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0296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扳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的机械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扳手。
背景技术
扳手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在通信行业的插板、插件中普遍使用,帮助插板、插件插入或拔出,图1是一种常见的扳手结构,占用较小的空间,采用轴套铆接安装,为了增加手感,常配备金属簧片或橡胶件增加阻尼,如图2所示,件101为扳手,件102为阻尼环,件103 为轴套,件104为面板,但是由于间隙的存在,如图3所示,该结构存在铆接后扳手不平齐的情况,向上或向下倾斜,影响外观。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相关技术中,在插板、插件中使用常规扳手时,铆接后扳手不平齐,向上或向下倾斜,影响外观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扳手,以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之一。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扳手,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连接部,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均垂直于连接部,且第一夹持部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的一端通过连接部相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扳手头部设置两个相连的夹持部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插板、插件中使用常规扳手时,铆接后扳手不平齐,向上或向下倾斜,影响外观等问题,进而达到了使安装扳手的装置安装后更加整齐美观的效果。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相关技术的常见片式扳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相关技术的片式扳手与面板安装剖面示意图;图3为根据相关技术的片式扳手与面板安装后倾斜示意图;图4为根据相关技术的带走线架的插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扳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例的扳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例的扳手与插板的铆接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例的附加扎线零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例的另一种扎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016]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扳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扳手包括夹持部和与其相连的手柄4,其中,上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部1、第二夹持部2、连接部3,第一夹持部1与第二夹持部2均垂直于连接部3,且第一夹持部1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2的一端通过连接部3相连接。图5所示的扳手,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插板、插件中使用常规扳手时,铆接后扳手不平齐,向上或向下倾斜,影响外观等问题,进而达到了使安装扳手的装置安装后更加整齐美观的效果。相关技术中,对于单板插件来说,面板有很多器件开口,同外界通过线缆连接,传递数据信息,这些线缆需要固定,以保持设备外观整齐,同时保证接触的可靠性能,特别是对于横插板插箱,需要提供线缆固定的支撑,附图4所示的是一种典型的扎线架,由固定块与钢丝折弯件组成,通过螺钉固定在插板上,面板出口器件连接线缆捆扎在钢丝上,可以看出,该扎线架与扳手是互不相干的两个零件。因此,优选地,上述手柄4上还可以设置有扎线结构5。上述扎线结构5由多个并排相连的以下之一结构组成方孔结构、圆孔结构、圆杆结构。在优选实施过程中,上述扎线结构5还可以为以下之一结构一个方孔结构、一个圆孔结构、一个圆杆结构。优选地,上述扎线结构5上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束线座结构。从上述优选实施例可以看出,上述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扎线功能的扳手,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需要额外增加扎线结构而占用面板器件布局空间的问题,减少了在面板上附加的走线零件的设计与装配,节省了面板器件布局空间,结构设计简单,同时也节约了成本。优选地,第一夹持部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7,第二夹持部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 8;第一安装孔7向上延伸有中空的第一凸台结构,第二安装孔8向下延伸有中空的第二凸台结构。优选地,扳手装配时,上述第一安装孔7与第一凸台结构形成的沉孔结构内可以设置有阻尼组件,上述第二安装孔8与第二凸台结构形成的沉孔结构内也可以设置有阻尼组件。优选地,上述手柄4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附加扎线结构的开孔6。优选地,上述手柄4与连接部3的下半部分连接。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实施例,以下结合相关附图及以下实例详细说明。实例1本实例提供的扳手,可以实现线缆的固定功能,同时解决现有片式扳手中存在的装配后不整齐的问题。如图6所示,本实例中,扳手结构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插件进入时与导轨或箱体接触部分11 ;拔出时与导轨或箱体接触部分12,11与12部分之间开有让位缺口 ;扳手固定时与面板或其它结构件铆接的安装孔13部分及16部分。此处相当于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一安装孔7和第二安装孔8。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仅为描述方便,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
