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易拉罐电动分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8411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废旧易拉罐电动分切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旧易拉罐分切机,其是将由不同材料制成的废旧易拉罐的
不同材料分割开,以便再利用。
背景技术
为了降低成本,饮料或者啤酒等液体外包装所使用的易拉罐不再是纯铝,而是由 铝、铁共同制成的,为了易拉开,一般是盖采用铝材料,罐身和底采用铁材料,或者盖和底都 采用铝材料,罐身采用铁材料。在回收利用时,必须将铁、铝分开,再分别回收利用。废旧易 拉罐分切机就是将易拉罐的盖、底和罐身分离开。现有的废旧易拉罐分切机结构非常简单, 其是将带底座的电机轴延伸出一顶块,电机上端有支点,圆形刀铡可旋转地安装在支点上, 当人工将易拉罐插入顶块后,将圆形刀铡下压,正好切在易拉罐的底或者盖上,由于易拉罐 是旋转的,其旋转一周,就能将其底或者盖切下,由于其是用人工操作的易拉罐和圆形刀铡 的,且切掉盖后,再换切底,操作非常麻烦,效率很低,且操作不安全,分切准确度差,对操作 员的分切水平要求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废旧易拉罐电 动分切机,其在分切时不用人工充当操作盘,只要人工将易拉罐送入进料口 ,机子就会自动 分切,分切准确度高,分切效率高,安全可靠。 为完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废旧易拉罐电动分切机,它 包括机架、壳体、切刀电机、输送电机、输送轨道、与输送轨道垂直相交的切割轨道、气缸、直 推、横推、切刀和控制系统;整体位于壳体内,输送轨道和切割轨道固定在机架上,输送轨道 前端探出壳体,有进料口 ;切割轨道底面由三块从左向右向上倾斜的盒式轨道板形成两个 切割位;切割轨道的上端有压板架,压板架一端铰接在切割轨道的左端,另一端卡接固定在 切割轨道的右端,其在与切割轨道的切割位相对应的位置有向右向下倾斜并铰接在压板架 上的挡位板;在输送轨道与切割轨道的交接处有正对第一块轨道板的直推i,在第一块和 第二块轨道板的盒体内有正对切割位的直推ii和直推iii ;分别在第一、第二切割位的相 对位置安装刀具,在没有安装刀具的另一面正对切割位有横推I和横推II ;直推i、直推 ii、直推iii、横推I和横推II的摆臂下端分别可旋转地固定在轨道下端的机架上,其摆臂 的侧面分别固定在气缸1、气缸4、气缸7、气缸2和气缸5的活塞杆上,气缸1、气缸4、气缸 7、气缸2和气缸5分别倾斜安装固定在机架底座上;刀具包括上刀和下刀,刀架分别安装在 第一、第二切割位旁的机架上,刀架上安装有上刀轴和下刀轴,上刀为圆形刀,上刀轴可旋 转地固定在刀架的上端,刀架上有上刀孔,上刀通过上刀孔对准切割位,上刀轴上的皮带轮 分别由皮带连接主传动轴两端的同直径的小皮带轮,主传动轴一端的大皮带轮连接切刀电 机的皮带轮;下刀轴可旋转地固定在下刀架左端的轴套上,下刀架的另一端也有轴套,轴套 内有支撑轴,支撑轴可拆卸地固定在刀架的前后端;下刀架下端分别固定在气缸3、气缸6活塞杆的摆臂上,气缸3、气缸6固定在机架上;输送主动轴位于输送轨道的一端,其两端铰 接在机架上,其一端的皮带轮由皮带连接输送电机输出皮带轮,其上位于输送轨道机架之 间的小皮带轮由输送带连接输送轨道另一端铰接在机架上的被动轴上的同直径小皮带轮; 在每个切割位的旁边和切割轨道的末端各有一出料口 ;气泵通过各自的气压表、减压阀和 电磁阀V1、V2、V3、V4、V5、V6和V7后分别连接在气缸1、2、3、4、5、6和7的输油管路和回油 管路上;气缸1、2、3、4、5、6和7的动作由控制系统控制。 