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击钉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0106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击钉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击钉机构,尤指一种配装在电动工具内部且能够 产生往复行程以进行击钉动作的击钉机构。
技术背景一般电动工具的击钉机构系利用一块能够往复移动且具有冲击力量的 撞击块来达成击钉目的。更详细而言,请参阅图l,习知的击钉机构包含一撞击块11与一弹性组件12的组合,其中弹性组件12 —端固设于一固定端 13,另一端与撞击块ll结合。又一第一齿轮14啮合一第二齿轮15,且该 第一齿轮14与第二齿轮15表面分别设有一导杆16和17与撞击块11连接。 当一马达19的输出动力经一减速机构18后传递到第一齿轮14则会带动撞 击块11朝固定端13线性位移,而第二齿轮15受第一齿轮14驱动而转动。待第一齿轮14与第二齿轮15转动至一特定位置或角度时,导杆16和 17与撞击块11间的限制消失,使得撞击块11在弹性组件12的回复力作用 下,产生线性向前运动并完成击钉动作。以上所揭示的击钉机构必须使用二个横置且互相啮合的齿轮,因此齿 轮组橫向宽度至少为第一齿轮14及第二齿轮15的直径和,即图中所示的 Dl宽度。此外,整个击钉机构尚需包含该减速机构18所占用的空间。因此 习用击钉机构中以二个齿轮构成传动组合以及加上减速机构18占用较大空 间。
又马达19与减速机构18的搭配使用,无疑使马达19所输出的机械能 损耗率提高许多,因此整体的机械效益低。又习用击钉机构虽然可以藉由改变导杆16和17位置而改变撞击块11 的冲击行程,但二导杆16和17的位置必须经过详细的计算,否则只要有 一导杆未能及时解除与撞击块11间的限制,则撞击块11便无法顺利完成 冲击动作。换言之,习用击钉机构的设计难度高且制作不容易。实用新型内容由于先前技术所揭露的击钉机构占空间且制作不容易,所以本实用新 型揭示一种结构精简且占用空间少、机械能损耗低的击钉机构以解决先前 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系在提供一种电动击钉机构,用以往复地自动击钉, 该电动击钉机构配装在一电动工具内,其特征是该电动击钉机构的结构 包含一撞击块;一弹性组件配接在该撞击块一端; 一齿条组设在该撞击块一侧;一齿轮组包含一传动齿轮及一行程齿轮,该传动齿轮与该行程齿轮相 对且同轴结合,其中该行程齿轮为一扇形状齿轮且能够与该齿条啮合,该 传动齿轮为一全圆形齿轮;一螺杆系啮合该传动齿轮。所述的电动击钉机构,系一撞击块的一表面设有一齿条与一齿轮组啮 合,而一螺杆传输动力至齿轮组,且藉齿轮组与齿条的啮合形态来带动撞 击块位移。值得注意的,齿轮组包含一传动齿轮与一行程齿轮且二者同轴 结合,其中传动齿轮为一个全角齿轮用以啮合螺杆;行程齿轮为一不完全 齿轮或称为扇形齿轮可藉齿部用以啮合齿条。当齿轮组转动至一预定角度 或位置,且扇形齿轮中不具齿部的部位对应齿条,则等同于解除齿轮组与 撞击块间的限制,故撞击块在弹性组件的回复力作用下,可以产生冲击作 用。如此本实用新型的齿轮组及螺杆的组合仅占用一个齿轮的直径与一螺 杆杆径之和,故明显占用较小空间,而且制作扇形齿轮时,其圆心角度及 齿部齿数皆可以轻易完成制作,所以符合制作容易的功效。以下即再依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目的、功效及结构组态,举出较佳实 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


图l是习用击钉机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观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动作示意图一。图5是本实用新型动作示意图二。图6是本实用新型动作示意图三。图7是本实用新型改变行程齿轮大小的组合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ll一撞击块;12 —弹性组件;13 —固定端;14_第 一齿轮;15 —第二齿轮;16 —导杆;17 —导杆;18 —减速机构;19一马达; 20 —击钉机构;22 —撞击块;24 —弹性组件;26—固定端;28 —齿条;30一传动机构;32 —螺杆;34 —齿轮组;36—传动齿轮;38—行程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图中所揭露的击钉机构20系配装在一电动工具(未显示)内,且受一马达动力驱动。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该击钉机构20包含一撞击块22 —端配接一 弹性组件24。该弹性组件24 —端固设于一固定端26。