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7286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刀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刀具,尤指一刀刃本体可在一握把上旋转的一种刀具。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传统的折合刀,主要的结构设计包括一握把及一刀刃,其中该刀刃的一端与该握把的一端相互枢接在一起,使得该刀刃可在该握把上旋转,由此,当该刀刃朝该握把转动,并收纳于该握把一侧面上所设的一容置槽内时,如使用者欲使用该折合刀时,须先以单手握持该握把,并以另一只手拉取该刀刃,才可将该刀刃自该容置槽中,拉出于该握把外,然而,上述该折合刀的结构设计,令该折合刀必须使用到双手才可将该刀刃自该握把内取出,在此种复杂的设计下,若当使用者遇到特殊、紧急的情况,且该使用者也仅剩单手可供使用时,则将无法立即使用该折合刀,以解决该特殊、紧急的情况,例如当一潜水员在潜水,而被鱼网缠住时,若该潜水员的一只手被该鱼网缠住,则将无法立刻用该折合刀割断该鱼网,如此,在一定时间后,该潜水员的氧气瓶的容量即会被耗尽,使得潜水员的性命受到威胁。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可供单手使用的刀具,且方便收纳及携带,实乃目前刻不容缓而亟待解决的一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刀具,该刀具可供单手使用,该刀具包括有一刀刃本体与一握把,该刀刃本体的一端为一刀尖部,另一端则枢设在该握把的一端上,使该刀刃本体可被收纳在该握把中,或被旋转凸伸出该握把外,再者,该刀刃本体的另一端尚枢设一制动元件,当该刀刃本体被收纳在该握把内,或该刀尖部背对该握把的状态时,该制动元件皆可与该握把上所设的一制动部相互卡接,以将该刀刃本体固定在该握把上;或通过解除该制动元件与该制动部间的卡接状态,以在该握把上转动该刀刃本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刀具,包括一握把,其一面设有一镂空部,其一端设有至少一制动部;一刀刃本体,其一端为一刀尖部,另一端枢设在该握把的一端上,该刀刃本体可被容纳在该镂空部内,或被转动而凸伸出该镂空部外;一制动元件,枢设在该刀刃本体的另一端上,该制动元件在该刀刃本体被收纳在该镂空部内,或在该刀尖部背对该握把的另一端的状态下,该制动元件皆可与对应的制动部相互卡接在一起,使得该刀刃本体无法被转动,或被操作而脱离与该制动部相护卡接的位置,以转动该刀刃本体。
该刀刃本体的相对侧面,在靠近该刀刃本体的另一端的位置处,与该握把的一端的相对内侧面,由至少一枢轴而共同枢接在一起,该刀刃本体可沿该枢轴的轴心,在该握把上旋转,而该刀刃本体的另一端的相对面上,由一另一枢轴,而与该制动元件相互枢接在一起,该制动元件可沿该另一枢轴的轴心旋转,该另一枢轴与该枢轴保持直角相交。
该镂空部是自该握把的一面至另一面,该握把的相对面呈镂空状,该镂空部的一端又延伸出该握把的一端外,该握把可呈V或U字形的外观结构。
该制动元件设有一离合部,该制动元件在被枢设在该刀刃本体上时,该离合部活动地位于该刀刃本体外,远离该刀尖部的一位置处,而该刀刃本体背对该刀尖部的另一端,在一侧处设有朝另一侧的方向延伸的一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面对该另一侧的一面,恰可在该刀刃本体与该制动元件共同枢接在一起时,与该离合部相互接触。
该制动元件为相对应的二制动片,该二制动片的相对面间,容置该刀刃本体的另一端,并与该刀刃本体的相对表面相互接触,该二制动片与该刀刃本体可由该枢轴而相互枢接在一起。
该握把的相对侧上,在靠近各该制动部的一端的位置处,分别设有相对应的一开孔,该刀刃本体的相对侧面上,在背对该刀尖部的另一端处,分别设有可配合该二开孔的一开槽,该刀刃本体在与该握把共同枢接在一起时,该二开孔分别正对于对应的开槽,由二枢接元件各自沿该二开孔进入对应的开槽,并固定在该二开孔内,以形成该枢轴。
该二制动片的外缘,分别凸设一抵制片,该二抵制片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一再一开孔,该二再一开孔可由一螺合元件,相互接合在一起,形成该离合部。
该二制动片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又一开孔,而该刀刃本体的另一端上设有另一开孔,该二制动片在与该刀刃本体枢接时,该另一开孔正对于该二又一开孔的位置,由另一枢接元件与所述开孔共同相接在一起,形成该另一枢轴。
该制动部在所述握把设有该二开孔的一端的相对内侧面,而相邻该握把的相对表面的外缘上,沿该握把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在各该开孔的相对二侧处,分别设有一凹槽,此外,该二制动片的外缘,分别在相对位置处设有一凸块,所述凸块可与对应的凹槽相互卡接在一起。