本实用新型上述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三相电源、切刀电机D1和输送电机D2的自 锁电路、电磁接近开关Kl 、 K2和k3,光电开关Gl 、 G3、 G4、 G6和G7,小型电磁继电器Jl 、 J2、 J4、 J5、J6、J7、J9、J10和Jll,电磁阀V1、V2、V3、V4、V5、V6和V7,通电延时继电器S2和S4 ; 在输送轨道末端的轨道架上安装有接近开关K1,在第二轨道板、第三轨道板的始端底面分 别安装有接近开关K2和K3 ;两刀架上端面分别固定有光电开关Gl和G4的支架,光电开关 Gl和G4分别固定在该支架的一端,该支架前端有铰接轴,光电开关G1和G4的挡板架铰接 在铰接轴上,其前端有一块板,上刀孔开在该板上,光电开关G1和G4的挡板分别固定在光 电开关G1和G4的挡板架上,该挡板的下方由弹簧连接在刀架的上端面上,动作时其分别与 光电开关Gl和G4相对;在气缸3和气缸6的摆臂处的刀架下端分别安装有光电开关G3和 G6 ;光电开关G7固定在右端机架的竖支架上固定的横撑上,当气缸7的摆臂摆动到位时,正 好对准光电开关G7 ;三相电源通过切刀电机D1和输送电机D2的自锁电路连接在三相切刀
电机D1和单相输送电机D2 ;在单相电路如C相和N相之间分别并联多组电路第一组接
近开关Kl与继电器Jl的自锁电路串联在一起的继电器J6的常闭触点J6-2和继电器Jl 的常开触点Jl-l并联后与继电器Jl的线圈串联;第二组接近开关K2与继电器J2的自 锁电路串联在一起的继电器J6的常闭触点J6-3和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J2-l并联后与继 电器J2的线圈串联;第三组继电器J6的常闭触点J6-4与继电器J5的常开触点J5-2和 延时继电器S2串联;第四组光电开关G1与继电器J4的自锁电路串联在一起的继电器J6 的常闭触点J6-5和继电器J4的常开触点J4-l并联后与继电器J4的线圈串联;第五组光 电开关G3与继电器J5的自锁电路串联在一起的继电器J4的常开触点J4-2和继电器J5 的常开触点J5-l并联后与继电器J5的线圈串联;第六组接近开关k3与继电器J7的常 闭触点J7-2串联后与继电器J6的自锁电路串联在一起的继电器J5的常开触点J5-3和继 电器J6的常开触点J6-l并联后与继电器J6的线圈串联;第七组继电器J6的常开触点 J6-6与串联在一起的继电器Jll的常闭触点Jll-2和继电器J7的常开触点J7-l并联后, 与继电器J7的线圈串联;第八组继电器Jll的常闭触点Jll-3与继电器J10的常开触点 J10-2和延时继电器S4串联;第九组光电开关G4与继电器J9的自锁电路串联在一起的 继电器Jll的常闭触点Jll-4和继电器J9的常开触点J9-l并联后与继电器J9的线圈串 联;第十组光电开关G6与继电器J10的自锁电路串联在一起的继电器J9的常开触点J9-3 和继电器J10的常开触点J10-l并联后与继电器J10的线圈串联;第十一组光电开关G7 与继电器Jll的自锁电路串联在一起的继电器J10的常开触点J10-3和继电器Jll的常开 触点Jll-l并联后与继电器Jll的线圈串联;第十二组继电器J2的常闭触点J2-2与继电 器Jl的常开触点Jl-2和电磁阀VI串联;第十三组继电器J5的常闭触点J5-4与继电器 J2的常开触点J2-3和电磁阀V2串联;第十四组延时继电器S2的常闭触点S2-l与继电 器J4的常开触点J4-3和电磁阀V3串联;第十五组延时继电器S2的常开触点S2-2与电磁阀V4串联;第十六组继电器J10的常闭触点J10-4和继电器J7的常开触点J7-4与电磁阀V5串联;第十七组延时继电器S4的常闭触点S4-l与继电器J9的常开触点J9-4和电磁阀V6串联;第十八组延时继电器S4的常开触点S4-2与电磁阀V7串联。