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1056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工具,特别是涉及电动工具内部润滑各活动部件的油脂 的防漏及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工具中大部分活动部件需要油脂润滑,润滑油脂随着电动工具的使用会减少 从而时间久了会影响润滑效果,特别是当活动部件是高速旋转的部件时,润滑油脂会随着 旋转部件被甩出而减少,另外,如果油脂一旦泄露到电连接部位,会影响电连接的质量甚至 导致电连接失效。
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防漏油装置的电动工具。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工具,包含一握持部分,一工作部分,绕一轴线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握 持部分,一齿轮箱,容置在所述握持部分内,一输出轴,可往复移动地容置在所述工作部分 内,所述齿轮箱具有一开口,所述输出轴可随所述工作部分从开口的一端转位到开口的另 一端,其中,所述开口处设有防漏油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漏油装置包括可转动地套接在所述齿轮箱内的衬套,所述衬 套上设有用于穿过所述输出轴的孔。进一步地,所述孔沿所述输出轴的轴线方向延伸。进一步地,所述衬套具一缺口,在所述缺口的第一端或/和第二端上设有伸向所 述衬套内部呈倒钩状的积油部。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箱内支撑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上设有可嵌入所述缺口 的第一端和/或第二端的凹槽。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箱内支撑有传动装置及冲击组件,所述传动装置和所述冲击 组件之间隔置有防漏油的筋位。进一步地,所述工作部分上设有光源,所述光源的电连接装置上设有刮油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电连接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工作部分上的动连接片及与所述动连接 片连接并设置在所述握持部分上的静连接片,所述刮油装置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动连接片两 侧的刮油片,所述刮油片一端与所述静连接片接触。进一步地,所述刮油装置还包括设在所述静连接片两端的积油槽。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可实现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通过在齿轮箱的开口部位设置用于防漏油的衬套,无论衬套随着输出轴怎样 转位,都可以将齿轮箱上的开口填补,从而可防止润滑油脂泄露。(2)在传动装置和冲击组件之间隔离有筋位,能减少润滑油脂从传动区域向冲击 区域的流动扩散。[0017](3)如果光源的连接片上有泄露的润滑油脂,刮油片即可将其刮走,保证连接片之 间接触通畅。同时在刮油片旋转方向运动的末端,各设有一积油槽,用于将刮走的油囤积。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工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工具处于一种打钉工况下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工具处于另一种打钉工况下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工具正面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图3中沿轴线C的截面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工具侧面的局部剖视图,其中工作部分相对握持部分处 于180度转角位置上;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工具侧面的局部剖视图,其中工作部分相对握持部分处 于90度转角位置上;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工具上的光源的电连接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连接光源的装置上设有刮油装置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工具上设有防漏油装置示意图,其中,防漏油装置包括 设在齿轮箱开口处的衬套,输出轴套接在设于衬套上的轴孔内并带动衬套可从齿轮箱开口 的第一端位置(a)移动到第二端位置(b);
