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切带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56080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服装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切带机。

背景技术:
织带、吊带、橡筋和腰绳等广泛的用于服装行业,而目前服装行业里的这些辅料主要还是依靠人力来测量与裁剪,这种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显然不能满足我们工厂级大规模的产能。市场有很多类似的产品,如断料机和切带机等,因为针对缝纫产品中的硬性材料,因此不符合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动切带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动切带机,包括机架、切割机构、滑动杆、输送机构和夹持机构;切割机构包括固定架、切割刀、切割座和第一驱动装置;固定架安装在机架上,切割刀可转动安装在固定架上,切割刀转动的轴向平行于水平面,切割座安装在机架上,并位于切割刀下方;滑动杆安装在机架上,滑动杆轴向平行于切割刀转动的轴向,输送机构包括安装架和第二驱动装置,安装架可移动安装在滑动杆上,安装架移动方向为滑动杆轴向,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连接安装架,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安装架移动;夹持机构包括上定位板、上夹持板、下定位板、下夹持板和第三驱动装置,上定位板安装在安装架上,上夹持板安装在上定位板上,并位于切割座上方,下定位板可转动安装在安装架上,下夹持板安装在下定位板上,并位于上夹持板下方,第三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下定位板,第三驱动装置驱动下定位板转动,下定位板转动可使下夹持板与上夹持板相抵靠,安装架移动可使上夹持板位于切割刀相对两侧。优选地,下定位板为V形,下定位板中部可转动连接安装架,第三驱动装置为液压缸,第三驱动装置的活塞杆与下定位板第一端连接,下夹持板位于下定位板第二端。优选地,机架上对应切割座的位置安装有送料板,优选地,送料板与下定位板第一端位于下夹持板相对的两侧。优选地,第一驱动装置为液压缸。优选地,上夹持板下部设有弹性层。优选地,滑动杆上刻有距离值。本发明使用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工作,第三驱动装置工作使下定位板转动,下定位板转动使下夹持板与上夹持板对需要剪切的物件进行夹持,通过第二驱动装置工作,将需要剪切的物件由切割刀输送物件的一侧拉制切割刀另一侧,然后由第一驱动装置工作,使切割刀转动,切割刀与切割座配合将需剪切物件切断。本发明可以实现较软物件的剪切,且剪切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动切带机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动切带机,包括机架1、切割机构、滑动杆3、输送机构和夹持机构;切割机构包括固定架21、切割刀22、切割座23和第一驱动装置24;固定架21安装在机架1上,切割刀22可转动安装在固定架21上,切割刀22转动的轴向平行于水平面,切割座23安装在机架1上,并位于切割刀22下方;滑动杆3安装在机架1上,滑动杆3轴向平行于切割刀22转动的轴向,输送机构包括安装架41和第二驱动装置42,安装架41可移动安装在滑动杆3上,安装架41移动方向为滑动杆3轴向,第二驱动装置42驱动连接安装架41,第二驱动装置42驱动安装架41移动;夹持机构包括上定位板51、上夹持板52、下定位板53、下夹持板54和第三驱动装置55,上定位板51安装在安装架41上,上夹持板52安装在上定位板51上,并位于切割座23上方,下定位板53可转动安装在安装架41上,下夹持板54安装在下定位板53上,并位于上夹持板52下方,第三驱动装置55驱动连接下定位板53,第三驱动装置55驱动下定位板53转动,下定位板53转动可使下夹持板54与上夹持板52相抵靠,安装架41移动可使上夹持板52位于切割刀22相对两侧。上定位板51与上夹持板52一体设置,下定位板53和下夹持板54一体设置。本发明使用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第一驱动装置24、第二驱动装置42和第三驱动装置55工作,第三驱动装置55工作使下定位板53转动,下定位板53转动使下夹持板54与上夹持板52对需要剪切的物件进行夹持,通过第二驱动装置42工作,将需要剪切的物件由切割刀22输送物件的一侧拉制切割刀22另一侧,然后由第一驱动装置24工作,使切割刀22转动,切割刀22与切割座23配合将需剪切物件切断。本实施方式中,下定位板53为V形,下定位板53中部可转动连接安装架41,第三驱动装置55为液压缸,第三驱动装置55的活塞杆与下定位板53第一端连接,下夹持板54位于下定位板53第二端,有利于下夹持板54快速且稳定的移动。本实施方式中,机架1上对应切割座23的位置安装有送料板11,送料板11与下定位板53第一端位于下夹持板54相对的两侧,避免送料板11影响夹持机构移动,送料板11可以便于夹持机构带剪切物件进行快速准确的夹持。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装置24为液压缸,上夹持板52下部设有弹性层,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稳定性。本实施方式中,滑动杆3上刻有距离值,便于使用者准确的知道物件剪切后的长度。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