沿该握把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在该握把的一内侧面上,以该另一枢轴为中心,在等间距的相对位置处,分别设有一固定槽,而该制动元件的外缘,设有自一侧朝外延伸至另一侧的另一离合部,该制动元件在被枢设在该刀刃本体上时,该另一离合部恰位于该刀刃本体外,远离该刀尖部的一位置处,而该刀刃本体又被枢设在该握把上时,该另一离合部远离该制动元件的一端,可与对应的固定槽相互卡接在一起。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刀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刀刃本体与一握把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刀刃本体被收纳在该握把中的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枢设在该刀刃本体的另一端的一制动元件与一弹性元件的实施态样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刀具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刀具的再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刀具………………10 刀刃本体………………20开槽…………211、212另一开孔………………22弹性元件…………24 刀尖部…………………25握把………………30 镂空部…………………31开孔…………321、322制动部…………………34制动元件…………40 离合部…………………41制动片………421、422又一开孔…………431、432抵制片………451、452再一开孔…………461、462枢轴………………51 枢接元件…………511、512另一枢轴…………52 另一枢接元件…………521螺合元件…………53 固定槽………………61、62另一离合部………63第一至四凸块……441、442、443、444第一至八凹槽……331、332、333、334、335、336、337、338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刀具,请参阅图1所示,该刀具10包括有一刀刃本体20与一握把30,其中该握把30的一面上设有一镂空部31,以供收纳该刀刃本体20,而该刀刃本体20的一端为一刀尖部25,另一端则枢设在该握把30的一端上,使得该刀刃本体20可被收纳在该镂空部31内,或被转动而凸伸出该镂空部31外;再者,该握把30的一端设有至少一制动部34(如图2所示),该刀刃本体20的另一端则枢设有一可配合该制动部34的制动元件40,当该刀刃本体20被收纳在该镂空部31内,或是该刀尖部25背对该握把30的另一端的状态下,该制动元件40皆可与对应的制动部34相互卡接在一起,以将该刀刃本体20固定在该握把30上,方便使用者携带或使用;此外,也可通过操作该刀具10,以解除该制动元件40与该握把30间的卡接状态,以在该握把30上转动该刀刃本体20。
再请参阅图1所示,该刀刃本体20的相对侧面,在靠近该刀刃本体20的另一端的位置处,可与该握把30的一端的相对内侧面,由至少一枢轴51而共同枢接在一起,使得该刀刃本体20可在该握把30上,沿该枢轴51的轴心旋转;另,该刀刃本体20的相对面,在靠近该刀刃本体20的另一端的位置处,可由一另一枢轴52,而与该制动元件40共同枢接在一起,该另一枢轴52与该枢轴51保持直角相交,使得该制动元件40可在该握把30上,沿该另一枢轴52的轴心旋转。
再请参阅图1所示,该镂空部31是自该握把30的一面至另一面,使得该握把30的相对表面可呈镂空状,该镂空部31的一端又延伸出该握把30的一端外,使得该握把30可呈V(或U)字形的外观结构,如此,等该刀刃本体20在该握把30的一端,沿该枢轴51的轴心旋转后,可收纳在该镂空部31内,以避免该刀刃本体20显露在该握把30外,而不小心割伤自己或他人;此外,由该镂空部31呈镂空状的结构设计,使得该刀刃本体20可在该握把30上,沿该枢轴51朝一方向旋转,或朝另一方向旋转,如此,该刀具10除了可供右手操作外,也可供左手使用。
请参阅图1或图2所示,该制动元件40设有一离合部41,该制动元件40与该刀刃本体20相枢接在一起时,该离合部41恰可活动地位于该刀刃本体20外,而远离该刀尖部25的一位置处;又,该刀刃本体20背对该刀尖部25的另一端,在一侧处设有朝另一侧的方向延伸一长度的一弹性元件24,该弹性元件24面对该另一侧的一面,恰可在该刀刃本体20与该制动元件40共同枢接在一起时,与该离合部41相互接触;如此,请参阅图3所示,当该刀刃本体20被收纳在该镂空部31内,或是该刀尖部25(如图1所示)背对该握把30的另一端的状态时,该离合部41皆可位于该握把30的一侧与该弹性元件24之间,并由该弹性元件24的结构设计,令该离合部41被该弹性元件24朝该握把30的一侧移动,以将该制动元件40与该制动部34相互卡接在一起;此外,请参阅图4所示,当操作该刀具10,以将该离合部41朝该握把30的另一侧的方向移动,使得该弹性元件24产生一位移,此时,即可解除该制动元件40与该制动部34间的卡接状态,使该刀刃本体20可在该握把30上旋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最佳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所示,其中该握把30的相对侧上,在靠近各该制动部34(如图2所示)的一端的位置处,分别设有相对应的一开孔321、322,而该刀刃本体20背对该刀尖部25(如图1所示)相对侧面上,在背对该刀尖部25的另一端处,分别设有可配合该二开孔321、322的一开槽211、212,该刀刃本体20在与该握把30共同枢接在一起时,该二开孔321、322分别正对于对应的开槽211、212,使得二枢接元件511、512(如螺丝)可各自沿该二开孔321、322,进入对应的开槽211、212,并固定在该二开孔321、322内,