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联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50688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双重联动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门锁,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斜舌及感应斜舌同时作动以控制直舌达到确实锁定状态的保安门锁。



背景技术:

门锁是一种日常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装置,其装设于建筑物出入口所设的门板上,一般而言,门板于门框处的开、合动作的执行,是通过门锁锁舌于门框受口片的伸缩而达成;甚至,若欲更进一步确保当门锁于锁定状态后,使门锁无法轻易被外力破坏或开启,则必须确保锁舌不会因为遭受任何外力的破坏或者是影响,锁舌都能够确实的保持伸出门锁的状态,确保门锁达成锁定状态。

现有技术的门锁,如德国发明专利DE102006060449(A1)所揭示的一种自行锁定的门锁,其通过一传动件8驱使门锁的锁定舌3作动(所示元件符号为现有技术德国发明专利说明书中所标示的元件符号,以下同),并且以一弹性控制件5保持该锁定舌3的锁定状态,该传动件8亦同时受一斜舌4的作动影响;但是,此类门锁于关门时,极易发生该弹性控制件5及该斜舌4无法同步退入该门锁内部,令两者其中的一先退入门锁驱动该传动件8,而另一者却尚未作动,以致该传动件8的驱动受到影响,无法进行后续带动锁定舌3作动并且保持其锁定的功能,从而带来门锁使用者生命、财产安全上的疑虑。

同时,美国发明专利US7431354B2所揭示的一种导引锁定的门锁,其经由一辅助感应舌8及一止动件11的配合(所示元件符号为现有技术美国发明专利说明书中所标示的元件符号,以下同),以控制一导引传动件7,一斜舌3的作动亦会影响该导引传动件7,该导引传动件7的沟槽7e套设于一锁定舌13的销15,藉由该导引传动件7的向下移动,以带动该锁定舌13作动及保持锁定;然而,当该锁定舌13伸出作动前,若导引传动件7受到扭力弹簧的向下推抵的压迫力量,或 者是其它外力阻碍时,将使该锁定舌13于伸出动作执行至一半时即告停止或者无法顺利的作动,导致锁定舌13的销15无法平顺的到达沟槽7e的定位处,则使该锁定舌13无法顺利的作动,而进一步造成锁定舌13被外力干涉后,锁定舌13无法顺利的作动退入门锁内部,致使该导引传动件7无法达成往下移动的功能,以至于门锁无法顺利的作动或者是锁定,同样亦造成使用者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因斜舌与弹性感应件无法同步顺利作动,致使门锁无法锁定,以及锁舌传动板易因受外力阻碍,而无法确实达成锁定的缺失,藉由本发明技术手段的实施,确保斜舌及感应斜舌无论受到任何外力的阻碍时,也能够发挥同步作动,使直舌传动板向下移动,并且令直舌不受外力影响而仍可达成确实锁定的功效。

为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双重联动锁,具有一锁壳、一斜舌、一感应斜舌、一感应连动板、一直舌、一直舌传动板及一门锁驱动组;该锁壳内部装设一第一扭簧、一第二扭簧、一弹簧及一第二锁壳铆钉,并且于内部形成一架设部;该斜舌、该感应斜舌及该直舌间隔设置的装设于该锁壳内部,该感应斜舌具有一复位弹簧,该锁壳的第一扭簧的一端部抵靠于该斜舌,该感应斜舌的复位弹簧一端部抵靠于该架设部,该斜舌及该感应斜舌能够伸出或退入该锁壳;该感应连动板为一片体,该感应连动板中央处贯穿装设一圆棒,该圆棒一端部穿设于该锁壳,该感应连动板的相对两个端部分别相对应于该斜舌及该感应斜舌,并且能够分别承受该斜舌及该感应斜舌抵靠,该锁壳的弹簧一端部套设于该圆棒,该感应连动板能够相对该锁壳调整位移;该直舌具有一驱动柱,并且该直舌能够受驱动伸出或退入该锁壳;该直舌传动板为一长形片,该直舌传动板具有一限制沟、一承抵部、一驱动沟、一顶抵槽及一抵靠部,该抵靠部位于该直舌传动板的一端部,该限制沟呈长轴向的贯穿形成于该直舌传动板,并且于朝下端处横向凹陷形成一扣设部,该驱动沟由该抵靠部朝向直舌传动板另一端部延伸,并与该锁壳的长轴向形成一角度 的贯穿形成于该直舌传动板,该驱动沟的相对两个端部分别凹陷形成一定位部,该顶抵槽凹陷形成于该直舌传动板一侧缘处,该承抵部弯折形成于该直舌传动板一侧面,该锁壳的第二扭簧的一端部抵靠于该承抵部一侧面,该顶抵槽能够对应抵靠于该第二锁壳铆钉及该第三锁壳铆钉,该感应连动板的圆棒另一端部穿设于该限制沟,该直舌的驱动柱穿设于该驱动沟,该门锁驱动组能够抵靠于该承抵部的另一侧面及该抵靠部。