[0006] 本实用新型上述所述的控制系统还包括识别系统,识别系统包括光电开关G2和G5,继电器J3和J8,通电延时继电器Sl和S3 ;在与刀架相对面的第二轨道板、第三轨道板的框架上分别有光电开关G2和G5孔,光电开关G2和G5安装在该孔处,其挡板分别固定在挡位板在第一切割位和第二切割位的该面;在所述的单相电路如C相和N相之间还分别并联有多组电路第十九组光电开关G2与继电器J4的常开触点J4-2和继电器J5的常闭触点J5-4串联后与继电器J3的自锁电路串联的J2的常开触点J2-4和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J3-l并联后与继电器J3的线圈串联;在所述的第三组中继电器J6的常闭触点J6-4与继电器J5的常开触点J5-2串联后,再与串联的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J3-2和延时继电器Sl与串联的继电器J3的常闭触点J3-3和延时继电器S1并联后串联;第二十组光电开关G5与继电器J9的常开触点J9-2和继电器J10的常闭触点J10-4串联后与继电器J8的自锁电路串联的J7的常开触点J7-3和继电器J8的常开触点J8-l并联后与继电器J8的线圈串联;在所述的第八组中继电器Jll的常闭触点J11-3与继电器J10的常开触点J10-2串联后,再与串联的继电器J8的常开触点J8-2和延时继电器S3与串联的继电器J8的常闭触点J8-3和延时继电器S4并联后串联;在所述的第十四组中串联的延时继电器Sl的常闭触点Sl-l和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J3-4,与串联的延时继电器S2的常闭触点S2-l和继电器J3的常闭触点J3-5并联后,再与继电器J4的常开触点J4-3和电磁阀V3串联;在所述的第十五组中串联的延时继电器Sl的常开触点Sl-2和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J3-6,与串联的延时继电器S2的常开触点S2-2和继电器J3的常闭触点J3-7并联后,与电磁阀V4串联;在所述的第十七组中串联的延时继电器S3的常闭触点S3-l和继电器J8的常开触点J8-4,与串联的延时继电器S4的常闭触点S4-l和继电器J8的常闭触点J8-5并联后,再与继电器J9的常开触点J9-4和电磁阀V6串联;在所述的第十八组中串联的延时继电器S3的常开触点S3-2和继电器J8的常开触点J8-6,与串联的延时继电器S4的常开触点S4-2和继电器J8的常闭触点J8-7并联后,与电磁阀V7串联。 本实用新型上述所述压板架与切割轨道和挡位板的安装结构是压板架左端合页连接在切割轨道的左端框架上;切割轨道右端上端有卡接座,卡接座上有卡舌,卡舌铰接在其上方的固定在右端框架上的铰接轴上,其上安装有一压板,压板下方固定的压簧另一端固定在该处的框架上;压板架的右端有与卡接座相匹配的卡接凸点,挡位板分为两块,都铰接在固定在压板架上的轴上,其左上端的部分由压簧固定在固定在压板架的横架上,其右下端顶在每个切割位末端。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方案,输送带将罐体输送到输送轨道末端,接近开关Kl动作,继电器Jl导通自锁,电磁阀VI通电,带动气缸1动作,直推i将罐体推入第一切割位,接近开关K2动作,继电器J2导通自锁,电磁阀V2通电,带动气缸2动作,横推I将罐体推到第一切割位的上刀,光电开关G1动作,继电器J4导通自锁,电磁阀V3通电,控制气缸3动作,下刀上移到位,光电开关G3动作,继电器J5导通自锁,同时光电开关G2,识别罐体直径,直径65时,光电开关G2动作,继电器J3导通自锁,直径50时,光电开关G2不动作,继电器J3不导通,继电器J3导通时,延时继电器S1延时导通,继电器J3不导通时,延
7时继电器S2延时导通,这时,下刀与上刀切割罐体,延时到位后,延时继电器Sl或者S2导通,下刀在光电开关G3的作用下退回,这时,电磁阀V4导通,直推ii将罐体推入第二切割位,接近开关K3动作,继电器J6导通自锁,继电器Jl、 J2、 J3、 J4、 J5和J6相继断电,而继电器J7瞬间导通自锁,电磁阀V5导通,横推II动作,将罐体推入第二切割位的上刀,光电开关G4动作,继电器J9导通自锁,电磁阀V6通电,控制气缸6动作,下刀上移到位,光电开关G6动作,继电器J10导通自锁,同时光电开关G5,识别罐体直径,直径65时,光电开关G5动作,继电器J8导通自锁,直径50时,光电开关G5不动作,继电器J8不导通,继电器J8导通时,延时继电器S3延时导通,继电器J8不导通时,延时继电器S4延时导通,这时,下刀与上刀切割罐体,延时到位后,延时继电器S3或者S4导通,下刀在光电开关G6的作用下退回,这时,电磁阀V7导通,直推iii将罐体推出出料口,这时,光电开关G7动作,继电器J11导通自锁,继电器J7、J8、J9、J10和Jll相继断电,从新开始下一个动作。本实用新型在分切时不用人工充当操作盘,只要人工将易拉罐送入进料口 ,机子就会自动分切,分切准确度高,分切效率高,安全可靠。
