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磁控钉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9647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磁控钉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铁钉钉入木器或其他材质构件内的电动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磁控钉枪。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一种电动钉枪,它虽然比汽动钉枪轻便,但由于力度小,不具备将铁钉全部钉入材质内的力度,所钉钉子总有1-3_钉子未能进入材质表面之内。同时由于电流过大,极易发热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通电线圈对衔铁产生电磁吸力直接推动铁钉钉入木器内的电动工具。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由线圈骨架、控制线圈、衔铁运行导管和衔铁、推杆、铁芯、复位弹簧及用以控制控制线圈的接通与断开电源的控制电路组成,铁芯为环形,衔铁左端固定推杆,控制线圈绕于线圈骨架上后设置于铁芯内,线圈骨架内置有由非磁性材料制成的衔铁运行导管,复位弹簧一端固定于铁芯右侧外端面上,另一端固定于衔铁右边末端。本实用新型所述铁芯外围及衔铁运行导管内衔铁与导管间的间隙形成完整的闭合磁路。
·[0006]本实用新型所述铁芯内环形状、衔铁及衔铁运行导管形状相同。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电路由双向晶闸管及其控制极电流电路、单稳态电路及触发信号产生电路构成;双向晶闸管及其控制极电流电路由电源插座,双向晶闸管、控制线圈、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二极管至第四二极管、第一至第三电阻组成;单稳态电路由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五二极管至第七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四电阻至第七电阻组成;触发信号电路由第五三极管、第八至第十电阻、第三电容、第四电容及第八二极管组成;插座连接市电,控制线圈一端接电源(A)端,另一端连接双向晶闸管第二阳极,双向晶闸管第一阳极接电源(B)端,双向晶闸管控制极与电源(A)端连接由第一二极管至第四二极管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输入端,第一电阻至第三电阻一端均接桥式整流电路正极,第一电阻另一端接第一三极管集电极,第一三极管基极和第二三极管集电极相连后与第二电阻另一端相接,第三电阻另一端接第二三极管基极及第七二极管正极,第一三极管基极和第二三极管发射极均接桥式整流负极;第六二极管正端接电源(B)端,负极接第七电阻,第七电阻另一端接第五二极管负极、第一电容正极,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的点公共接点为单稳态电路电源正极,第五二极管正极、第一电容负极及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发射极均接桥式整流电路负极,该点亦为单稳态电路电源负极,第四电阻另一端接第三三极管集电极,第五电阻另一端接第四三极管集电极,第六电阻跨接于第三三极管集电极与第四三极管基极之间,第二电容跨接于第三三极管基极与第四三极管集电极之间,第三三极管集电极为信号输出端接第七二极管负极,第四三极管基极为信号输入端接第五三极管集电极;第五三极管集电极为触发信号输出端接第四三极管基极,第五三极管发射极接电源(B)端,基极与第八电阻、第三电容相接,第八电阻另一端接电源(B)端,第三电容另一端接第九电阻,第九电阻另一端接电源(B)端,第九电阻与第三电容连接点同时又接第八二极管正极,第八二极管负极接第十电阻与第四电容并联电路,并联电路另一端经手动开关接电源(A)端。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电阻阻值远小于第二电阻阻值。本实用新型所述铁芯内环形状、衔铁及衔铁运行导管形状均为圆形。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因力度小而不能使铁钉完全钉入材质内的现象,并有效减小电流,使用寿命延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由控制线圈1、线圈骨架2、截面为圆环形的铁芯3、衔铁运行导管4、衔铁5、推杆6、复位弹簧7及用以控制控制线圈接通或断开电源的控制电路组成。