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齿轮操作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1982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可调式齿轮操作工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式齿轮操作工具,包括:本体具有第一身部及第二身部,第一身部具有第一长直身段,第一长直身段一端套设有握套,一板状的垂直段自第一长直身段另端垂直地往外延伸形成一连接端,另有滑孔贯设于第一长直身段的两侧板面间,第二身部具有一第二长直身段,一板状的弧形弯折段自第二长直身段一端侧向延伸形成一卡掣端;第一嵌柱以其柱轴一端垂直固接于卡掣端位置的第二身部一侧板面上;第二嵌柱以其柱轴一端穿伸滑设于滑孔中;结合部位于第一身部与第二身部间,结合部具有一对第一结合孔,三对第二结合孔,一对结合栓分别穿设于第一结合孔与一对对应的第二结合孔中。本实用新型增加使用范围,为使用者带来便利。
【专利说明】
可调式齿轮操作工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操作工具,尤指一种可调式齿轮操作工具。

【背景技术】
[0002]公知的齿轮操作工具,其以一长椭环状体为中心,并于环状体一侧往外伸有一扳杆,以及将二用以齿轮齿槽嵌卡的卡柱分别设于板杆与环状体的另侧上,使齿轮操作工具以各卡柱分别嵌卡于一齿轮的相异齿槽中,而与齿轮嵌卡固定,使用者借由板杆施力以便对齿轮进行安装或拆卸。但其以环状体同轴于所卡掣齿轮轴心,使得齿轮操作工具所使用的齿轮尺寸受到限制,不能调整以适应不同尺寸齿轮的操作,使得其使用范围受到限制,实在有待改进之处。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式齿轮操作工具。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式齿轮操作工具,包括一本体、一第一嵌柱、一第二嵌柱及一结合部。
[0005]本体具有一第一身部及一第二身部,第一身部具有一长条板状的第一长直身段,第一长直身段一端套设有握套,以握套所在的第一长直身段部位形成一扳动端,一板状的垂直段自第一长直身段另端垂直地往外延伸形成一连接端,另有滑孔贯设于第一长直身段的两侧板面间,第二身部具有一长条板状的第二长直身段,一板状的弧形弯折段自第二长直身段一端侧向延伸形成一卡掣端;第一嵌柱为角柱体,以其柱轴一端垂直固接于卡掣端位置的第二身部一侧板面上,并受一固定螺栓固定;第二嵌柱为角柱体,以其柱轴一端穿伸滑设于滑孔中,并受一具转柄螺栓所定位,而突伸于第一身部的一侧板面外,与第一嵌柱位于本体的同侧方向上;结合部位于第一身部与第二身部间,结合部具有一对第一结合孔,彼此并列地分别贯设于垂直段上,三对第二结合孔彼此间隔地分设于第二长直身段上,一对结合栓分别穿设于第一结合孔与一对对应的第二结合孔中,如此使第一身部与第二身部彼此结合固定。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增加使用范围,为使用者带来便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001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式齿轮操作工具I,包括一本体2、一第一嵌柱3、一第二嵌柱4及一结合部5,具体结构如下。
[0012]本体10具有一第一身部6及一第二身部7,第一身部6具有一长条板状的第一长直身段8,第一长直身段8 一端套设有握套9供使用者握持,以握套9所在的第一长直身段8部位形成一扳动端10, —板状的垂直段11自第一长直身段8另端垂直地往外延伸形成一连接端12,另有滑孔13贯设于第一长直身段8的两侧板面间。第二身部7具有一长条板状的第二长直身段14,一板状的弧形弯折段15自第二长直身段14 一端侧向延伸形成一卡掣端16。
[0013]第一嵌柱3为角柱体,以其柱轴一端垂直固接于卡掣端16位置的第二身部7 —侧板面上,并受一固定螺栓21固定。
[0014]第二嵌柱4为角柱体,以其柱轴一端穿伸滑设于滑孔13中,并受一具转柄螺栓17所定位,而突伸于第一身部6的一侧板面外,与第一嵌柱3位于本体2的同侧方向上。
[0015]结合部5位于第一身部6与第二身部7间,用以结合定位第一身部6与第二身部7,结合部具有一对第一结合孔18,彼此并列地分别贯设于垂直段11上,三对第二结合孔19彼此间隔地分设于第二长直身段14上,一对结合栓20分别穿设于第一结合孔18与一对对应的第二结合孔19中,如此使第一身部6与第二身部7彼此结合固定。
[0016]实施时,如图3所不,以第一嵌柱3及第二嵌柱4分别嵌卡于一齿轮22的相异齿槽23中,以本实用新型稳固结合于齿轮22上,同时借由第一身部6与第二身部7彼此间的对应状态所呈的非同轴平行状态,使连接端12与卡掣端16间,对应于本体2的轴向的空间呈开放状,使齿轮22的轴向方向不受阻碍而开放,令使用者以对齿轮22轴向位置的元件施以如旋松固定螺件等的操作,而于操作的同时,可借由扳动端10施以反向之力,以避免齿轮22于旋动操作时产生转动,而影响操作者对齿轮22施加的操作。在此过程中,使用者可自行改变结合栓20所穿经的第二结合孔的位置,如结合栓20穿设固接于第一结合孔18与一对距离卡掣端15不同距离的第二结合孔19,由于是以第一嵌柱3及第二嵌柱4分别嵌卡于一齿轮22的相异齿槽23中,第一嵌柱3及第二嵌柱4之间的距离要与齿轮22的两相异齿槽23直线距离相仿,才能与齿槽间具有良好的嵌接,所以通过改变固接不同位置的第二结合孔19以改变第一嵌柱3与第二嵌柱4间的距离,可用来适用不同尺寸的齿轮,增加其使用范围,为使用者带来便利。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调式齿轮操作工具,包括一本体、一第一嵌柱、一第二嵌柱及一结合部,其特征是:本体具有一第一身部及一第二身部,第一身部具有一长条板状的第一长直身段,第一长直身段一端套设有握套,以握套所在的第一长直身段部位形成一扳动端,一板状的垂直段自第一长直身段另端垂直地往外延伸形成一连接端,另有滑孔贯设于第一长直身段的两侧板面间,第二身部具有一长条板状的第二长直身段,一板状的弧形弯折段自第二长直身段一端侧向延伸形成一卡掣端;第一嵌柱为角柱体,以其柱轴一端垂直固接于卡掣端位置的第二身部一侧板面上,并受一固定螺栓固定;第二嵌柱为角柱体,以其柱轴一端穿伸滑设于滑孔中,并受一具转柄螺栓所定位,而突伸于第一身部的一侧板面外,与第一嵌柱位于本体的同侧方向上;结合部位于第一身部与第二身部间,结合部具有一对第一结合孔,彼此并列地分别贯设于垂直段上,三对第二结合孔彼此间隔地分设于第二长直身段上,一对结合栓分别穿设于第一结合孔与一对对应的第二结合孔中,如此使第一身部与第二身部彼此结合固定。
【文档编号】B25B27/14GK203993776SQ201420444975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8日
【发明者】李宏烨 申请人:李宏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