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芯控制的自锁防盗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5092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锁芯控制的自锁防盗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盗锁;尤其涉及锁芯控制的自锁防盗锁。



背景技术:

目前锁具市场上存在多种防盗锁,大多数的防盗锁均包括锁芯、传动机构、锁舌和锁栓头,传动机构分别通过两条传动路径对锁舌和锁栓头进行传动控制。参见图1,锁芯对锁舌和锁栓头的控制是分别通过传动路径Ⅰ和传统路径Ⅱ,在传动路径路径Ⅰ上有控制锁舌伸缩的方销座。参见图2,锁芯对锁舌和锁栓头的控制分别是通过传动路径Ⅰ和传统路径Ⅱ,传动路径Ⅰ和传统路径Ⅱ在方销座处传动交叉。

使用图1结构的锁具,当仅通过锁舌关闭防盗门时,若盗贼破坏防盗锁的面板,与方销座配合同步转动的方销会暴露在外。若采用一定的工具转动方销,则能控制锁舌的伸缩来打开防盗门。

使用图2结构的锁具,当通过锁舌和/或锁栓头关闭防盗门时,若盗贼拨块防盗锁的面板,与方销座配合同步转动的方销会暴露在外。若采用一定的工具转动方销,则能控制锁舌和/或锁栓头的伸缩来打开防盗门。

在上述情况下,盗贼均能能通过转动方销来开启防盗门,以达到打开防盗门的目的。如此,防盗门锁的防盗功能是极其不健全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直接转动方销即能实现打开防盗锁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锁芯控制的自锁防盗锁,包括锁壳、锁芯、与方销配合的方销座,所述锁芯和方销座设置在锁壳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锁机构、锁芯拨动机构和与二者连接的连动部件;所述自锁机构中的自锁件与方销座单向限转配合;强制开锁时,所述自锁件与方销座配合,限制方销座转动;正常开锁时,带有锁芯的所述锁芯拨动机构,通过连动部件将锁芯开锁的转动传递给自锁机构,来解除自锁机构与方销座之间的自锁状态。

进一步,所述单向限转配合,包括转止结构和与之配合的凸起,所述转止结构包括止转面和让转面,在方销座顺逆时针转动中,凸起选择与所述止转面或让转面配合;当凸起与止转面配合时,则限制方销座转动;当凸起与让转面配合时,凸起跨过让转面,方销座转动。

进一步,所述自锁机构为转动自锁机构或滑动自锁机构;所述转动自锁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锁壳内的所述转动自锁件,转动自锁件上形成有钩挂部,通过重力、磁力、弹力或者其组合将钩挂部转向所述方销座,并与方销座之间形成单向限转配合;所述滑动自锁机构,包括形成有导向道的导向件,和所述滑动自锁件,所述滑动自锁件在所述导向道内通过重力、磁力、弹力或者其组合滑动移向所述方销座,并与方销座之间形成单向限转配合。

进一步,以弹力滑动的所述滑动自锁机构,还包括压簧和限位块,在所述导向道内或外远离所述方销座的一侧设置所述限位块,所述滑动自锁件位于的导向道内,在限位块与滑动自锁件之间设置所述压簧,在压簧的作用下,滑动自锁件移向方销座,并与之单向限转配合。

进一步,所述连动部件为韧性的连动绳或刚性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连动绳的两端固定或转动连接。

进一步,在所述导向部件为连动绳的情况下,还包括导向轮,所述导向轮转动连接或者固定连接与所述锁壳内。

进一步,所述锁芯拨动机构包括拨块、和与锁芯的拨叉同步转动的拨动轮,所述拨动轮的径向上设有拨动齿,所述拨动齿与所述拨块拨动配合;所述连动部件连接在拨块上;在拨叉转动过程中,拨动齿间歇拨动拨块,拨块牵动连动部件解除自锁机构与方销座之间的单向限转配合。

进一步,在所述方销座上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止转面和让转面是限位凹槽内与自锁件配合的两侧面;所述凸起是自锁件上与限位凹槽配合的头部。止转面与自锁件的力与其运动方向相反或者垂直,使得自锁件无法脱离限位凹槽,如此实现了止转。让转面与自锁件的力与其运动方向相同或者呈一定夹角,使得自锁件能在让转面的推动下,越过让转面。

