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脱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3377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脱扳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脱扳手。
背景技术
常规的扳手一般由手柄部和设有接合孔或接合口的接合部构成。使用时,将接合部套接在螺母、螺栓等紧固件外部,通过旋拧操作,将螺母、螺栓等紧固件拧紧或拧开。但是,由于接合孔或接合口的贯通结构,当实施旋拧操作时,往往会出现意外的轴向滑脱现象,引起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够防止扳手在旋拧操作中从被旋拧的螺母、螺栓等紧固件轴向滑脱的防脱扳手。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防脱扳手包括扳手和防脱装置,所述扳手防脱装置包括本体部、设于所述本体部一侧的凹部,所述凹部的尺寸和形状设置为与所述扳手本体的接合部的外部尺寸和形状相匹配。所述扳手本体为梅花扳手的形式,所述接合工作区为接合孔。所述扳手本体为开口扳手的形式,所述接合工作区为接合开口,所述扳手防脱装置进一步包括形成于所述本体部上与所述扳手本体的接合开口相对应的位置处的开口部。所述扳手防脱装置进一步包括从所述本体部向外延伸的手柄部。所述扳手防脱装置为鼓形的盖状结构。所述扳手防脱装置的本体部上进一步形成有中心开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设置有扳手防脱装置,从而可防止扳手在实施旋拧操作时的轴向滑脱,从而便于操作。

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扳手防脱装置的使用状况的立体分解图。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扳手防脱装置的使用状况的立体组装图。图3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扳手防脱装置的使用状况的立体分解图。图4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扳手防脱装置的使用状况的立体分解图。图5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的扳手防脱装置的使用状况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体现本实用新型的防脱扳手及用于扳手的扳手防脱装置。参照图1和图2,其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防脱扳手用于旋拧螺栓的使用状况的示意性示图。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防脱扳手总体以附图标记1 表示,具体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防脱扳手1包括扳手本体10和扳手防脱装置20。扳手本体10包括手柄部11和设于手柄部一端的接合部12。本第一实施方式中所示扳手本体10为梅花扳手形式,其接合部12上形成有与螺母、螺栓等紧固件(本实施方式中为螺栓31)的接合端(螺栓31的头部)相匹配的接合孔121。扳手防脱装置20总体呈盖状结构,包括本体部21、凹设于本体部21 —侧的凹部 22、由本体部21向外延伸的手柄部23。所述凹部22的尺寸和形状设置为与相配套的扳手本体10的接合部12的外部尺寸及形状相匹配。本实施方式中,扳手防脱装置20与相配套的扳手本体10的形状相对应地形成为鼓形的盖状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扳手防脱装置20也可以根据所匹配的扳手本体的形状不同而相应地形成为其他形状。此外,优选地,扳手防脱装置20可采用具有弹性变形能力的材料制成,以利于与扳手本体10的接合部12的接合。使用时,将扳手防脱装置20的凹部22与扳手本体10的接合部12对齐,按下扳手防脱装置20,使其与本体10的接合部12扣合而形成连接。本实施方式中,扳手防脱装置 20形成为鼓形并由具有弹性变形能力的材料制成,因此可进一步利用其自身的弹性变形与鼓形的弧面结构与扳手本体10形成更稳定地连接。由此,由于将扳手本体10和扳手防脱装置20组合在一起,当诸如螺栓31的头部放入扳手本体10的接合工作区(本实施方式为接合孔121)内时,扣合于扳手本体10的接合部12上的盖状的扳手防脱装置20确保了螺栓31的头部稳定地处于该接合工作区内,从而能够阻止在将螺栓31旋拧入螺母32的操作中螺栓31从扳手本体10接合部12的接合工作区中轴向脱出,从而使得操作更稳定、更方便。需要自扳手本体10上拆下扳手防脱装置20时,只需在扣合方向的相反反向上对盖状的扳手防脱装置20施加作用力,即可将扳手防脱装置20从扳手本体10上拆卸下来, 为进一步便于操作,本实施方式的扳手防脱装置20上设置了手柄部23,从而仅需扳动手柄部23即可方便的实现拆卸。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一的防脱扳手1由于具有可拆卸的扳手防脱装置20, 从而在扳手防脱装置20的安装状态下能够防止扳手在旋拧操作中从被旋拧的螺母、螺栓等紧固件轴向滑脱。参见图3,其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防脱扳手用于旋拧螺栓的使用状况的示意性示图。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防脱扳手总体以附图标记1’表示, 具体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防脱扳手1’包括扳手本体10’和扳手防脱装置 20,。扳手本体10’包括手柄部11’和设于手柄部一端的接合部12’。本第一实施方式中所示扳手本体10’为开口扳手形式,其接合部12’上形成有与螺母、螺栓等紧固件(本实施方式中为螺栓31’ )的接合端(螺栓31’的头部)相匹配的接合开口 121’。扳手防脱装置20’总体呈盖状结构,包括本体部21’、凹设于本体部21’ 一侧的凹部22’、形成于本体部21’上与扳手本体10’的接合开口 121’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的开口部M’。所述凹部22’的尺寸和形状设置为与相配套的扳手本体10’的接合部12’的外部尺寸及形状相匹配。本实施方式中,扳手防脱装置20’与相配套的扳手本体10’的形状相对应地形成为大致鼓形的盖状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扳手防脱装置20’也可以根据所匹配的扳手本体的形状不同而相应地形成为其他形状。