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7267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冲击工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具有内部冷却机构的冲击工具,该冲击工具能够防止粉尘流入内部且防止粉尘扩散。电锤(1)具有:电机(26),其设置在机身部(12)上;风扇(32),其由下方吸气朝侧方排气,配置在所述电机(26)的上侧;朝下的排气孔(46、48…)及伸出部(45)后部的壁部(排气方向转换机构),其使所述风扇(32)的排气由侧方朝下方转换。
【专利说明】冲击工具【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顶端工具能够做冲击运动的冲击工具。
【背景技术】
[0002]如下述专利文献1、2所不的冲击工具,在前后较长的输出轴部上具有冲击机构,而且在输出轴部的后部下侧具有收装电机的电机收装部,且使该电机处于输出轴朝上状态,在电机的下侧设置有风扇。
[0003]在该冲击工具中,风扇通过转动而向下方排气,使内部产生气流(风),通过该风的流通将冲击机构以及电机等的内部机构冷却。
[0004]然而,由于将风扇设置在下部而向下方排气,因此导致由冲击工具的输出轴部上侧抽气,然而为了达到冷却效果,需要追加风扇以外的用于调整风向及流通路径的导流板等的结构,结果会导致成本较高以及结构复杂。又有,由于从产生粉尘的输出轴部的周围吸气,会导致粉尘到达电机等的内部的部件。例如,当粉尘混入在电机中使用的整流用的碳刷时,会降低整流功能等的由于粉尘混入电机而导致功能下降的情况已被大家所公知,从而最好尽量避免粉尘进入到电机内部,而且对于其他的部件也具有同样的要求。
[0005]在这里,在下述专利文献3、4所公开的冲击工具中,将风扇配置在电机的上侧,并且向风扇的前方排气。
[0006]在该冲击工具中,由于从电机的下侧吸气,而使风扇以外的需追加的结构相对较少,从而可降低粉尘进入到以电机为主要部件的内部部件的可能性。
[0007]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0-084868号
[0008]专利文献2: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7-276108号
[0009]专利文献3:日本发明专利公报第4188669号
[0010]专利文献4: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193310号
[0011]然而,在专利文献3、4的冲击工具中,由于从电机收装部的上部前侧排气,导致所排气的大部分位于顶端工具的周围,从而可使由顶端工具对被加工材料作业而产生的粉尘扩散。当粉尘扩散时,会导致对被加工材料的识认困难,而降低操作性,而且,当粉尘到达吸气部时会导致粉尘进入到内部。

【发明内容】

[0012]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具有内部冷却机构的冲击工具,该冲击工具能够防止粉尘流入内部且防止粉尘扩散。
[0013]在技术方案I中所述的冲击工具,具有:电机,其设置在机身部上;风扇,其由下方吸气朝侧方排气,配置在所述电机的上侧;排气方向转换机构,其使所述风扇的排气流由侧方朝下方转换。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技术方案2中所述的冲击工具中,具有朝所述风扇的侧方延伸的第I排气路径和朝所述风扇的上方延伸的第2排气路径,在所述第I排气路径上设置有所述排气方向转换机构,在所述第2排气路径上设置有将所述排气方向转换的第2排气方向转换机构。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技术方案3中所述的冲击工具中,所述第I排气路径具有位于其内部的用于形成多个排气路径的隔板。
[001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技术方案4中所述的冲击工具中,所述隔板设置在导流板上,所述导流板用于将所述吸气导向所述风扇的中心部。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技术方案5中所述的冲击工具中,在所述第I排气路径或者所述第2排气路径上配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电机控制用控制器。