新型,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第二”可以互换。从图6可以看出,扳手分上下两层结构,上层14、15这部分结构与11、12完全相同,便于插入或拔出时同时受力,16部分与13部分的凸台与沉孔位置相反(即16部分向上延伸有中空的第一凸台结构,13部分向下延伸有中空的第二凸台结构,此处所指沉孔为上述凸台结构与16或13部分的安装孔形成的沉孔结构),主要是便于图2中所示的件102 阻尼环、件103轴套的装配,11与14间高度方向的距离与插板的宽度相匹配,两部分结构通过17相连;扳手的拨杆部分18,长度可以做成系列,以适应不同的产品及插拔力;扳手的扎线部分19,可以做成圆杆、方形或其它结构,便于扎线即可,本实例采用方孔结构,与扳手一体;在扳手的拨杆部分18与扎线部分19的部分设置开孔20,当插件长度比较大时,可以附加其它零件来扎线,开孔20即为与其它零件的连接部分。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例的扳手与插板的铆接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件 701为本实例中的扳手,件702为阻尼环,件703为轴套,件704为面板。此处,所述件702, 件703,件704,与图2中件102,件103,件104结构类似。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例的附加扎线零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扎线结构包括以上所述的扳手701以及附加扎线零件705,可以根据插板长度决定是否需要采用附加扎线零件705。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例的另一种扎线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与插板连接部分结构同图6、图7,扎线部分19在扳手的尾部开孔,采用附加束线座706,可实现线缆的快速固定。上述实例中的扳手在实际应用时的工作流程如下1)将插板水平放置,扳手从插板面板一侧套入,将阻尼簧片或阻尼环702放在扳手的沉孔中,套入轴套703,然后将插板翻过来,压铆,铆接后按同样的方式铆接扳手的另一边,铆接后保证扳手转动灵活,有一定的阻尼感;2)进行插板装配,将插板插入插箱对应位置,固定好;3)将线缆插入插板面板出口器件孔中,如没有附加扎线装置,则将线缆直接捆扎在扳手尾部,具体可参见上述实例中对图6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如有采用附加的扎线装置,则可将附加扎线零件705与扳手连接,然后将线缆卡入槽中,具体可参见上述实例中对图7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4)插板拔出时,需要先将线缆从扳手上松开,从器件孔中拔出,然后才能拔出插板;5)对于水平放置的插板,根据插板与扳手长度及实际出口器件情况,决定是否采用件附加扎线零件705,以加大扎线空间。综上所述,上述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扎线功能的扳手,同时利用双面固定结构,解决了片式扳手装配后的倾斜问题。扳手直接带扎线功能,或者简单安装孔,减少了在面板上附加的走线零件的设计与装配,节省了面板器件布局空间,使得结构设计变得简单,同时也节约了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扳手,包括夹持部和与其相连的手柄G),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部(1)、第二夹持部(2)、连接部(3),所述第一夹持部(1)与所述第二夹持部( 均垂直于所述连接部(3),且所述第一夹持部(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部O)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部( 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4)上设置有扎线结构(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扎线结构(5)由多个并排相连的以下之一结构组成方孔结构、圆孔结构、圆杆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扎线结构(5)为以下之一 一个方孔结构、一个圆孔结构、一个圆杆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扎线结构(5)上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束线座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夹持部( 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向上延伸有中空的第一凸台结构,所述第二安装孔向下延伸有中空的第二凸台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凸台结构形成的沉孔结构内设置有阻尼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凸台结构形成的沉孔结构内设置有阻尼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4)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附加扎线结构的开孔(6)。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4)与所述连接部 (3)的下半部分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扳手,包括夹持部和与其相连的手柄(4),其中,上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部(1)、第二夹持部(2)、连接部(3),第一夹持部(1)与第二夹持部(2)均垂直于连接部(3),且第一夹持部(1)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2)的一端通过连接部(3)相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在插板、插件中使用常规扳手时,铆接后扳手不平齐,向上或向下倾斜,影响外观等问题,进而达到了使安装扳手的装置安装后更加美观的效果。
文档编号B25B13/48GK201970241SQ20112000492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0日
发明者张峰, 詹强, 赵保周, 高晓燕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