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射钉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混凝土强度和紧固零部件的射钉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射钉器,如图I所示,由外套管8、活塞7、活塞筒10、扳机16、握把17、钉管18、限位销12、退壳机构、击发机构、保险阻铁20等组成。活塞筒10位于外套管8内,活塞7位于活塞筒10内,钉管18设置在活塞筒10的前端,退壳机构位于活塞7的后方,击发机构位于退壳机构的后方。击发机构由击针6、击针簧13、击针座14、击针座簧15组成。限位销12设置在外套管8的前部侧壁上,活塞筒10上设置有与限位销12对应的滑槽10a。退壳机构由弹膛体I和退弹套19构成,在弹膛体I内轴向开有弹膛2,退弹套19活套装在弹 膛体I外,两者的后端面齐平。退弹套19的后部为退弹套底板19a,弹膛体I和退弹套19的后部均设置有台阶。退壳台阶是A是由弹膛体I和退弹套19组装在一起后形成的,退壳台阶A—部分位于弹膛体I上,另一部分位于退弹套底板19a上。存在的主要缺点是1)退弹套19由前部的环套部分19b和后部的退弹套底板19a两部分组成,结构复杂,加工技术要求高,加工制造难度大。2)退弹套底板19a为主要工作部分,使用过程中容易变形,造成整个退弹套19报废,使用成本高。3)为解决退壳套19移动时的定向(防旋转)、定位(保持移动距离)及防止滑脱等问题,需要在弹膛体I外壁上设置限位销19c,退弹套19外壁上也要相应地设置限位销槽19d,使结构更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加工制造、使用成本低的射钉器。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射钉器,包括外套管、扳机、握把、位于外套管内的活塞筒、位于活塞筒内的活塞、位于活塞筒前端的钉管、位于活塞后方的退壳机构、位于退壳机构后方的击发机构,所述击发机构包括击针、击针簧、击针座、击针座簧,所述外套管的前部侧壁上设置有限位销,所述活塞筒上设置有与限位销对应的滑槽,关键在于所述退壳机构包括同轴设置的弹膛体和退壳板,所述弹膛体和退壳板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一起组成弹膛组件,所述弹膛组件内轴向开有弹膛和退壳台阶,所述退壳台阶位于弹膛后侧并与弹膛同轴,所述弹膛体的中心线与活塞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弹膛体外套装有衬套,所述衬套前端延伸到活塞筒的中部,后端抵在退壳板的前端面上。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射钉器退弹套制造难度高、使用寿命短的问题进行改进设计,由退壳板和衬套替代退弹套实现退壳。改进后的结构,由于弹膛体和退壳板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一起,解决了退壳板在向后移动时的定向、定位和滑脱问题,不需要另外设置限位销及限位销槽,进一步简化了结构。[0009]使用上述方案,弹膛中心线的设置有两种选择(I)弹膛的中心线与弹膛体的中心线重合,弹膛体的中心线与活塞的中心线重合,击针的中心线偏离弹膛体的中心线。这种结构符合传统射钉器的使用习惯;(2)弹膛的中心线偏离弹膛体的中心线重合,而击针的中心线与弹膛体的中心线及活塞的中心线重合。这种结构形式,可通过更换弹膛体组件(配备不同型号的弹膛组件),在不变动射钉器其他部件的情况下,使用不同型号的射钉弹。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设计巧妙,具有结构简单、加工难度及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图I是传统射钉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式之一。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式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2所述的射钉器,由外套管8、活塞7、活塞筒10、扳机16、握把17、钉管18、限位销12、退壳机构、击发机构、保险阻铁20等组成。活塞筒10位于外套管8内,活塞7位于活塞筒10内,钉管18设置在活塞筒10的前端,退壳机构位于活塞7的后方,击发机构位于退壳机构的后方。击发机构由击针6、击针簧13、击针座14、击针座簧15组成。限位销12设置在外套管8的前部侧壁上,活塞筒10上设置有与限位销12对应的滑槽10a。活塞7、活塞筒10、外套管8均同轴设置,以上所述与传统射钉器结构一致,在此不再赘述。区别在于退壳机构的结构形式,其设置方式通过以下两种实施例具体说明实施例I :如图3所示的退壳机构,由弹膛体I、退壳板3、紧固件4和衬套11组成。弹膛体I和退壳板3通过紧固件4连接在一起组成弹膛组件。弹膛组件内轴向开有弹膛2和退壳台阶A,退壳台阶A始终位于弹膛2后侧并与弹膛2同轴。弹膛体I、退壳板3和衬套11同轴设置,弹膛体I的中心线与活塞7的中心线重合。弹膛体I的后端面与退壳板3的前端面贴合,弹膛2开在弹膛体I内,退壳台阶A开在退壳板3上。弹膛体I的前端设置有外螺纹,用于与活塞筒10相连。衬套11套装在弹膛体I外,衬套11的前端延伸到活塞筒10的中部,后端抵在退壳板3的如端面上。弹膛2的中心线与弹膛体I的中心线重合,击针6的中心线偏离弹膛体I的中心线,这种射钉器只适用于一种规格的射钉弹。实施例2,如图4所示的退壳机构,由弹膛体I、退壳板3、紧固件4和衬套11组成。