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新型动力源的固定式电动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2566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采用新型动力源的固定式电动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采用新型动力源的固定式电动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持类电动工具、移动类电动工具、园林工具、木工工具 类电动器具及其动力源,尤其涉及采用传统串励电机或感应电机作为动力源的 手持类电动工具、移动类电动工具、园林工具、木工工具领域。背景技术
手持类电动工具、移动类电动工具、园林工具、木工工具类电动器具的工 作都是采用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使相关工具转动或移动,来完成相关工 作。这类产品目前都是采用串励电机,部分园林工具也采用感应电机。
现有技术存在诸多不可克服的缺陷
1. 一般串励电机的换向器使用寿命只有几百个小时,换向器和碳刷的寿命 直接制约着整个产品的寿命;换向器工作时会产生电磁干扰电网或其它无线电 设备;串励电机做不到精确的双闭环控制;因为调速功能是用可控硅的导通角 来控制电压的,所以串励电机低速时扭矩比较小;串励电机不能实现精确高速 刹车。
2. 电动器具特别是手持式电动器具本身既包括电机,又包括控制器,重量 很重,体积大,增加了工人操作的强度,易造成工作疲劳,影响工作效率。
3. 虽然本申请人也想到采用交流伺服控制器加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结构, 但是这样整体的成本较高,如果一个交流伺服控制器带动一个永磁无刷直流电 机,以两者成本均为200元计算,其单个产品的成本就需要400元,大大增加 了产品成本,且本体成本越低的产品其成本增加越明显。因此,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也与本申请人一样一直认为上述电动器具上是无法实施该技术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新型动力源 的固定式电动器具,使用寿命长,产品部件更换方便,控制精度高,响应高速, 能够实现高速刹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采用新型动力源的固定式电动器 具,包括动力源和至少两个器具本体,所述动力源采用交流伺服控制器,动力 源的输入端由交流市电供电,器具本体上采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动力源与器 具本体通过导线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动力源上固定连接有2个器具本体。作为优选,所述动力源上固定连接有3个器具本体。作为优选,所述交流伺服控制器包括控制板和功率板,控制板上包括数字 信号处理芯片和可编程逻辑芯片,结合数字电路和软件控制,产生高频脉冲调 制控制信号,经功率板功率放大后输出给器具本体(1)。作为优选,所述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包括电子开关电路、转子位置检测电路 和电机本体,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电机本体、转子位置检测电路依次构成闭合 回路。作为优选,所述电机本体同轴的外部电枢和内部电枢,外部电枢为固定的 定子,内部电枢为可动的转子,转子为永磁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①本实用新型采用交流伺服控制器作为动力源, 器具本体上采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采用电子换向取代了原来的机械换向器,大大提高了器具的使用寿命。采用精确的双闭环控制,比串励电机更加节能, 更安全,更灵活,工作过程中对其他设备无干扰。能够实现精确高速刹车。② 本实用新型将动力源与器具本体采用导线固定连接,工人只需要手持重量较轻、 体积较小的器具本体就能够工作,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缓解了工作疲 劳,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用接插式可以实现较远距离的操作,方便了使用。◎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本领域的技术偏见,将交流伺服控制器与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结合应用,采用一个交流伺服控制器带动多个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技术方案, 解决了成本高的问题,使交流伺服控制器应用到该类产品上成为可能。大大拓 展了其应用范围,促进了电动工具、园林工具、木工工具行业的大发展,是对 这类行业的革命性变革。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采用新型动力源的固定式电动器具,包括动力源2和两个器 具本体1,所述动力源2采用交流伺服控制器,动力源2的输入端由交流市电供 电,器具本体1上采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动力源2与器具本体1通过导线固
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交流伺服控制器将交流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后,由永 磁无刷直流电机带动电动器具工作,取消了传统的机械换向器,提高了器具的 使用寿命。并且,采用采用导线连接,大大减轻了器具本体的重量,减轻了工 人的工作疲劳度。感应出的电压大小可任意调节,降到安全电压提高了使用安
全系数;升高电压可降低载流导体的成本。
所述交流伺服控制器包括控制板和功率板,控制板上包括数字信号处理芯 片和可编程逻辑芯片,结合数字电路和软件控制,产生高频脉冲调制控制信号, 经功率板功率放大后输出到各输出端口 21。该交流伺服控制器可采用 CN1549441A专利中所公开的伺服驱动器。
所述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包括电子开关电路、转子位置检测电路和电机本体, 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电机本体、转子位置检测电路依次构成闭合回路。所述电 机本体同轴的外部电枢和内部电枢,外部电枢为固定的定子,内部电枢为可动的转子,转子为永磁体。电子开关电路主要作用是控制电机本体定子各相绕组 的通电顺序和时间,主要由功率管、驱动电路以及转子位置信号处理模块构成。 转子位置检测电路主要作用是实时检测转子位置,为换相提供依据。本实施例中,动力源2的输出端与2个器具本体1通过导线固定连接。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源2的输出端与3个器具本体1固定连接,可以同时为3个器具本体1提供工作动力。提高了动力源2的利用率。进一步降低了成本。根据实际需要,动力源2还可以同时为四个、五个或更多个器具本体l提 供动力。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类手持类电动工具、移动类电动工具、园林工具、木 工工具等电动器具。其中,手持类电动工具以角磨机为典型实施例;移动类电 动工具以切割机为典型实施例;园林工具以割草机为典型实施例;木工工具以 电链锯为典型实施例。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 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采用新型动力源的固定式电动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源(2)和至少两个器具本体(1),所述动力源(2)采用交流伺服控制器,动力源(2)的输入端由交流市电供电,器具本体(1)上采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动力源(2)与器具本体(1)通过导线固定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新型动力源的固定式电动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2)上固定连接有2个器具本体(1)。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新型动力源的固定式电动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2)上固定连接有3个器具本体(1)。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新型动力源的固定式电动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伺服控制器包括控制板和功率板,控制板上包括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和可 编程逻辑芯片,结合数字电路和软件控制,产生高频脉冲调制控制信号,经 功率板功率放大后输出给器具本体(1)。
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采用新型动力源的固定式电动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包括电子开关电路、转子位置检测电路和电机本体,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电机本体、转子位置检测电路依次构成闭合 回路。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用新型动力源的固定式电动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本体同轴的外部电枢和内部电枢,外部电枢为固定的定子,内部电枢为 可动的转子,转子为永磁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新型动力源的固定式电动器具,包括动力源和至少两个器具本体,所述动力源采用交流伺服控制器,动力源的输入端由交流市电供电,器具本体上采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动力源与器具本体通过导线固定连接。提高了器具的使用寿命,节能、安全、灵活,工作过程中对其他设备无干扰。能够实现精确高速刹车。动力源与器具本体通过导线固定连接,工人只需要手持重量较轻、体积较小的器具本体就能够工作,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缓解了工作疲劳,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克服了本领域的技术偏见,采用一个交流伺服控制器带动多个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技术方案,解决了成本高的问题,使交流伺服控制器应用到该类产品上成为可能。
文档编号B25F5/00GK201095104SQ20072018423
公开日2008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15日
发明者吴世清, 姜卫亮 申请人:姜卫亮;吴世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