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合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7279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合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折合刀,尤指一种可以单手操作该刀刃本体取出或收合的折合刀。
背景技术
一般警务人员/伞兵/消防人员和救难人员为解决特殊紧急情况,通常身上皆会配带一把急难救助刀具,由于该刀具的用途广泛,及具有无与伦比的性能,故广为军警人员所采用;然而,由于目前运动休闲活动大受欢迎,例如登山、露营或潜水等任何运动休闲活动,使得市场上陆续推出一种可供户外休闲活动用的携带式刀具,例如折合刀,藉以供寻常人士所拥有,其中一种折合刀设计,是标榜可供使用者利用单手操作,即可迅速方便地将一刀刃本体自该折合刀的握把内开启取出,藉以作为应付一特殊、紧急情况时之用,例如当一潜水员在潜水中,恰被鱼网、绳索或安全带缠住时,若该潜水员的一只手被该鱼网、绳索或安全带缠住时,即可立刻透过该折合刀以另一只手迅速将一刀刃本体自该折合刀的握把内取出,再透过该刀刃本体刀口上的锯齿状设计,即可以快速地将该鱼网、绳索或安全带割断,如此,该潜水员的性命即可不受到威胁,进而得以获得安全。
但该折合刀虽然具有可以单手迅速地将该刀刃本体取出或收合的优点,但由于其结构设计关系,却也相对地忽略到使用者在收合该刀刃本体时,其手指却很容易地被收合回来的刀口切割到,使得使用者的手指轻则被切伤,重则甚至有被切断的顾虑,故其所造成的危险伤害,厂商与使用者不得不加以注意才是,而以下则为该现有折合刀的结构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所示,该折合刀1包括一握把10及一刀刃本体20,其中该握把10的一侧内具有一容置沟槽11,以供收合该刀刃本体20,而该刀刃本体20的一端为一刀尖部21,另一端为一枢设部22,该枢设部22通过一枢轴23而枢设在该握把10容置沟槽11的一端内,使得该刀刃本体20的枢设部22可以该枢轴23为轴心旋转收合在该容置沟槽11内,或透过推抵该刀刃本体20刀背上的一推块24旋转伸出该容置沟槽11外,并通过一邻近该枢轴23处的挡柱25所挡靠,而不致使该刀刃本体20被转动伸出过头;在图1中,该握把10由二对应的板体侧缘透过一块体12的厚度相隔一定间隙(即该容置沟槽11)所组成。
此外,在该握把10容置沟槽11内的其中一板体上设有一片体13,该片体13的一端位于该枢轴23处沿其另一端方向开设有一长沟14,通过该长沟14使得该片体13位于该枢轴23处的一端侧呈一弯翘弹片15,且恰可抵靠在伸出该容置沟槽11外的刀刃本体20的枢设部22端缘处,如图1所示。
藉此,请参阅图2所示,当使用者欲将该刀刃本体20收合在该容置沟槽11内时,必须手指按压该弯翘弹片15令其平贴板体,使其不再抵靠于该刀刃本体20的枢设部22端缘后,再推抵该刀刃本体20的刀背旋转收合在该容置沟槽11内,此时,使用者所按压该弯翘弹片15的手指(即图2中的箭头指示处),将很容易地被收合回来的刀口正对切割到,使得使用者的手指轻则被切伤,重则甚至有被切断的顾虑,因此,该种折合刀1的结构设计实较具有危险性。
针对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可供单手迅速操作的折合刀结构,以令该折合刀不仅可以方便收合、取出及携带,同时又兼具安全保障的优点,以符合现今产品不断朝向新款精品发展,实为目前厂商刻不容缓而急待解决的一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上述的深入介绍,我们不难得知,目前单手操作的折合刀结构,由于其结构设计关系,导致在欲将其上的一刀刃本体收合时,使用者的手指必须要按压一弯翘弹片后才可将该刀刃本体旋转收合,但此时该刀刃本体的刀口恰好正对应该按压的手指,稍不留意即容易造成使用者手指被刀口割伤的危险情况发生,因此,基于使用者安全与实际的需要,以及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设计人终于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合刀,以期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巧思,能为使用者带来实用性、方便性与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保有单手迅速操作一刀刃本体取出或收合的优点,同时又兼具有操作安全性的折合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合刀,由一刀刃本体及一握把所组成,该刀刃本体的一端为一刀尖部,另一端为一枢设部,该握把的一侧内具一供收合该刀刃本体的容置沟槽,该