进一步,在所述自锁件头部的两侧形成有止转面和让转面;所述凸起是所述方销座的径向上凸出有定位凸台。定位凸台转动中会选择性的与让转面或止转面配合,当定位凸台与让转面配合时,定位凸台作用在让转面上的力会推动自锁件越过定位凸台;当定位凸台与止转面配合时,定位凸台作用在止转面上的力与自锁件运动方向相反或者垂直,致使二者抵触,限制了方销座的转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自锁机构和锁芯拨动机构,通过连动部件连动控制自锁机构与方销座配合的状态,如此避免了直接转动方销就能控制防盗锁开、闭的问题。在本发明中,突出了防盗锁开启过程中,对锁芯处钥匙需求的必要性,优化了防盗锁的功能。

2、自锁机构中的自锁件与方销座之间单向限转配合,能根据开门方向,来实际确定方销座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为限转方销,在向开锁反方向旋转时,方销座固定可以实现其他功能,例如反锁等。

3、两端分别与自锁件和拨块连接的韧性件,具有弯曲性能,能在空间有限的锁壳内弯曲排布,提高了锁壳内有限空间的利用率。刚性件的连动传递迅速,结构简单。

4、自锁机构在传统的机械结构中种类多。利用自锁件重力下落的自锁机构结构简单;利用弹力的自锁机构在可靠性和稳定性上加可靠;利用磁力的自锁机构在使用中,使用灵活、多变性强、稳定性高,其灵活多变主要体现在利用电磁互换的原理,来改变滑动自锁件或转动自锁件的状态。

5、导向件能换向保证锁芯拨动机构内的位置变化能够顺利驱动自锁件动作,解除自锁。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锁具第一传动框图;

图2为现有锁具第二传动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方销座,11-隔块、12-限位凹槽、13-方销孔、14-定位凸台、15-磁体;2-滑动自锁机构,21-滑动自锁件,211-推力轴肩、212-限位头、213-导向杆颈,22-压簧,23-导向件,231-导向道、232-限位块;3-连杆;4-锁芯拨动机构,41-锁芯,411-拨动轮、412-拨动齿,42-拨块,421-转销;5-连动绳;6-导向轮;71-止转面,72-让转面、73-槽底面;8-转动自锁机构,81-拉簧、82-转动自锁件,821-钩挂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发明锁芯控制的自锁防盗锁,主要包括锁壳、锁芯41、锁栓头、传动机构和方销,传动机构包括两条传动路径,两条传动路径的端部分别连接锁芯41和锁栓头。在与锁芯41连接的传动路径上连接有作为传动枢纽的方销座1,方销与方销座1同步转动连接。

参见图3,本发明锁芯控制的自锁防盗锁,还包括滑动自锁机构2、锁芯拨动机构4,和与二者转动连接的连杆3。在本实施例中,滑动自锁机构2中的滑动自锁件21通过弹力与方销座1配合自锁。弹力的利用是通过压簧22来实现,弹力受重力场和磁力场的影响小,即使有影响,也可以通过调节压簧22的弹力来克服。如此滑动自锁机构2的布置位置可以相对多变。

布置在方销座1转动径向上的滑动自锁机构2,包括滑动自锁件21、压簧22、以及形成有导向道231的导向件23。导向件23固定连接在锁壳内,形成的竖直的导向道231指向方销座1的转动轴心,在导向道231远离方销座1的一侧设有限位块232。滑动自锁件21的导向杆颈213位于导向道231内,滑动自锁件21的限位头212凸出于导向道231,在限位头212与导向杆颈213之间设有推力轴肩211。压簧22套设在滑动自锁件21的导向杆颈213上,其两端分别与推力轴肩211和限位块232抵合。在压簧22的弹力下,滑动自锁件21被推向方销座1,并与之形成单向限转配合。

方销座1转动连接在锁壳内,在方销座1的转动中心设有用于与方销同步转动配合的方销孔13,在方销座1转动的径向上均匀凸出有多个隔块11,相邻隔块11之间形成有限位凹槽12。限位凹槽12内形成有止转面71和让转面72,止转面71与滑动自锁件21的配合限制方销座1转动;让转面72与滑动自锁件21配合,通过推压滑动自锁件21的限位头212,来使滑动自锁件21跨过隔块11。