所述的双重联动锁,其中该门锁驱动组具有一锁心转轴及一门把转轴;该锁壳进一步具有一壳件及一第三锁壳铆钉,该第一扭簧、该第二扭簧、该弹簧、该第二锁壳铆钉及该第三锁壳铆钉装设于该壳件一侧面,该第二锁壳铆钉及该第三锁壳铆钉为相邻的呈一行对齐设置,以及该架设部弯折形成于该壳件装设前述元件的侧面,并且该壳件进一步贯穿形成一装设孔、一第一安装孔及一第二安装孔,该装设孔为一长形孔,该感应连动板的圆棒穿设于该装设孔,该驱动沟与该壳件的长轴向形成一角度;该直舌传动板进一步具有一辅助定位部,该辅助定位部设置于该直舌传动板形成顶抵槽的侧缘的一端处,该辅助定位部能够对应抵靠于该锁壳的第三锁壳铆钉;该锁心转轴的外缘壁面相对的凸伸形成两个推柱,该锁心转轴对应装设于该第二安装孔,该锁心转轴能够受驱动相对于该壳件转动,该推柱能够顶抵该直舌传动板的抵靠部;该门把转轴具有一拨杆,该门把转轴对应装设于该第一安装孔,该门把转轴能够受驱动相对于该壳件转动,该拨杆能够顶抵该直舌传动板的承抵部的另一侧面。

所述的双重联动锁,进一步具有一圆直舌,该圆直舌具有一本体片及一圆柱,装设于该锁壳内部,并且相对于该直舌间隔的设置;该本体片具有一第一圆直舌铆钉、一第二圆直舌铆钉及一第三圆直舌铆钉,该第一圆直舌铆钉、该第二圆直舌铆钉及该第三圆直舌铆钉间隔的设置于该本体片一侧面,该圆柱固定连接于该本体片的一侧端,该第一圆直舌铆钉能够抵靠于该直舌,该第三圆直舌铆钉能够抵靠于该锁心转轴的推柱,该圆柱能够伸出或退入该锁壳;该锁壳进一步具有一第三扭簧及一第三内牙铆钉,该第三内牙铆钉装设于该壳件,该第三扭簧一端部套设于该第二圆直舌铆钉,另一端部套设于该第三内牙 铆钉。

所述的双重联动锁,该锁壳进一步具有一板件及一轴承,该锁壳的弹簧一端部套设于该感应连动板的圆棒,另一端部连接设于该板件;该壳件进一步具有一第一内牙铆钉、一第一锁壳铆钉、一第二内牙铆钉及一第四锁壳铆钉,该壳件为一矩形的长片体,该板件固定连接于该壳件的一侧缘处,该壳件其余三边缘处分别弯折形成一围壁,该板件间隔的贯穿形成多个贯孔,该第一内牙铆钉、该第一锁壳铆钉、该第二内牙铆钉及该第四锁壳铆钉装设于该壳件装设该第二锁壳铆钉及该第三锁壳铆钉的侧面,该第一扭簧套设于该第一内牙铆钉,另一端部抵靠于该围壁,该第二扭簧套设于该第二内牙铆钉,另一端部抵靠于该第一锁壳铆钉,该轴承套设于该第四锁壳铆钉,该轴承的内缘侧面抵靠于该第四锁壳铆钉;该直舌一端部凸伸形成一延伸部,该延伸部贯穿形成一沿该直舌长轴方向的位移沟,该位移沟套设于该锁壳的轴承,并且抵靠于该轴承的外缘表面,该驱动柱装设于该延伸部;该斜舌、该感应斜舌、该直舌及该圆直舌能够分别穿设该锁壳的板件的贯孔,以伸出或退入该板件。