推杆6固定在衔铁5左端,控制线圈I绕在线圈骨架2上并设置于铁芯内部,线圈骨架2中心置有非磁性材料制成的衔铁运行导管4,线圈骨架2设置于圆柱形铁芯3内,复位弹簧7 —端固定于铁芯3的 右侧端面,另一端固定于衔铁5右边未端,铁芯外围及衔铁运行导管内衔铁与导管间的间隙形成完整的闭合磁路。芯内环形状、衔铁及衔铁运行导管形状均为圆形。控制电路由双向晶闸管VS及其控制极电流电路、单稳态电路及触发信号产生电路构成。双向晶闸管VS及其控制极电流电路由电源插座F、双向晶闸管VS、控制线圈1、第一、第二三极管VT1、VT2、第一二极管至第四二极管、第一至第三电阻Rl至R3组成。单稳态电路由第三、第四三极管VT3、VT4,第五二极管至第七二极管D5-D7,电容Cl、C2,第四电阻至第七电阻R4-R7组成。触发信号电路由第五三极管VT5,第八至第十电阻R8-R10,第三、四电容C3、C4及第八二极管D8组成。插座F连接市电,控制线圈I 一端接电源A端,另一端连接双向晶闸管VS第二阳极,双向晶闸管VS第一阳极接电源B端,双向晶闸管VS控制极与电源A端连接由第一二极管Dl至第四二极管D4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输入端,第一电阻Rl至第三电阻R3 —端均接桥式整流电路正极,第一电阻Rl另一端接第一三极管VTl集电极,第一三极管VTl基极和第二三极管VT2集电极相连后与第二电阻R2另一端相接,第三电阻R3另一端接第二三极管VT2基极及第七二极管D7正极,第一三极管VTl基极和第二三极管VT2发射极均接桥式整流负极。第六二极管D6正端接电源B端,负极接第七电阻R7,第七电阻R7另一端接第五二极管D5负极,第一电容Cl正极,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公共接点为单稳态电路电源正极,第五二极管D5正极、第一电容Cl负极及第三三极管VT3、第四三极管VT4发射极均接桥式整流电路负极,该点亦为单稳态电路电源负极。第四电阻R4另一端接第三三极管VT3集电极,第五电阻R5另一端接第四三极管VT4集电极,第六电阻R6跨接于第三三极管VT3集电极与第四三极管VT4基极之间,第二电容C2跨接于第三三极管VT3基极与第四三极管VT4集电极之间,第三三极管VT3集电极为信号输出端接第七二极管D7负极,第四三极管VT4基极为信号输入端接第五三极管VT5集电极。第五三极管VT5集电极为触发信号输出端接第四三极管VT4基极,第五三极管VT5发射极接电源B端,基极与第八电阻R8、第三电容C3相接,第八电阻R8另一端接电源B端,第三电容C3另一端接第九电阻R9,第九电阻R9另一端接电源B端,第九电阻R9与第三电容C3连接点同时又接第八二极管D8正极,第八二极管D8负极接第十电阻RlO与第四电容C4并联电路,并联电路另一端经手动开关K接电源A端。线圈通电后,电磁吸力使衔铁带动推杠由右向左运动,从而将铁钉钉入材质内。整个动作时间约为数十毫钞。之后线圈应断电使电磁吸力消失,衔铁则可依靠复位弹簧重新回到右端,为下一动作做好准备。本实用新型在双向晶闸管的控制极和电源A端接由Dl至D4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输入端,这样控制极与A端之间的交流电流则变为直流电流,便于利用第一、第二三极管VT1、VT2控制直流电的导通或断开,从而达到控制控制极电流有或者没有的目的。该电路Rl〈〈 R2,VT2基极没有得到单稳态送来的低电压控制信号时VT2饱和VTl截止,R2接通导电,但由于R2阻值大,电流小,双向晶闸管因控制极电流小而不导通,控制线圈失电。单稳态电路由VT3、VT4及电阻R4至R7,电容Cl和C2组成。当VT4基极未收到VT5集电极负触发信号时,电路处于稳定状态,VT4饱和VT3截止,VT3集电极为高电平,不输出负的控制信号。本实用新型触发信号产生电路则是利用电源为负半周时在R9两端形成的下正上负电压,该电压使C3两端充有左负右正电压,当电源变为正半周后,R9两端失去下正上负电压,C3两端电压则通过R9使VT5产生基极电流,从而使VT5导通,集电极电压下降,此负触发信号输出至单稳电路VT4基极,使单稳态电路由稳态变为暂态,其暂态时间由R5和C2的乘积决定。当插座插入电源后,单稳态电路处于稳态,VT3集电极为高电位,双向晶闸管因控制极电流小而截止,控制线圈无电流。当手动开关K闭合后,电源A端为负B端为正时,电流由B端经R9、D8、R10与C4并`联电路,开关K至A端,此时R9上有下正上负电压,该电压使C3上充有左负右正电压,VT5基极无电流不导通,为产生触发信号做好准备,当电源又变为A正B负时,R9两端失去下正上负电压,此时C3上的左负右正电压经R9使VT5产生基极电流,VT5导电,集电极电压下降,该负脉冲信号输出至单稳电路VT4基极,使单稳态电路发生翻转,电路处于暂态,VT4截止,VT3饱和导通,VT3集电极电压下降,使VT2基极电压也下降,又促使VT2截止VTl饱和导通,Rl接通电源,由于Rl〈〈 R2,Rl阻值小,因此桥式整流输出端直流电流大,即双向晶闸管的控制极与电源A端之间电流大,双向晶闸管导通,控制线圈得电产生电磁吸力,使衔铁由右向左运动,推动推杆将铁钉钉入材质内,单稳态电路处于暂态的时间由R5和C2的乘积决定。