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帘门电子锁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547571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卷帘门电子锁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卷帘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卷帘门电子锁。

背景技术:
卷帘门的门扇是一种由多小块门板串接组成的活动门扇,门扇向上下卷折实现开关门,目前卷帘门的开关门是由设置在卷帘门卷轴上的开门机运行实现。为提高卷帘门的防盗性能,通常在卷帘门的门扇上加装有机械锁。虽然机械锁增加了卷帘门的防盗性能,但是,每次开关锁都需要人工手动操作,开关锁过程繁琐,浪费了很多时间;如使用者忘记开锁即启动卷帘门电机,容易对卷帘门电机造成损坏;并且现有机械锁容易被破坏,防盗效果不足。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应用于卷帘门且安全又方便的电子锁,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卷帘门电子锁,以克服现有卷帘门锁需手动开关,过程繁琐且容易因忘记开锁而损坏卷帘门电机,同时防盗效果不佳的缺点。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卷帘门电子锁,包括:第一电子锁,包括壳体和铁芯,该铁芯可活动的设置于壳体,壳体设置于导向槽侧壁,并且壳体内设有通电后使铁芯缩至壳体内的电磁线圈以及使铁芯伸出壳体外的复位弹簧;导向槽,卷帘门的侧端可滑动地设置于该导向槽内,所述壳体可拆卸地设置于导向槽侧壁。进一步,该卷帘门电子锁还包括:拉杆组件,包括拉杆、U型弹片以及拉环,上述拉杆一端与所述铁芯连接,另一端延伸至上述壳体外部并设有安装槽和止动盘,上述U型弹片与拉环相扣并可沿拉杆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于安装槽,上述U型弹片的开口端设有一V字型滑道,上述拉杆设有一与V字型滑道配合并将U型弹片撑开的插销;行程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铁芯位置,该行程检测装置设有可伸缩的前触杆和后触杆,上述第一电子锁处于锁紧状态时,后触杆与所述止动盘相接触;上述第一电子锁处于解锁状态时,前触杆与所述铁芯相接触。进一步,上述壳体设有一管体,上述拉杆可滑动地设置于管体内。具体地,上述管体的一端通至壳体后端面,另一端为自由端,上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铁芯相抵触,另一端套于管体外并与壳体相抵触。作为另一实施方式:上述管体的一端通至壳体后端面,另一端与壳体密闭连接并设有台阶面,上述复位弹簧套于上述拉杆,并且复位弹簧的一端与铁芯相抵触,另一端与台阶面相抵触。进一步,上述壳体在所述管体远离铁芯的一端口周围设有倾斜凸面,上述U型弹片的开口端为与倾斜凸面相配合的斜面。进一步,该卷帘门电子锁还包括锁紧块,该锁紧块设置于所述导向槽且一端设有与所述铁芯配合的盲孔,该锁紧块的内侧壁上段为向外弯曲的曲面。进一步,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后端面的第二电子锁,上述第一电子锁处于锁紧状态时,上述止动盘锁止于第二电子锁与壳体后端面之间。该卷帘门电子锁的工作方法:需锁紧卷帘门时,使所述电磁线圈处于断电状态,由复位弹簧将所述铁芯推至所述壳体外并贯穿卷帘门,使该卷帘门电子锁处于锁紧状态;需解锁卷帘门时,使电磁线圈处于通电状态并产生磁力将铁芯吸附至壳体内,使铁芯与卷帘门分离,使该卷帘门电子锁处于通电解锁状态。当停电时,使用者拉动拉环使铁芯缩至壳体内,并由插销将U型弹片撑开变形,拉力撤销后,变形后的U型弹片与壳体相顶持,以使铁芯始终处于壳体内,此时该卷帘门电子锁处于手动解锁状态。