所述的双重联动锁,其中该斜舌具有一斜舌中心块及两舌片;该锁壳内部形成两导引槽,该导引槽为一垂直该锁壳长轴方向的长形沟槽;该斜舌中心块的相对两侧面分别凸伸形成一凸柱,该舌片装设于该斜舌中心块一端部的相对两侧缘处,该凸柱容设于该锁壳的导引槽,并且能够相对该导引槽位移,该舌片能够伸出或退入该锁壳;该感应连动板的一端部对应于该斜舌中心块。

所述的双重联动锁,其中该感应斜舌具有一舌块及一舌柱;该锁壳的架设部中央形成一容沟;该舌块固定装设于该舌柱的一端部,该舌柱外缘壁面环状的凸伸形成一凸环部,该复位弹簧套设于该舌柱的另一端部,该复位弹簧另一端部抵靠于该凸环部,该舌柱穿设于该架设部的容沟,并且能够相对该架设部移动,该舌块能够伸出或退入该锁壳。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感应连动板的装设,以确保斜舌及感应斜舌于关门时,得以藉由本发明的机构和弹簧的搭配,同时顺畅的作动下退入锁壳内部,更令斜舌及感应斜舌能够在顺利的作动下同步作 动,令直舌传动板得以顺畅的运作,改善以往因斜舌或感应斜舌任一者先作动而造成直舌传动板无法作动的情形,同时,藉由直舌传动板能够抵靠于锁壳的铆钉,避免直舌作动时,因受外力阻碍而无法执行锁定,此外本发明能够进一步加装一圆直舌,以配合直舌作动,让使用者能够多一道安全防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未上锁状态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直舌传动板分离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感应连动板无法作动的局部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感应连动板无法作动的另一局部正视图。

图5为本发明进入第二锁定状态的正视图。

图6为本发明直舌第一锁定状态的局部正视图。

图7为本发明圆直舌锁定的局部正视图。

图8为本发明以锁心转轴解除锁定的正视图。

图9为本发明以门把转轴解除锁定的正视图。

【符号说明】

10锁壳 11壳件

110围壁 111第一锁壳铆钉

112第二锁壳铆钉 113第三锁壳铆钉

114第四锁壳铆钉 115第一内牙铆钉

116第二内牙铆钉 117第三内牙铆钉

118架设部 119导引槽

101第一安装孔 102第二安装孔

103装设孔 12板件

13第一扭簧 14第二扭簧

15第三扭簧 16弹簧

17轴承

20斜舌 21斜舌中心块

211凸柱 22舌片

30感应斜舌 31舌块

32舌柱 321凸环部

33复位弹簧

40感应连动板 41圆棒

50直舌 51延伸部

511位移沟 52驱动柱

60直舌传动板

61凹部 62限制沟

621扣设部 63承抵部

64驱动沟 641定位部

65顶抵槽 66抵靠部

67辅助定位部 68锁定柱

70锁心转轴 71推柱

80圆直舌

81本体片 811第一圆直舌铆钉

812第二圆直舌铆钉 813第三圆直舌铆钉

814锁定沟 82圆柱

90门把转轴 91拨杆

现有技术一

3锁定舌 4斜舌

5弹性控制件 8传动件

现有技术二

3斜舌 7导引传动件

7e沟槽 8辅助感应舌

11止动件 13锁定舌

15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双重联动锁具有一锁壳10、一斜舌20、一感应斜舌30、一感应连动板40、一直舌50、一直舌传动 板60及一门锁驱动组;具体而言,该门锁驱动组具有一锁心转轴70及一门把转轴90。

请参照图1、图2及图5所示,该锁壳10具有一壳件11、一板件12、一第一扭簧13、一第二扭簧14、一第三扭簧15、一弹簧16及一轴承17。

该壳件11具有一第一锁壳铆钉111、一第二锁壳铆钉112、一第三锁壳铆钉113、一第四锁壳铆钉114、一第一内牙铆钉115、一第二内牙铆钉116、一第三内牙铆钉117、一架设部118及一导引槽119;具体而言,该锁壳10由该壳件11、一盖体(图中未示)及该板件12连接组合而成,所述铆钉等元件装设于该锁壳10内部,而该盖体对应结合于该壳件11,该盖体具有一相对于该壳件11的导引槽119的导引槽(图中未示)。