图10是图9中防漏油装置进一步的技术措施示意图,其中,衬套上设有用于避开 传动装置的齿轮传动位的缺口;
图11是图9中防漏油装置再进一步的技术措施示意图,其中,齿轮传动位上设有 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一种用于打钉的电动榔头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 细的阐述。如
图1至图6所示,电动榔头包括握持部分20和工作部分10,握持部分20具有第 一轴线A,工作部分具有第二轴线B,工作部分10相对握持部分20可绕第三轴线C旋转,第 三轴线C垂直于由第一轴线A和第二轴线B所确定的平面,第二轴线B与第一轴线A的交 点相对第三轴线C与第一轴线A的交点更偏向于握持部分20的顶端,使得工作部分10能 在更狭小的空间内操作。如
图1所示,当电动榔头在两个垂直的工件形成的角落区域里操作时,钉子相对 一工件的表面成45度角的方向打入使之与另一工件连接,此时,工作部分10相对握持部分 20旋转的转位角度为135度,人手握持在竖直的握持部位上,操作省力,握持舒适。为增强 打钉时工作区域50的光线亮度,在可旋转的工作部分10上还设有光源30。如图2所示,当 对一处于上方的工件进行作业时,人手不需重新调整握持部分20,只要使工作部分10相对 握持部分20旋转到180度的转位角度上即可,操作便捷。如图3至图6所示,工作部分10的可旋转的工作部件1主要包括用于打钉的输出 轴7,输出轴7外套接的衬套6、盖体12及容钉口 11等,握持部分20包括机壳2,用于支撑齿轮箱5和工作部件1,齿轮箱5内支撑有传动装置9、冲击组件8,机壳2上还设有释放按 钮3,用于锁定和释放工作部件1,释放按钮3通过一偏压装置4可以复位。旋转工作原理释放按钮3外围具有不连续表面,相应地机壳2和工作部件1与释 放按钮3相配合的地方也具有不连续表面,释放按钮3处于机壳2和工作部件1之间时,工 作部件1被锁定,不能旋转。当按下释放按钮3,释放按钮3的不连续表面脱离机壳2全部 进入工作部件1时,工作部件1可以被旋转。因为偏压装置4的作用,释放按钮3具有脱离 工作部件1进入机壳2的趋势,当旋转到一定角度,释放按钮3的不连续表面与机壳2上的 不连续表面相符,则释放按钮3进入机壳,工作部件1被锁定。当工作部件1旋转时,安装于其上的输出轴7轴心与冲击组件8旋转的圆大致相 切。如图4、图7所示,为光源30 (优选LED灯)的连接方式示意图,为了方便工作部 件1旋转后用户的使用,本实用新型同时设计了 LED随工作部件1 一起旋转。LED安装在工 作部件1上,使其发射的光线能照射到容钉口 11前端的工作区域5。线路连接采用以下方 式正、负极导线一端从LED引出,另一端分别焊接正、负极动连接片34、32,导线沿盖体12 内表面呈圆弧状排布,正、负极动连接片34、32分别固定在盖体12上,同时正、负极静连接 片35、31分别固定在齿轮箱5的前、后侧上,当盖体12安装于齿轮箱5上时,正、负动连接 片34、32将分别与正、负极静连接片35、31接触。另外的两根正、负极导线36则一端连接 正、负极静连接片35、31,另一端连接PCB组件。正、负极静连接片35、31具有比正、负动连 接片34、32长的长度,使得正、负动连接片34、32随着工作部分10相对握持部分的旋转时 可在正、负极静连接片35、31上滑动。为了保证各连接片连接牢靠,在正、负极动连接片1上分别设置一弹性元件33,用 于辅助正、负极动连接片34、32与正、负极静连接片35、31的接触。结合
图1、图2,光源30优选设在工作部分10的下侧,由控制电机M的开关控制并 由设于握持部分20底端的电池包40供电。为了使各部件的活动不至于使内部的润滑油脂泄露,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工具还设 有用于控油的防漏油装置。如图9、图5及图6所示,齿轮箱5有一开口 51,齿轮箱5内的 击打组件8通过传动装置9带动在齿轮箱5内旋转,在旋转过程中,设于击打组件外圆周面 上的两个凸耳间歇性的击打在伸进齿轮箱开口 51内的输出轴7上,使得输出轴7在工作部 分10内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实现对钉子等元件的击打。由于本实施例中电动榔头的工作部 分10可相对握持部分20旋转转位,从而带动容置在其内的输出轴7转位,所以,齿轮箱开 口 51同时提供用于输出轴7转位所需的空间,为防止齿轮箱5内的润滑油脂从此开口 51 处泄露,在齿轮箱开口 51处设有衬套6,衬套6和齿轮箱5的外形为同心圆,齿轮箱5将衬 套6包裹在内,输出轴7套接在设于衬套上的轴孔62内并带动衬套6在齿轮箱5的内表面 旋转,实现在齿轮箱开口 51的第一端位置(a)与第二端位置(b)之间的转位,但无论怎么 旋转,衬套6都可以将齿轮箱5上的开口 51填补,从而可防止润滑油脂泄露。如
