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钥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5033阅读:776来源:国知局
机动车钥匙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操纵机动车的锁闭装置的钥匙,该钥匙带有壳体、布置在壳体上的隔板、以至少局部能导入到壳体中的方式构造的钥匙体和用于使得已导入到壳体中的钥匙体止动的止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多种用于将应急钥匙紧固在壳体中的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大多包括布置在钥匙壳体内部的机械的止动装置。这些止动装置还附加地配设有卡锁机构,以防止应急钥匙掉出。

在现有技术中,缺陷在于,已知的解决方案大多极为复杂且必须高成本地制造。在此,止动装置以及卡锁机构为了防止应急钥匙掉出而必须由大量构件组装而成。必须附加地将滑动支承件和导引机构布置在壳体中,以便可以确保无摩擦的性能。性能上的要求在此被额外提高,这是因为这种钥匙壳体通常被粘合并且因此无法简单地维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建议一种用于操纵机动车的锁闭装置的经改良的钥匙,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该技术问题通过带有按独立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的主题解决。本发明的有利的实施方式是附图、说明书和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按照本发明,该技术问题通过一种用于操纵机动车的锁闭装置的钥匙解决,该钥匙带有壳体、布置在壳体上的隔板、以至少局部能导入到壳体中的方式构造的钥匙体以及用于使得已导入到壳体中的钥匙体止动的止动装置,其中,隔板具有第一支承部,第一支承部构造用于支承止动装置。由此例如实现了如下的技术优势,即,构件的数量明显减少。这一方面具有成本优势,并且另一方面也大幅降低了用于制造钥匙的耗费。通过使隔板牢固地与钥匙的壳体连接,可以使隔板同时用作用于止动装置的滑动支承部。因此隔板一方面完成了构造壳体的一部分的任务,并且另一方面提供了对止动装置的简单但极为可靠的支承。

按照特别的实施方式,止动装置被构造成能在释放位置和止动位置之间运动,在释放位置中,止动装置释放钥匙体,在止动位置中,止动装置固定钥匙体。由此可以通过对止动装置的简单操纵实现将钥匙体从壳体中取出或导入到壳体中。

为了尽可能简单地实现止动装置在释放位置和止动位置之间的运动并且为了对止动装置的支承部仅提出特别简单的要求,止动装置在释放位置和止动位置之间的运动以平移的方式进行。

在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隔板与壳体以不可逆地连接的方式构造。但在此特别是在安装钥匙时要注意的是,确保保留隔板作为支承部的功能。

特别是为了实现止动装置在释放位置和止动位置之间的平移的运动并且为了特别简单地实现由此产生的机械的要求,以销钉状的方式构造止动装置。

为了简单且以很低的成本实现隔板、滑动支承部和止动装置的制造,第一支承部包括隔板开口。因此对于钥匙的用户或钥匙体的取出者来说,可以直接操纵止动装置且通过隔板开口将止动装置从止动位置送入到释放位置中。因而在此实现了简单地取出钥匙体。

为了将止动装置在未被操纵的状态下持久地保持在止动位置中以及为了使止动装置在手动的操纵之后或在手动送入到释放位置中之后又被自动地送入到止动位置中,利用弹簧来支承止动装置。弹簧在此可以构造为简单的压缩弹簧、弯曲弹簧或其它的弹簧。在此,按如下方式来构造弹簧,即,弹簧的弹簧力将止动装置送入到止动位置中。

为了实现止动装置嵌接到钥匙体中且为了由此改善止动装置的工作方式,止动装置具有卡钩,卡钩构造用于嵌接到钥匙体的凹部中。

附加地,为了改善止动装置的工作模式并且特别是为了最优化地构造出止动装置的平移运动,壳体具有用于支承止动装置的第二支承部。第二支承部在此可以优选布置在钥匙的壳体内部中。第一支承部和第二支承部彼此间布置得间隔越远,那么就越是能更好地实现止动装置的无摩擦的工作模式。