又撞击块22的一侧 面配设有一或二条齿条28,图中以二条齿条28为例。又一传动机构30配设在撞击块22 —侧面且与齿条28啮合。详细而言, 传动机构30包含一螺杆32及一齿轮组34,其中螺杆32系受马达动力驱动 而能够持续地转动;齿轮组34包含一传动齿轮36及一或二个行程齿轮38, 其中传动齿轮36与行程齿轮38系中心相对并形成同轴结合状态,使得传 动齿轮36与行程齿轮38能够同步且同向转动。值得注意的是传动齿轮36为一全角齿轮,即一个圆周面皆具有咬齿构 造的齿轮,且该传动齿轮36与螺杆32啮合。该行程齿轮38系一不完全齿 轮或为一扇形齿轮,即行程齿轮38不为完整的圆形,而且仅有弧形周边表 面具有齿部。该行程齿轮38以周边的齿部啮合齿条28。请再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30所占用的横向空间为 -个传 动齿轮36或一个行程齿轮38的直径加上一螺杆32的轴径,即图中所示的 D2。对照图1及图3,若图中所用齿轮的直径皆相同,则因为螺杆32的轴 径明显小于齿轮直径,所以D2小于D1,换言之,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所 占用的空间明显小于习知机构。请参阅图3及图4,当螺杆32转动并驱动齿轮组34则该行程齿轮38 因为与齿条28啮合,所以会驱动撞击块22向固定端26移动。此时弹性组 件24被压縮而具有弹性回复力。请参阅图5,当齿轮组34转动到一预定角度或位置,则行程齿轮38的 齿部完全脱离齿条28。换言之,撞击块22与齿轮组34之间没有限制作用, 故撞击块22可以在弹性组件24的回复力作用下向前产生冲击作用。值得 注意的是,传动齿轮36与撞击块22表面不接触,所以撞击块22能够顺畅 地快速冲击。请参阅图6,螺杆32与齿轮组34持续转动则会使行程齿轮38又与齿 条28啮合,则带动撞击块22朝固定端26移动并压縮弹性组件24以蓄积 下次产生冲击的能量。请参阅图7,图中改变行程齿轮38的圆心角度大小使得弧形边的周长 比前实施例短,相对地,弧形边上的齿部长度变短且齿数也变少,因此行 程齿轮38驱动撞击块22的位移行程变短。换言之,本实用新型只需要改 变行程齿轮38的规格便可以完成改变冲击行程的目的,因此冲击行程的调 整手段简便,而行程齿轮38的制造也相当简便,故本实用新型更能符合制 造与使用的实际需求。由以上所揭露的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除了占用空间小外,以螺杆32 配合齿轮组34的驱动方式无需使用到任何减速机构因此结构精简而且能够 使驱动时所产生的机械能损耗降低,以提高使用过程的机械效益。 一 上述实施例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 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于此项技术人士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 理及精神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及变化,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权 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书所列。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击钉机构,用以往复地自动击钉,该电动击钉机构配装在一电动工具内,其特征是该电动击钉机构的结构包含一撞击块;一弹性组件配接在该撞击块一端;一齿条组设在该撞击块一侧;一齿轮组包含一传动齿轮及一行程齿轮,该传动齿轮与该行程齿轮相对且同轴结合,其中该行程齿轮为一扇形状齿轮且能够与该齿条啮合,该传动齿轮为一全圆形齿轮;一螺杆系啮合该传动齿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击钉机构,其特征是该撞击块一侧 面设有二条平行的齿条,且该传动齿轮同轴配接二行程齿轮与二齿条啮
专利摘要一种电动击钉机构系包含一撞击块与一弹性组件的结合;一或二齿条配设在撞击块一侧面;一传动机构承接动力且啮合齿条;其中传动机构包含一螺杆啮合一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一或二行程齿轮同轴结合形成可同步同向转动,且行程齿轮为一扇形齿轮与齿条啮合。据此可使整个传动机构占用较小空间,而利用扇形齿轮与齿条啮合来驱动撞击块,可使得机构设计更加精简而符合制造与使用的需求。
文档编号B25C1/06GK201012490SQ200720002250
公开日2008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8日
发明者张进雄, 林文斌, 王彦翔 申请人:旭吉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