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式棘轮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9201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切换式棘轮扳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扳手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良好使用 便利性的切换式棘轮扳手。
背景技术
参见图1、图2所示, 一般的棘轮扳手10主要具有一扳手本体11、 一轴设在扳手本体11头端处的棘轮驱动头12、 一套设在扳手本体11 内部可对棘轮驱动头12作啮合的卡掣块13、以及一轴枢设置在扳手本 体11上可切换卡掣块13位置的方向控制单元14,卡掣块13前侧处设 有一与棘轮驱动头12啮合的卡齿部131,后侧处设有一凹部132,方 向控制单元14包含有一旋转拨钮141、 一穿设在旋转拨钮141内部的 弹簧142、 一套设在弹簧142前端处呈E形状的推板143、及一插嵌在 该旋转拨钮141下端处的E型扣件144,该推板143受到弹簧142弹抵 可顶入卡掣块13后侧凹部132,旋转拨钮141通过推板143可带动卡 掣块13向左或向右位置移动,用以切换卡掣块13与棘轮驱动头12的 卡合位置,借此达到控制棘轮驱动头12回转方向的效果。
上述棘轮扳手IO虽然可达到方向切换的功能,但是在使用上仍有 其缺陷存在, 一般棘轮扳手10的旋转拨钮141是通过弹簧142及推板 143与卡掣块13产生连动,卡掣块13受到扳手本体11内孔壁面的挡 抵,可界定旋转拨钮141向左或向右拨转的极限位置,然而卡掣块13 要通过左右切换的中间点位置时,却没有任何阻挡物予以区隔,因此 旋转拨钮141在使用过程当中,容易被误触而导致转错方向,造成操 作者的困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使用便利性的切换式棘轮扳手。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切换式棘轮扳手,包含有 一扳手本体、 一棘轮单元及一方向控制单元,其中该扳手本体具有 一头端,该头端内部设有一第一容室,相邻于第一容室一侧边处设有 一第二容室,相邻于第二容室一侧边处设有一第三容室,第三容室内 周壁在中间处凹设有一容置孔;该棘轮单元具有一轴设在第一容室内 的驱动头、以及一设置在第二容室内与驱动头相靠邻的卡掣块,该驱 动头外周设置有一环齿,该卡掣块前侧处设有一棘齿部,后侧处设有 一抵止凹部,卡掣块可在第二容室内左右活动移位,令棘齿部与该环 齿相啮合;方向控制单元具有一轴设在第三容室内的拨钮、 一弹性设 置在拨钮内部的顶掣件、以及一弹性设置在容置孔内的定位件,该拨 钮外周处凹设有左右二定位沟槽,该顶掣件一端弹动地伸入卡掣块抵 止凹部内,使拨钮通过顶掣件可带动卡掣块左右变换方向,定位件刚 好可嵌入拨钮定位沟槽内形成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第三容室内壁中间处弹性设置一 定位件,配合拨钮外周设有左右二定位沟槽,使拨钮不会任意转向而 达到使用便利的效果。


图1是一般棘轮扳手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一般棘轮扳手的组合剖视图3是本实用新型切换式棘轮扳手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含有一扳手本体、 一棘轮单元及一方向控制单元; 图4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5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动作图,说明方向控制单元切换至左侧 的情形;
图6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动作图,说明方向控制单元切换至右侧 的情形。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以下配合参 考附图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说明,将能清楚的呈现,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切换式棘轮扳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3、图4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切换式棘轮扳手在第一较 佳实施例中,主要包含一个扳手本体20、 一组棘轮单元30及一组方向 控制单元40,接着,再将上述各单元的详细构造及组合空间型态详述 于后。
该扳手本体20具有一头端21,该头端21内部凹设有一呈圆座孔 形状的第一容室211,相邻于第一容室211 —侧边处凹设有一第二容室 212,相邻于第二容室212 —侧边处设有一呈圆柱孔形状的第三容室 213,位于第三容室213内壁中间处更以倾斜方式凹设有一容置孔214。
