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粘合机切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0217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缝粘合机切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无缝粘合机切刀,属于刀具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无缝粘合机切刀包括主体,主体上设有穿过主体其侧面的固定孔,主体一端向Y轴方向延伸形成突部,该端向Z轴方向延伸形成刀刃部,该端其端面为导向面,导向面与主体其顶面的角度大概为145度左右。该种切刀体积大,占的空间多,不利装配调试及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缝粘合机切刀,该种无缝粘合机切刀体积小,易于安装装配。本实用新型可以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缝粘合机切刀,其特征是:包括主体,主体一端向Y轴方向延伸形成突部,该端向Z轴方向延伸形成刀刃部,该端其端面为导向面,导向面与主体其外侧面的角度为80 100度。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还可以进一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所述导向面与主体其外侧面的角度为90度。所述刀刃部其横截面为三角形。刀刃部与主体其内侧面相交的那一内侧面与该主体其内侧面角度为80-120度。刀刃部与主体其内侧面相交的那一内侧面与该主体其内侧面相交处为圆弧面过渡。所述主体其顶面与导向面之间通过斜面过渡相接。所述刀刃部其横截面为梯形。刀刃部3其刀口与导向面4的一边缘线相交处为圆角。刀刃部3其刀口与导向面4的一边缘线相交处为直角。所述导向面与主体其顶面的角度为80-120度。上述技术方案具有这样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无缝粘合机切刀,导向面与主体其顶面的角度为80 100度,与现有技术相比,角度减小了,可以减少体积,缩小刀的安装空间,便于安装、调试及装配到粘合机中。还可以节约原材料。

图1、图2、图3是本实用新型无缝粘合机切刀实施例1不同视觉方向的示意图。图4、图5、图6是本实用新型无缝粘合机切刀实施例2不同视觉方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无缝粘合机切刀,包括主体1,主体I 一端向Y轴方向延伸形成突部2,该端向Z轴方向延伸形成刀刃部3,该端其端面为导向面4,所述导向面4与主体I其外侧面11的角度为90度。主体上有固定孔7。所述刀刃部3其横截面(与X-Y平面平行的面)为三角形。刀刃部3与主体其内侧面相交的那一内侧面与该主体其内侧面相交处为圆弧面6过渡。刀刃部3其刀口与导向面4的一边缘线相交处为圆角,即位置B。实施例2:如图4、图5、图6所示,一种无缝粘合机切刀,包括主体1,主体I 一端向Y轴方向延伸形成突部2,该端向Z轴方向延伸形成刀刃部3,该端其端面为导向面4,所述导向面4与主体其顶面5的角度为90度。所述刀刃部3其横截面(与X-Y平面平行的面)为梯形。刀刃部3与主体其内侧面相交的那一内侧面8与该主体其内侧面9角度为80-120度,即角度A。所述主体其顶面5与导向面4之间通过斜面10过渡相接。可以去除主体端的角位部分,减少切刀的整体体积。刀刃部3其刀口与导向面4的一边缘线相交处为直角,即直角C。另外,导向面与主体其顶面的角度也可以为80度或100度。或者为80度至100度之间的任意角度。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无缝粘合机切刀,其特征是:包括主体,主体一端向Y轴方向延伸形成突部,该端向Z轴方向延伸形成刀刃部,该端其端面为导向面,导向面与主体其外侧面的角度为80 10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粘合机切刀,其特征是:所述导向面与主体其外侧面的角度为9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粘合机切刀,其特征是:所述刀刃部其横截面为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粘合机切刀,其特征是:刀刃部与主体其内侧面相交的那一内侧面与该主体其内侧面角度为80-12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粘合机切刀,其特征是:刀刃部与主体其内侧面相交的那一内侧面与该主体其内侧面相交处为圆弧面过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粘合机切刀,其特征是:所述主体其顶面与导向面之间通过斜面过渡相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粘合机切刀,其特征是:所述刀刃部其横截面为梯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粘合机切刀,其特征是:刀刃部3其刀口与导向面4的一边缘线相交处为圆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粘合机切刀,其特征是:刀刃部3其刀口与导向面4的一边缘线相交处为直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粘合机切刀,其特征是:导向面与主体其顶面的角度为80-120 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缝粘合机切刀,其特征是包括主体,主体一端向Y轴方向延伸形成突部,该端向Z轴方向延伸形成刀刃部,该端其端面为导向面,导向面与主体其外侧面的角度为80~100度。本实用新型无缝粘合机切刀,导向面与主体其顶面的角度为80~100度,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缩小刀的安装空间,便于安装、调试及装配到粘合机中。还可以节约原材料。
文档编号B26D1/00GK202964704SQ20122056519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0日
发明者陈明 申请人:东莞市新发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