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装铲齿属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1119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拆装铲齿属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拆装铲齿的专用属具,尤其是一种可完成不同铲车 铲齿的拆装作业的系列属具。
背景技术
在公知的技术中,铲车,产齿在拆装作业时, 一直采用人力拆装,操作不 易,稳扶、摆放困难。铲齿的特殊形状,使其稳性极差,极易倾倒,容易造 成人身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要解决人力拆装过程中存在的操作不易、稳扶困难、铲齿 极易倾倒、容易造成人身伤害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拆装铲齿属具,该铲 齿属具,使用方便,摆放自如,正反两用,拆装时效率高、时间短;通过该 属具的有效连接,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非常方便地完成铲齿的拆装作业。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拆装铲齿用属 具,包括上锲形孔箱体,下锲形孔箱体,其特点是上锲形孔箱体固定在下 锲形孔箱体上,且上、下锲形孔箱体呈反向叠放连接,组成正反两用的凸形 箱体结构。
上、下锲形孔箱体中孔的斜度与铲齿斜度相吻合,且反向锁定铲齿的插 入深度;上锲形孔箱体的体积小于下锲形孔箱体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下锲形孔箱体叠加形成的系列凸形 箱体结构,可完成不同铲车铲齿的拆装作业。在铲齿拆装过程中,铲齿无须
人力稳扶,结构简单,操作安全,拆装方便,摆放自如,拆装时效率高、时
间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正向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反向结构示意图3是图2的主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 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 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 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拆装铲齿属具,包括上锲形孔箱体1, 下锲形孔箱体2,上锲形孔箱体1是体积较小的锲形箱体,下锲形孔箱体2 是体积较大的锲形箱体,上锲形孔箱体1与下锲形孔箱体2呈反向叠放焊接 连成一体。上、下锲形孔箱体1, 2中孔的斜度与铲齿斜度相吻合,且反向 锁定铲齿的插入深度。
小伊车配合拆装大铲车铲齿时,将小铲车的铲齿插入上锲形孔箱体1内, 将待拆装的大铲车铲齿反向插入下锲形孔箱体2内,即可方便地完成铲齿的 拆装或摆放。如果是大铲车配合拆装小铲车铲齿时,只要反向同理操作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拆装铲齿用属具,包括上锲形孔箱体(1),下锲形孔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锲形孔箱体(1)固定在下锲形孔箱体(2)上,且上、下锲形孔箱体(1,2)呈反向叠放连接,组成正反两用的凸形箱体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装铲齿属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锲形孔箱 体(1, 2)中孔的斜度与铲齿斜度相吻合,且反向锁定铲齿的插入深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装铲齿属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锲形孔箱体(l) 的体积小于下锲形孔箱体(2)的体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拆装铲齿用属具,包括上锲形孔箱体,下锲形孔箱体,其特点是上锲形孔箱体固定在下锲形孔箱体上,且上、下锲形孔箱体呈反向叠放连接,组成正反两用的凸形箱体结构;上、下锲形孔箱体中孔的斜度与铲齿斜度相吻合,且反向锁定铲齿的插入深度;上锲形孔箱体的体积小于下锲形孔箱体的体积。该铲齿属具解决了人力拆装过程中存在的操作不易、稳扶困难、铲齿极易倾倒、容易造成人身伤害的技术问题,并且具有使用方便,摆放自如,正反两用,拆装时效率高、时间短等特点;通过该属具的有效连接,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非常方便地完成铲齿的拆装作业。
文档编号B25B27/00GK201067886SQ20072007322
公开日2008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日
发明者包银德, 孙昌爱, 王永成 申请人: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宝山分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