[001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技术方案6中所述的冲击工具中,在所述排气方向转换机构上附加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电机控制用控制器。
[001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技术方案7中所述的冲击工具中,还设置有将所述排气引导至收装气缸的筒体的外侧的第3排气路径。
[002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技术方案8中所述的冲击工具中,所述第3排气路径与收装曲柄的曲柄壳体的外侧或内侧连接。
[0021]发明效果
[0022]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I的冲击工具时,该冲击工具结构简单,并能够使内部结构充分冷却且防止粉尘流入内部,还能够防止由于顶端工具附近产生的粉尘与排气的冲撞而产生的扩散。
[0023]在上述效果的基础上,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时,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冷却结构,所述冷却结构能够保持良好的操作性,也能够防止粉尘的扩散及流向内部,还能够对机身部的下部以外的部分充分的冷却。
[0024]在上述效果的基础上,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时,能够将风扇的排气适当的引导至各个部位。
[0025]在上述效果的基础上,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时,通过简单的结构就能够实现适当的吸排气的功能。
[0026]在上述效果的基础上,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6时,使电机控制用控制器容易拆装,而且不会使粉尘飞散而影响操作性,且通过排气流能够对内部部件进行冷却。
[0027]在上述效果的基础上,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7时,不会妨碍气缸内部的部件的动作,并能够简单且充分地进行输出轴部的冷却。
[0028]在上述效果的基础上,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8时,可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顺滑的排气的弓I导而可对内部部件进行适当的冷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锤的前表面、上表面及左侧面的整体的立体图;
[0030]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锤的左侧面、后表面及下表面的整体的立体图;
[0031]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锤的右侧面、后表面及下表面的整体的立体图;[0032]图4是表示图1的电锤的中间纵向截面图;
[0033]图5是表示图4的电机壳体的前表面、右侧面及上表面的整体的立体图;
[0034]图6是表示图4的电机壳体的前表面、左侧面及上表面的整体的立体图;
[0035]图7是表不图4的导流板的不意图,其中,Ca)是其主视图(图的右侧为上,图的上侧为右),(b)是其右视图(图的下侧为上,图的左侧为前),(C)是其俯视图(图的上侧为右,图的左侧为前),(d)是其左视图(图的上侧为上,图的左侧为前),(e)是其后视图(图的左侧为上,图的上侧为右),(f)是其仰视图(图的上侧为左,图的右侧为前);
[0036]图8是表示图4的导流板的示意图,其中,Ca)表示上表面、前表面及左侧面的立体图;(b)表不下表面、后表面及左侧面的立体图;
[0037]图9是表示在电机壳体的内部机构被收装状态下,该电机壳体的上表面、前表面及右侧面的立体图;
[0038]图10是表示将图4的齿轮箱体组装在图9的电机壳体上的状态下,该组装体的上表面、左侧面及后表面的立体图;