图10所示,由于衬套6会与伸入到齿轮箱5内的传动装置9发生干涉,为避开 传动装置的齿轮传动位置,衬套6上设有一可以避开所述齿轮传动位置的缺口 60,缺口 60 具有彼此分开的第一端61及第二端61 ‘,为增强油密封效果,上述防漏油装置进一步的措 施是在衬套6的第一端61和/或第二端61丨设有向衬套6内部伸出的呈倒勾状的积油部。为延长当衬套6旋转到齿轮箱开口 51的一端后,衬套6在其相对的另一端处的与齿轮箱内 表面叠置的长度,上述防漏油装置进一步的措施是在可与衬套6的缺口 60的两端接触的齿 轮传动位置处设有凹槽91,凹槽91内可嵌入衬套的缺口 60的一端。由于衬套6的外表面与齿轮箱5的内表面接合,冲击组件8旋转时甩到衬套6内 表面的油脂将沿该内表面仍流回齿轮箱5内,而不可能沿其接合面流到齿轮箱的外面。当 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很容易想到,为增加密封性,衬套6的外径也可以比齿轮箱5 的内径稍大。参见图4,可知防漏油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在齿轮箱5上设置有筋位52, 将传动装置9与冲击组件8隔离,减少润滑油脂从传动区域向冲击区域的流动扩散。为了防止一旦油泄露而使LED的连接失效,本实用新型在其电路的正极及负极连 接片处分别设有刮油装置,参见图8,以负极连接片处的刮油装置为例进行说明,负极动连 接片32在其旋转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刮油片38,每个刮油片38 —端安装在盖体12上, 另一端接触负极静连接片31,当工作部件1旋转时,如果负极静连接片31上有泄露的润滑 油脂,刮油片38即可将其刮走,保证LED连接片的接触通畅。同时在刮油片38旋转方向运 动的末端,各设有一积油槽39,用于将刮走的油囤积。正极连接片处的刮油装置与负极连接 片处的刮油装置相同。
权利要求一种电动工具,包含一握持部分,一工作部分,绕一轴线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握持部分,一齿轮箱,容置在所述握持部分内,一输出轴,可往复移动地容置在所述工作部分内,所述齿轮箱具有一开口,所述输出轴可随所述工作部分从开口的一端转位到开口的另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处设有防漏油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漏油装置包括可转动地套 接在所述齿轮箱内的衬套,所述衬套上设有用于穿过所述输出轴的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沿所述输出轴的轴线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具一缺口,在所述缺口的第 一端或/和第二端上设有伸向所述衬套内部呈倒钩状的积油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内支撑有传动装置,所述 传动装置上设有可嵌入所述缺口的第一端和/或第二端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内支撑有传动装置及冲 击组件,所述传动装置和所述冲击组件之间隔置有防漏油的筋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部分上设有光源,所述光源 的电连接装置上设有刮油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工作 部分上的动连接片及与所述动连接片连接并设置在所述握持部分上的静连接片,所述刮油 装置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动连接片两侧的刮油片,所述刮油片一端与所述静连接片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油装置还包括设在所述静连 接片两端的积油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工具,包含一握持部分,一工作部分,绕一轴线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握持部分,一齿轮箱,容置在所述握持部分内,一输出轴,可往复移动地容置在所述工作部分内,所述齿轮箱具有一开口,所述输出轴可随所述工作部分从开口的一端转位到开口的另一端,其中,所述开口处设有防漏油装置。通过在齿轮箱的开口部位设置用于防漏油的衬套,无论衬套随着输出轴怎样转位,都可以将齿轮箱上的开口填补,从而可防止润滑油脂泄露。
文档编号B25F5/00GK201760870SQ20102029194
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0日
发明者魏淦 申请人: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