该壳件11为一矩形的长片体,该壳件三边缘处分别弯折形成一围壁110,该壳件11间隔的贯穿形成一第一安装孔101、一第二安装孔102及一装设孔103,该装设孔103为一垂直该壳件11长轴方向的长形孔,该第一锁壳铆钉111、该第二锁壳铆钉112、该第三锁壳铆钉113、该第四锁壳铆钉114、该第一内牙铆钉115、该第二内牙铆钉116及该第三内牙铆钉117装设于该壳件11一侧面,该架设部118弯折形成于该壳件11装设前述铆钉的侧面,该架设部118中央形成一容沟,并且该第二锁壳铆钉112及该第三锁壳铆钉113系相邻呈一行的对齐设置,该导引槽119为一垂直该壳件11长轴方向的长形沟槽;该第一扭簧13套设于该第一内牙铆钉115,一端部抵靠于该围壁110,该第二扭簧14套设于该第二内牙铆钉116,一端部抵靠于该第一锁壳铆钉111,该第三扭簧15一端部套设于该第三内牙铆钉117,该轴承17套设于该第四锁壳铆钉114,该轴承17的内缘侧面抵靠于该第四锁壳铆钉114。上述内牙铆钉设置的目的,在于当该壳件11与该盖体组装时,以连接件,如:螺丝,穿设过该盖体固设于所述的内牙铆钉处。

该板件12为一长片体,该板件12间隔的贯穿形成多个贯孔;该板件12固定连接于该壳件11其余一侧缘处,该弹簧16一端部连接于该板件12。

请参照图2及图3所示,该斜舌20具有一斜舌中心块21及两舌 片22,该斜舌20装设于该锁壳10内部。

该斜舌中心块21的相对两侧面分别凸伸形成一凸柱211,该舌片22装设于该斜舌中心块21一端部的相对两侧缘处;该凸柱211容设于该锁壳10的壳件11的导引槽119,并且能够相对该导引槽119位移,该第一扭簧13的另一端部抵靠于该斜舌中心块21的另一端部,该舌片22能够伸出或退入该板件12的贯孔,具体而言,该二凸柱211并非呈对称的形成于该斜舌中心块21的两侧面。

请参照图2及图3所示,该感应斜舌30装设于该锁壳10内部,并且相对于该斜舌20间隔的设置,其具有一舌块31、一舌柱32及一复位弹簧33,该舌块31固定装设于该舌柱32的一端部,该舌柱32外缘壁面环状的凸伸形成一凸环部321,该复位弹簧33套设于该舌柱32的另一端部,该复位弹簧33一端部抵靠于该凸环部321;该复位弹簧33的另一端部抵靠于该壳件11的架设部118,该舌柱32穿设于该架设部118的容沟,并且能够相对该架设部118移动,该舌块31能够伸出或退入该锁壳10板件12的贯孔。

请参照图2所示,该感应连动板40装设于该锁壳10内部,其为一曲折片体,该感应连动板40中央处贯穿装设一圆棒41;该圆棒41一端部穿设于该锁壳10的壳件11的装设孔103,该感应连动板40的相对两个端部分别相对应于该斜舌20的斜舌中心块21及该感应斜舌30的舌块31,并且能够分别承受该斜舌中心块21及该舌块31的抵靠,该锁壳10的弹簧16一端部套设于该圆棒41,该感应连动板40能够相对该锁壳10进行调整位移。

请参照图1及图5所示,该直舌50装设于该锁壳10内部,并且相对于该感应斜舌30间隔的设置,其一端部凸伸形成一延伸部51,并且具有一驱动柱52,该延伸部51贯穿形成一沿该直舌长轴方向的位移沟511,该驱动柱52装设于该延伸部51;该位移沟511套设于该锁壳10的轴承17,并且抵靠于该轴承17的外缘表面,该直舌50能够受驱动伸出或退入该锁壳10的板件12的贯孔。