此外,优选地,扳手防脱装置20’可采用具有弹性变形能力的材料制成,以利于与扳手本体10’的接合部12’的接合。使用时,将扳手防脱装置20’的凹部22’与扳手本体10’的接合部12’以及扳手防脱装置20’的开口部24’与扳手本体10’的接合开口 121’分别对正,按下扳手防脱装置 20,使其与本体10的接合部12扣合而形成连接。本实施方式中,扳手防脱装置20’形成为鼓形并由具有弹性变形能力的材料制成,因此可进一步利用其自身的弹性变形与鼓形的弧面结构与扳手本体10’形成更稳定地连接。由此,由于将扳手本体10’和扳手防脱装置20’ 组合在一起,当诸如螺栓31’的头部放入扳手本体10’的接合工作区(本实施方式为接合开口 121’ )内时,扣合于扳手本体10’的接合部12’上的盖状的扳手防脱装置20’确保了螺栓31’的头部稳定地处于该接合工作区内,从而能够阻止在将螺栓31’旋拧入螺母32’ 的操作中螺栓31’从扳手本体10’的接合部12’的接合工作区中轴向脱出,从而使得操作更稳定、更方便。需要自扳手本体10’上拆下扳手防脱装置20’时,只需在扣合方向的相反反向上对盖状的扳手防脱装置20’施加作用力,即可将扳手防脱装置20’从扳手本体10’上拆卸下来,为进一步便于操作,可在扳手防脱装置20’上设置与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类似的手柄部 (本实施方式中未示出,从而仅需扳动手柄部即可方便的实现拆卸。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防脱扳手1’由于具有可拆卸的扳手防脱装置20’, 从而在扳手防脱装置20’的安装状态下能够防止扳手在旋拧操作中从被旋拧的螺母、螺栓等紧固件轴向滑脱。参见图4,其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防脱扳手用于旋拧螺母的使用状况的示意性示图。该第三实施方式的防脱扳手的结构、使用、拆卸状况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仅在于扳手防脱装置20上进一步形成有中心开孔25, 该中心开孔25的尺寸形成为不大于所要旋拧的螺母或螺栓的头部的尺寸,但不小于螺栓的杆部的尺寸,从而,当扳手防脱装置20扣合于扳手本体10上来旋拧螺母、螺栓等紧固件 (本实施方式中为旋拧螺母32)时,螺栓31的杆部可从中心开孔25中伸出,从而在实现旋拧的同时防止扳手从螺母、螺栓等紧固件的轴向滑脱。参见图5,其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的防脱扳手用于旋拧螺母的使用状况的示意性示图。该第四实施方式的防脱扳手的结构、使用、拆卸状况与第二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其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区别仅在于扳手防脱装置20’上进一步形成有中心开孔 25’,该中心开孔25’的尺寸形成为不大于所要旋拧的螺母或螺栓的头部的尺寸,但不小于螺栓的杆部的尺寸,从而,当扳手防脱装置20’扣合于扳手本体10’上来旋拧螺母、螺栓等紧固件(本实施方式中为旋拧螺母32’ )时,螺栓31’的杆部可从中心开孔25’中伸出,从而在实现旋拧的同时防止扳手从螺母、螺栓等紧固件的轴向滑脱。在上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扳手防脱装置设置成与扳手本体是可拆卸地,从而可通过仅仅为现有扳手配置扳手防脱装置实现本实用新型的防脱扳手,从而节省成本。当然,本领域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防脱扳手中,扳手本体与扳手防脱装置也可设置成一体地结构。如上所述,以上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防脱扳手及用于其的扳手防脱装置的多种实施方式,但很明显,本发明可以多种方式变化。例如根据扳手本体的形式变换扳手防脱装置的对应形状和/或尺寸、扳手防脱装置可与扳手本体形成为一整体等。这种变化不应当被视为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并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所有这种修改都倾向于被包括在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防脱扳手,其特征在于,防脱扳手包括扳手和防脱装置,所述扳手防脱装置包括本体部、设于所述本体部一侧的凹部,所述凹部的尺寸和形状设置为与所述扳手本体的接合部的外部尺寸和形状相匹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本体为梅花扳手的形式,所述接合工作区为接合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本体为开口扳手的形式,所述接合工作区为接合开口,所述扳手防脱装置进一步包括形成于所述本体部上与所述扳手本体的接合开口相对应的位置处的开口部。
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脱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防脱装置进一步包括从所述本体部向外延伸的手柄部。
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脱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防脱装置为鼓形的盖状结构。
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脱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防脱装置的本体部上进一步形成有中心开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通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脱扳手。防脱扳手包括扳手和防脱装置,所述扳手防脱装置包括本体部、设于所述本体部一侧的凹部,所述凹部的尺寸和形状设置为与所述扳手本体的接合部的外部尺寸和形状相匹配。由于设置有扳手防脱装置,从而可防止扳手在实施旋拧操作时的轴向滑脱,从而便于操作。
文档编号B25B13/02GK201931388SQ20102063792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日
发明者张辉, 赵凌峰, 马跃东 申请人: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