该卷帘门电子锁处于手动解锁状态时,所述铁芯预留有5%~30%行程用于解除手动解锁状态;该卷帘门电子锁在手动解锁状态下,使用者拉动拉杆,使U型弹片与壳体分离并恢复原状,拉力撤销后,由复位弹簧将铁芯推送至壳体外,使该卷帘门电子锁处于锁紧状态;该卷帘门电子锁在手动解锁状态下,使电磁线圈处于通电状态并产生磁力将铁芯往壳体内吸附,使U型弹片与壳体分离并恢复原状,再使电磁线圈处于断电状态,由复位弹簧使铁芯推送至壳体外,使该卷帘门电子锁处于锁紧状态。由上述对本发明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其一、本发明包括第一电子锁,包括壳体和铁芯,该铁芯可活动的设置于壳体,并且壳体内设有通电后使铁芯缩至壳体内的电磁线圈以及使铁芯伸出壳体外的复位弹簧。电磁线圈和复位弹簧可以使铁芯伸出或缩回壳体内,通过改变电磁线圈的通电情况即可改变第一电子锁的工作状态,无需繁琐的操作。装设该卷帘门电子锁只需改变原有卷帘门电路接线,无需增加控制系统。本发明还包括拉杆组件、行程检测装置以及导向槽。停电时,使用者可通过拉环组件手动切换该卷帘门电子锁的状态,操作简单。由于主要部件均处于卷帘门内侧,不易被破坏,防盗效果好。其二、本发明中,壳体设有一管体,拉杆可滑动地设置于管体内;复位弹簧套于拉杆,并且复位弹簧的一端与铁芯相抵触,另一端与管体的台阶面相抵触。弹簧和拉杆设于管体内,提高该卷帘门电子锁的密闭性,保证该卷帘门电子锁的洁净度,具有较好的防尘作用,从而保证其使用寿命。其三、本发明中,拉动拉环使U型弹片离开管体并继续朝远离管体的方向活动时,由于插销的阻碍,U型弹片的开口端被撑开;撤销外界作用力时,由于复位弹簧的作用,撑开后的U型弹片和拉杆往管体方向移动,并使U型弹片与壳体相抵触,从而阻碍铁移动。由于壳体在管体的端口周围设有倾斜凸面,U型弹片的开口端为与倾斜凸面相配合的斜面,使U型弹片进一步撑开,保证U型弹片与壳体的抵触面积,防止两者之间出现打滑现象,提高其机械性能。其四、本发明还包括与行程检测装置连接的第二电子锁,拉杆设有与第二电子锁配合的止动盘。当行程检测装置检测到第一电子锁将卷帘门锁紧时,启动第二电子锁并使其与止动盘配合阻碍拉杆向后移动,可以防止盗贼借助工具撬动铁芯从而使第一电子锁打开。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U型弹片的装配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通电解锁状态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锁紧状态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解锁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图8为U型弹片撑开的状态示意图一;图9为本发明手动解锁状态的示意图;图10为U型弹片复原的状态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至图5,一种卷帘门电子锁,包括第一电子锁、拉杆组件6、导向槽2以及行程检测装置5。第一电子锁包括壳体1和铁芯11,其中壳体1分为壳体前段和壳体后段,壳体前段内设有可活动的铁芯11、通电后使铁芯11缩至壳体1内的电磁线圈(未画出)以及使铁芯11伸至壳体1外的复位弹簧12。壳体后段设有管体13,该管体13的一端与壳体前段密闭连接并设有台阶面,另一端通至壳体1的后端面。复位弹簧12一端与铁芯11相抵触,另一端与管体13的台阶面相抵触。作为复位弹簧12、管体13以及铁芯11的另一具体设置方式:参照图11,管体13的一端通至壳体1的后端面,另一端为自由端。复位弹簧12的一端与铁芯11相抵触,另一端套于管体13外并与壳体1相抵触。参照图1至图5,拉杆组件6包括拉杆61、U型弹片62以及拉环63,其中拉杆61可滑动地设置于管体13内,并且拉杆61的一端穿过复位弹簧12并与铁芯11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壳体1外部并设有安装槽612和止动盘611。