的身部41以其轴向与该弹性顶掣件50的结合部51结合,使该该弹性顶掣件50可随着该拨动件40一起旋转。
请参阅图8,当施力将该拨动件40的拨转部42转动至右侧,令该弹性顶掣件50的弹性臂52向左移动,而越过该掣爪30抵部34左侧的凸部341而落入该凹部342中,此时,该掣爪30会被移动至该第一容室13的左方,并令该掣爪30左侧的靠部36抵靠于该第一容室13的左侧壁。
此时,逆时针转动该扳手握柄10,该掣爪30的齿部32会与该驱转件20的齿部22紧密啮合,使该驱转件20会随着该扳手握柄10一并旋转,而旋松螺帽或螺栓。
请参阅图9,若顺时针旋转该扳手握柄10,该掣爪30会略为向后退,而使该齿部32离开该驱转件20的齿部22,该弹性顶掣件50的弹性臂52会被压迫而产生微小变形,以对该掣爪30提供一弹力,使掣爪30随时啮合驱动件20的齿部22。顺时针旋转该扳手握柄10,只是作无效的愎位动作而已。
图10与
图11是显示当向左拨转该拨动件40的拨转部42而使该弹性顶掣件50的弹性臂52向右旋转,而越过该掣爪30抵部34右侧的凸部341而落入后方的凹部342中,以带动该掣爪30移动至该第一容室13的右侧,令该掣爪30右侧的靠部36抵靠于该第一容室13的右侧壁。令该扳手握柄10顺时针转动时可带动螺帽或螺栓转动,达到旋紧螺帽或螺栓的目的,而逆时针转动时则只是作无效的复位动作而已。
在此要提出说明的是,当使用者转动该拨动件40使该该弹性顶掣件50的弹性臂52旋转而要越过该掣爪30抵部34的凸部341时,会有一微小的抵抗力,而当该弹性臂52越过该凸部341时,更会产生一声音回馈,而当该弹性臂52落入该凹部342后,则可提供该弹性臂52一定位能力,令使用者可依据前述的回馈得知该掣爪30被转动至定位。在组合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可逆式棘轮扳手1时,该弹性顶掣件50的结合部51由该扳手握柄10的穿孔11置入该第二容室14中。接着,将该拨动件40的身部41由该第二容室14的开放端插入该弹性顶掣件50的结合部51中,并施力压入配合,该结合部51上的扣合部511与该拨动件40身部41的环槽412相扣合,且该弹性臂52的连接段512会落入该身部41的缺口411中。而该缺口411开口处的斜面413可使该弹性臂52的连接段512较为容易进入该缺口412中,靠该缺口412来转动该弹性臂52。最后依序安装该掣爪30、该驱转件20,即完成安装程序。
图12与
图13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可逆式棘轮扳手2,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包含有一扳手握柄70、一驱转件71、一掣爪72、一拨动件73以及一弹性顶掣件74。该扳手握柄70具有一穿孔711、一第一容室712以及一第二容室713,其中该第一容室712的一侧亦呈开放状。一盖片75,盖合于该穿孔711与该第一容室712,并利用一扣环76使其固定。该拨动件73上具有一挡止部731,位于该盖片75的下方,令该拨动件73不会由该第二容室713脱出。该弹性顶掣件74同样具有一结合部741以及一弹性臂742,不过并没有前述的挡止部。
权利要求1.一种可逆式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扳手握柄,其一端具有一头部,该头部具有一穿孔、一第一容室以及一第二容室,其中该第一容室位于该穿孔与该第二容室之间,并分别与该穿孔与该第二容室连通,该穿孔在该头部厚度的二端平面呈开放状,该第二容室在该头部厚度的一端平面呈开放状;一驱转件,其中央具有一多角形孔,外环面上设有一齿部;该驱转件以可旋转的方式装设于该头部的穿孔中;一掣爪,其一侧具有一齿部,另一侧具有一抵部;该掣爪以可移动的方式容设于该头部的第一容室中,使该掣爪的齿部与该驱转件的齿部相互啮合;一拨动件,具有一身部以及一拨转部;该身部具有一轴向以及一径向,该拨转部设于该身部沿其轴向的一端;该拨动件的身部以可沿其轴向转动的方式容设于该头部的第二容室中,且该拨转部位于该扳手握柄的外侧,以及一弹性顶掣件,具有一结合部以及一弹性臂;该结合部位于该扳手握柄的第二容室中,并沿该拨动件身部的轴向与该拨动件的身部结合,令该弹性顶掣件可随着该拨动件一起旋转,该弹性臂则是概沿该身部的径向延伸于该头部的第二容室中,并弹性抵靠于该掣爪的抵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逆式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弹性顶掣件是由一具可挠性的线体所构成,其中该结合部呈螺旋状,该弹性臂则由该结合部的径向向外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逆式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拨动件的身部插入该弹性顶掣件的结合部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逆式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拨动件的身部的一端具有一缺口,该弹性顶掣件的结合部具有一连接段,横跨过该结合部的径向,并容设于该缺口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逆式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拨动件的身部具有一环槽,该弹性顶掣件的结合部具有一扣合部,容设于该环槽中,两者相互扣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逆式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拨动件身部的缺口的外端具有至少一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逆式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弹性顶掣件的接合部具有一挡止部,抵靠于该头部第一容室的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逆式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掣爪的抵部的二侧各具有一凸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逆式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掣爪的抵部的二侧各具有一凹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逆式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掣爪的抵部为一凹弧面,其二侧各具有一凸部以及一凹部,而各该凹部位于对应的凸部的外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逆式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容室的一端呈开放状,一盖片,设于该扳手的头部并盖合于该穿孔与该第一容室的一端,该拨动件的身部具有一挡止部,位于该盖片的下方。
专利摘要一种可逆式棘轮扳手,包含有一扳手握柄一端具有一头部,有一穿孔、一第一容室以及一第二容室。一驱转件中央具有一多角形孔,外环面上设有一齿部。驱转件装设于头部的穿孔中,利用一扣环固定可自由旋转。一掣爪一侧具有一齿部,另一侧有一抵部。掣爪容设于头部的第一容室中。一拨动件,具有一身部以及一拨转部。拨动件的身部以可沿其轴向转动的方式容设于头部的第二容室中,且拨转部位于扳手握柄的外侧,令使用者可施力于该拨转部以转动该身部。一弹性顶掣件是由一金属线体形成一螺旋状的结合部以及一弹性臂。结合部套合于拨动件的身部,弹性臂则是延伸于头部的第一容室中,并弹性抵靠于掣爪的抵部。
文档编号B25B13/46GK2544898SQ0223697
公开日2003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10日
发明者吴传福 申请人:吴传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