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出救生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0159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弹出救生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弹出救生钳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工具,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弹出救生钳。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的便携式多用钳子由左、右两片手柄与两钳夹分别铆接而成;需打开 使用时,两手要同时配合才能打开,收折钳子时,也要用双手配合才能收折,如另一只手干 其它工作时,此种钳子就不能展开工作,特别在高空等复杂的工作环境中更显不便。实用新型内容[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与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 弹出的便携救生钳。[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0005]一种弹出救生钳,包括钳体、手柄、第一钳夹、第二钳夹、第一钳体片和第二钳体 片,所述钳体与第一钳夹一体形成;所述手柄位于第一钳体片和第二钳体片之间,所述手柄 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钳体片的一端、第二钳体片的一端绞接;所述钳体上设有第一铆钉、第二 铆钉及拉簧钉;所述第一钳体片的中部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钳体片的中部与第一滑槽 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铆钉和第二铆钉嵌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0006]所述第一滑槽的上方设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与所述拉簧钉连接,另一端与第 一钳体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槽的下方设有带齿推键开关、带齿锁片和第一压簧;所述 带齿推键开关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钳体片上,另一端通过齿纹与带齿锁片的齿纹啮合与带齿 锁片的一端连接;所述带齿锁片的中部与第一钳体片连接;所述第一压簧的一端压在带齿 锁片上,另一端与第一钳体片连接;[0007]所述第二滑槽靠近钳夹的一端装有锁定钩及第二压簧;所述锁定钩的一端与第二 钳体片铰接;所述第二压簧的一端压在锁定钩上,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钳体片上;[0008]所述手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钳体片的一端、第二钳体片的一端铰接;所述手柄 上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内设有解锁按钮,所述解锁按钮与所述第二钳夹的后端通 过螺钉连接;所述解锁按钮与第二钳夹的后端之间设有第一弹簧;[0009]所述手柄与钳体之间设有第二弹簧;[0010]当打开弹出救生钳时,所述锁定钩钩住钳体上的第二铆钉;[0011]当折叠救生钳时,所述带齿锁片靠近钳夹的一端与钳体上的第二铆钉相扣。[0012]所述玻璃撞击器设于第一钳体片和第二钳体片之间;所述玻璃撞击器包括外壳、 压缩筒和合金撞针,所述压缩筒安装于外壳的前部,压缩筒的两侧设有L型槽,所述压缩筒 底部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合金撞针设于外壳的中部,合金撞针的中部设有定位销钉;所 述外壳后部设有用于将合金撞针射出的强力弹簧;所述外壳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窗口斜 面;同一侧的窗口斜面倾斜方向相同,在长度方向上前后排列;不同侧的窗口斜面倾斜方 向相反。[0013]所述第二钳体片与第三钳体片之间设有刀,所述刀的一端分别与第三钳体片的一端、第二钳体片的一端铰接。[0014]所述第一钳体片和第二钳体片之间还设有十字螺丝刀,所述十字螺丝刀的一端分别与第一钳体片的一端、第二钳体片的一端铰接。[0015]所述第一钳体片和第二钳体片之间还设有开瓶器,所述开瓶器的一端分别与第一钳体片的一端、第二钳体片的一端铰接。[0016]所述开瓶器的末端为小一字螺丝刀。[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0018]1、本实用新型的钳夹、手柄通过拉簧、带齿推键开关、带齿锁片和压簧实现自动弹出,使用者不需使用两只手打开。[0019]2、本实用新型的钳夹、手柄通过锁定钩、压簧、解锁按钮可实现自动折叠。[0020]3、本实用新型还带有玻璃撞击器,用力推压玻璃撞击器前端的压缩筒,合金撞针可自动射出,将汽车玻璃撞成龟裂,困在车内的乘客可容易打烂玻璃逃生。[0021]4、本实用新型还带有刀、十字螺丝刀、开瓶器、小一字螺丝刀,功能多样,造型小巧,方便携带。

图1为所有工具折脅的立体不意图。图2为图I的正视图。
