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棘动功能的活动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6333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棘动功能的活动扳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活动扳手,尤其是指ー种具有棘动功能的活动扳手。
背景技术
參照图12,为ー种可往复转动的活动扳手的立体分解图,其包含有一固定颚91,具有一容置槽911,并于该容置槽911上方具有一与该容置槽911相通的滑道912,且于该容置槽911 ー侧横向贯设有一穿孔913,并于该穿孔913中径向贯设一通孔914,且于该容置槽911下方开设有ー贯孔915,另于该固定颚91异于该通孔914的一侧横设有一辅助孔916,且该通孔914与该辅助孔916分别与该贯孔915相连通;一活动颚92,其设置于该固定颚91的滑道912内并可沿该滑道912横移,使该活动颚92与该固定颚91间形成一可变更间距的夹持ロ,并于活动颚92底部形成有ー齿部921 ;—螺杆93,设置于该固定颚91的容置槽911中,该螺杆93具有一外螺纹段931,且该螺杆93的外螺纹段931与该活动颚92 底部的齿部921相互嚿合,并于该螺杆93与该容置槽911内壁之间设有一第一弹簧932 ;ー轴杆94,自该穿孔913穿过该第一弹簧932与该螺杆93,并可带动该螺杆93压缩该第一弹簧932而进行一横向移动,且该轴杆94于相对该通孔914的位置处内缩形成有ー阻挡部941 ;一定位组95,设置于该通孔914中,该定位组95包含有一第二弹簧951以及ー插销952,该第二弹簧951设于该通孔914底部并用以顶撑该插销952末端,而令该插销952的顶端得卡设于该轴杆94的阻挡部941中并构成相互卡掣的状态,且于该插销952末端朝向该贯孔915的一侧凸设有一作动部9521 ; —顶撑组96,设于该辅助孔916中,该顶撑组96依序包含有一顶撑件961、一第三弹簧962以及ー旋盖963,而该顶撑件961受该第三弹簧962顶撑而朝该贯孔915方向伸设;一操作件97,设于该贯孔915中,且该操作件97两端分别凸伸于该贯孔915タト,而该操作件97于相对该插销952作动部9521的位置处形成有一第一 V形顶掣面971,另于该操作件97相对该顶撑件961的位置处形成有一第二 V形顶掣面972,且该作动部9521与该顶撑件961分别抵接于该各V形顶掣面971、972之中央转折处,而按压该操作件其中一端吋,该各V形顶掣面971、972即可分别顶压该插销952作动部9521与该顶撑件961移动,而令该插销952顶端得脱离该轴杆94的阻挡部941并解除对该轴杆94的卡掣状态。凭借轴杆穿设于螺杆,而将螺杆限位于容置槽内;以及控制操作件连动插销移动,进ー步控制插销顶压于轴杆与否,而达到限制活动颚是否能够相对固定颚棘动的功效,同时操作件受到顶撑组的顶撑而能够顶撑于插销,插销并凭借第二弹簧的弾性释放而顶掣于轴杆。这样的设计让插销、顶撑组与第二弹簧都成为必要的组件,对于活动扳手而言,配置的零件繁多又复杂,实有加以改良的必要。因此,本发明想排除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所遭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失,提供ー种具有棘动功能的活动扳手。本发明主要改良的技术手段为,其凭借该控制件直接对应于该调整装置,无需增设其它组件达到操控棘动与否的功效,确实能够以较少的组件,以及结构更简单的设计而达到活动扳手棘动功效的目的。
本发明次要改良的技术手段为,其轴件具有支撑该蜗轮的功效,且该轴件同时又与该控制件产生抵顶或啮合的功效,令该轴件的单ー组件能够具有两种功效,这样的设计能够减少组件的数量,且较少的组件有助于组装的效率,进ー步降低产制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具有棘动功能的活动扳手,其特征在于,包含有ー个本体,其包括ー个固定颚、ー个滑动槽、一个容室、ー个第一容孔、ー个第二容孔与ー个第三容孔,该固定颚位于该本体的ー侧,该滑动槽横向穿设于该本体,该容室位于该本体的中间部位且穿透该本体,该容室垂直且连通该滑动槽,该第一容孔平行于该滑动槽,该第一容孔连通该容室,该第二容孔垂直于该第一容孔,该第二容孔更局部连通该第一容孔,该第三容孔纵向设于该本体,该第三容孔相通该第二容孔,该第三容孔内设有ー组顶掣装置;ー个活动颚,其滑设于该滑动槽;一个调整装置,其设于该本体内并能够调整该活动颚移动于该滑动槽,进ー步控制该活动颚与该固定颚之间的距离,该调整装置包括一个轴件与一个蜗杆,该轴件包括第一段与第二段,该第一段的ー侧形成ー个平面,且该平面上设有数个顶掣齿,该第二段穿设于该蜗杆,该蜗杆并位于该容室,拨动该蜗杆能够控制该活动颚移动于该