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孔清废蚀刻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3418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顶孔清废蚀刻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同心圆结构泡棉类产品的自动穿孔清废的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清废蚀刻模具,通常由铝板蚀刻模铝板和蚀刻模贴合形成一个整体。工作时,通过将内孔缩小卡住废料,然后通过卡住废料底部的胶去粘下一个,这样累计的将产品冲铝板中挤出。其存在的缺点是:只能冲压带胶的硬材料,如MYLAR,铝箔,铜箔等,如果冲压比较软,又有弹性的材料的时候,会卡不住废料,废料会掉落,或者直接留在原产品上。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所要研究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顶孔清废蚀刻模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顶孔清废蚀刻模具,由上板和下板组成;其中:所述上板由铝板及蚀刻模贴合构成;所述下板由电木板、球头顶针、合模定位柱和PVC底板组成;所述球头顶针和合模定位柱直接镶嵌在PVC底板上;所述电木板单独套在球头顶针上;所述上板和下板通过模定位柱导正合并到一起。
·[0009]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顶孔清废蚀刻模具,包括上板和下板,其中上板由铝板及蚀刻模贴合构成,下板由电木板、球头顶针、合模定位柱和PVC底板组成,其中球头顶针和合模定位柱直接镶嵌在PVC底板上,而电木板单独套在球头顶针,且该上板和下板通过模定位柱5导正合并到一起;通过上述结构组成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而言,不仅能对带胶的硬材料进行清废(如MYLAR、铝箔、铜箔等),还能对泡棉贴胶的进行清废,且具有成本低、安装快、通用性高的实用进步性。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图2是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图;图中所示:1.铝板;2.蚀刻模;3.电木板;4.球头顶针;5.合模定位柱;6.PVC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参见附图1、2所示,一种顶孔清废蚀刻模具,由上板和下板组成;其中:所述上板由铝板I及蚀刻模2贴合构成;所述下板由电木板3、球头顶针4、合模定位柱5和PVC底板6组成;所述球头顶针4和合模定位柱5直接镶嵌在PVC底板6上;所述电木板3单独套在球头顶针4上;所述上板和下板通过模定位柱5导正合并到一起。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材料从下板上送入加工区域,而后,上板向下冲压使产品成型,此时所述球头顶针4将产品中间的圆形废料顶成倒碗状,进入蚀刻模2中间的通孔被卡住,当累计卡入至一定量后,废料会顺着铝板I上的通孔挤出,进到铝板I背部的沟槽中。本实用新型一种顶孔清废蚀刻模具,包括上板和下板,其中上板由铝板及蚀刻模贴合构成,下板由电木板、球头顶针、合模定位柱和PVC底板组成,其中球头顶针和合模定位柱直接镶嵌在PVC底板上,而电木板单独套在球头顶针,且该上板和下板通过模定位柱5导正合并到一起;通过上述结构组成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而言,不仅能对带胶的硬材料进行清废(如MYLAR、铝箔、铜箔等),还能对泡棉贴胶的进行清废,且具有成本低、安装快、通用性高的实用进步性。[0021]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顶孔清废蚀刻模具,其特征在于:由上板和下板组成;其中:所述上板由铝板(I)及蚀刻模(2 )贴合构成;所述下板由电木板(3 )、球头顶针(4 )、合模定位柱(5 )和PVC地板(6 )组成;所述球头顶针(4 )和合模定位柱(5 )直接镶嵌在PVC底板(6 )上;所述电木板(3)单独套在球头顶针 (4)上;所述上板和下板通过模定位柱(5)导正合并到一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孔清废蚀刻模具,由上板和下板组成;其中所述上板由铝板及蚀刻模贴合构成;所述下板由电木板、球头顶针、合模定位柱和PVC地板组成;所述球头顶针和合模定位柱直接镶嵌在PVC底板上;所述电木板单独套在球头顶针上;所述上板和下板通过模定位柱导正合并到一起。通过上述结构组成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而言,不仅能对带胶的硬材料进行清废,如MYLAR、铝箔、铜箔等,还能对泡棉贴胶的进行清废,且具有成本低、安装快、通用性高的实用进步性。
文档编号B26F1/14GK203110031SQ201220748409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9日
发明者郭裕兰 申请人:苏州久鋐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