上述单向限转配合是限位凹槽12内的止转面71和让转面72与限位头212之间的配合。在方销座1转动的过程中:当止转面71与限位头212配合时,由于止转面71与限位头212滑动的方向相互平行,止转面71难以给限位头212一个滑动方向的分力,如此实现了对方销座1转动的止转;当让转面72与限位头212配合时,由于让转面72与限位头212的滑动方向存在夹角,让转面72会给限位头212一个滑动方向的分力,如此实现了对方销座转动的助转。通过带有止转面71和让转面72的限位凹槽12与滑动自锁件21的配合,来实现滑动自锁件21和方销座1的单向限转配合。

在常态下,限位头212伸入到限位凹槽12内,即使防盗锁的面板被破坏,盗贼转动方销,也只有将止转面71转跨过限位头212,才能打开锁合。当让转面72转跨过限位头212,则会通过方销座1进行反锁。如此实现了滑动自锁机构2与方销座1之间的单向限转配合,实现了防盗。

锁芯拨动机构4,包括拨动轮411和拨块42,拨动轮411与锁芯41上拨叉同步传动连接,拨块42与锁壳通过转销421转动连接。在拨动轮411转动的径向上间隔设有拨动齿412,拨动齿412与拨块42拨动配合。在拨动配合的状态下,随着拨动轮411的转动,拨动齿412会间歇拨动拨块42,来改变拨块42的位置状态。

在连杆3的一端与拨块42相对转销421偏心转动连接,其另一端与导向杆颈213的下端转动连接。

通过钥匙正常开锁过程中:锁芯41的拨叉转动,拨动轮411间歇拨动拨块42转动,连杆3牵动滑动自锁件21以压缩压簧22的方式向下运动;同时,拨叉在传动路径上,通过方销座1驱动锁舌回缩,正常打开防盗门。为了防止其同步运行中,限位头212与限位凹槽12的之间发生干涉,在限位头212退出限位凹槽12后,隔块11才转动到限位头212伸出的竖直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连动部件是刚性的连杆3;当然也可以是韧性的连动绳5,以连动绳5的牵引来连动传递拨叉的转动状态。

另外,本实施例中,形成有导向道231的导向件23是竖直布置于方销座1的正下方;当然也可以是其他位置,并且其导向道231指向的方向也可以是偏离方销座1转动的中心。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本实用例中,滑动自锁机构2中的滑动自锁件21通过磁力与方销座1配合自锁。

参见图4,滑动自锁机构2,包括滑动自锁件21和形成有导向道231的导向件23。导向件23固定连接在锁壳内,形成的竖直导向道231指向方销座1的转动轴心。滑动自锁件21包括位于导向道231内的导向杆颈213和凸出于导向道231外的限位头212。

限位凹槽12开设在方销座1上,限位凹槽12除了包括上述的止转面71和让转面72外,还包括槽底面73。磁体15嵌于限位凹槽12的槽底面73处。在磁体15的磁力作用下,限位头212向上运动至限位凹槽12内,滑动自锁件21被吸向方销座1,如此实现了方销座1与滑动自锁件21的单向限转配合。

本实施例的开锁原理和防盗原理与上述实施例一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磁体15是单个磁体。当然也可以成对的磁体,若磁体成对,则其中一个磁体固定于限位凹槽12内,另外一个磁体固定限位头212上。两个磁体之间是利用异极相吸的原理,来实现滑动自锁件21滑动至方销座1的限位凹槽12内。当然,两个磁体也可以是利用同极相斥的原理,将其中一个磁体固定于导向道231内远离方销座1的一侧,另一个固定在滑动自锁件21上,通过同极相斥的原理,来实现滑动自锁件21滑动至方销座1的限位凹槽12内。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增加压簧22。在增设压簧22的情况下,限位头212直径大于导向杆颈213直径,在二者的连接处形成有台阶面;以及在导向道231远离方销座的一端设有限位块232。压簧22套设在导向杆颈213上,其两端分别与台阶面和限位块232抵触。如此,滑动自锁件21在压簧22和磁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来实现方销座1与滑动自锁件21的单向限转配合。