图3为钳夹移出钳体片外,钳夹张开,其它工具折叠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所有工具全部展开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钳夹移出钳体片外,钳夹合起来,其它工具折叠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图5的左视图。图8为图5的右视图。图9为图5的仰视图。图10为锁定钩固定钳子的示意图。图11为锁定钩解锁的示意图。图12为玻璃撞击器的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剖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0036]实施例[0037]如图1-1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弹出救生钳,包括钳8,所述钳8包括钳体83、第一钳夹81、第二钳夹82、手柄10、第一钳体片1、第二钳体片2、第三钳体片3、十字螺丝刀 14、开瓶器13、小一字螺丝刀131、玻璃撞击器9。[0038]所述钳体83与第一钳夹81 —体形成;所述手柄10位于第一钳体片1和第二钳体片2之间,所述手柄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钳体片I的一端、第二钳体片2的一端铰接;所述 第一钳夹81中部与第二钳夹82中部用铆钉铰接;所述钳体83上设有第一铆钉831、第二 铆钉832及拉簧钉833 ;所述第一钳体片I的中部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钳体片的中部与 第一滑槽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铆钉831和第二铆钉832嵌于第一滑槽和第 二滑槽内;所述第一滑槽的上方设有拉簧7,所述拉簧7的一端与所述拉簧钉833连接,另 一端与第一钳体片I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槽的下方设有带齿推键开关4、带齿锁片5和第 一压簧6 ;所述带齿推键开关4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钳体片I上,另一端通过齿纹与带齿锁片 5的齿纹啮合与带齿锁片5的一端连接;所述带齿锁片5的中部与第一钳体片I连接;所述 第一压簧6的一端压在带齿锁片5上,另一端与第一钳体片I连接;所述第二滑槽靠近钳夹 的一端装有锁定钩15及第二压簧17 ;所述锁定钩15的一端与第二钳体片2铰接;所述第 二压簧17的一端压在锁定钩15上,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钳体片2上;所述手柄10上设 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内设有解锁按钮11,所述解锁按钮11与所述第二钳夹82的后端 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解锁按钮11与第二钳夹的后端之间设有第一弹簧19 ;所述手柄10与 钳体83之间设有第二弹簧18。[0039]所述刀12设于第三钳体片3与第二钳体片2之间,所述刀12的一端分别与第三 钳体片3的一端、第二钳体片2的一端铰接。[0040]所述十字螺丝刀14设于第一钳体片I和第二钳体片2之间,所述十字螺丝刀14 的一端分别与第一钳体片I的一端、第二钳体片2的一端铰接。[0041]所述开瓶器13设于第一钳体片I和第二钳体片2之间,所述开瓶器13的一端分 别与第一钳体片I的一端、第二钳体片2的一端铰接;所述开瓶器13的末端为小一字螺丝 刀 131。[0042]所述玻璃撞击器9设于第一钳体片I和第二钳体片2之间;所述玻璃撞击器9包 括外壳99、压缩筒93和合金撞针94,所述压缩筒93安装于外壳99的前部,压缩筒93的两 侧设有L型槽,所述压缩筒93底部安装有复位弹簧97 ;所述合金撞针94设于外壳99的中 部,合金撞针94的中部设有定位销钉95 ;所述外壳99后部设有用于将合金撞针94射出的 强力弹簧96 ;所述外壳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窗口斜面,其中窗口斜面91、92位于同一侧,窗 口斜面911、921位于另一侧;同一侧的窗口斜面倾斜方向相同,在长度方向上前后排列;不 同侧的窗口斜面倾斜方向相反。[0043]需要打开钳8时,用手推带齿推键开关4 一端的推钉,带齿推键开关4推动带齿锁 片5的另一端脱离钳体83上的第二铆钉832,由于拉簧7与钳夹82上拉簧钉连接,通过拉 簧7的拉力将钳8弹出钳体I外,此时在压簧17作用下,锁定钩15扣在钳体83的第二铆 钉832上,使弹出的钳8固定,弹簧18将钳8张开,钳8即可使用(如图10所示)。当需要 收折钳8时,按压解锁按钮11作用在锁定钩15上解锁(如图11所示),向后推解锁按钮11, 钳8沿手柄滑槽、钳体滑槽进入钳体内,此时带齿锁片5在压簧6的压力下,扣住钳体83上 的第二铆钉832,完成钳8的折叠(如图2所示)即可携带。[0044]当需要使用玻璃撞击器9时,用力推压玻璃撞击器9前端的压缩筒93,此时压缩筒 93两侧的L型槽凹位98扣住合金撞针94上的销钉95带动合金撞针94向后运动,合金撞 针94推压强力弹簧96压缩,当合金撞针94上的销钉95运动到玻璃撞击器9外壳的窗口 斜面92时,窗口斜面92强迫合金撞针94上的销钉95旋转53° (玻璃撞击器9外壳两侧有倾斜方向相反的窗口斜面,两斜面同时起作用),销钉95从压缩筒93底部L型槽凹位98 脱出,合金撞针94解锁,强力弹簧96将合金撞针94射出,把玻璃撞裂。此时手松开,压缩 筒93在复位弹簧97的作用下将合金撞针94上的销钉95推到玻璃撞击器外壳9的窗口斜 面91上,窗口斜面91强迫销钉95带动合金撞针94旋转53°,销钉95复位进压缩筒93的 L型槽凹位98内,此时可进行下一次使用。