四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4的BB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机架30、壳体、切刀电机D1、输送电机D2、输送轨道、与输送轨道垂直相交的切割轨道、气缸1、2、3、4、5、6和7、直推、横推、切刀和控制系统。整体位于壳体内,输送轨道和切割轨道固定在机架30上,输送轨道前端探出壳体,有进料口 24。切割轨道底面由三块从左向右向上倾斜的盒式轨道板39、44和45形成两个切割位。切割轨道的上端有压板架37,压板架37左端合页连接在切割轨道的左端框架上,右端卡接固定在切割轨道的右端框架上,其在与切割轨道的切割位相对应的位置有向右向下倾斜并铰接在压板架上的挡位板41 ;挡位板41分为两块,都铰接在固定在压板架37上的轴上,其左上端的部分由拉簧38固定在固定在压板架37的横架42上,其右下端顶在每个切割位末端。在输送轨道与切割轨道的交接处有正对第一块轨道板的直推i,在第一块轨道板39和第二块轨道板44的盒体内有正对切割位的直推ii和直推iii ;分别在第一、第二切割位的相对位置安装刀具,在没有安装刀具的另一面正对切割位有横推I和横推II。直推i、直推ii、直推iii、横推I和横推II的摆臂下端分别铰接在轨道下端的机架上,其摆臂的侧面分别固定在气缸1、气缸4、气缸7、气缸2和气缸5的活塞杆上,气缸1、气缸4、气缸7、气缸2和气缸5分别倾斜安装固定在机架底座上。刀具包括上刀43和下刀52,刀架51分别安装在第一、第二切割位旁的机架上,刀架51上安装有上刀轴48和下刀轴14,上刀43为圆形刀,上刀轴48可旋转地固定在刀架51的上端,上刀轴48上的皮带轮34和17分别由皮带连接主传动轴49两端的同直径的小皮带轮,主传动轴49 一端的大皮带轮10连接切刀电机D1的皮带轮8。下刀轴14可旋转地固定在下刀架15左端的轴套上,下刀架15的另一端也有轴套,轴套内有支撑轴16,支撑轴16由螺钉和上、下卡箍板卡箍固定在刀架51前后端。下刀架下端分别固定在气缸3、气缸6活塞杆的摆臂13和28上,气缸3、气缸6固定在机架上。输送主动轴26位于输送轨道的一端,其左、右两端由轴承和轴承盒25固定在机架上,其一端的皮带轮11由皮带连接输送电机D2输出皮带轮9,其上位于机架之间的小皮带轮32由输送带35连接输送轨道另一端铰接在机架上的被动轴上的同直径小皮带轮23。在每个切割位的旁边和切割轨道的末端各有一出料口 31、12和53。气泵通过各自的气压表29、减压阀和电磁阀VI、 V2、 V3、 V4、 V5、 V6和V7后分别连接在气缸1、2、3、4、5、6和7的进气管路和回气管路上。19为压紧螺栓,36为顶紧螺栓,54位易拉罐。 压板架37右端卡接固定在切割轨道的右端框架上的结构是切割轨道右端上端有卡接座,卡接座上有卡舌,卡舌铰接在其上方的固定在右端框架上的铰接轴上,其上安装有一压板,压板下方固定的压簧另一端固定在该处的框架上;压板架的右端有与卡接座相匹配的卡接凸点。 控制系统包括三相电源、切刀电机D1和输送电机D2的自锁电路、电磁接近开关K1、K2和k3,光电开关Gl、G2、G3、G4、G5、G6和G7,小型电磁继电器Jl、 J2、 J4、 J5、 J6、 J7、J9、 J10和Jll,电磁阀VI、 V2、 V3、 V4、 V5、 V6和V7,通电延时继电器S2和S4,包括光电开关G2和G5,继电器J3、 J8,通电延时继电器Sl和S3的识别系统。在输送轨道末端的轨道架上安装有接近开关Kl,在第二轨道板44、第三轨道板45的始端底面分别安装有接近开关K2和k3。在与刀架51相对面的第二轨道板44、第三轨道板45的框架上分别有光电开关G2和G5孔,光电开关G2和G5安装在该孔处,其挡板分别固定在挡位板在第一切割位和第二切割位的该面。