滑动槽;一个控制件,其穿设于该第二容孔,该控制件包括至少ー个移动面、至少ー个控制齿、至少ー个抵挡面与ー个顶掣槽,该移动面与该控制齿位于同一面,该抵挡面垂直于该控制齿,该移动面与该控制齿对应于该轴件的平面与顶掣齿,该控制齿选择性啮合于该顶掣齿,该抵挡面能够选择性抵设于该顶掣齿,该顶掣槽位于相反于该控制齿的一面,该顶掣槽受到该顶掣装置的顶掣,该控制件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改变,该控制件位于第一位置吋,该控制齿对应于该顶掣齿,该抵挡面抵挡于该顶掣齿,该活动颚无法相对该固定颚移动;该控制件位于第二位置时,该控制齿与该轴件的顶掣齿形成错位,令该控制齿能够啮合于该顶掣齿,该活动颚能够相对该固定颚移动。该顶掣槽呈倒V字形,其包括ー个第一斜面与ー个第二斜面,该控制件位于第一位置吋,该顶掣槽的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相接处受到该顶掣装置顶掣,该控制件位于第二位置吋,该顶掣槽的第一斜面受到该顶掣装置顶掣。该控制件能够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与第三位至之间切换改变,该控制件位于第三位置时,该顶掣槽的第二斜面对应该顶掣装置。该控制齿的齿顶与该移动面位于同一个水平位置。该调整装置还包括ー个弾性体,其位于该容室内,该轴件第一段穿设于该弾性体,该第一段与第二段相接处形成ー个挡部,该弾性体被限制于该蜗杆与该容室之间,该蜗杆被限制于该挡部。该调整装置更包括一个扣件,该第二段与第三段之间形成ー个环,该扣件扣设于该环沟,该蜗杆被限制于该挡部与该扣件之间。该活动颚包括一个滑移部、数个齿部与ー个颚部,该活动颚的齿部位于该滑移部的周缘,且该活动颚的齿部呈横向排列,该颚部位于相反于该活动颚的齿部的一端,该活动颚的滑移部滑设于该本体的滑动槽,该颚部对应于该固定颚,且该颚部与该固定颚能够夹持带驱动件,该蜗杆的周缘环设有数个齿部,该蜗杆的齿部啮合于该活动颚的齿部。该顶掣装置包括一个弹性件与一个顶掣件,该弹性件提供弹性释放而推动该顶掣件顶掣于该顶掣槽。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I.本发明具有棘动功能的活动扳手,其凭借该控制件直接对应于该调整装置,无 需增设其它组件达到操控棘动与否的功效,确实能够以较少的组件,以及结构更简单的设计而达到活动扳手棘动功效的目的。2.本发明具有棘动功能的活动扳手,其轴件具有支撑该蜗轮的功效,且该轴件同时又与该控制件产生抵顶或啮合的功效,令该轴件的单ー组件能够具有两种功效,这样的设计能够减少组件的数量,且较少的组件有助于组装的效率,进ー步降低产制成本。


图I是本发明具有棘动功能的活动扳手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发明具有棘动功能的活动扳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发明具有棘动功能的活动扳手另ー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发明具有棘动功能的活动板手又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发明由图I的5-5剖面线所取的剖视图;图6是本发明由图I的6-6剖面线所取的剖视图,表控制件位于第一位置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图5的延续,表示控制件位于第一位置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图6的延续,表示控制件位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图7的延续,表示控制件位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图9的延续,表示活动扳手具有棘动功效的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控制件位于第三位置的示意图;图12是ー种可往复转动的活动扳手的立体分解图。