弹膛体I和退壳板3通过紧固件4连接在一起组成弹膛组件。弹膛组件内轴向开有弹膛2和退壳台阶A,退壳台阶A始终位于弹膛2后侧并与弹膛2同轴。弹膛体I、退壳板3和衬套11同轴设置,弹膛体I的中心线与活塞7的中心线重合。弹膛体I的前端设置有外螺纹,用于与活塞筒10相连。衬套11套装在弹膛体I外,衬套11的前端延伸到活塞筒10的中部,后端抵在退壳板3的前端面上。以上所述与实施例I完全相同。[0023]与实施例I的区别在于弹膛2开在弹膛体I内,弹膛体I的后部延伸有凸台,退壳板3套装在弹膛体I后部的凸台上,两者的后端面齐平。退壳台阶A是由弹膛体I和退壳板3组装在一起后形成的,退壳台阶A —部分位于弹膛体I上,另一部分位于退壳板3上。弹膛2的中心线偏离弹膛体I的中心线,击针6的中心线与弹膛体I的中心线重合。这种射钉器只需更换弹膛组件,便可适用于各种规格的射钉弹。如图3— 4,弹膛体I和退壳板3通过紧固件4连接在一起,紧固件4可以是连接螺钉、铆钉或销钉,紧固件4的数量不限,根据需要设置。在弹膛体I内开有前大后小的台阶形紧固件过孔,退壳板3上开有紧固件固定孔。紧固件4的端头与弹膛体I的前端面齐平,或紧固件4的端头沉于弹膛体I内,总之,紧固件4的端头不能凸出弹膛体I的前端面。紧固件4穿过弹膛体I与退壳板3相连接。最好是,在紧固件4的腰部套装有回位弹簧5,回位弹簧5设置在紧固件过孔的大直径段。当采用连接螺钉作为紧固件4时,为固定连接螺钉,退壳板3上所开的紧固件固定孔为螺纹孔。紧固件4和回位弹簧5的设置组数不限,但最好是一组、两组或三组,沿着弹膛体I的中心成圆周分布。如图3所示,最好是,紧固件4的端头沉于弹膛体I内,并在紧固件4的前端设置密封垫圈21,防止射钉弹爆发时产生的 高压气体通过紧固件过孔向后泄露。结合实施例I和2,在弹膛体I外套装有衬套11,当活塞筒10向前移动时,衬套11接触限位销12并阻止衬套11继续向前移动,达到退壳目的。退壳台阶A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由弹膛体I和退壳板3组成,另一种是单独设置在退壳板3上;两种结构形式的退壳台阶A既适用于弹膛2的中心线与弹膛体I的中心线重合的情况,又适用于弹膛2的中心线与弹膛体I的中心线偏离的情况。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此作为实用新型的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简单组合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射钉器,包括外套管(8)、扳机(16)、握把(17)、位于外套管(8)内的活塞筒(10)、位于活塞筒(10)内的活塞(7)、位于活塞筒(10)前端的钉管(18)、位于活塞(7)后方的退壳机构、位于退壳机构后方的击发机构,所述击发机构包括击针(6)、击针簧(13)、击针座(14)、击针座簧(15),所述外套管(8)的前部侧壁上设置有限位销(12),所述活塞筒(10)上设置有与限位销(12)对应的滑槽(10a),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壳机构包括同轴设置的弹膛体(I)和退壳板(3),所述弹膛体(I)和退壳板(3)通过紧固件(4)连接在一起组成弹膛组件,所述弹膛组件内轴向开有弹膛(2)和退壳台阶(A),所述退壳台阶(A)位于弹膛(2)后侧并与弹膛(2)同轴,所述弹膛体(I)的中心线与活塞(7)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弹膛体(I)外套装有衬套(11 ),所述衬套(11)前端延伸到活塞筒(10)的中部,后端抵在退壳板(3)的前端面上。
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射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膛体(I)内开有前大后小的台阶形紧固件过孔,退壳板(3)上开有紧固件固定孔,所述紧固件(4)的端头沉于弹膛体(I)内,并在紧固件(4)的前端设置有密封垫圈(21)。
3.按照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射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膛(2)的中心线与所述弹膛体(I)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击针(6)的中心线偏离弹膛体(I)的中心线。
4.按照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射钉器弹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膛(2)的中心线偏离所述弹膛体(I)的中心线,所述击针(6)的中心线与弹膛体(I)的中心线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射钉器,由外套管、扳机、握把、活塞筒、活塞、钉管、退壳机构、击发机构等组成,退壳机构由弹膛体、退壳板、紧固件和衬套组成。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设计巧妙,具有结构简单、加工难度及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文档编号B25C1/08GK202507242SQ20122012070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8日
发明者聂铄苏 申请人:聂铄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