U型弹片62与拉环63相扣并可沿拉杆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于安装槽612内。U型弹片62的开口端设有一V字型滑道621,拉杆61还设有一与V字型滑道621配合并使U型弹片62撑开的插销64。作为优选方案,拉杆61与铁芯11一体成型。参照图1至图5,导向槽2用于引导卷帘门a,第一电子锁的壳体1通过螺丝可拆卸地设置于导向槽2的侧壁。导向槽2内设有用于精确定位卷帘门a的锁紧块3。锁紧块3可以是与导向槽2相适配的匚字型板块,并且锁紧块3的靠近第一电子锁的一侧设有通孔(图中未画出),另一侧设有与铁芯11对接的盲孔31,锁紧块3的内侧壁上段为向外弯曲的曲面。锁紧块3也可以由两块相互对立的板块组成,其中靠近第一电子锁的板块设置通孔,另一板块设置盲孔31。作为优选方案,锁紧块3与导向槽2一体成型,以减少配件数量,保证设备的机械性能。参照图1至图6,行程检测装置5设置于壳体后段,用于检测铁芯11的位置。行程检测装置5设有可伸缩的前触杆51和后触杆52。上述第一电子锁处于锁紧状态时,后触杆52正好与止动盘611相接触;上述第一电子锁处于通电解锁状态时,前触杆51正好与铁芯11相接触,以此确定铁芯11的常规行程。壳体1的后端面还设有第二电子锁4,第二电子锁4与行程检测装置5电连接。参照图5至图10,该卷帘门电子锁的工作方法:卷帘门a设有与铁芯11配合的通孔1a。当需要关闭房门时,启动卷帘门电机(未画出)下放卷帘门,当卷帘门完全闭合时,通孔1a与盲孔31对齐。此时,该卷帘门电子锁的电磁线圈断电,由复位弹簧12将铁芯11推送至壳体1外,并穿过通孔1a与盲孔31套接,从而为卷帘门a上锁;同时后触杆52正好与止动盘611相接触,行程检测装置5检测判断出该卷帘门电子锁处于锁紧状态后便启动第二电子锁4,使第二电子锁4的铁芯向下伸出,配合壳体1的后端面将止动盘611夹持,以防止盗贼使用工具撬开该卷帘门电子锁;需要打开房门时,通过控制按钮发出指令,首先由行程检测装置5将第二电子锁4切换至解锁状态,并由电磁线圈将铁芯11吸附至壳体1内,使铁芯11与通孔1a分离,为卷帘门a解锁;同时前触杆51正好与铁芯11相接触,行程检测装置5检测判断出该卷帘门电子锁处于通电解锁状态后便启动卷帘门电机(未画出),收起卷帘门a。参照图7至图10,该卷帘门电子锁处于手动解锁状态时,铁芯11预留有5%~30%行程用于解除手动解锁状态;当停电时,使用者可往后拉动拉环63,由于受到管体13和插销64的阻碍作用,U型弹片62与拉杆61同步往后移动,并使铁芯11缩至壳体1内。为使U型弹片62在管体13内与拉杆61不发生明显的相对移动,应当尽可能减小U型弹片62与管体13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当U型弹片完全从管体13中脱离时,由于只受到插销64的阻碍作用,U型弹片62和拉环63相对拉杆61向后移动,并使U型弹片62撑开。此时,撤销拉力,由于复位弹簧12拉动U型弹片62、拉环63和拉杆61同步往回移动,撑开后的U型弹片62与壳体1的后端面相顶持使铁芯11保持在壳体1内,使该卷帘门电子锁保持在手动解锁状态,但此时铁芯11已将前触杆51往行程检测装置5内压缩一段距离,因此铁芯11已处于常规行程之外。待通电后,行程检测装置5便可判断出该卷帘门电子锁处于手动解锁状态。参照图7至图10,作为优选方案:壳体1的后端面在管体13的端口周围设有倾斜凸面14,U型弹片62的开口端为与倾斜凸面14相配合的斜面。U型弹片62与倾斜凸面14接触时进一步撑开,保证U型弹片62与壳体1的抵触面积,防止两者之间出现打滑现象,提高其机械性能。通电后,行程检测装置5判断出该卷帘门电子锁处于手动解锁状态,便通过电磁线圈将铁芯11继续往壳体1内拉动一段距离,使U型弹片62与壳体1分离并恢复原状,以便于铁芯11可往壳体1外移动并恢复至常规行程。参照图7至图10,使用者可手动打开第二电子锁4,并通过止动盘611或手柄(未画出)直接拉动拉杆,使U型弹片62与壳体1分离并恢复原状。使用者撤销拉力后,复位弹簧12将铁芯11推送至壳体1外,使该卷帘门电子锁切换至锁紧状态。为避免出现停电现象,可以为该卷帘门电子锁和卷帘门电机配设一备用电源。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