针对上述磁体15,既可以是永磁体,也可以是采用电生磁原理得到的磁体。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在本实用例中,滑动自锁机构2中的滑动自锁件21通过重力与方销座1单向限转配合,并且改变滑动自锁件21与方销座1单向限转配合的结构关系。同时,本实施例中采用连动绳5来替代连杆3。

参见图5,滑动自锁机构2包括滑动自锁件21和形成有导向道231的导向件23。导向件23固定连接在锁壳内,形成竖直的导向道231向下指向方销座1的转动轴心。滑动自锁件21包括位于导向道231内的导向杆颈213和凸出于导向道231外的限位头212。滑动自锁件21的导向杆颈213位于导向道231内,滑动自锁件21的限位头212向下凸出于导向道231,在重力作用下,滑动自锁件21竖直落向方销座1。

方销座1转动连接在锁壳内,在方销座1的转动中心设有方销孔13,在方销座1转动的径向上均匀凸出有多个定位凸台14。

在限位头212上形成有止转面71和让转面72,止转面71与定位凸台14配合限制方销座1的转动;让转面72与定位凸台14的配合后,定位凸台14通过推压让转面72,使得滑动自锁件21克服重力向上运动,来退让避开定位凸台14。如此,实现了定位凸台14与滑动自锁件21之间的单向限转配合。

在防盗过程中,限位头212位于两个定位凸台14之间,即使防盗锁的面板被破坏,盗贼转动方销,也会因为定位凸台14与止转面71的抵触,而无法通过转动方销座1来开锁,从而实现了防盗。正常开锁过程中,连动绳5会牵引限位头212退离两定位凸台14之间。

对于连动绳5对连杆3的替代,连动绳5的上端与滑动自锁件21连接,其下端与拨块42偏心连接。为了避免连动绳5对其传动路径上的传动机构的干涉影响,还包括导向轮6,导向轮6固定或转动连接在锁壳内。在连动绳5牵引延伸的路径上,导向轮6的数量和位置可以视情况而定,其主要是为了避免连动绳5对传动机构的影响,同时也对连动绳5牵引方向进行导向,以实现方便滑动自锁件21在连动绳5的拉力方向上,能顺利移动。在本方案中,导向轮6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在滑动自锁件21运动的上方,另外一个位于拨块42的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增加压簧22。在增设压簧22的情况下,限位头212直径大于导向杆颈213直径,在二者的连接处形成有台阶面;以及在导向道231远离方销座1的一端设有限位块232。压簧22套设在导向杆颈213上,其两端分别与台阶面和限位块232抵触。如此,滑动自锁件21在压簧22和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来实现方销座1与滑动自锁件21的单向限转配合。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导向件23位于方销座1的正上方,当然也可以是位于方销座1的斜上方。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转动自锁机构8。

转动自锁机构8,包括拉簧81、转动自锁件82。转动自锁件82的一端通过转销转动连接在锁壳,其另一端上形成有钩挂部821,钩挂部821与方销座1上的限位凹槽12钩挂配合。拉簧81的一端连接在转动自锁件82上,其另一端连接在锁壳内通过拉簧81的牵引,使得钩挂部821与限位凹槽12保持钩挂状态。

参见图6,若逆时针是开锁,结构原理情况如下:

通过手动逆时针转动方销座1,钩挂部821会与止转面71配合限制转动;若手动顺时针转动方销座1,在钩挂部821在让转面72的推动下,转动自锁件82会向脱离方销座1的方向转动。

若顺时针开锁,则结构与上述相反。

在上述四个实施例中,止转面71和让转面72构成了转止结构,在实施例一、二和四中,转止结构构成了限位凹槽12的槽壁;在实施例三中,转止结构是限位头212上用于与定位凸台14配合的两个配合面。

综上,针对滑动自锁机构2和转动自锁机构8提出了四种自锁原理的思路,在上述四种实施例中,除了上述的叠加方式,也可以是其他的组合叠加方式,比如重力和磁力的叠加,亦或者重力、磁力和弹力的综合叠加。对于重力的方向是确定的竖直向下;对于磁力的利用可以是同极相斥或异极相吸;对于弹力既可以是压缩弹力或拉伸弹力。并且在对于力的使用上,其方向可以是协同作用,也可以是相反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