请参照图2及图5所示,该直舌传动板60为一长形片,其具有一凹部61、一限制沟62、一承抵部63、一驱动沟64、一顶抵槽65、一抵靠部66、一辅助定位部67及一锁定柱68,该凹部61凹陷形成于该 直舌传动板60的一侧缘,该顶抵槽65凹陷形成于该直舌传动板60另一侧缘处,该抵靠部66位于该直舌传动板60的一端部,该限制沟62呈长轴向的贯穿形成于该直舌传动板60,并且于该限制沟62的下端处横向凹陷形成一扣设部621,该承抵部63弯折形成于该直舌传动板60的一侧面,该锁壳10的第二扭簧14的另一端部抵靠于该承抵部63一侧面,该驱动沟64由该抵靠部66朝向该直舌传动板60另一端部延伸,并呈倾斜状的贯穿形成于该直舌传动板60,该驱动沟64与壳件11的长轴向形成有一角度,该驱动沟64的相对两个端部分别凹陷形成一定位部641,该辅助定位部67设置于该直舌传动板60形成顶抵槽65的侧缘的一端处,具体而言,该辅助定位部67为一斜面,该锁定柱68凸伸形成于该承抵部63形成的侧面;该顶抵槽65能够对应抵靠于该第二锁壳铆钉112,该辅助定位部67能够对应抵靠于该第三锁壳铆钉113,该感应连动板40的圆棒41另一端部穿设于该限制沟62,该直舌50的驱动柱52穿设于该驱动沟64。

请参照图1及图8所示,该门锁驱动组的锁心转轴70的外缘壁面相对的凸伸形成两个推柱71;该锁心转轴70对应装设于该锁壳10的壳件11的第二安装孔102,该锁心转轴70能够受驱动的相对于该壳件11转动,该推柱71能够顶抵该直舌传动板60的抵靠部66,该锁心转轴70装设时,于室内装设连接一转扭,于室外则连接一可由特定钥匙带动的锁头,该锁心转轴70为一现有技术,于此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1及图9所示,该门锁驱动组的门把转轴90具有一拨杆91;该门把转轴90对应装设于该锁壳10的壳件11的第一安装孔101,该门把转轴90能够受驱动相对于该壳件11转动,该拨杆91能够顶抵该直舌传动板60的承抵部63的另一侧面,该门把转轴90装设时,于室内装设一旋转把手,由该旋转把手带动该门把转轴90转动,该门把转轴90为一现有技术,于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双重联动锁进一步具有一圆直舌80,请参照图5所示,该圆直舌80装设于该锁壳10内部,并且相对于该直舌50间隔的设置,其具有一本体片81及一圆柱82,该本体片81具有一第一圆直舌铆钉811、一第二圆直舌铆钉812、一第三圆直舌铆钉813及一锁定沟814,该第一圆直舌铆钉811、该第二圆直舌铆钉812及该第三圆直舌铆钉 813间隔的设置于该本体片81一侧面,该锁定沟814凹陷形成于该本体片81的上侧缘处,该圆柱82固定连接于该本体片81的一侧端,该第一圆直舌铆钉811能够抵靠于该直舌50,如图8所示,该第三圆直舌铆钉813能够抵靠于该锁心转轴70的推柱71,如图6所示,该圆柱82能够受驱动伸出或退入该锁壳10的板件12的贯孔,该锁壳10的第三扭簧15另一端部套设于该第二圆直舌铆钉812,该直舌传动板60的锁定柱68能够对应卡设该锁定沟814内部,并且,该壳件11的第三锁壳铆钉113抵靠于该本体片81的上侧缘。

请参照图3及图4所示,当本发明因该感应连动板40无法作动以致无法进入锁定状态,若门板关上时,本发明的双重联动锁仅由该舌块31或该舌片22其中的一碰触于门框处的受口片,则该舌块31或该舌片22将退入该板件12内部以顶抵该感应传动板40,但是,仅凭该舌块31或该舌片22其中的一顶抵该感应传动板40,将无法克服该弹簧16施予该圆棒41的力量,使该圆棒41脱离该扣设部621,令该感应传动板40产生以该圆棒41为中心的摆动,却无法令该直舌传动板60向下位移,以使本发明进入锁定状态。