两刀架51上端面分别固定有光电开关G1和G4的支架18,光电开关G1和G4分别固定在该支架18的右端,该支架18前端有铰接轴50,光电开关Gl和G4的挡板架20铰接在铰接轴50上,其前端有一块板40,上刀孔开在该板40上,上刀43通过上刀孔对准切割位。光电开关Gl和G4的挡板33和21分别固定在光电开关Gl和G4的挡板架20上,挡板33和21的下方分别由弹簧46和47连接在刀架51的上端面上,动作时其分别与光电开关Gl和G4相对。在气缸3和气缸6的摆臂13和28处的刀架下端分别安装有光电开关G3和G6。光电开关G7固定在右端机架的竖支架上固定的横撑上,当气缸7的摆臂摆动到位时,正好对准光电开关G7。三相电源通过由常闭按钮TA、常开按钮QA和接触器C1组成的切刀电机Dl和输送电机D2的自锁电路连接在三相切刀电机Dl和单相输送电机D2。在单相电路如C相和N相之间分别并联多组电路第一组接近开关K1与继电器J1的自锁电路串联在一起的继电器J6的常闭触点J6-2和继电器Jl的常开触点Jl-l并联后与继电器Jl的线圈串联;第二组接近开关K2与继电器J2的自锁电路串联在一起的继电器J6的常闭触点J6-3和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J2-1并联后与继电器J2的线圈串联;第三组继电器J6的常闭触点J6-4与继电器J5的常开触点J5-2串联后,再与串联的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J3-2和延时继电器Sl与串联的继电器J3的常闭触点J3-3和延时继电器Sl并联后串联滞四组光电开关G1与继电器J4的自锁电路串联在一起的继电器J6的常闭触点J6-5和继电器J4的常开触点J4-l并联后与继电器J4的线圈串联;第五组光电开关G3与继电器J5的自锁电路串联在一起的继电器J4的常开触点J4-2和继电器J5的常开触点J5-l并联后与继电器J5的线圈串联;第六组接近开关k3与继电器J7的常闭触点J7-2串联后与继电器J6的自锁电路串联在一起的继电器J5的常开触点J5-3和继电器J6的常开触点J6-l并联后与继电器J6的线圈串联;第七组继电器J6的常开触点J6-6与串联在一起的继电器Jll的常闭触点Jll-2和继电器J7的常开触点J7-l并联后,与继电器J7的线圈串联;第八组继电器Jll的常闭触点Jll-3与继电器J10的常开触点J10-2串联后,再与串联的继电器J8的常开触点J8-2和延时继电器S3与串联的继电器J8的常闭触点J8-3和延时继电器S4并联后串联;第九组光电开关G4与继电器J9的自锁电路串联在一起的继电器Jll的常闭触点Jll-4和继电器J9的常开触点J9-l并联后与继电器J9的线圈串联;第十组光电开关G6与继电器J10的自锁电路串联在一起的继电器J9的常开触点J9-3和继电器J10的常开触点J10-l并联后与继电器J10的线圈串联;第十一组光电开关G7与继电器Jll的自锁电路串联在一起的继电器J10的常开触点J10-3和继电器Jll的常开触点Jll-l并联后与继电器Jll的线圈串联;第十二组继电器J2的常闭触点J2-2与继电器Jl的常开触点Jl-2和电磁阀VI串联;第十三组继电器J5的常闭触点J5-4与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J2-3和电磁阀V2串联;第十四组串联的延时继电器Sl的常闭触点Sl-l和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J3-4,与串联的延时继电器S2的常闭触点S2-l和继电器J3的常闭触点J3-5并联后,再与继电器J4的常开触点J4-3和电磁阀V3串联;第十五组串联的延时继电器Sl的常开触点Sl-2和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J3-6,与串联的延时继电器S2的常开触点S2-2和继电器J3的常闭触点J3-7并联后,与电磁阀V4串联;第十六组继电器J10的常闭触点J10-4和继电器J7的常开触点J7-