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嘴形开口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3420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鹰嘴形开口扳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鹰嘴形开口扳手,包括手柄和连接在手柄上的扳手头部,扳手头部为开口式,扳手头部包括开口上端和开口下端,开口上端包括底面为水平的后部和底面为鹰嘴形弧度结构的前部,开口上端的后部与开口下端的延长线具备夹角,使开口上端的后部底面与开口下端顶面的最小距离等于标准螺帽的外直径,开口端部作为螺帽扳动空间,开口尾部作为螺帽的回复空间;开口上端的前部和开口下端的端部磨成圆角状,且开口上端的前部上部和开口下端的端部下部均为弧形面,开口上端的前部上部弧形面的弧度比开口下端的大。本实用新型操作连贯性好,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鹰嘴形开口扳手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扳手。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扳手一般分为封闭式的梅花扳手和开放式的开口扳手,梅花扳手的头部是封闭的,旋转六角螺帽时,需从螺杆的顶端套入,螺杆长度较长时不适用。现有的开口平行的扳手,扭螺帽时扳手头部容易从螺帽上脱出;而开口具备夹角的扳手,如中国专利201320033149.0公开的架子工专用扳手,包括手柄和头部,手柄尾端设六角形孔,头部开口设置一夹角,头部下方设有一锤头面,这种扳手的头部口部小,向里逐渐加大,因此,当螺帽六方对边尺寸偏小时,用扳手的口部拧动,标准尺寸时,用扳手的深部拧动,更小尺寸时,则用手柄尾部六角形孔拧动,从而适用于多个尺寸的螺帽使用。但是,这类扳手仍然存在以下缺陷:
[0003](I)旋转时,扳手头部的口端容易卡在扣件螺杆的入口槽上,特别是螺帽下面没有垫片的时候,从而影响操作的连贯性;
[0004](2) 一个周期一个周期旋转时,需从螺帽上脱出,回位再重新套上,继续旋转,费力耗时;
[0005](3)锤头面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操作连贯性好的开口扳手。
[0007]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鹰嘴形开口扳手,包括手柄和连接在手柄上的扳手头部,扳手头部为开口式,扳手头部包括开口上端和开口下端,开口上端包括底面为水平的后部和底面为鹰嘴形弧度结构的前部,开口上端的后部与开口下端的延长线具备夹角,使开口上端的后部底面与开口下端顶面的最小距离等于标准螺帽的外直径,开口端部作为螺帽扳动空间,开口尾部作为螺帽的回复空间;开口上端的前部和开口下端的端部磨成圆角状,且开口上端的前部上部和开口下端的端部下部均为弧形面,开口上端的前部上部弧形面的弧度比开口下端的大。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开口上端的前部的垂直高度为1.2-2mm,水平长度为3_4mm ;前部和螺帽接触面的圆弧起点处的切线与开口上端的后部底面的夹角为8-12°,圆弧终点处的切线与开口上端的后部底面的夹角小于52°。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开口下端的底部除了在端部设置弧形面以外,其他部设计为锤头面,锤头面与手柄中心线的夹角为5-8°。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扳手还包括一与之相适应的套件,所述的套件包括套柄和与套柄连接的环套,环套为椭圆形,环套的长轴大于扳手的手柄宽度小于扳手头部的宽度,套柄用于套挂在操作人员的腰带上。
[0011]所述的鹰嘴形开口扳手的开口下端可以做成固定式的或者活动式的。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I)不仅具备梅花形扳手的功能,且不需要从螺杆的顶端套入,操作便利。
[0014](2)开口端部为扳动空间,设置有鹰嘴形弧度结构,不管螺帽是标准径还是非标准径,旋转时均不会从螺帽上脱出。
[0015](3)螺帽向下时,本案能够稳稳的挂在螺帽上或者夹住螺帽的棱,旋转时不需要人为固定在螺帽上的力,只需要使用一个旋转的力即可。且扳手旋转的水平空间不会超过螺帽的顶端,便于旋转。