刀刃本体另一端的枢设部由一枢轴枢设在该容置沟槽的一端内,该刀刃本体以该枢轴为轴心旋转收合在该容置沟槽或旋转出该容置沟槽外;其中该握把一表面的内面上分别设有一滑块及一恰可抵住该滑块一端的弹性元件,在对应该握把内面的滑块、弹性元件上设有一片体,该片体位于该刀刃本体枢设处的一端侧形成一弹片,该弹片的一端面上设有一恰好被该滑块对应压抵的凸体,而具有压抵该刀刃本体的力量,使得拨动该滑块的一面所设一外露该握把外表面的拨动部时,可使该滑块压缩弹性元件沿该握把一端移动,使滑块脱离压抵的凸体,此时,使用者可将该刀刃本体收合或伸出该容置沟槽内外,当该拨动力量消失后,该弹性元件将推抵该滑块向另一端回复,该弹片因受到滑块的压抵而呈一倾斜状态抵靠在该伸出的刀刃本体枢设部的端缘处,或抵靠在该收合后的刀刃本体枢设部上,如此,即可使刀刃本体的刀口不会切割到使用者的手指,以确保使用在单手操作该折合刀时的安全性。
根据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单手拨动一折合刀握把上的一拨动部,即可安全地将其上的一刀刃本体收合在握把的一容置沟槽内,或透过拨动该拨动部,即可使该刀刃本体被转动甩出该容置沟槽外,如此,该折合刀不仅保有单手迅速操作该刀刃本体取出或收合的优点,同时又兼具有操作安全性的效果。


图1为现有折合刀的部分断面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折合刀其刀刃本体欲收合时须按压弯翘弹片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合刀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出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收合的状态示意图。
元件符号说明折合刀 ……3握把 ……30容置沟槽 ……31 块体 ……32滑块 ……33 滑槽 ……331导斜面 ……332 弹性元件 ……34凹槽 ……341 拨动部……35片体 ……36 长沟 ……37弹片 ……38 凸体 ……381另一凸体 ……382 刀刃本体 ……40刀尖部 ……41 枢设部……42枢轴 ……43 凹陷部……431挡柱 ……4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折合刀,请参阅图3所示,该折合刀3包括一握把30及一刀刃本体40,其中该握把30的一侧内具有一容置沟槽31,以供收合该刀刃本体40,而该刀刃本体40的一端为一刀尖部41,另一端为一枢设部42,该枢设部42通过一枢轴43而枢设在该握把30容置沟槽31的一端内,使得该刀刃本体40的枢设部42可以该枢轴43为轴心旋转收合在该容置沟槽31内,或旋转甩出该容置沟槽31外,并通过一邻近该枢轴43处的挡柱44所挡靠,而不致使该刀刃本体40被旋转甩出过头;在图3中,该握把30由二片对应的板体侧缘透过一块体32的厚度相隔一定间隙(即该容置沟槽31)所组成。
在本实用新型中,请再参阅图3所示,该握把30于其一表面的内面上(即该握把30其中的一板体内表面)分别设有一滑槽331及一凹槽341,该滑槽331及凹槽341内分别容置有一滑块33及一恰可抵住该滑块33一端的弹性元件34(如弹簧),且该滑块33的一面则为一外露该握把30外表面的拨动部35,使得拨动该拨动部35可使该滑块33压缩弹性元件34沿该握把30一端移动,待该拨动力量消失后该弹性元件34将推抵该滑块33向另一端回复。
此外,在对应该握把30内面的滑块33、弹性元件34上设有一片体36,该片体36的一端位于该枢轴43处沿其另一端方向开设有一长沟37,通过该长沟37使得该片体36位于该枢轴43处的一端侧呈一弹片38,该弹片38的一端面上设有一恰好被该滑块33对应压抵的凸体381,使得该弹片38具有压抵该刀刃本体40的力量,同时在该刀刃本体40伸出该容置沟槽31外时,请参阅图4所示,该弹片38因受到该滑块33的压抵,而可呈一倾斜地抵靠在该刀刃本体40的枢设部42端缘处,当该拨动部35使滑块33脱离压抵的凸体381时,请参阅图5所示,可使弹片38回复平面将该刀刃本体40收合在该容置沟槽31内。
通过上述构件,可清楚得知,使用者在欲取出该折合刀3内的刀刃本体40时(如图5所示),在拨动该拨动部35使滑块33移动不再压抵弹片38的凸体381后,即可顺利将该刀刃本体40旋转甩出该容置沟槽31外,此时,该滑块33受到弹性元件34的推抵会再度回复压抵该弹片38的凸体381,而使弹片38呈一倾斜地抵靠在刀刃本体40的枢设部42端缘处(如图4所示);反之,在欲收合该刀刃本体40时,只需拨动该拨动部35,使该滑块33移动不再压抵该弹片38的凸体381后,即可顺利将该刀刃本体40收合在该容置沟槽31内;而在此须特别注意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该刀刃本体40的收合是透过该拨动部35的拨动,而该拨动部35设在该握把30的外表面上,使得该刀刃本体40在收合至该容置沟槽