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折叠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7636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折叠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刀具,尤其涉及一种便携折叠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便携折叠刀包括由紧固件固接在一起的左、右刀柄夹片1、2、通过枢转轴3设于左、右刀柄夹片1、2之间的刀片4以及与左刀柄夹片1或右刀柄夹片2固接在一起或形成一体的弹簧片5,所述的刀片4处于打开状态时,弹簧片5呈复原状态置于刀片4的下方,弹簧片5的头部顶面51与刀片4的刀头顶面41相抵,使刀片4被锁定于张开后的位置。为了防止在外力震动下,弹簧片5的头部顶面51与刀片4的刀头顶面41被震成错位,造成刀片4失锁的状况,所述的刀头顶面41加工成圆弧面,该圆弧面的横截面与刀片4的刀面相垂直,圆弧的最低点越过刀片4的最表面,使弹簧片5的头部顶面51与刀片4的刀头顶面41相接触时,被包裹在圆弧面里,消除了安全隐患。但圆弧面的加工过程中工位对刀耗费工时、铣刀易磨损,使产品的加工成本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折叠刀,使加工简单、节省工时、能延长加工工具的寿命、并保证了消除刀片失锁的安全隐患的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便携折叠刀的技术方案包括由紧固件固接在一起的左、右刀柄夹片、通过枢转轴设于左、右刀柄夹片之间的刀片以及与左刀柄夹片或右刀柄夹片固接在一起或形成一体的弹簧片,所述的刀片处于打开状态时,弹簧片呈复原状态置于刀片的下方,使弹簧片的头部顶面与刀片的刀头顶面相抵,弹簧片的头部顶面与刀片的垂直面形成一倾角A,刀片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的弹簧片从侧面被压至刀片与左刀柄夹片或右刀柄夹片之间的预留空间内,所述的刀头顶面与刀片的垂直面之间形成一个与倾角A相等的夹角B,使刀头顶面与弹簧片的头部顶面相吻合,所述的刀头顶面是机械滚花面。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便携折叠刀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弹簧片的头部顶面是滚花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刀头顶面或弹簧片的头部顶面的机械滚花面的优选方案,滚花形状分别可以是与刀片的刀面相平行的横纹凹痕、或菱形凹痕、或规则分布的凹点、或规则分布的凸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便携折叠刀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刀头顶面与刀片的垂直面之间形成夹角B,与弹簧片的头部顶面与刀片的垂直面形成的倾角A相等,当便携折叠刀处于打开状态时,弹簧片的头部顶面与刀片的刀头顶面相抵的接触面积增大,而且在刀头顶面加工成机械滚花面,使弹簧片的头部顶面与刀片的刀头顶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增高,使刀片被弹簧片的头部顶面锁定于张开后的位置更加牢固,消除了外力震动下刀片失锁的安全隐患,将刀头顶面加工成与刀片的垂直面之间形成夹角B的斜面工艺简单,只需在生产线上安排一个对好角度的铣刀即可,进行机械滚花时,只需在铣刀的后面再加一把滚花刀,而且刀具比加工圆弧面的耐用,工艺也不需要像加工圆弧面的那么复杂,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便携折叠刀的使用状态装配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便携折叠刀的使用状态拆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拆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P-P向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M部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图4的N-N向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D部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弹簧片5的E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便携折叠刀作更详细的说明。 由图l至图5及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折叠刀,包括由紧固件固接在一起的左、右刀柄夹片1、2、通过枢转轴3设于左、右刀柄夹片1、2之间的刀片4,如图3所示,还包括与左刀柄夹片1或右刀柄夹片2固接在一起的弹簧片5,或如图2所示,还包括与左刀柄夹片1或右刀柄夹片2形成一体的弹簧片5,所述的刀片4处于打开状态时,弹簧片5呈复原状态置于刀片4的下方,使弹簧片5的头部顶面51与刀片4的刀头顶面41相抵,弹簧片5的头部顶面51与刀片4的垂直面形成一倾角A,刀片4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的弹簧片5从侧面被压至刀片4与左刀柄夹片1或右刀柄夹片2之间的预留空间内,所述的刀头顶面41与刀片4的垂直面之间形成形成一个与倾角A相等的夹角B,使刀头顶面41与弹簧片5的头部顶面51相吻合,所述的刀头顶面41是机械滚花面。 