附图标记说明91固定颚;911容置槽;912滑道;913穿孔;914通孔;915贯孔;916辅助孔;92活动颚;921齿部;93螺杆;931外螺纹段;932第一弹簧;94轴杆;941阻挡部;95定位组;951第二弹簧;952插销;9521作动部;96顶撑组;961顶撑件;962第三弹簧;963旋盖;97操作件;971第一 V形顶掣面;972第二 V形顶掣面;10本体;101第一端;102第二端;103第一侧;104第二侧;11固定颚;12滑动槽;13客室;14第一容孔;15第二容孔;16第三容孔;17顶掣装置;171弹性件;172顶掣件;20活动颚;21滑移部;22齿部;23颚部;30调整装置;31轴件;311第一段;312第二段;313第三段;314挡部;315环沟;316平面;317顶掣齿;32弾性体;33蜗杆;331齿部;34扣件;40控制件;41移动面;42控制齿;43抵挡面;44顶掣槽;441第一斜面;442第二斜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有关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述如后,此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參照图I,为本发明具有棘动功能的活动扳手的立体外观图。本发明的具有棘动功能的活动扳手包括ー个本体10、ー个活动颚20、一个调整装置30与一个控制件40。该本体10包括第一端101、第二端102、第一侧103与第二侧104。该本体10第一端101供使用者握持,该本体10第二端102与该活动颚20能够驱动待驱动件。该调整装置30能够调整该活动颚20横向移动,该控制件40能够切换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该控制件40于第一位置吋,该活动颚20无法相对该本体10棘动;该控制件40于第二位置吋,该活动颚20能够相对该本体10棘动。本发明凭借该控制件40直接对应于该调整装置30,无需增设其 它组件达到操控棘动与否的功效,本发明确实能够以较少的组件,以及结构更简单的设计而达到活动扳手棘动功效的目的。參照图2、图3与图4,为本发明具有棘动功能的活动扳手的立体分解图。该本体10第二端102包括ー个固定颚11、ー个滑动槽12、一个容室13、ー个第一容孔14、ー个第二容孔15与ー个第三容孔16。该固定颚11由该本体10第二端102的端部朝相反于第一端101的方向延伸而出,且该固定颚11位于该本体10第一侧103。该滑动槽12横向穿设于该本体10,该滑动槽12穿透该第一侧103与第二侧104,且该滑动槽12朝向第二端102呈开放状。该容室13位于该本体10第二端102的中间部位且穿透该本体10,该容室13垂直且连通该滑动槽12。该第一容孔14平行于该滑动槽12,该第一容孔14穿透该第二侧104且连通该容室13,且该容室13位于该第一容孔14的两端之间。该第二容孔15垂直于该第一容孔14,该第二容孔15更局部连通该第一容孔14。该第三容孔16纵向设于该本体10,该第三容孔16相通该第二容孔15。该第三容孔16内设有ー组顶掣装置17,其包括ー个弹性件171与一个顶掣件172,该弹性件171提供弹性释放而推动该顶掣件172。该活动颚20滑设于该滑动槽12,该活动颚20包括一个滑移部21、数个齿部22与一个颚部23,该齿部22位于该滑移部21的周缘,且该齿部22呈横向排列,该颚部23位于相反于该齿部22的一端,该活动颚20的滑移部21滑设于该本体10的滑动槽12,该颚部23对应于该固定颚11,且该颚部23与该固定颚11能够夹持待驱动件。同时參照图5,该调整装置30能够调整该活动颚20移动于该滑动槽12,进ー步操控该活动颚20与该固定颚11之间的距离。该调整装置30包括一个轴件31、ー个弾性体32、一个蜗杆33与一个扣件34。该轴件31穿设于该第一容孔14,该轴件31包括第一段311、第二段312与第三段313。该第一段311与第二段312之间形成一个阶级落差,该轴件31第一段311局部位于该第一容孔14邻近该第二侧104的一端,该轴件31第二段312位于该容室13,该轴件31第三段313位于该第一容孔14邻近该第一侧103的一端。该第一段311与第二段312相接处形成一个挡部314,该第二段312与第三段313之间形成ー个环沟315。该第一段311的ー侧形成ー个平面316,且该平面316上设有数个顶掣齿317。该弾性体32与该蜗杆33都位于该容室13内,该轴件31第一段311穿设于该弹性体32,该轴件31第二段312穿设于该蜗杆33,该扣件34扣设于该轴件31的环沟315,该弾性体32被限制于该蜗杆33与该容室13之间,该蜗杆33挡设于该挡部314,该蜗杆33被限制于该挡部314与该扣件34之间。该蜗杆33的周缘环设有数个齿部331,该齿部331对应于该活动颚20的齿部22,拨动该蜗杆33能够控制该活动颚20的滑移部21移动于该滑动槽12。该控制件40穿设于该第二容孔15,该控制件40包括至少ー个移动面41、至少ー个控制齿42、至少ー个抵挡面43与ー个顶掣槽44,本实施例中共设有两个移动面41、两个控制齿42与两个抵挡面43。该移动面41与该控制齿42位于同一面,该控制齿42位于该两个移动面41之间,该控制齿42的齿顶与该移动面41位于同一个水平位置,该抵挡面43垂直于该控制齿42,该顶掣槽44位于相反于控制齿42的一面,该顶掣槽44呈倒V字形,其包括ー个第一斜面441与ー个第二斜面442。该移动面41与该控制齿42对应于该轴件31的平面316与顶掣齿317,该控制齿42选择性啮合于该顶掣齿317,该抵挡面43能够选择性抵设于该顶掣齿317。