4与电磁阀V5串联;第十七组串联的延时继电器S3的常闭触点S3-l和继电器J8的常开触点J8-4,与串联的延时继电器S4的常闭触点S4-l和继电器J8的常闭触点J8-5并联后,再与继电器J9的常开触点J9-4和电磁阀V6串联;第十八组串联的延时继电器S3的常开触点S3-2和继电器J8的常开触点J8-6,与串联的延时继电器S4的常开触点S4-2和继电器J8的常闭触点J8-7并联后,与电磁阀V7串联;第十九组光电开关G2与继电器J4的常开触点J4-2和继电器J5的常闭触点J5-4串联后与继电器J3的自锁电路串联的J2的常开触点J2-4和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J3-l并联后与继电器J3的线圈串联;第二十组光电开关G5与继电器J9的常开触点J9-2和继电器J10的常闭触点J10-4串联后与继电器J8的自锁电路串联的J7的常开触点J7-3和继电器J8的常开触点J8-l并联后与继电器J8的线圈串联。
权利要求一种废旧易拉罐电动分切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壳体、切刀电机、输送电机、输送轨道、与输送轨道垂直相交的切割轨道、气缸、直推、横推、切刀和控制系统;整体位于壳体内,输送轨道和切割轨道固定在机架上,输送轨道前端探出壳体,有进料口;切割轨道底面由三块从左向右向上倾斜的盒式轨道板形成两个切割位;切割轨道的上端有压板架,压板架一端铰接在切割轨道的左端,另一端可拆卸地固定在切割轨道的右端,其在与切割轨道的切割位相对应的位置有向右向下倾斜并铰接在压板架上的挡位板;在输送轨道与切割轨道的交接处有正对第一块轨道板的直推(i),在第一块和第二块轨道板的盒体内有正对切割位的直推(ii)和直推(iii);分别在第一、第二切割位的相对位置安装刀具,在没有安装刀具的另一面正对切割位有横推(I)和横推(II);直推(i)、直推(ii)、直推(iii)、横推(I)和横推(II)的摆臂下端分别可旋转地固定在轨道下端的机架上,其摆臂的侧面分别固定在气缸(1)、气缸(4)、气缸(7)、气缸(2)和气缸(5)的活塞杆上,气缸(1)、气缸(4)、气缸(7)、气缸(2)和气缸(5)分别倾斜安装固定在机架底座上;刀具包括上刀和下刀,刀架分别安装在第一、第二切割位旁的机架上,刀架上安装有上刀轴和下刀轴,上刀为圆形刀,上刀轴可旋转地固定在刀架的上端,刀架上有上刀孔,上刀通过上刀孔对准切割位,上刀轴上的皮带轮分别由皮带连接主传动轴两端的同直径的小皮带轮,主传动轴一端的大皮带轮连接切刀电机的皮带轮;下刀轴可旋转地固定在下刀架左端的轴套上,下刀架的另一端也有轴套,轴套内有支撑轴,支撑轴可拆卸地固定在刀架的前后端;下刀架下端分别固定在气缸(3)、气缸(6)活塞杆的摆臂上,气缸(3)、气缸(6)固定在机架上;输送主动轴位于输送轨道的一端,其两端铰接在机架上,其一端的皮带轮由皮带连接输送电机输出皮带轮,其上位于输送轨道机架之间的小皮带轮由输送带连接输送轨道另一端铰接在机架上的被动轴上的同直径小皮带轮;在每个切割位的旁边和切割轨道的末端各有一出料口;气泵通过各自的气压表、减压阀和电磁阀V1、V2、V3、V4、V5、V6和V7后分别连接在气缸(1)、(2)、(3)、(4)、(5)、(6)和(7)的进气管路和回气管路上;气缸(1)、(2)、(3)、(4)、(5)、(6)和(7)的动作由控制系统控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旧易拉罐电动分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 三相电源、切刀电机Dl和输送电机D2的自锁电路、电磁接近开关Kl 、K2和k3,光电开关Gl 、 G3、G4、G6和G7,小型电磁继电器Jl、 J2、J4、J5、 J6、 J7、J9、 J10和Jll,电磁阀V1、V2、V3、 V4、V5、V6和V7,通电延时继电器S2和S4 ;在输送轨道末端的轨道架上安装有接近开关K1, 在第二轨道板、第三轨道板的始端底面分别安装有接近开关K2和K3;两刀架上端面分别固 