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可调式快速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3380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头可调式快速扳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五金工具,特别是管道安装和修理工作时使用的双头可调节 式快速扳手。
技术背景 快速扳手是管道安装和修理工作中的常用工具,用于紧固或拆卸小型金属和圆柱 形零件。但是现有的快速扳手仅在扳杆上铰接一可沿其铰接点转动的扳头,使用时可通过 转动扳头来调节扳手的张开角度;其缺点是扳手的张开角度尚有一定局限,无法适用更大 尺寸范围的零件,使用者需换用其他规格的扳手才能进行继续工作,影响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双头可调式快 速扳手,该快速扳手具有使用方便快捷、能快速调节钳口的宽度,且具有钳口宽度范围大的 特点,同时,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双头可调式快速扳手,包括扳杆、通过铰接轴铰接 在扳杆前后两端的前扳头和后扳头;所述前后扳头的后部均制有通槽,通槽的对称中心平 面与钳口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扳杆前、后两端分别插入对应通槽中并通过相应的铰接轴 与前后扳头铰接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扳头的大小不同,扳杆的前、后部各制有一调 节槽,调节槽沿扳杆的长度方向伸展,所述的铰接轴的一端从相应的调节槽伸出后,通过一 螺母定位在对应的扳头上。所述前扳头的最小钳口宽度与后扳头的最大钳口宽度相同,前后扳头配合使用, 以便于形成一个更大钳口宽度范围。所述铰接轴为T形结构,其主体部分制成横截面为腰圆形的圆柱体。所述调节槽槽壁的一面制成若干个首尾连接的圆弧面,另一面制成水平面,并且, 调节槽两面槽壁上,圆弧面与水平面相互对应形成若干个柱形空间,以利于铰接轴在任一 圆弧面内定位形成一定宽度的钳口。所述前后扳头通槽的一侧槽壁上分别制有用于相应铰接轴穿插的腰圆孔。该快速扳手两端的铰接轴上分别穿套安装一弹簧,该弹簧的两端分别对扳杆和扳 头施力,使扳头具有往钳口方向转动的势能。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是当扳杆与扳头张开一定的角度时,由于铰接轴上的缺 口正向面对着一侧槽壁,扳头可携带着铰接轴在扳杆的调节槽中滑动;当铰接轴在某一处 停留并逆时针转动后(图1所示),铰接轴的柱面同时与两侧槽壁的壁面啮合,形成了扳杆 与扳头的铰接点;当铰接轴停留在调节槽中不同部位时,就可形成不同宽度的钳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扳杆的前后两端分别铰接一个大小不同的扳头 (前扳头的最小钳口宽度与后扳头的最大钳口宽度相同,前后扳头配合使用,以便于形成一 个更大钳口宽度范围);同时,在扳杆的前、后部分别制作与前后扳头相匹配的调节槽,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能够适用更大尺寸范围的零件,因而显著扩大了应用范围;而且扳手的使用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市场的普遍欢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扳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前扳头的主视结构放大图。图4是图1中前扳头的后视结构放大图。图5是图3中A向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后扳头的主视结构放大图。图7是图1中后扳头的后视结构放大图。图8是图6中B向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铰接轴的主视结构爆炸图。图10是图9中B-B向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双头可调式快速扳手,包括扳杆1、通过铰接轴4、5铰接在扳杆1前后 两端的前扳头2、后扳头3 ;该铰接轴4、5固定在扳头的前、后端(铰接轴的轴线与图1的 纸张平面垂直);扳杆与前、后扳头之间分别形成一定宽度Q、H的钳口(钳口宽度方向与图 1的纸张平面平行),用于紧固或拆卸小型金属和圆柱形零件;所述的铰接轴固定在相应扳 头的后部(图3、4、6、7所示);以上是扳手的常规结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前扳头2的最小钳口宽度与后扳头3的最大钳口宽度相同 (即前后扳头2、3的大小不同),通过前、后扳头的配合使用,使得该扳手的钳口宽度可以形 成一个更大的范围,从而能够适用更大尺寸范围的零件。所述扳杆的前、后部各制有一调节 槽6、7,调节槽沿扳杆的长度方向伸展(调节槽长度根据需要确定),所述的铰接轴4、5的 一端从相应的调节槽伸出后,通过一螺母定位在对应的扳头2、3上。