[0039]图11是表示图4的曲柄壳体的上表面、左侧面及后表面的立体图;
[0040]图12是表示图4的曲柄壳体的下表面、左侧面及前表面的立体图; [0041]图13是表示图4的电机壳体、齿轮壳体及曲柄壳体在安装状态下,其前表面、左侧面及上表面的立体图;
[0042]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4的变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0043]【符号说明】
[0044]1,201电锤;2动力部(机身部的一部分);4驱动力传递部(机身部的一部分);12机身部;26电机;28导流板;32风扇;45、245伸出部;46、48、58、248排气孔;47上加强筋(分割板);50间隔板(分割板);52隔板(分割板);84间隔部(分割板);102曲柄壳体;104曲柄;140 (曲柄壳体的)基座部(第2排气方向转换机构);160气缸壳体;161筒体;162气缸;202电机控制用控制器;E1、E2排气流。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但该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下述的示例。
[0046]图1~图3表示作为该实施方式的冲击工具的一个例子的电锤I的立体示意图,图4表示电锤I的中间纵向截面图。
[0047]电锤I具有:动力部2,其位于中间下部;驱动力传递部4,其位于动力部2的上侧;输出轴部6,其位于驱动力传递部4的上部前侧且长度方向沿前后方向设置;把持部8,其由输出轴部6的中间下侧向下方延伸;把手部10,其由动力部2的下部后侧呈环状跨越至驱动力传递部4的上部后侧。
[0048]在输出轴部6上收装有后述的冲击机构部,动力部2和驱动力传递部4构成了电锤I的主体部12。
[0049]动力部2具有:电机壳体20,其呈有底筒状且为该动力部2的外部轮廓的构成单元;电机26,其被收装在电机壳体20内,且其转子24朝着上下方向配置,该转子24沿着圆柱状的定子22的中心轴贯通;导流板28,其位于定子22的上侧且以避开转子24的方式呈水平配置;风扇32,其配置在导流板28的上侧,并由安装在转子24上的呈水平的圆盘状的风扇基座30的下表面朝放射方向延伸设置有多个扇叶31、31...,该扇叶31、31…分别向下方突出;转子24的上下的轴承34、36。
[0050]风扇32的各扇叶31,其外部侧宽于内部侧(外部侧的向下方突出的高度高于内部侧)。风扇32为离心风扇,其由中间部下侧吸气并向放射方向排气。
[0051]图5和图6表不电机壳体20的立体图。
[0052]在电机壳体20的底部上开设有多个吸气孔40、40...,在电机壳体20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多个肋板42、42...,其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朝内侧突出;电机安装孔44、44,其分别设置在左右位置。
[0053]又有,在电机壳体20的上部上形成有相对于其下部(圆筒状部)向周围方向伸出的伸出部45。在由伸出部45的周围的立壁部46上设置有多个沿着放射方向延伸至其下侧的圆筒状部附近的上加强筋47。
[0054]伸出部45向后方的伸出幅度较大,并且伸出部45的后部的下壁部在向后方延伸过程中向上倾斜而形成斜面,在该下壁部上开设有为左右方向较长的缝隙的多个排气孔48、48…。排气孔48、48...被左右间隔设置,并且在其间竖直设置有朝上方突出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间隔板50。
[0055]又有,在位于相对于间隔板50左侧的排气孔48、48的前侧至左侧上,设置有沿左右至放射方向延伸,且以高于间隔板50的形态向上方竖直突出的隔板52。间隔板50的前端与隔板52的右边部接 合。隔板52的右边部,其水平截面呈向后方凹入的U字状,其朝向放射方向的部分也可被看作为上加强筋47。隔板52的上端的高度与伸出部45的周围的立壁部46的上端的高度一致。在伸出部45的后边的左右以及电机壳体20的上端部前边的左右上分别设置有筒状的螺纹孔部56、56...。
[0056]又有,在后侧的螺纹孔56、56前方的伸出部45的下表面上开设有为在前后方向较长的孔的排气孔58、58。右侧的排气孔58配置在右后的上加强筋47的后方。左侧的排气孔58配置在隔板52的沿放射方向延伸部分的左侧。隔板52的沿着放射方向延伸的部分也可被看作上加强筋47。