定有光电开关G1和G4的支架,光电开关G1和G4分别固定在该支架的一端,该支架前端有 铰接轴,光电开关Gl和G4的挡板架铰接在铰接轴上,其前端有一块板,上刀孔开在该板上, 光电开关Gl和G4的挡板分别固定在光电开关Gl和G4的挡板架上,该挡板的下方由弹簧 连接在刀架的上端面上,动作时其分别与光电开关G1和G4相对;在气缸(3)和气缸(6)的 摆臂处的刀架下端分别安装有光电开关G3和G6 ;光电开关G7固定在右端机架的竖支架上 固定的横撑上,当气缸(7)的摆臂摆动到位时,正好对准光电开关G7 ;三相电源通过切刀电 机D1和输送电机D2的自锁电路连接在三相切刀电机D1和单相输送电机D2 ;在单相电路如C相和N相之间分别并联多组电路第一组接近开关K1与继电器J1的自锁电路串联在一起的继电器J6的常闭触点J6-2和继电器Jl的常开触点Jl-l并联后与继电器Jl的线 圈串联;第二组接近开关K2与继电器J2的自锁电路串联在一起的继电器J6的常闭触点J6-3和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J2-l并联后与继电器J2的线圈串联;第三组继电器J6的 常闭触点J6-4与继电器J5的常开触点J5-2和延时继电器S2串联;第四组光电开关Gl 与继电器J4的自锁电路串联在一起的继电器J6的常闭触点J6-5和继电器J4的常开触点 J4-l并联后与继电器J4的线圈串联;第五组光电开关G3与继电器J5的自锁电路串联在 一起的继电器J4的常开触点J4-2和继电器J5的常开触点J5-l并联后与继电器J5的线 圈串联;第六组接近开关k3与继电器J7的常闭触点J7-2串联后与继电器J6的自锁电 路串联在一起的继电器J5的常开触点J5-3和继电器J6的常开触点J6-l并联后与继电器 J6的线圈串联;第七组继电器J6的常开触点J6-6与串联在一起的继电器Jll的常闭触 点Jll-2和继电器J7的常开触点J7-l并联后,与继电器J7的线圈串联滞八组继电器 Jll的常闭触点Jll-3与继电器J10的常开触点J10-2和延时继电器S4串联;第九组光 电开关G4与继电器J9的自锁电路串联在一起的继电器J11的常闭触点J11-4和继电器J9 的常开触点J9-l并联后与继电器J9的线圈串联;第十组光电开关G6与继电器J10的自 锁电路串联在一起的继电器J9的常开触点J9-3和继电器J10的常开触点J10-l并联后与 继电器JIO的线圈串联;第十一组光电开关G7与继电器J11的自锁电路串联在一起的继 电器J10的常开触点J10-3和继电器Jll的常开触点Jll-l并联后与继电器Jll的线圈串 联;第十二组继电器J2的常闭触点J2-2与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Jl-2和电磁阀V1串联; 第十三组继电器J5的常闭触点J5-4与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J2-3和电磁阀V2串联;第 十四组延时继电器S2的常闭触点S2-l与继电器J4的常开触点J4-3和电磁阀V3串联;第十五组延时继电器S2的常开触点S2-2与电磁阀V4串联;第十六组继电器J10的常闭触点J10-4和继电器J7的常开触点J7-4与电磁阀V5串联;第十七组延时继电器S4的 常闭触点S4-l与继电器J9的常开触点J9-4和电磁阀V6串联;第十八组延时继电器S4 的常开触点S4-2与电磁阀V7串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旧易拉罐电动分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系统还包 括识别系统,识别系统包括光电开关G2和G5,继电器J3和J8,通电延时继电器Sl和S3 ; 在与刀架相对面的第二轨道板、第三轨道板的框架上分别有光电开关G2和G5孔,光电开关 G2和G5安装在该孔处,其挡板分别固定在挡位板在第一切割位和第二切割位的该面;在所 述的单相电路如C相和N相之间还分别并联有多组电路第十九组光电开关G2与继电器 J4的常开触点J4-2和继电器J5的常闭触点J5-4串联后与继电器J3的自锁电路串联的 