以形成该枢轴51的一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所示,该制动元件40(如图1所示)是由二相对应的制动片421、422所构成,该二制动片421、422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又一开孔431、432,该二制动片421、422的相对面间可供容纳该刀刃本体20的另一端,并与该刀刃本体20的相对表面相互接触,且该刀刃本体20的另一端上,设有可配合该等又一开孔431、432的另一开孔22,等该二制动片421、422与该刀刃本体20共同枢接在一起后,该另一开孔22恰正对于该二又一开孔431、432,以将另一枢接元件521(如螺丝与螺帽)与该等开孔22、431、432相接在一起,而可形成该另一枢轴52的一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5所示,该离合部41(如图1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的结构设计,是在该二制动片421、422的外缘,分别朝外凸设一抵制片451、452,该二抵制片451、452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再一开孔461、462,该二再一开孔461、462可由一螺合元件53(如螺丝与螺帽),而相接在一起,以形成本实施例中,该离合部41的一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制动部34(如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是在该握把30设有该二开孔321、322的一端的相对内侧面,而相邻该握把30的相对表面的外缘上,沿该握把30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在各该开孔321、322的相对二侧处,分别设有一凹槽,其为第一至八凹槽331、332、333、334、335、336、337、338;而该二制动片421、422的外缘,分别在相对位置处设有一凸块,为第一至四凸决441、442、443、444;该等凸块441、442、443、444可分别与对应的凹槽331、332、333、334、335、336、337、338相互卡接在一起,以形成本实用新型中,该制动元件40与该制动部34间相互卡接在一起的一实施方式。
由此,请参阅图3及图5所示,该刀刃本体20在被收纳在该镂空部31(如图1所示)内时,该第一凸块441与第三凹槽333、该第二凸块442与第八凹槽338、该第三凸块443与第一凹槽331,及该第四凸块444与第六凹槽336可相互卡接在一起;再者,如若欲使用该刀具10时,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即可操作该离合部41,使得该弹性元件24产生位移,如此,该等凸块441、442、443、444恰与对应的凹槽331、333、336、338相互分离,此时,即可转动该刀刃本体20,令该刀尖部25背对该握把30的另一端,如此,等该弹性元件24回复至原始的位置,则该第一凸块441与第二凹槽332、该第二凸块442与第五凹槽335、该第三凸块443与第四凹槽334,及该第四凸块444与第七凹槽337间即可相互卡接在一起,以将该刀刃本体20固定在该握把30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所示,是沿该握把30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在该握把30的一内侧面上,以该另一枢轴52为中心,在等间距的相对位置处,分别设有一固定槽61、62,而该制动元件40的外缘,设有自一侧朝外延伸至另一侧的另一离合部63,该制动元件40在被枢设在该刀刃本体20上时,该另一离合部63恰可活动地位于该刀刃本体20外,远离该刀尖部25(如图1所示)的一位置处,而该刀刃本体20又被枢设在该握把30上时,该另一离合部63远离该制动元件40的一端,恰可与对应的固定槽61或62相互卡接在一起,由此,该刀刃本体20在被收纳在该握把30内,或该刀尖部25背对该握把30的另一端的状态下,若该制动元件40又与对应的制动部34(如图2所示)相互卡接时,该另一离合部63也可与对应的固定槽61或62相互卡接在一起,使得该刀刃本体20可更加稳固地固定在该握把30上。
在此须特别声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制动片421、422,为具圆弧形状的片状体,但,其数量、外观形状、结构及材质等,可依实际实施的需求,而加以增加及变换,只要其上的结构可枢设在该刀刃本体20上,以供与该制动部34相互卡接,使得该刀刃本体20可固定在该握把30上,均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制动片421、422;例如该制动片可为弯曲状、矩形或六角形等外观的片状体,其相对二端呈平面状,且该制动部为一平面,如此,该二制动片在与该刀刃本体相枢接,且该刀刃本体又与该握把相接时,该二制动片的相对二端,恰可与该制动部相互卡接,以将该刀刃本体固定在该握把上;或该握把设有该枢轴的一端的相对内侧面,在该枢轴与该握把的相对表面之间,分别设有一长槽,而该二制动片可为具弯曲状、矩形或六角形等外观的片状体,由此,等该制动元件、刀刃本体及握把相互枢接在一起后,该二制动片的相对二端,恰可分别嵌入对应的长槽中,以将该刀刃本体固定在该握把上。