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摇把式内六角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5801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摇把式内六角扳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五金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六角扳手。
技术背景内六角扳手用于一个六角插口头螺丝的工具,螺丝和工具之间有六个接触面,受力充分且不容易损坏;简单而且轻巧,可以用来拧非常小的螺丝或深孔中螺丝;通过扭矩施加对螺丝的作用力,大大降低了使用者的用力强度;而且,可以利用扳手的两端长度来达到改变扭矩的目的。所以内六角扳手在现代家具工业所涉及到的安装工具中是最好用的工具。现有的内六角扳手由相互垂直的长臂端与短臂端构成,外形呈“L”型,其两端呈正六边形,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I、因其直径一般都比较细,操作时,不易被人掌控,而且使用起来也比较费力;2、主要是靠人手来操作,故其在使用时,易造成用力不均而使阀芯关不紧密;3、连续使用时,其边缘易对人手造成伤害,如手掌磨伤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就是要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性能好、操作简便且省力的摇把式内六角扳手。为了达到上述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摇把式内六角扳手,包括六角杆、连杆与摇把,所述六角杆与摇把反向垂直固定在连杆两端,形成Z字形结构。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是,所述连杆是由六角杆折弯形成的一体结构。为了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对人手的伤害,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是,所述摇把的外周设有套筒。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L型的内六角扳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实用新型呈Z型,加大了力矩,使用起来更省力,并在拧阀芯时能使其关闭得更紧密;2、在原有的L型内六角扳手上增加了一个专门用于人手把握使用的摇把,使用起来更方便操作,并且在连续使用时不会造成对手掌的磨伤。
以下结合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六角杆,2-连杆,3-摇把,4-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一如图I所示,一种摇把式内六角扳手,包括杆状的六角杆I、连杆2与摇把3,所述六角杆I与摇把3通过连杆2固接成Z形结构,其中六角杆I与摇把3是焊接固定在连杆2的两端,摇把3的外周设有套筒4。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一种摇把式内六角扳手,包括杆状的六角杆I、连杆2与摇把3,所述六角杆I与摇把3通过连杆2固接成Z形结构,连杆2是由六角杆I 一体折弯形成的,摇把3焊接在连杆2的端头,摇把3的外周设有套筒4。以上实施例并非仅限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有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思想 而进行修改或变动的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摇把式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六角杆、连杆与摇把,所述六角杆与摇把反向垂直固定在连杆两端,形成Z字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摇把式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是由六角杆折弯构成的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摇把式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把上设套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摇把式内六角扳手,包括六角杆、连杆与摇把,所述六角杆与摇把反向垂直固定在连杆两端,形成Z字形结构。本实用新型呈Z型,加大了力矩,使用起来更省力,并在拧阀芯时能使其关闭得更紧密;增加了一个专门用于人手把握使用的摇把,使用起来更方便操作,在连续使用时不会造成对手掌的磨伤。
文档编号B25B13/02GK202540197SQ201220141768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6日
发明者刘洪程, 张友华, 汤保明 申请人:安徽坂田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