在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止动装置具有开口,该开口被构造用于,使已导入到壳体中的钥匙体延伸通过该开口。因此可以实现在止动装置和钥匙体之间的简单且直接的配合作用。尤其与将止动装置的卡钩布置在止动装置的开口上的实施方式相结合地,在此可以实现止动装置的无干扰且可靠的工作模式。

为了大幅简化钥匙体到壳体中的导入,止动装置包括导入装置,以便在钥匙体导入到壳体中时促成将止动装置送入到释放位置中。这可以例如如下地实现,即,导入装置具有楔形的面区段。楔形的面区段在此可以侧向地布置在止动装置的开口上,其中,通过要引入到壳体中的钥匙体对楔形的面区段的力作用产生了以抵抗弹簧力的方式将止动装置送入到释放位置中的力作用。

附加地为了为用户简化止动装置的操纵,止动装置被构造为操纵元件,特别是构造为按键。在此例如可以考虑将止动装置构造成多件式。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且在下文中被详细说明。其中:

图1示出钥匙的示意图;

图2以剖面a-a示出图1的示意图;

图3示出钥匙的示意性侧视图;以及

图4以剖面b-b示出图2的止动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用于操纵机动车的锁闭装置的钥匙100的示意图。钥匙100包括壳体101和牢固地布置在壳体101上的隔板103。钥匙体105被导入到壳体101中。仅一部分钥匙体105被导入到壳体101中。钥匙体105的把手件直接与壳体101的隔板103邻接。附加地,钥匙100包括止动装置107,以便使得导入到壳体101中的钥匙体105止动。在此,隔板103具有第一支承部109,第一支承部支承止动装置107。第一支承部109构造为隔板开口110,并且止动装置107构造成能在释放位置和止动位置之间运动,在释放位置中,止动装置107释放钥匙体105,在止动位置中,止动装置107固定钥匙体105。在操纵销钉状地构造的止动装置107时促成了止动装置107在释放位置和止动位置之间的平移运动。在壳体侧用弹簧111支承止动装置107,其中,弹簧111如下地构造,即,使得弹簧111的弹簧力总是将止动装置107送入到止动位置中。

图2以剖面a-a示出了图1的示意图。用于操纵机动车的锁闭装置的钥匙100或止动装置107具有卡钩113,卡钩可以嵌接到钥匙体105上的相应的凹部115中。附加地,壳体101具有第二支承部117,以便除了在隔板开口110上的第一支承部109外附加地支承止动装置107。止动装置107具有开口119,被导入到壳体101中的钥匙体105延伸穿过该开口。在此,止动装置107的卡钩113布置布置在止动装置107的内侧上或开口119上,并且与已导入的钥匙体105的凹部115嵌接。

图3示出了钥匙100的示意性侧视图。钥匙100包括隔板103,并且止动装置107支承在隔板开口110中且布置成能便于用户操纵。

图4以剖面b-b示出了图2的止动装置107的示意图。止动装置107在此包括导入装置121,用于在钥匙体105导入到壳体101中时促成将止动装置107送入到释放位置中。导入装置121在此具有楔形的面区段。导入到开口119中的钥匙体105由于楔形的面区段而引起了对止动装置的力作用,这个力作用与弹簧111的力作用相反地取向。因此钥匙体105可以被完全导入到钥匙100的壳体101中。

备选地还可以实现,将第二支承部位同样布置在隔板上。在这种情况下,隔板本身完全用于支承止动装置。

本发明在其实施方案上并不局限于上面所说明的优选的实施例。更确切地说可以考虑多种变型方案,它们即使在原则上根本不同类型的实施方案下也可以利用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所有来自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的特征和/或优点(包括结构细节和空间布置),无论其本身还是以不同的组合方式都对本发明而言很重要。

附图标记列表

100钥匙

101壳体

103隔板

105钥匙体

107止动装置

109第一支承部

110隔板开口

111弹簧

113卡钩

115凹部

117第二支承部

119开口

121导入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