当该舌块31及该舌片22于碰触门框的受口片时,能够同时退入该板件12内部,将使得该感应连动板40克服该弹簧16的力量而进行平移,则该圆棒41脱离该扣设部621,请参照图5所示,即可使本发明进入锁定状态,当该圆棒41位于限制沟62的长轴向处时,由于该第二扭簧14所施予该承抵部63的力量,将使得该直舌传动板60向下移动,则该驱动沟64带动该驱动柱52位移,令该直舌50得以伸出该锁壳10,接着,该直舌传动板60将抵靠于该凸柱211,令该舌片22能够保持伸出该板件12的状态,不因外力推抵门板而使该舌片22退入该锁壳10内部,以达成本发明锁定的状态,此时,该驱动柱52位于该定位部641处,如图7所示,并且该顶抵槽65抵靠于该第三锁壳铆钉113,以确保该直舌50不因外力影响而退入该锁壳10内部解除锁定状态;此外,当该舌块31及该舌片22能够同时退入该板件12内部时,但是,若该舌片22尚未因该第一扭簧13的力量而进入门框的受口片的相应处,将造成该凸柱211卡设于该凹部61,如图4所示,则本发明仍然未能进入锁定状态,因此,即便该舌块31及该舌片22同 时退入该板件12内部,仍需等待该舌片22,以及受该复位弹簧33作用的舌块31进入受口片的相应处,方可进入锁定状态。

请参照图6所示,若该直舌50于进入门框的受口片相应处时,有可能因为现场在安装受口片时,稍微的偏斜而造成的外来阻力,或是磨擦到直舌的侧面因素,可能造成该直舌50无法完全伸出进入锁定状态,则本发明仍然可以在上述的相同状态下,进入精准的第一锁定状态,进而进入完整的第二锁定状态,此系因该第二锁壳铆钉112抵靠于该顶抵槽65,同时该辅助定位部67抵靠于该第三锁壳铆钉113,即便该驱动柱52位在该驱动沟64行程的中途,而未抵达锁定的定位处,该直舌50依旧能够保持伸出的状态,而不会退入该锁壳10内部,使本发明执行门锁锁定的功能;此外,由于该辅助定位部67系斜面的设置,因此,在该直舌传动板60向下移动过程依序接触该第二锁壳铆钉112及第三锁壳铆钉113时,该直舌传动板60能够顺利的通过,以协助该顶抵槽65抵靠于该第二锁壳铆钉112,从而达成第一锁定状态。

由于该直舌50位在该第一圆直舌铆钉811移动的动在线,如图8所示,因此,唯有当本发明处于该直舌50的锁定状态下,使该直舌50不阻碍该第一圆直舌铆钉811的移动,请同时参照图6及图7所示,使用者方可于室内通过转动锁钮的方式,或者于室外以钥匙插入锁头转动,从而带动该推柱71推抵该第三圆直舌铆钉813,令该本体片81得以位移,则该圆柱82能够伸出该锁壳10,达到本发明的圆直舌80锁定的状态,此时,该直舌传动板60的锁定柱68卡设于该本体片81的锁定沟814内部,藉以确保该圆直舌80伸出该锁壳10的锁定状态,并且,由于该第三锁壳铆钉113抵靠于该本体片81的上侧缘,使得该本体片81得以保持水平位移。

相对的,若使用者欲解除本发明的锁定状态时,使用者可藉由该锁心转轴70的转动以解除锁定,请参照图8所示,该推柱71推抵该抵靠部66,将使该直舌传动板60向上移动,则该驱动沟64带动该驱动柱52移动,该直舌50即退入该锁壳10内部,同时该直舌50亦推抵该第一圆直舌铆钉811,使该圆直舌80一并解除锁定。

若室内人员遭遇紧急状态,如:火警,而需紧急疏散时,当使用者于室内扭转旋转把手时,该门把转轴90即随的转动,则该拨杆91 将推抵该承抵部63,如图9所示,令该直舌传动板60向上移动,从而一并解除该直舌50及该圆直舌80的锁定状态。

于本发明中,通过该感应连动板40装设于该锁壳10内部,由于本发明双重联动锁的机构功能作动,使该感应连动板40能够自由的调整前后作动和位移等,以确保该斜舌20及该感应斜舌30于关门时,得以同时作动的退入该锁壳10内部,使该感应连动板40上的圆棒41能够顺利的脱离该直舌传动板60的扣设部621后,继而滑行到限制沟62内部,则该直舌传动板60能够藉由该第二扭簧14的推力而顺利的向下移动,令该斜舌20及该感应斜舌30能够同步作动使该直舌传动板60向下移动,改善以往因该斜舌20或该感应斜舌30任一者先作动而造成该直舌传动板60无法作动的情形,同时,藉由该直舌传动板60能够抵靠于该锁壳10的第二锁壳铆钉112及第三锁壳铆钉113,避免该直舌作动时,因受外力阻碍而无法执行锁定,此外本发明能够进一步加装该圆直舌80,以配合该直舌50作动,让使用者能够多一道安全防护。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