[0045]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所述 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 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弹出救生钳,包括钳体、手柄、第一钳夹、第二钳夹、第一钳体片和第二钳体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钳体与第一钳夹一体形成;所述手柄位于第一钳体片和第二钳体片之间,所述手柄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钳体片的一端、第二钳体片的一端铰接;所述钳体上设有第一铆钉、第二铆钉及拉簧钉;所述第一钳体片的中部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钳体片的中部与第一滑槽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铆钉和第二铆钉嵌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 所述第一滑槽的上方设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与所述拉簧钉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钳体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槽的下方设有带齿推键开关、带齿锁片和第一压簧;所述带齿推键开关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钳体片上,另一端通过齿纹与带齿锁片的齿纹啮合与带齿锁片的一端连接;所述带齿锁片的中部与第一钳体片连接;所述第一压簧的一端压在带齿锁片上,另一端与第一钳体片连接; 所述第二滑槽靠近钳夹的一端装有锁定钩及第二压簧;所述锁定钩的一端与第二钳体片铰接;所述第二压簧的一端压在锁定钩上,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钳体片上; 所述手柄上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内设有解锁按钮,所述解锁按钮与所述第二钳夹的后端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解锁按钮与第二钳夹的后端之间设有第一弹簧; 所述手柄与钳体之间设有第二弹簧; 当打开弹出救生钳时,所述锁定钩钩住钳体上的第二铆钉; 当折叠出救生钳时,所述带齿锁片靠近钳夹的一端与钳体上的第二铆钉相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出救生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玻璃撞击器,所述玻璃撞击器设于第一钳体片和第二钳体片之间;所述玻璃撞击器包括外壳、压缩筒和合金撞针,所述压缩筒安装于外壳的前部,压缩筒的两侧设有L型槽,所述压缩筒底部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合金撞针设于外壳的中部,合金撞针的中部设有定位销钉;所述外壳后部设有用于将合金撞针射出的强力弹簧;所述外壳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窗口斜面;同一侧的窗口斜面倾斜方向相同,在长度方向上前后排列;不同侧的窗口斜面倾斜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出救生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钳体片,所述第三钳体片与第二钳体片之间设有刀,所述刀的一端分别与第三钳体片的一端、第二钳体片的一端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出救生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体片和第二钳体片之间还设有十字螺丝刀,所述十字螺丝刀的一端分别与第一钳体片的一端、第二钳体片的一端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出救生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体片和第二钳体片之间还设有开瓶器,所述开瓶器的一端分别与第一钳体片的一端、第二钳体片的一端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出救生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瓶器的末端为小一字螺丝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出救生钳,包括钳体、手柄、第一钳夹、第二钳夹、第一钳体片和第二钳体片,钳夹、手柄通过拉簧、带齿推键开关、带齿锁片和压簧实现自动弹出;通过锁定钩、压簧、解锁按钮可实现自动折叠;本实用新型带有玻璃撞击器、刀、十字螺丝刀、开瓶器、小一字螺丝刀,功能多样,造型小巧,携带、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B25B7/22GK202846396SQ20122039470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9日
发明者林洁清 申请人:林洁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