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用电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9096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两用电锤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用电锤,包括前端手柄、后端手柄、齿轮箱和冲击杆,后端手柄与齿轮箱连接,后端手柄与齿轮箱之间增设有一个连接柱,该连接柱通过锁紧片固定于后端手柄上,冲击杆一端设于保护罩内,该保护罩外固定有一根螺杆,螺杆与冲击杆平行,后端手柄底部安装有锉刀。本实用新型的电锤,除了钻孔之外,还具有其他功能,螺杆能够在物体上快速钻出螺孔,符合工程需要,后端手柄底部安装有锉刀,在工程方面,需要锉刀进行锉削加工,使得电锤在使用过程中,间隙性的进行调整,达到两用的作用。
【专利说明】-种两用电锤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用电锤,属于电动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一种电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用手施压才能产生冲击力,汽缸内往 复压缩空气,使汽缸内空气压力呈周期变化,变化的空气压力带动汽缸中的击锤往复打击 钻头的顶部。电锤在工作时,产生巨大的热量,而电锤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钻孔,电锤过热时, 继续工作会烧坏电动机。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两用电锤。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 -种两用电锤,包括前端手柄、后端手柄、齿轮箱和冲击杆,所述后端手柄与齿轮 箱连接,所述后端手柄与齿轮箱之间增设有一个连接柱,该连接柱通过锁紧片固定于后端 手柄上,所述冲击杆一端设于保护罩内,该保护罩外固定有一根螺杆,所述螺杆与冲击杆平 行,所述后端手柄底部安装有锉刀。
[0006] 所述齿轮箱侧面开有散热缝。
[0007] 所述齿轮箱顶部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中间设有一个冷却油管。
[0008] 所述齿轮箱底部设有散热罩。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电锤,除了钻孔之外,还具有其他功能, 螺杆能够在物体上快速钻出螺孔,符合工程需要,后端手柄底部安装有锉刀,在工程方面, 需要锉刀进行锉削加工,使得电锤在使用过程中,间隙性的进行调整,达到两用的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其中:1、如端手柄,2、后端手柄,3、齿轮箱,4、冲击杆,5、连接柱,6、锁紧片,7、保护 罩,8、螺杆,9、锉刀,10、散热缝,11、散热孔,12、冷却油管,13、散热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两用电锤,包括前端手柄1、后端手柄2、齿轮箱3 和冲击杆4,后端手柄2与齿轮箱3连接,后端手柄2与齿轮箱3之间增设有一个连接柱5, 通过增设有一个连接柱5,达到快速拆装齿轮箱3的作用,把连接柱5拆下来,就可以更换后 端手柄2或检修齿轮箱3,该连接柱5通过锁紧片6固定于后端手柄2上,冲击杆4 一端设 于保护罩7内,该保护罩7外固定有一根螺杆8,螺杆8与冲击杆4平行,螺杆8的作用,就 是在物体上快速钻出螺孔,符合工程需要,后端手柄2底部安装有锉刀9,在工程方面,需要 锉刀9进行锉削加工,使得电锤在使用过程中,间隙性的进行调整,达到两用的作用。
[0014] 齿轮箱3侧面开有散热缝10,齿轮箱3顶部设有散热孔11,散热孔11中间设有一 个冷却油管12,齿轮箱3底部设有散热罩13。这些散热缝10、散热孔11、散热罩13能使得 齿轮箱3全方位的进行散热,而且这些散热构件使得热气没有直接喷向操作者,结构合理, 另外冷却油管12中可以加入冷却油,进一步进行冷却,使得电锤内部件得到及时的降温, 使用寿命长。
【权利要求】
1. 一种两用电锤,包括前端手柄、后端手柄、齿轮箱和冲击杆,所述后端手柄与齿轮箱 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手柄与齿轮箱之间增设有一个连接柱,该连接柱通过锁紧片固 定于后端手柄上,所述冲击杆一端设于保护罩内,该保护罩外固定有一根螺杆,所述螺杆与 冲击杆平行,所述后端手柄底部安装有锉刀。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电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侧面开有散热缝。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电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顶部设有散热孔,所 述散热孔中间设有一个冷却油管。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电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底部设有散热罩。
【文档编号】B25F3/00GK203901243SQ201420269514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6日
【发明者】薛建忠 申请人:南通东利德工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