J2的常开触点J2-4和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J3-l并联后与继电器J3的线圈串联;在所述 的第三组中继电器J6的常闭触点J6-4与继电器J5的常开触点J5-2串联后,再与串联的 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J3-2和延时继电器Sl与串联的继电器J3的常闭触点J3-3和延时 继电器S1并联后串联;第二十组光电开关G5与继电器J9的常开触点J9-2和继电器J10 的常闭触点J10-4串联后与继电器J8的自锁电路串联的J7的常开触点J7-3和继电器J8 的常开触点J8-1并联后与继电器J8的线圈串联;在所述的第八组中继电器J11的常闭触 点Jll-3与继电器J10的常开触点J10-2串联后,再与串联的继电器J8的常开触点J8-2 和延时继电器S3与串联的继电器J8的常闭触点J8-3和延时继电器S4并联后串联;在所 述的第十四组中串联的延时继电器Sl的常闭触点Sl-l和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J3-4,与 串联的延时继电器S2的常闭触点S2-l和继电器J3的常闭触点J3-5并联后,再与继电器 J4的常开触点J4-3和电磁阀V3串联;在所述的第十五组中串联的延时继电器S1的常开触点Sl-2和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J3-6,与串联的延时继电器S2的常开触点S2-2和继电 器J3的常闭触点J3-7并联后,与电磁阀V4串联;在所述的第十七组中串联的延时继电 器S3的常闭触点S3-l和继电器J8的常开触点J8-4,与串联的延时继电器S4的常闭触点 S4-l和继电器J8的常闭触点J8-5并联后,再与继电器J9的常开触点J9-4和电磁阀V6串 联;在所述的第十八组中串联的延时继电器S3的常开触点S3-2和继电器J8的常开触点 J8-6,与串联的延时继电器S4的常开触点S4-2和继电器J8的常闭触点J8-7并联后,与电 磁阀V7串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或者3所述的废旧易拉罐电动分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 板架与切割轨道和挡位板的安装结构是压板架左端合页连接在切割轨道的左端框架上; 切割轨道右端上端有卡接座,卡接座上有卡舌,卡舌铰接在其上方的固定在右端框架上的 铰接轴上,其上安装有一压板,压板下方固定的压簧另一端固定在该处的框架上;压板架的 右端有与卡接座相匹配的卡接凸点,挡位板分为两块,都铰接在固定在压板架上的轴上,其 左上端的部分由压簧固定在固定在压板架的横架上,其右下端顶在每个切割位末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旧易拉罐电动分切机,它包括切刀电机、输送电机、输送轨道、与输送轨道垂直相交的切割轨道、气缸、直推、横推、切刀和控制系统;切割轨道底面由三块盒式轨道板形成两个切割位;直推i正对第一块轨道板,在第一块和第二块轨道板的盒体内有正对切割位的直推ii和直推iii;分别在第一、第二切割位的相对位置安装刀具,在没有安装刀具的另一面正对切割位有两个横推;三个直推和两个横推的摆臂的侧面分别固定在各自气缸的活塞杆上,气泵通过各自的气压表、减压阀和电磁阀后分别连接在气缸的进气管路和回气管路上;气缸的动作由控制系统控制。本实用新型在分切时不用人工充当操作盘,只要人工将易拉罐送入进料口,机子就会自动分切,分切准确度高,分切效率高,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B26D1/03GK201471491SQ20092010478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9日
发明者史智勇 申请人:史智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