[0057]还有,在电机壳体20的下端部的前侧设置有把手安装孔64,该把手安装孔64用于供作为把手部10的外轮廓的分别呈半分割状的左把手壳体60及右把手壳体62安装,在电机壳体20的下端部的左右侧设置有呈筒状向外侧突出的电刷孔部66、66。电机26的整流用的碳刷(未图不)可由各电刷孔部66进出。在电刷孔部66、66的外侧配置有左把手壳体60或右把手壳体62的下部前侧。左把手壳体60及右把手壳体62的下部前侧覆盖电机壳体20的下端部,在该部分上开设有多个吸气孔68、68...。该多个吸气孔68、68…与电机壳体20的吸气孔40、40...重叠。又有,在把手部10的下部收入有电力供给用的线缆70和其端部的壳体72,在把手部10的上部配置有开关74和该开关74的扳机76。为了避免图面的复杂化,在图示中省略了内部的配线。
[0058]图7表不导流板28的6个面的图,图8表不导流板28的立体图,图9表不电机26、导流板28及风扇32呈被收装在电机壳体20内的状态的立体图。
[0059]导流板28具有:导流座80,其呈环状;电机安装部82、82,其在导流座80的下表面的左右向下方呈圆筒状突出;间隔部84,其在导流座80的后边缘右部向上后方向突出。[0060]间隔部84具有:立壁部86,其具有与间隔板50的前端部同样的高度;间隔盖部88,其由立壁部86向后方呈水平状延伸。
[0061]立壁部86在沿着放射方向的右侧及后侧的小壁部90、90之间开设有位于圆筒面部92的中间的风孔94,该风孔94形成为沿着导流座80的外周的横贯圆筒面部92的形状。立壁部86的后部的小壁部90与隔板52右边缘的下部接触。又有,立壁部86的右侧的小壁部90与右后侧的上加强筋47的后表面的下部接触。还有,立壁部86的圆筒面部92与隔板52的前壁部的下部连续,且立壁部86的圆筒面部92与隔板52的前壁部沿着包围风扇32的圆筒面设置。
[0062]间隔盖部88,其周边的形状为沿着电机壳体20的伸出部45的周围立壁部46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以及右后的上加强筋47的中间部、右后的螺纹孔部56的中间部、间隔板50的上边缘部、隔板52的右边缘部的中间部设置。
[0063]导流板28主要通过导流座80将来自风扇32的中间部下方的吸气和向放射方向的排气分开,并对风扇32实施辅助作用。
[0064]又有,导流板28主要通过间隔部84将右侧的排气孔48、48、58的所在空间以及左侧的排气孔48、48、58的所在空间分隔开。
[0065]前者的空间(伸出部45后部的右下部的空间)由立壁部86、间隔盖部88、周围立壁部46的下部、右后的上加强筋47的下部、右后的螺纹孔部56的下部、间隔板50的右表面、隔板52的右边缘部的下部和右侧的排气孔48、48、58周边的下壁部包围,并通过风孔94在其前侧(风扇32侧)开口。
[0066]后者的空间(伸出部45后部的上部及左部的空间)由间隔盖部88的上表面、周围立壁部46的上部、右后的上加强筋47的上部、右后的螺纹孔部56的上部、间隔板50的上表面及左表面、隔板52的右边缘部的下部以外的部分、左后的螺纹孔部56、左侧的排气孔48、48、58周边的下壁部和后述的齿轮箱体100的下表面包围,并通过位于间隔盖部88的上侧的开口窗96在其前侧(风扇32侧)开口。开口窗96由圆筒面部92上边缘(间隔盖部88的前边缘)、右后的上加强筋47的上部、隔板52的右边缘部上部和齿轮箱体100的下表面包围而形成。
[0067]风扇32的转动方向R为图9中所示双点划线的箭头所示的方向(右转)。风扇32进行自身的外周的切线方向的排气,由于其进行朝向自身的侧周外方向的排气,而使由右前向左后方向的风扇32的主要的排气被导入风孔94及其上方的开口部。
[0068]驱动力传递部4具有:齿轮箱体100及曲柄壳体102,其形成为该驱动力传递部4的外部轮廓的构成单元;曲轴104,其被支承在齿轮箱体100及曲柄壳体102上,且以朝向上下方向的状态可转动;从动齿轮106,其被呈水平状固定在曲轴104的下部的周围,且与曲轴104形成为一体。
[0069]在曲轴104的上端部周围边缘上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曲柄突起部110。曲轴104通过安装在曲柄壳体102上的上轴承112和齿轮箱体100的下轴承部114支承。
[0070]从动齿轮106与在电机26的转子24的上端部上形成的齿啮合。转子24的上端部贯通齿轮箱体100至曲轴壳体102的下部。
