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往复式剃须刀管子动刀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2962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往复式剃须刀管子动刀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往复式剃须刀的动刀头,并且是针对管子式的动刀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往复式剃须刀都是主要由固定的带孔网片和往复运动的动刀头组成切割机构,穿过网片网孔的胡须,由于作为定刀头的网片与动刀头的高速相对运动而被切断,其中动刀头最早采用插片式动刀头,即刀片是一片片插在塑料刀座上组成动刀头;后来产生一种管子式动刀头,即在金属管子上垂直管子轴线切割出一条条刀齿缝,相邻刀齿缝之间形成一条条刀齿,这种管子式动刀头具有强度高、寿命长、加工方便等优点,但由于这种管子动刀头的刀齿切削刃前角为零度,切割胡须时的剃须锋利度差、能耗大、且胡须被剃时有被拉扯的感觉,略有刺痛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剃须更锋利、无刺痛感觉、肤感好的往复式剃须刀管子动刀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往复式剃须刀管子动刀头,包括塑料支架、刀座、刀齿、刀齿缝,刀齿的外表面与刀齿的两侧面相交处形成两条切削刃,其中切削刃的切削前角大于零度并小于九十度。
由于上述技术解决方案中,管子动刀头的切削刃的切削前角大于零度并小于九十度,即其切削刃具有一定的切削前角,因此该动刀头在切削胡须时不会有拉断、挤断的过程,而是锋利、高速、无痛感地瞬间切断,并且相对于原先的管子式动刀头还能明显降低能耗、能明显延长干电池或充电电池的使用时间,由于其切削刃具有切削前角,该动刀头经使用一段时间轻微磨损后不影响锋利度,仍保持有切削前角,具有越磨越锋利的自磨功能,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子动刀头有锋利的切断能力,因此装备这种刀头的剃须刀可以更加适应欧美人群胡须浓、粗、密的特点,能提高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子动刀头的俯视结构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面结构图。
图4为图3中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1、刀座;2、刀齿;3、刀齿缝;4、切削刃;5、顶边;6、塑料支架。
如图所示,这种往复式剃须刀管子动刀头包括塑料支架6、刀座1、刀齿2、刀齿缝3,刀齿2的外表面与刀齿2的两侧面相交处形成两条切削刃4,切削刃4的切削前角大于零度并小于九十度。该动刀头的运动方向与管子刀的长度方向一致,其中切削刃4的切削前角a即为切削方向线的垂直面与切削刃4侧面的夹角,动刀头在往复切削运动中其切削刃4具有一定的切削前角,从而能锋利、无痛感地切断胡须,相对以往切削刃前角为零度的管子动刀头本专利提供的管子动刀头具有更锋利、更节能、肤感好的明显效果。
如图3、图4所示,本专利中的管子动刀头的刀齿2横断面明显具有顶边5最宽,自顶边5往下刀齿2的横断面逐渐变窄的特点,这样有利于形成切削刃4的切削前角。图3、图4中管子动刀头的刀齿2横断面从几何图形上正好形成一个上大下小的倒等腰梯形。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管子动刀头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对象及需求确定相应角度的切削刃4切削前角,其切削前角可选用五度、十度、十五度、二十五度、三十五度、四十五度、五十五度、六十五度、七十五度、八十度,经过发明人的大量实验、比较,发明人推荐当切削前角大于三十度并小于六十五度时切削效果相对比较理想,当切削前角确定为大于五十五度并小于六十二度时使用效果最为满意。
权利要求1.一种往复式剃须刀管子动刀头,包括塑料支架(6)、刀座(1)、刀齿(2)、刀齿缝(3),刀齿(2)的外表面与刀齿(2)的两侧面相交处形成两条切削刃(4),其特征在于切削刃(4)的切削前角大于零度并小于九十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往复式剃须刀管子动刀头,其特征在于刀齿(2)的横断面中顶边(5)最宽,自顶边(5)往下刀齿(2)的横断面逐渐变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往复式剃须刀管子动刀头,其特征在于刀齿(2)的横断面为上大下小的倒等腰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往复式剃须刀管子动刀头,其特征在于切削刃(4)的切削前角大于三十度并小于六十五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往复式剃须刀管子动刀头,其特征在于切削刃(4)的切削前角大于三十度并小于六十五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往复式剃须刀管子动刀头,其特征在于切削刃(4)的切削前角大于五十五度并小于六十二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往复式剃须刀管子动刀头,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切削刃(4)的切削前角大于五十五度并小于六十二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往复式剃须刀管子动刀头,包括塑料支架、刀座、刀齿、刀齿缝,刀齿的外表面与刀齿的两侧面相交处形成两条切削刃,其特征在于切削刃的切削前角大于零度并小于九十度,这是一种剃须更锋利、无刺痛感觉、肤感好的往复式剃须刀管子动刀头。
文档编号B26B19/04GK2758038SQ20042011487
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3日
发明者魏锡麟 申请人:魏锡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