该棘轮单元30具有一轴设在第一容室211内的驱动头31、 一穿设 在驱动头31中央处的控制杆32、 一套设在控制杆32上的弹簧33、 一 套设在驱动头31内部的卡掣钢珠34、以及一设置在第二容室211内与 驱动头31相靠邻的卡掣块35,该驱动头31外周处设置有一环齿311, 其端部处设有一方栓部312,控制杆32受到弹簧33弹力推动的影响, 可带动卡掣钢珠34突出于方栓部312的外侧表面,该卡掣块35是略 呈半月形状的块体,其前侧处设有一棘齿部351,后侧处设有一抵止凹 部352,卡掣块35可在第二容室211内左右活动移位,令棘齿部351 与该环齿311相啮合。
方向控制单元40具有一轴设在第三容室213内的拨钮41、 一弹性 设置在拨钮41内部的顶掣件42、以及一弹性设置布该容置孔214内的 定位件43,该拨钮41具有一转轴部411、以及一设在转轴部411上端 可供操作者手部拨转的把柄部412,该转轴部411前侧外周处设有一凹 孔413,后侧外周壁面处凹设有左右二定位沟槽414,在本实施例中, 该顶掣件42包含有一弹簧421及一空心销422,该弹簧421套设在拨 钮41的凹孔413内,其前端可弹抵空心销422顶入卡掣块35的抵止 凹部352内,使拨钮41通过顶掣件42可带动卡掣块35变换左右方向 位置,该定位件43包含有一弹簧431及一钢珠432,该钢珠432受到 弹簧431弹抵,可弹掣卡入拨钮41的定位沟槽414内形成定位,由于 容置孔214呈倾斜设置的关系,定位件43对拨钮41下端提供一向下 推力,使拨钮41能牢紧地套合在第三容室213内。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切换式棘轮扳手各结构及形状的概述,接着,再将本实用新型的动作及预期达成的功效陈述如后
再参见图5所示,在一般状态下,拨钮41通过顶掣件42与卡掣 块32作成连动,定位件43弹掣卡入拨钮41的定位沟槽414内,使拨 钮41不会因为摇晃或误触而随意移动,当操作者真正想要对拨钮41 切换左右位置时,只要稍微用力拨转该拨钮41,拨钮41外周缘便会顶 压钢珠432縮入容置孔214内,拨钮41在没有阻碍的情况下,就可以 向左或向右旋动,直到定位件43再卡入定位沟槽414为止,完成切换 方向位置的动作,如图6所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切换式棘轮扳手主要是为了改进一般棘轮 扳手10的缺陷,其所使用的技术手段是在扳手本体20第三容室213 内壁的中间处弹性设置一定位件43,该定位件43可对拨钮41产生定 位效用,使拨钮41无法任意移动,只有在操作者确认要切换方向时, 只要对拨钮41稍微施力扳压,就可超越定位件43的阻碍,让拨钮41 到达想要切换的方向位置,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换向动作相当确实,具 有良好的使用便利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切换式棘轮扳手,具有一个扳手本体及一组棘轮单元,该扳手本体具有一个头端,该头端内部设有一个第一容室,相邻于第一容室一侧边处设有一个第二容室,相邻于第二容室一侧边处设有一个第三容室,第三容室内周壁在中间处凹设有一个容置孔,该棘轮单元具有一个轴设在第一容室内的驱动头、以及一个设置在第二容室内与驱动头相靠邻的卡掣块,该驱动头外周设置有一列环齿,该卡掣块前侧处设有一个与该环齿相啮合的棘齿部,卡掣块后侧处设有一个抵止凹部,其特征在于一组方向控制单元,具有一个轴设在第三容室内的拨钮、一个弹性设置在拨钮内部的顶掣件、以及一个弹性设置在容置孔内的定位件,该拨钮外周处凹设有左右二个定位沟槽,该顶掣件一端弹动地伸入卡掣块抵止凹部内,该定位件能嵌入拨钮其中一个定位沟槽内以形成定位。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式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顶掣件 是由一个弹簧及一个空心销所组成。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式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定位件 是由 一个弹簧及一颗钢珠所组成。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式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扳手本 体以倾斜方式设置该容置孔,令定位件对拨钮提供一定向推力。
专利摘要一种切换式棘轮扳手,包含一个扳手本体、一组棘轮单元及一组方向控制单元,该棘轮单元具有一个驱动头及一个卡掣块,方向控制单元具有一个拨钮、一个顶掣件及一个定位件,拨钮利用顶掣件可控制卡掣块切换左右位置,拨钮外周设有左右二定位沟槽,该定位件可弹掣嵌入拨钮定位沟槽形成左右定位,借此达到便利使用的目的。
文档编号B25B13/46GK201394802SQ20092014733
公开日2010年2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4日
发明者刘圳雄, 沈瑞骑 申请人:史丹利七和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