[0071]图10表示齿轮箱体100在动力部2上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
[0072]在齿轮箱体100的上表面外周部上形成有呈向上方突出状态的外周突起120,在外周突起120的各角部上形成有呈圆筒状的螺纹孔部121。
[0073]又有,齿轮箱体100具有位于中间部位的使电机26的转子24贯通的转子孔122。齿轮箱体100的上部上配置有位于转子孔122的后方的下轴承部114,在下轴承部114的周围形成有围绕从动齿轮106的下部的齿轮突起124,该齿轮突起124以高于外周突起120的形态向上方突出。
[0074]在齿轮突起124及转子孔122的外侧上设置有与曲柄壳体102下部接合的接合突起130,该曲柄壳体102上形成有垫片126 (参照图4)用的槽部128,该接合突起130在槽部128以外向上突出的高度与外周突起120相同。
[0075]在接合突起130的外侧,在转子孔122的左右形成有圆形的通气孔132、132,在各通气孔132的后侧上形成有呈前后较长的缝隙状的通气孔134、134...。在通气孔134的周围配置有外周突起120 (螺纹孔部121)、接合突起130和横跨在该外周突起120和接合突起130之间的通气孔突起136。
[0076]还有,齿轮箱体100具有位于前边缘中间部的连接部138,该连接部138用于承接输出轴部6的后端部。
[0077]图11及图12表示曲柄壳体102的立体图,图13表示曲柄壳体102、齿轮箱体100及电机壳体20在安装状态下的立体图。
[0078]曲柄壳体102具有:基座部140,其呈水平状态;曲柄收装部142,其由基座部140的后半部呈筒状向上方竖直设置;曲柄收装部142的上盖部143 (在图10?图12中未图示,参照图1?图3);气缸后部收装部144,其由曲柄收装部142的前部呈筒状向前方突出。
[0079]在曲柄收装部142的内侧,贯通有至其下方的基座部140部分的圆柱状的纵孔145,在纵孔145上具有连通气缸后部收装部144的内侧的呈圆柱状的横孔146。
[0080]在基座部140的下表面的纵孔145的周边部上设置有朝下方突出的接合突起147,该接合突起147与齿轮箱体100的上表面的接合突起130相同。又有,在基座部140的下表面上形成有与接合突起147同等高度的外周突起148,并且,在基座部140的各角部上形成有螺纹孔部150,在基座部140的前边缘中间位置上形成有相对于该前边缘的其他部分朝后方凹入的连接部151。连接部151与齿轮箱体100的连接部138连续(重叠)设置。
[0081]在纵孔145上配置有上轴承112、从动齿轮106的上部以及曲轴104。
[0082]在气缸后部收装部144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接合突起部152。
[0083]曲柄壳体102、齿轮箱体100及电机壳体20,通过将通用的螺钉154螺入相对应的螺纹孔部150、121及螺纹孔部56内完成组合安装。
[0084]输出轴部6具有:气缸壳体160,其为该输出轴部6的外部轮廓的构成单元;气缸162,其介由筒状的筒体161被收装在气缸壳体160内;活塞164及撞针166,其配置在气缸162内,且在使空气不相互流通的状态下可前后移动;活塞杆168,其连接活塞164和曲轴104 ;冲击子168,其配置在撞针166的前方,用于装入未图示的刀头(工具)。又有,由收装在气缸壳体160内的上述的部件构成了冲击机构部。
[0085]活塞杆168的后端部形成为环状,用于装入曲轴104的曲柄突起部110且可使其转动。
[0086]在活塞164和撞针166之间形成为空气密闭的空气室170。
[0087]气缸壳体160,在其后部上表面上具有接合孔172,在其后部的下部上具有接合螺纹孔部174,该接合螺纹孔部174包含有沿着上下方向的表面部。通过将曲柄壳体102的接合突起部152嵌入接合孔172内,以及在接合孔部174和连接部151、138呈贴合的状态下,将螺钉176螺入,从而可将气缸壳体160安装在输出轴部6 (齿轮箱体100及曲柄壳体102)上。
[0088]下面以具有上述结构的电锤I的动作为例进行说明。
[0089]在将电缆70与电源接通的状态下,操作者适当的握住把持部8或把手部10,然后扣动扳机76,以触动开关74,从而使电机26的转子24转动,而导致风扇32转动,而且,也使从动齿轮106转动。