该顶掣槽44受到该顶掣装置17顶掣,该顶掣装置17的顶掣件172滑移于该第一斜面441或该第二斜面442,令该顶掣件172常态性位于该顶掣槽44的第一斜面441与第二斜面442相接处。參照图6与图7,为本发明控制件位于第一位置的示意图。该控制件40能够在第一 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改变,该控制件40位于第一位置吋,该顶掣槽44的第一斜面441与第二斜面442相接处受到该顶掣装置17的顶掣件172的顶掣,该弹性件171弾性释放顶推该顶掣件172,且该顶掣件172顶掣于该控制件40的第一斜面441与第二斜面442相接处,该控制件40的控制齿42对应于该轴件31的顶掣齿317,该抵挡面43抵挡于该顶掣齿317,此时,该调整装置30的轴件31被限制于该控制件40与该容室13之间,该轴件31无法相对该本体10横向移动,进一歩限制啮合于该蜗杆33的活动颚20无法相对该固定颚11移动,令该活动颚20与该固定颚11之间保有固定距离而驱动待驱动件。參照图8、图9与图10,为本发明控制件位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图。按压该控制件40,令该控制件40位于第二位置,该顶掣槽44的第一斜面441受到该顶掣装置17顶掣,该弹性件171弾性释放顶推该顶掣件172,且该顶掣件172顶掣于该控制件40的第一斜面441,该控制件40的控制齿42与该轴件31的顶掣齿317形成错位,換言之,该控制齿42能够啮合于该顶掣齿317。此时,往复扳动该本体10,该调整装置30的轴件31能够相对该控制件40移动,该顶掣齿317能够移动于该控制齿42,进ー步允许啮合于该蜗杆33的活动颚20能够相对该固定颚11移动,令该活动颚20与该固定颚11夹持待驱动件时,该活动颚20能够相对该固定颚11棘动,令本发明的活动扳手能够具有棘动功效,该活动颚20相对该固定颚11棘动时,该弾性体32受到该蜗杆33的抵压,该活动颚20欲相对该固定颚11复位吋,凭借该弾性体32的弾性释放而提供自动复位功效。当释放该控制件40,该顶掣装置17的顶掣件172受到该弹性件171的弹性释放,该顶掣件172推动该第一斜面441,而使得该第一斜面441与该第二斜面442相接处对应于该顶掣装置17,进ー步令该控制件40自动复位于第一位置。该轴件31具有支撑该蜗轮33的功效,且该轴件31同时又与该控制件40产生抵顶或啮合的功效,令该轴件31的单ー组件能够具有两种功效,这样的设计能够减少组件的数量,且较少的组件有助于组装的效率,进ー步降低产制成本。參照图11,为本发明控制件位于第三位置的示意图。该控制件40更能够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与第三位置之间切换改变。该控制件40位于第三位置吋,该顶掣槽44的第ニ斜面442受到该顶掣装置17顶掣,该弹性件171弾性释放顶推该顶掣件172,且该顶掣件172顶掣于该控制件40的第二斜面442,该控制件40的控制齿42与该轴件31的顶掣齿317形成错位,换言之,该控制齿42能够啮合于该顶掣齿317。此时,往复扳动该本体10,该调整装置30的轴件31能够相对该控制件40移动,该顶掣齿317能够移动于该控制齿42,进ー步允许啮合于该蜗杆33的活动颚20能够相对该固定颚11移动,令该活动颚20与该固定颚11夹持待驱动件时,本发明的活动扳手能够具有棘动功效。当释放该控制件40,该顶掣装置17的顶掣件172受到该弹性件171的弹性释放,该顶掣件172推动该第二斜面442,而使得该第一斜面441与该第二斜面442相接处对应于该顶掣装置17,进ー步令该控制件40自动复位于第一位置。
·
就以上所述可以归纳出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I.本发明具有棘动功能的活动扳手,其凭借该控制件直接对应于该调整装置,无需增设其它组件达到操控棘动与否的功效,确实能够以较少的组件,以及结构更简单的设计而达到活动扳手棘动功效的目的。2.本发明具有棘动功能的活动扳手,其轴件具有支撑该蜗轮的功效,且该轴件同时又与该控制件产生抵顶或啮合的功效,令该轴件的单ー组件能够具有两种功效,这样的设计能够减少组件的数量,且较少的组件有助于组装的效率,进ー步降低产制成本。