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2087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扳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较大旋转角度的扳手。
背景技术
:扳手是一种常用工具,用来转动螺栓、螺帽及其它难以用手转动的对象。请参阅图1,该图为一般扳手的外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一般的扳手10主要由一本体11以及连接于该本体11一端的U型开口部12以及连接于该本体ll另一端的封闭型开口部l3所构。当在U型开口部l2以及封闭型开口部13中套入螺栓、螺帽及其它难以用手转动的对象时,使用者就可以利用力矩的原理在本体1l上施力,使U型开口部l2以及封闭型开口部13产生旋转,并带动螺栓、螺帽及其它难以用手转动的对象一并旋转。然而,由于U型开口部12以及封闭型开口部13与其本体11间几乎形成为一水平结构,致使U型开口部12以及封闭型开口部l3因为形状的关系而限制了本体1l的位移距离,因而使U型开口部12以及封闭型开口部13的旋转角度非常小。举例来说,当使用者将扳手10由上往下扳动到无法继续扳动时,就必须将U型开口部l2或封闭型开口部13与其开口内的螺^r、螺帽及其它难以用手转动的对象分离,再将扳手10的U型开口部12或封闭型开口部13经校准后再套入螺栓、螺帽及其它难以用手转动的对象,在进行下一次的扳动。由于本体ll的位移小,U型开口部l2以及封闭型开口部l3的旋转角度也小,因此需要如此重复多次才可以将螺栓、螺帽及其它难以用手转动的对象旋紧或松脱,将会浪费使用者的时间,使其工作效率变低,甚至影响其工作心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大旋转角度的扳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扳手,其主要由一本体以及连接于该本体一端的一第一U型开口部所构成,其中,该本体的中心线以及该第一U型开口部之中心线间的夹角为二十五度到三十五度,这样就可以使该第一U型开口部具有较大的旋转角度。一种扳手,其主要由一本体以及连接于该本体一端的一第一封闭型开口部所构成,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中心线以及该第一封闭型开口部的中心线间的夹角为十度到二十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改进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使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扳手具有了较大的旋转角度,可以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图1为一般扳手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的再一个实施例图。其中10.......扳手11........本体12____U型开口部13____封闭型开口部20.......扳手21........本体211.....中心线22...第一U型开口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及效果能更明显易懂,现通过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扳手20,其主要由一本体21以及连接于该本体一端的一第一U型开口部22所构成,且该本体21的中心线211以及该第一U型开口部22的中心线221间的夹角为二十五度到三十五度。此外,该本体21的另一端连接有一第一封闭型开口部23,且其中心线23l与该本体2l的中心线211间的夹角为十度到二十度。请参阅图3以及图4,其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如图所示使用者要让螺帽3顺时钟转动时,可将扳手20的第一U型开口部22套入该螺帽3,并将本体2l向下扳动,即可让螺帽3顺时钟转动。与一般的扳手1O比较起来,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扳手2O每一次使用时,其本体21的位移距离都比一般扳手1O的位移距离长,因此第一U型开口部22的旋转角度以及螺帽3的旋转角度也会较大,因此使用者仅需重复较少次分离以及校准套入的动作即可达到松脱或旋紧螺帽3的效果,可以增加工作效率。当使用者要让螺帽3逆时钟转动时,可将扳手20的第一U型开口部22套入该螺帽3,并将本体21向上4反动,即可让螺帽3逆时钟转动。与一般的扳手l0比较起来,本实用新型的扳手20每一次使用时,其本体21的位移距离都比一般扳手10的位移距离长,因此第一U型开口部22的旋转角度以及螺帽3的旋转角度也会较大,因此使用者仅需重复较少次分离以及校准套入的动作即可达到松脱或旋紧螺帽3的效果,可以增加工作效率。请参阅图5,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图,如图所示扳手40,其主要由一本体41以及连接于该本体一端的一第一U型开口部42所构成,且该本体41的中心线411以及该第一U型开口部42的中心线421间的夹角为二十五度到三十五度。此外,该本体2l的另一端连接有一第二U型开口部43,且其中心线431与该本体41的中心线411间的夹角为二十五度到三十五度。此偏斜角度即可让各开口部具有较大的旋转角度,可以增加使用者的工作效率。请参阅图6,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图,如图所示扳手50,其主要由一本体51以及连接于该本体一端的一第一封闭型开口部52所构成,且该本体5l的中心线511以及该第一封闭型开口部52的中心线521间的夹角为十度到二十度。此外,该本体5l的另一端连接有一第二封闭型开口部53,且其中心线53l与该本体5l的中心线511间的夹角为十度到二十度。此偏斜角度即可让各开口部具有较大的旋转角度,可以增加使用者的工作效率。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改进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使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扳手具有了较大的旋转角度,可以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扳手,其主要是由一本体以及连接于该本体一端的一第一U型开口部所构成,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中心线以及该第一U型开口部的中心线间的夹角为二十五度到三十五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可在该本体的另一端连才妄一第二U型开口部,且该本体的中心线以及该第二U型开口部的中心线间的夹角为二十五度到三十五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可在该本体的另一端连接一第一封闭型开口部,且该本体的中心线以及该第一封闭型开口部的中心线间的夹角为十度到二十度。4、一种扳手,其主要由一本体以及连接于该本体一端的一第一封闭型开口部所构成,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中心线以及该第一封闭型开口部的中心线间的夹角为十度到二十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可在该本体的另一端连接一第二封闭型开口部,且该本体的中心线以及该第二封闭型开口部的中心线间的夹角为十度到二十度。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扳手,其主要是由一本体以及连接于该本体一端的一第一U型开口部所构成,其中,该本体的中心线以及该第一U型开口部的中心线间的夹角为二十五度到三十五度之间,这样就可以使该第一U型开口部具有较大的旋转角度。文档编号B25B13/00GK201086249SQ20072014812公开日2008年7月16日申请日期2007年6月1日优先权日2007年6月1日发明者陈源龙申请人:陈源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