[0090]由于从动齿轮106转动,而带动曲轴104转动,而使活塞杆168通过曲柄突起部110的作用沿前后方向运动,从而使活塞164在气缸162中沿前后方向往复运动。活塞164通过空气室170的空气的作用对撞针166进行按压或拉引,以使撞针166撞击冲击子168,从而使刀头进行打击动作。
[0091]另一方面,在风扇32转动时,由其中间部下方吸气并向放射方向排气。然后,生成如图4中的点划线所示意性表示的风。
[0092]即,外部空气由吸气孔40、68...被吸入而形成吸气流I,该吸气流I经由电机26到达风扇32的中间部。
[0093]又有,排气流E l、E2由风扇32的侧周部产生。
[0094]排气流El被导入到配置在风扇32的侧方(周围)的后方风孔94及开口窗96内,该风孔94及开口窗96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与风扇32同样的位置,通过配置能够流通的风孔94或者开口窗96,以及通过设置其大小(其开口大于通气孔132、134...),能够作为主要的排气通道排出相对较多的排气量。
[0095]排气流El的一部分由风孔94穿过上述的伸出部45后部的右下部的空间,并与周围立壁部46及齿轮箱体100的下表面等(分隔该空间的壁部)适当的接触,由此,经过各自朝下开口的右侧的排气孔48、48、58,朝输出部2的后侧流动,最后向下排出。换而言之,排气流El的一部分在环形的把手部10的环形内沿着环形的方向朝下侧排出,而非沿着环形的中间方向(后方)。
[0096]排气流El的又一部分由开口窗96穿过上述的伸出部45后部的上部及左部的空间,并与分隔该空间的壁部适当的接触而改变方向,然后经由左侧的排气孔48、48朝下侧排出。
[0097]排气流El的还有一部分由左后的排气孔58朝下排出。
[0098]排气流El的流通的路径(直至排气孔48、58...)构成朝风扇32的侧方延伸的第I排气路径。该第I排气路径如上所述,包含有朝向右侧的排气孔48、48、58的排气路径、朝向左侧排气孔48、48的排气路径以及朝向左侧的排气孔58的排气路径等多个排气路径。该排气路径由电机壳体20的伸出部45内的上加强筋47、间隔板50、隔板52以及导流板28的间隔部84分隔。又有,通过设置朝下的排气孔46、48...、或者设置该排气孔46、48…与上述的各空间的隔壁、或者在伸出部45的后部朝上的下壁部上设置朝下的排气孔46、48...,构成了使由风扇32朝侧方排出的排气流El向下方转换的排气方向转换机构。
[0099]另一方面,排气流E2为相对排气量较少的辅助的排气气流,其为风扇32的侧方排气的一部分朝上方流动的气流。[0100]排气流E2穿过齿轮箱体100的通气孔132、134...,经由齿轮箱体100和曲柄壳体102的接合突起130、147的前方空间,并由曲柄壳体102的连接部151流动到气缸壳体160和筒体161之间,然后向前方排出。
[0101]通过排气流E2,可使驱动力传递部4及输出轴部6冷却。
[0102]在排气流E2的流通路径内的相对于曲柄壳体102的连接部151的上游侧,构成了朝风扇32的上方延伸的第2排气路径。又有,在该第2排气路中,曲柄壳体102的基座部140的下表面构成了第2排气方向转换机构,使排气流E2的方向由上方(斜侧方)转换为前方。 [0103]又有,在排气流E2的流通路径内的相对于连接部151的下游侧,构成了收装气缸162的筒体161的外侧的第3排气路径。
[0104]下面对上述的电锤I的效果进行说明。
[0105]电锤I具有:电机26,其设置在机身部12上;风扇32,其配置在电机26的上侧,且从下方吸气并向侧方排气;朝下的排气孔46、48...及伸出部45的后部的壁部(排气方向转换机构),其用于将风扇32的排气由侧方向下方转换。
[0106]因此,排气的方向能够沿着机身部12的外部轮廓朝下,其结构简单,而且通过由下方的吸气能够对电机26等充分冷却且防止粉尘流入内部,还能够防止大量的排气流向顶端工具方向,从而能够避免在顶端工具附近产生的粉尘与排气冲撞而导致扩散的情况发生。
[0107]又有,由防止大量的排气流向顶端工具方向的观点来看,也可考虑由机身部12的后部朝后方排气。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排气朝向把手部10的环形内部,而使大量的排气与使用者的手接触,而影响操作性。由此,在本发明的电锤I中,由于将朝侧方(朝前后左右扩展的平面的放射方向)被排出的排气的朝向转换为下方,从而能够防止大量的排气与使用者的手接触而影响操作性的情况发生,因此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高效率的内部冷却结构,该内部冷却结构在保持良好的操作性的同时,还能够防止粉尘的扩散及流向内部。