[0016](4)架子工专用时,用开口端部的扳动空间套住螺帽开始旋转一个周期空间,然后扳手往前,使螺帽进入扳手开口尾部的回复空间,扳手实现回转后,再重新把螺帽旋转一个周期空间,依次循环即可快速完成螺帽的扳动工作,整个旋转过程扳手不需要脱离螺帽,操作连贯性好,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0017](5)套件与扳手相适应,架子工工作时,将扳手套挂在套件里,将套件挂在皮带上,使操作更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鹰嘴形开口扳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扳手头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套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22]如图1-3所示,以架子工专用扳手为例,其结构是鹰嘴形开口扳手,包括手柄I和连接在手柄I上的扳手头部2,扳手头部2为开口式,扳手头部2包括开口上端和开口下端2 (2),开口上端包括底面为水平的后部2 (I)和底面为鹰嘴形弧度结构的前部2 (5),开口上端的后部2(1)与开口下端2(2)的延长线具备夹角,使开口上端的后部2(1)底面与开口下端2(2)顶面的最小距离等于标准螺帽的外直径,所述的开口上端的前部2(5)的垂直高度为1.2-2mm,水平长度为3-4mm ;前部2(5)和螺帽接触面的圆弧起点处的切线与开口上端的后部2(1)底面的夹角为8-12°,圆弧终点处的切线与后部2(1)底面的夹角小于52°。开口端部作为螺帽扳动空间2(4),开口尾部作为螺帽的回复空间2(3);开口上端的前部2 (5)和开口下端2(2)的端部磨成圆角状,且开口上端的前部2(5)上部和开口下端2(2)的端部下部均为弧形面,开口上端的前部2(5)上部弧形面的弧度比开口下端2(2)的大。开口下端2(2)的底部除了在端部设置弧形面以外,其他部设计为锤头面,锤头面与手柄中心线的夹角为5-8°。
[0023]所述的扳手还包括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套件,所述的套件包括套柄和与套柄连接的环套,环套为椭圆形,环套的长轴为5cm,套柄长度为9cm,用于套挂在操作人员的腰带上。如果套柄长度过短,上衣易盖住扳手的头部,操作人取扳手时容易拉扯到上衣,影响工作。
[0024]架子工工作时,用开口端部的扳动空间2(4)套住螺帽开始旋转一个周期空间,然后扳手往前,使螺帽进入扳手开口尾部的回复空间2 (3),扳手实现回转后,再重新把螺帽旋转一个周期空间,依次循环即可快速完成螺帽的扳动工作。
【权利要求】
1.一种鹰嘴形开口扳手,包括手柄和连接在手柄上的扳手头部,扳手头部为开口式,其特征在于,扳手头部包括开口上端和开口下端,开口上端包括底面为水平的后部和底面为鹰嘴形弧度结构的前部,开口上端的后部与开口下端的延长线具备夹角,使开口上端的后部底面与开口下端顶面的最小距离等于标准螺帽的外直径,开口端部作为螺帽扳动空间,开口尾部作为螺帽的回复空间;开口上端的前部和开口下端的端部磨成圆角状,且开口上端的前部上部和开口下端的端部下部均为弧形面,开口上端的前部上部弧形面的弧度比开口下端的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鹰嘴形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口上端的前部的垂直高度为1.2-2mm,水平长度为3_4mm ;前部和螺帽接触面的圆弧起点处的切线与开口上端的后部底面的夹角为8-12°,圆弧终点处的切线与开口上端的后部底面的夹角小于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鹰嘴形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口下端的底部除了在端部设置弧形面以外,其他部设计为锤头面,锤头面与手柄中心线的夹角为5-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鹰嘴形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扳手还包括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套件,所述的套件包括套柄和与套柄连接的环套,环套为椭圆形,环套的长轴大于扳手的手柄宽度小于扳手头部的宽度,套柄用于套挂在操作人员的腰带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鹰嘴形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鹰嘴形开口扳手的开口下端为固定式或者活动式。
【文档编号】B25B13/08GK204053893SQ201420537504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8日
【发明者】牙政廖 申请人:牙政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