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ー种具有棘动功能的活动扳手,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ー个本体,其包括ー个固定颚、ー个滑动槽、一个容室、ー个第一容孔、ー个第二容孔与ー个第三容孔,该固定颚位于该本体的ー侧,该滑动槽横向穿设于该本体,该容室位于该本体的中间部位且穿透该本体,该容室垂直且连通该滑动槽,该第一容孔平行于该滑动槽,该第一容孔连通该容室,该第二容孔垂直于该第一容孔,该第二容孔更局部连通该第一容孔,该第三容孔纵向设于该本体,该第三容孔 相通该第二容孔,该第三容孔内设有ー组顶掣装置; ー个活动颚,其滑设于该滑动槽; 一个调整装置,其设于该本体内并能够调整该活动颚移动于该滑动槽,进一歩控制该活动颚与该固定颚之间的距离,该调整装置包括一个轴件与一个蜗杆,该轴件包括第一段与第二段,该第一段的ー侧形成ー个平面,且该平面上设有数个顶掣齿,该第二段穿设于该蜗杆,该蜗杆并位于该容室,拨动该蜗杆能够控制该活动颚移动于该滑动槽; 一个控制件,其穿设于该第二容孔,该控制件包括至少ー个移动面、至少ー个控制齿、至少ー个抵挡面与ー个顶掣槽,该移动面与该控制齿位于同一面,该抵挡面垂直于该控制齿,该移动面与该控制齿对应于该轴件的平面与顶掣齿,该控制齿选择性啮合于该顶掣齿,该抵挡面能够选择性抵设于该顶掣齿,该顶掣槽位于相反于该控制齿的一面,该顶掣槽受到该顶掣装置的顶掣,该控制件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改变,该控制件位于第一位置吋,该控制齿对应于该顶掣齿,该抵挡面抵挡于该顶掣齿,该活动颚无法相对该固定颚移动;该控制件位于第二位置时,该控制齿与该轴件的顶掣齿形成错位,令该控制齿能够啮合于该顶掣齿,该活动颚能够相对该固定颚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棘动功能的活动扳手,其特征在于该顶掣槽呈倒V字形,其包括ー个第一斜面与ー个第二斜面,该控制件位于第一位置吋,该顶掣槽的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相接处受到该顶掣装置顶掣,该控制件位于第二位置吋,该顶掣槽的第一斜面受到该顶掣装置顶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棘动功能的活动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控制件能够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与第三位至之间切换改变,该控制件位于第三位置时,该顶掣槽的第二斜面对应该顶掣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棘动功能的活动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齿的齿顶与该移动面位于同一个水平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棘动功能的活动扳手,其特征在于该调整装置还包括ー个弾性体,其位于该容室内,该轴件第一段穿设于该弾性体,该第一段与第二段相接处形成ー个挡部,该弾性体被限制于该蜗杆与该容室之间,该蜗杆被限制于该挡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棘动功能的活动扳手,其特征在于该调整装置更包括ー个扣件,该第二段与第三段之间形成ー个环,该扣件扣设于该环沟,该蜗杆被限制于该挡部与该扣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棘动功能的活动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活动颚包括ー个滑移部、数个齿部与ー个颚部,该活动颚的齿部位于该滑移部的周缘,且该活动颚的齿部呈横向排列,该颚部位于相反于该活动颚的齿部的一端,该活动颚的滑移部滑设于该本体的滑动槽,该颚部对应于该固定颚,且该颚部与该固定颚能够夹持带驱动件,该蜗杆的周缘环设有数个齿部,该蜗杆的齿部啮合于该活动颚的齿部。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棘动功能的活动扳手,其特征在于该顶掣装置包括一个弹性件与一个顶掣件,该弹性件提供弹性释放而推动该顶掣件顶掣于该顶掣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具有棘动功能的活动扳手,包括一个本体、一个活动颚、一个调整装置与一个控制件。该本体与该活动颚能够驱动待驱动件。该调整装置能够调整该活动颚横向移动,该控制件能够切换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该控制件于第一位置时,该活动颚无法相对该本体棘动;该控制件于第二位置时,该活动颚能够相对该本体棘动。本发明凭借该控制件直接对应于该调整装置,无需增设其它组件达到操控棘动与否的功效,本发明确实能够以较少的组件,以及结构更简单的设计而达到活动扳手棘动功效的目的。
文档编号B25B13/58GK102837280SQ201110172379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4日
发明者黄秉文 申请人:志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