由图3所示,加工弹簧片5的第一步,截取板材,周边的截面与板材的板面是垂直的,当弹簧片5其中一端固定在刀柄夹片上,为了另一端可移位至刀头顶面41的下面,需要弯折板材,使弹簧片5相对刀片4发生了倾斜,从而弹簧片5的头部顶面51与刀片4的垂直面形成一倾角A,所以将刀头顶面41也加工成与刀片4的垂直面之间相应的夹角B,使刀头顶面41与弹簧片5的头部顶面51相接触时更吻合,增大了刀头顶面41与弹簧片5的头部顶面51接触面积。 由图8所示,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便携折叠刀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弹簧片5的头部顶面51是滚花形状。 由图6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刀头顶面41的机械滚花面的优选方案,滚花形状是与刀片4的刀面相平行的横纹凹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刀头顶面41或弹簧片5的头部顶面51的机械滚花面的其他优选方案,滚花形状是菱形凹痕、或规则分布的凹点、或规则分布的凸点。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只要是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便携折叠刀,包括由紧固件固接在一起的左、右刀柄夹片(1、2)、通过枢转轴(3)设于左、右刀柄夹片(1、2)之间的刀片(4)以及与左刀柄夹片(1)或右刀柄夹片(2)固接在一起或形成一体的弹簧片(5),所述的刀片(4)处于打开状态时,弹簧片(5)呈复原状态置于刀片(4)的下方,使弹簧片(5)的头部顶面(51)与刀片(4)的刀头顶面(41)相抵,弹簧片(5)的头部顶面(51)与刀片(4)的垂直面形成一倾角(A),刀片(4)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的弹簧片(5)从侧面被压至刀片(4)与左刀柄夹片(1)或右刀柄夹片(2)之间的预留空间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头顶面(41)与刀片(4)的垂直面之间形成一个与倾角(A)相等的夹角(B),使刀头顶面(41)与弹簧片(5)的头部顶面(51)相吻合,所述的刀头顶面(41)是机械滚花面。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便携折叠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头顶面(41)的滚花形状是与刀片(4)的刀面相平行的横纹凹痕。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便携折叠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头顶面(41)的滚花形状是菱形凹痕。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便携折叠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头顶面(41)的滚花形状是规则分布的凹点。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便携折叠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头顶面(41)的滚花形状是规则分布的凸点。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便携折叠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片(5)的头部顶面(51)是滚花形状。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折叠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片(5)的头部顶面(51)的滚花形状是与刀片(4)的刀面相平行的横纹凹痕。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折叠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片(5)的头部顶面(51)的滚花形状是菱形凹痕。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折叠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片(5)的头部顶面(51)的滚花形状是规则分布的凹点。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折叠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片(5)的头部顶面(51)的滚花形状是规则分布的凸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折叠刀,包括由紧固件固接在一起的左、右刀柄夹片、通过枢转轴设于左、右刀柄夹片之间的刀片以及与左刀柄夹片或右刀柄夹片固接在一起或形成一体的弹簧片,所述的刀片处于打开状态时,弹簧片呈复原状态置于刀片的下方,使弹簧片的头部顶面与刀片的刀头顶面相抵,弹簧片的头部顶面与刀片的垂直面形成一倾角A,刀片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的弹簧片从侧面被压至刀片与左刀柄夹片或右刀柄夹片之间的预留空间内,所述的刀头顶面与刀片的垂直面之间形成一个与倾角A相等的夹角B,使刀头顶面与弹簧片的头部顶面相吻合,所述的刀头顶面是机械滚花面,本实用新型用作日常生活中的刀具。
文档编号B26B1/02GK201446536SQ200920056419
公开日2010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8日
发明者许烟泉 申请人:鹤山邑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