此后单稳态电路又由暂态变为稳态,VT3集电极又变为高电位,VT2又饱和导通,VTl截止,Rl无电流。双向晶闸管因控制极电流小而截止,控制线圈失电,衔铁依靠复位弹簧的弹力重新回到右端为下一动作做好准备。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磁控钉枪,其特征在于:由线圈骨架、控制线圈、衔铁运行导管和衔铁、推杆、铁芯、复位弹簧及用以控制控制线圈的接通与断开电源的控制电路组成,铁芯为环形,衔铁左端固定推杆,控制线圈绕于线圈骨架上后设置于铁芯内,线圈骨架内置有由非磁性材料制成的衔铁运行导管,复位弹簧一端固定于铁芯右侧外端面上,另一端固定于衔铁右边末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磁控钉枪,其特征在于:铁芯外围及衔铁运行导管内衔铁与导管间的间隙形成完整的闭合磁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磁控钉枪,其特征在于:铁芯内环形状、衔铁及衔铁运行导管形状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型磁控钉枪,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由双向晶闸管及其控制极电流电路、单稳态电路及触发信号产生电路构成;双向晶闸管及其控制极电流电路由电源插座,双向晶闸管、控制线圈、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二极管至第四二极管、第一至第三电阻组成;单稳态电路由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五二极管至第七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四电阻至第七电阻组成;触发信号电路由第五三极管、第八至第十电阻、第三电容、第四电容及第八二极管组成; 插座连接市电,控制线圈一端接电源一端,另一端连接双向晶闸管第二阳极,双向晶闸管第一阳极接电源一端,双向晶闸管控制极与电源另一端连接由第一二极管至第四二极管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输入端,第一电阻至第三电阻一端均接桥式整流电路正极,第一电阻另一端接第一三极管集电极,第一三极管基极和第二三极管集电极相连后与第二电阻另一端相接,第三电阻另一端接第二三极管基极及第七二极管正极,第一三极管基极和第二三极管发射极均接桥式整流负极; 第六二极管正端接电源一端,负极接第七电阻,第七电阻另一端接第五二极管负极、第一电容正极,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的点公共接点为单稳态电路电源正极,第五二极管正极、第一电容负极及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发射极均接桥式整流电路负极,该点亦为单稳态电路电源负极,第四电阻另一端接第三三极管集电极,第五电阻另一端接第四三极管集电极,第六电阻跨接于 第三三极管集电极与第四三极管基极之间,第二电容跨接于第三三极管基极与第四三极管集电极之间,第三三极管集电极为信号输出端接第七二极管负极,第四三极管基极为信号输入端接第五三极管集电极; 第五三极管集电极为触发信号输出端接第四三极管基极,第五三极管发射极接电源一端,基极与第八电阻、第三电容相接,第八电阻另一端接电源一端,第三电容另一端接第九电阻,第九电阻另一端接电源一端,第九电阻与第三电容连接点同时又接第八二极管正极,第八二极管负极接第十电阻与第四电容并联电路,并联电路另一端经手动开关接电源另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磁控钉枪,其特征在于:第一电阻阻值远小于第二电阻阻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型磁控钉枪,其特征在于:铁芯内环形状、衔铁及衔铁运行导管形状均为圆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控钉枪,由由线圈骨架、控制线圈、衔铁运行导管和衔铁、推杆、铁芯、复位弹簧及用以控制控制线圈的接通与断开电源的控制电路组成,铁芯为环形,衔铁左端固定推杆,控制线圈绕于线圈骨架上后设置于铁芯内,线圈骨架内置有由非磁性材料制成的衔铁运行导管,复位弹簧一端固定于铁芯右侧外端面上,另一端固定于衔铁右边末端。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市场上电动钉枪力度小,不能将铁子全部钉入材质内的缺陷,并由于电流减少,有效延长钉枪寿命,操作简单,故障率低。
文档编号B25C1/06GK203125466SQ201220526500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6日
发明者付国华 申请人:付国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