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具体实施例揭示,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专利涵盖之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握把,其一面设有一镂空部,其一端设有至少一制动部;一刀刃本体,其一端为一刀尖部,另一端枢设在该握把的一端上,该刀刃本体可被容纳在该镂空部内,或被转动而凸伸出该镂空部外;一制动元件,枢设在该刀刃本体的另一端上,该制动元件在该刀刃本体被收纳在该镂空部内,或在该刀尖部背对该握把的另一端的状态下,该制动元件都可与对应的制动部相互卡接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该刀刃本体的相对侧面,在靠近该刀刃本体的另一端的位置处,与该握把的一端的相对内侧面,由至少一枢轴而共同枢接在一起,该刀刃本体可沿该枢轴的轴心,在该握把上旋转,而该刀刃本体的另一端的相对面上,由一另一枢轴,而与该制动元件相互枢接在一起,该制动元件可沿该另一枢轴的轴心旋转,该另一枢轴与该枢轴保持直角相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该镂空部自该握把的一面至另一面,该握把的相对面呈镂空状,该镂空部的一端又延伸出该握把的一端外,该握把可呈V或U字形的外观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该制动元件设有一离合部,该制动元件在被枢设在该刀刃本体上时,该离合部活动地位于该刀刃本体外,远离该刀尖部的一位置处,而该刀刃本体背对该刀尖部的另一端,在一侧处设有朝另一侧的方向延伸的一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面对该另一侧的一面,恰可在该刀刃本体与该制动元件共同枢接在一起时,与该离合部相互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该制动元件为相对应的二制动片,该二制动片的相对面间,容置该刀刃本体的另一端,并与该刀刃本体的相对表面相互接触,该二制动片与该刀刃本体由所述另一枢轴而相互枢接在一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该握把的相对侧上,在靠近各该制动部的一端的位置处,分别设有相对应的一开孔,该刀刃本体的相对侧面上,在背对该刀尖部的另一端处,分别设有可配合该二开孔的一开槽,该刀刃本体在与该握把共同枢接在一起时,该二开孔分别正对于对应的开槽,由二枢接元件各自沿该二开孔进入对应的开槽,并固定在该二开孔内,形成所述枢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该二制动片的外缘,分别凸设一抵制片,该二抵制片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一再一开孔,该二再一开孔可由一螺合元件,相互接合在一起,形成所述离合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该二制动片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又一开孔,而该刀刃本体的另一端上设有另一开孔,该二制动片在与该刀刃本体枢接时,该另一开孔正对于该二又一开孔的位置,由另一枢接元件与所述开孔共同相接在一起,形成所述另一枢轴。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该制动部在所述握把设有该二开孔的一端的相对内侧面,而相邻该握把的相对表面的外缘上,沿该握把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在各该开孔的相对二侧处,分别设有一凹槽,此外,该二制动片的外缘,分别在相对位置处设有一凸块,所述凸块与对应的凹槽相互卡接在一起。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沿该握把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在该握把的一内侧面上,以该另一枢轴为中心,在等间距的相对位置处,分别设有一固定槽,而该制动元件的外缘,设有自一侧朝外延伸至另一侧的另一离合部,该制动元件枢设在该刀刃本体上,该另一离合部恰位于该刀刃本体外,远离该刀尖部的一位置处,该刀刃本体枢设在该握把上,该另一离合部远离该制动元件的一端,与对应的固定槽相互卡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刀具,包括有一刀刃本体及一握把,其中该刀刃本体的一端为一刀尖部,另一端则枢设在该握把的一端上,使该刀刃本体可被收纳在该握把中,或被旋转凸伸出该握把外,再者,该刀刃本体的另一端尚枢设一制动元件,当该刀刃本体被收纳在该握把内,或该刀尖部背对该握把的另一端的状态时,该制动元件皆可与该握把上所设的一制动部相互卡接,以将该刀刃本体固定在该握把上;或通过解除该制动元件与该制动部间的卡接状态,以在该握把上转动该刀刃本体。
文档编号B26B1/10GK2780421SQ20052000596
公开日2006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5日
发明者高志成 申请人:高志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