31内时,该刀刃本体40的刀口并不会切割到使用者的手指,故,可有效确保使用在单手操作该折合刀3时的安全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请再参阅图3、4及图5所示,为了确保该刀刃本体40收合在握把30的容置沟槽31内时,该刀刃本体40不会因使用者的携带不小心而导致该刀刃本体40外露出,造成割伤的意外情形发生,故可在该刀刃本体40邻近枢轴43处设有一凹陷部431,使得该刀刃本体40收合至容置沟槽31内时,该凹陷部431恰可被该弹片38另一面上所对应设置的另一凸体382嵌入其内,藉此,透过该弹片38的另一凸体382嵌入该凹陷部431内,可使该刀刃本体40可受该弹片38的压抵力量而不致外露出;再者,为使该拨动部35在拨动时更加顺畅,可将该滑块33与弹片38的凸体381二者的压抵处设计呈一导斜面332,但其外观形状可依实际实施的需求,而加以变换。
藉此,透过本实用新型的折合刀3不仅保有单手迅速操作该刀刃本体40取出或收合的优点,同时又兼具有操作安全性的目的,可谓符合现今产品不断朝向易于携带的新款精品发展的目的。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最佳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并不局限于此,凡任何熟悉该项技艺者在本实用新型领域内,可轻易思及的变化或修饰,应均被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折合刀,包括一刀刃本体及一握把;该刀刃本体的一端为一刀尖部,另一端为一枢设部;该握把的一侧内具一供收合该刀刃本体的容置沟槽,该刀刃本体另一端的枢设部由一枢轴枢设在该容置沟槽的一端内,该刀刃本体以该枢轴为轴心旋转收合在该容置沟槽或旋转出该容置沟槽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滑块及一恰抵住该滑块一端的弹性元件,该滑块及弹性元件分别设在该握把的一表面的内面上,且该滑块的一面设一外露该握把外表面的拨动部,拨动该拨动部使该滑块压缩弹性元件沿该握把一端移动,该拨动力量消失后该弹性元件推抵该滑块向另一端回复;一片体,该片体设在对应该握把内面的滑块、弹性元件上,该片体位于该刀刃本体枢轴处的一端侧形成一弹片,该弹片的一端面上设有一恰好被该滑块对应压抵的凸体,而具有压抵该刀刃本体的力量,该刀刃本体在伸出该容置沟槽外时,该弹片受到该滑块的压抵而呈一倾斜抵靠在该刀刃本体枢设部的端缘处,当该拨动部使滑块脱离压抵的凸体时,该弹片回复平面将该刀刃本体收合在该容置沟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合刀,其特征在于,该滑块及弹性元件分别设在该握把一表面的内面上所设的一滑槽及一凹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合刀,其特征在于,该片体的一端位于该枢轴处沿其另一端方向设一长沟,通过该长沟而形成该弹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合刀,其特征在于,该刀刃本体邻近枢轴处设一凹陷部,在该刀刃本体收合至容置沟槽内的状态时,该凹陷部被该弹片另一面上所对应设置的另一凸体嵌入其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合刀,其特征在于,该握把由二片对应的板体侧缘透过一块体的厚度相隔一定间隙所组成,而该间隙即为该容置沟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合刀,其特征在于,该滑块与弹片的凸体二者的压抵处呈一能使该拨动部在拨动时可更加顺畅的导斜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合刀,包括刀刃本体、握把、一滑块及一恰抵住该滑块一端的弹性元件,该滑块及弹性元件分别设在该握把一表面的内面上,且该滑块的一面设一外露该握把外表面的拨动部;一片体,设在对应该握把内面的滑块、弹性元件上,该片体位于该刀刃本体枢轴处的一端侧形成一弹片,该弹片的一端面上设有一恰好被该滑块对应压抵的凸体,而具有压抵该刀刃本体的力量,该刀刃本体在伸出该容置沟槽外时,该弹片受到该滑块的压抵而呈一倾斜抵靠在该刀刃本体枢设部的端缘处,当该拨动部使滑块脱离压抵的凸体时,该弹片回复平面将该刀刃本体收合在该容置沟槽内。本实用新型可有效确保使用者单手操作该折合刀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B26B1/02GK2774721SQ20052000551
公开日2006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4日
发明者高志成 申请人:高志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