[0108]又有,具有朝风扇32的侧方延伸的排气流El的路径(相对于排气孔48、58…的上游的部分,第I排气路径)和朝风扇32的上方延伸的排气流E2的路径(曲柄壳体102的相对于连接部151的上游的部分,第2排气路径),在所述第I排气路径上设置有所述排气方向转换机构,在所述第2排气路径上设置有用于将风扇32的排气的方向转换为前方的曲柄壳体102的基座部140的下表面(第2排气方向转换机构)。
[0109]因此,在朝向机身部12的外侧下方的主要排气的基础上,能够附加相对于机身部12的上部以及输出轴部6的排气,因此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可对机身部12的上部以及输出轴部6充分冷却且结构简单的内部冷却结构,该内部冷却结构在保持良好的操作性的同时,还能够防止粉尘的扩散及流向内部。
[0110]还有,所述第I排气路径具有位于其内部的用于形成多个排气路径的隔板(上加强筋47、间隔板50、隔板52、间隔部84)。因此,风扇32的主要的排气能够被分隔成多个排气路径,由此,通过风扇32能够将排气适当的引导至多个部位。
[0111]还有,所述隔板一体设置在导流板28上,该导流板28将风扇32的吸气导入风扇32的中心部。因此,能够使用于风扇32的吸气和主要的排气的部件通用,从而通过简单的机构就能够实现适当的吸排气的功能。
[0112]又有,将风扇32的排气引导至收装气缸162的筒体161的外侧,而设置为位于气缸壳体160和筒体161之间的路径(第3排气路径)。因此,在不妨碍气缸162内部部件的动作的状态下,能够容易且充分地进行输出轴部6的冷却。
[0113]又有,所述第3排气路径与收装曲柄104的曲柄壳体102的外侧(基座部140的下表面)连接。因此,不需再特别的设置其他的部件就能够引导来自机身部12的排气,从而通过简单的结构,可实现顺滑的排气的引导而可进行适当的冷却。
[0114]还有,电锤I (冲击工具)具有:电机26 ;风扇32,其配置在电机26的上侧,且从下方吸气并向侧方排气;(第I)排气路径,其朝风扇32的侧方延伸,该排气路径具有形成上下排气路径的隔板(间隔盖部88)。即,设置有使朝向风扇32的侧方的排气在上下方向上分离的隔板。
[0115]因此,风扇32的朝向侧方的排气中的上侧部分由开口窗96导向隔板的上侧的排气路径(位于周围立壁部46后表面部的右下部以外的内侧、隔板52的外侧、间隔板50的左侧的路径),其下侧部分由开口窗96的下侧的风孔94导入隔板的下部的排气路径(位于周围立壁部46后表面部的右下部的内侧、间隔部84的下侧或者外侧、间隔板50的右侧的路径)。
[0116]因此,通过风扇32的各扇叶31的下部(顶端部)对空气推压而产生的朝侧方下部的排气以及通过各扇叶31的上部(根部)对空气推压而产生的朝侧方上部的排气能够由各自的排气路径引导。因此,朝侧方下部的排气由相对较短的排气路径直接排出,朝侧方上部的排气由相对较长(放射方向或螺旋状弯曲的放射方向)的排气路径产生朝向放射方向的一定的气流而排出等,对应于风扇32的上下排气的不同特性能够形成各排气路径。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并且排气效率以及吸气效率良好的吸排气结构(冷却结构)。
[0117]当然,即使具有上述的上下独立的排气路径的电锤I (冲击工具),也可具有将风扇32的排气由侧方向下方转换的排气方向转换机构。
[0118]还有,上述的实施方式可如下面的示例所述那样,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对其进行适当的变更。
[0119]如图14所不,在与上述实施方式具有同样结构(同样的部分用相同的符号表不)的电锤201中,将电机壳体20的伸出部245后部在上下方向进一步加长,在该伸出部245后部中可收装电机控制用控制器202,该控制器202可控制电机26的转动方向及转动速度模式等。即,可在前述第I排气路径上配置控制电机26的电机控制用控制器202,也可在前述排气方向转换机构上附加设置电机控制用控制器202。
[0120]伸出部245后部中,形成为排气方向朝下方转换后的排气流El的路径,在伸出部245后部的下部上配置有与排气孔48、48...以同样方式形成的排气孔248、248...。在伸出部245后部中设置有未图示的端子,该端子用于在将电机控制用控制器202与电机26及电源等(内部回路)收装时的电气连接。