所述前扳头2、后扳头3的后部分别制有通槽8、9,通槽的对称中心平面与钳口的 宽度方向平行,所述扳杆前、后两端分别插入对应通槽中并通过相应的铰接轴4、5与前后 扳头2、3铰接连接。所述前后扳头2、3上分别制有与相应铰接轴4、5配合的铰接孔,该孔横向穿越通 槽的两侧槽壁;两侧槽壁上分别制有与铰接轴相匹配的半径为R的通孔8-1、9-1和与铰接 轴相匹配的腰圆孔8-2、9-2 (如图3、4、6、7所示),组成前述的铰接孔。所述铰接轴4、5均为T形结构,其主体部分制成横截面为腰圆形的圆柱体10,铰接 轴4、5分别横向穿越调节槽6、7后,通过螺母11定位在所述的扳头2、3上。(如图2、9、10 所示)。所述调节槽6、7的槽壁一面制成若干个首尾连接的半径为R的圆弧面,另一面制 成水平面(图2所示);并且,调节槽两边槽壁上,半径为R的圆弧面与水平面两两相对形 成若干个柱形空间(如图2中的双点划线4-1、5-1所示),以利于铰接轴在任一圆弧面内定位形成一定宽度的钳口。
所述快速扳手的铰接轴上穿套安装一弹簧(优选螺旋弹簧),该弹簧的两端分别 对扳杆和扳头施力,使扳头具有往钳口方向转动的势能。穿套在铰接轴4、5上的螺旋弹 簧(图中螺旋弹簧省略)的两端分别制成弯钩状,两个弯钩分别卡扎着通槽8、9中的插杆 2-1,3-1和调节槽6、7的槽壁,分别对扳杆和前、后扳头施力,使前、后扳头2、3具有往钳口 方向转动的势能。
权利要求双头可调式快速扳手,包括扳杆(1)、通过铰接轴(4、5)铰接在扳杆前后两端的前扳头(2)和后扳头(3);所述前后扳头的后部均制有通槽(8、9),通槽的对称中心平面与钳口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扳杆前、后两端分别插入对应通槽中并通过相应的铰接轴与前后扳头铰接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扳头(2、3)的大小不同,扳杆的前、后部各制有一调节槽(6、7),调节槽沿扳杆的长度方向伸展,所述的铰接轴的一端从相应的调节槽伸出后,通过一螺母定位在对应的扳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可调式快速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扳头(2)的最小 钳口宽度与后扳头(3)的最大钳口宽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头可调式快速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4、5)为 T形结构,其主体部分制成横截面为腰圆形的圆柱体(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头可调式快速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槽(6、7)槽壁 的一面制成若干个首尾连接的圆弧面,另一面制成水平面,并且,调节槽两面槽壁上,圆弧 面与水平面相互对应形成若干个柱形空间(4-1、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头可调式快速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扳头通槽的一 侧槽壁上分别制有用于相应铰接轴穿插的腰圆孔(9-1、9-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头可调式快速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扳手两端的铰 接轴上分别穿套安装一弹簧,该弹簧的两端分别对扳杆和扳头施力,使扳头具有往钳口方 向转动的势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式快速扳手。目的是提供的快速扳手具有使用方便快捷、能快速调节钳口的宽度,且具有钳口宽度范围大的特点,同时,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技术方案是双头可调式快速扳手,包括扳杆、通过铰接轴铰接在扳杆前后两端的前扳头和后扳头;所述前后扳头的后部均制有通槽,通槽的对称中心平面与钳口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扳杆前、后两端分别插入对应通槽中并通过相应的铰接轴与前后扳头铰接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扳头的大小不同,扳杆的前、后部各制有一调节槽,调节槽沿扳杆的长度方向伸展,所述的铰接轴的一端从相应的调节槽伸出后,通过一螺母定位在对应的扳头上。所述前扳头的最小钳口宽度与后扳头的最大钳口宽度相同。
文档编号B25B23/00GK201613519SQ20102011185
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4日
发明者黄继春 申请人:杭州临安金轮工具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