[0121]在所述第I排气路径上配置有用于控制电机26的电机控制用控制器202,或者在所述排气方向转换机构上附加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机26的电机控制用控制器202,由此,使可多种方式控制电机26的电机控制用控制器202容易拆卸,并能够使发热的电机控制用控制器202通过不会使粉尘飞散而影响操作性的排气流El冷却。还有,通过收装电机控制用控制器202能够对电机控制用控制器202实施保护。又有,可在所述第2排气路径上配置电机控制用控制器202。
[0122]风扇32的排气的出口可仅设置在机身部12的后部(省略后侧部的排气孔58),也可安装在右部或者左部,或者上述位置的组合。
[0123]风扇32可配置在驱动力传递部4内。
[0124]第2排气方向转换机构可将排气方向转换为除前方以外的方向。
[0125]形成多个排气路径的隔板,可通过间隔板50和间隔部84 —体成型等方式,将各部分一体化,也可将各部分分割形成。还有,排气路径可在中途合流或者进一步的分流。
[0126]排气流El的路径上也可配置除电机控制用控制器以外的其他的部件或者配件,也可配置多个部件及配件。
[0127]第3排气路径也可与齿轮壳体100连接。
[0128]上述的实施方式也能够适用于除电锤以外的其他的冲击工具。
【权利要求】
1.一种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具有:电机,其设置在机身部上;风扇,其由下方吸气朝侧方排气,配置在所述电机的上侧;排气方向转换机构,其使所述风扇的排气流由侧方朝下方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朝所述风扇的侧方延伸的第I排气路径和朝所述风扇的上方延伸的第2排气路径, 在所述第I排气路径上设置有所述排气方向转换机构, 在所述第2排气路径上设置有将所述排气方向转换的第2排气方向转换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排气路径具有位于其内部的用于形成多个排气路径的隔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设置在导流板上,所述导流板用于将所述吸气导向所述风扇的中心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I排气路径或者所述第2排气路径上配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电机控制用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I排气路径或者所述第2排气路径上配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电机控制用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I排气路径或者所述第2排气路径上配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电机控制用控制器。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排气方向转换机构上附加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电机控制用控制器。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还设置有将所述排气引导至收装气缸的筒体的外侧的第3排气路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还设置有将所述排气引导至收装气缸的筒体的外侧的第3排气路径。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排气路径与收装曲柄的曲柄壳体的外侧或内侧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排气路径与收装曲柄的曲柄壳体的外侧或内侧连接。
【文档编号】B25D17/00GK203792295SQ201320684586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1日
【发明者】吉兼圣展 申请人:株式会社牧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