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造装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垂直切粒机构。
背景技术:
尼龙砂是以聚酰胺纤维(POLYAMIDE)为原材料,形状为半透明乳白色结晶形热塑性聚合颗粒,由于其具有一定的韧性、无切削性、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要处理的产品造成损害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喷砂、抛丸设备中。
尼龙砂是尼龙线经专门的切粒机切粒后形成的颗粒状产品。现有技术的切粒机中,是通过滚刀持续滚动剪切粒状或条状塑料来达到造粒的目的,滚刀性能的好坏是保证切粒机是否生产出正常切片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切粒机滚刀,有的刀片和刀轴是一体设计的,有的刀片和刀轴是分开的,但每个刀片采用的是一个整体的大刀片。
一方面,刀片为滚刀,刀片的切割方向与料条输送方向成一锐角,刀片的运动为弧形,采用滚动切断原理,将料条切割成颗粒状产品,产品切口面为弧形切面,一面为内弧,另一面为外弧,使得产品外观不够美观,且切面的内弧弧尖容易崩裂,导致产品使用寿命短。第二方面,滚刀在使用中经常会崩刃,而刀片和刀轴是一体式的滚刀,一个滚刀上设有多个刀片和刀轴,任何一个刀片崩刃后都不能再使用,需要更换整个滚刀,否则会影响产品质量;刀片和刀轴分开式的大刀片任意部位出现崩刃,则需将整个大刀片换下来,否则同样会影响产品质量,降低切粒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采用圆周运动飞刀、飞刀与料条输送方向垂直、切得的产品外观美观且不存在内弧弧尖、产品使用寿命长、且切割精度高的垂直切粒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垂直切粒机构,包括用于切割的飞刀,所述飞刀包括平直状的安装部、倾斜设置于安装部侧边的刀体、开设于刀体底部的刀刃,所述刀体的下端面位于安装部的下端面下方,所述安装部、刀体和刀刃为一体成型,所述刀刃所在平面垂直于刀体所在平面,刀体 靠近外侧的一面与刀刃所在面形成第一夹角,刀体靠近内侧的一面与刀刃所在面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为8°~12°,所述第二夹角为25°~35°。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夹角为10°,所述第二夹角为30°。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还包括切粒电机、连接于切粒电机输出端的连杆、位于连杆背离切粒电机一端在切粒电机的带动下旋转用于安装飞刀的刀架和安装于线状材料输出端的底刀。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刀架包括一体成型的中央环、均匀环设于中央环周围的至少一个架体和连接于架体放射端用于安装飞刀的安装台;所述中央环呈中空筒状,连杆位于中央环内部,所述架体呈放射状。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飞刀的安装部和安装台分别对应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安装螺钉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以实现飞刀和刀架的可拆卸螺接,且安装螺钉与飞刀的安装部之间设有垫片。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连杆与切粒电机和刀架连接处分别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安装于垂直于连杆的固定块内部。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底刀设有用于对线状材料进行定位的定位过孔,并利用所述定位过孔做刀口配合所述飞刀的刀刃进行切割。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还包括罩设于刀架和飞刀外部的防尘护罩,所述防尘护罩顶部设有用于防止外界空气中的杂质进入的防尘过滤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一方面,刀刃所在平面垂直于刀体所在平面,及刀刃垂直于线状材料的输送方向,在线状材料输送过程中,刀刃垂直切割线状材料,切口面为平直状,不存在内弧和外弧,切得的产品为标准的圆柱体,外表美观,且由于切面不存在内弧弧尖,产品使用寿命长;第二方面,刀体靠近外侧的一面与刀刃所在面形成第一夹角,且第一夹角为8°~12°,第一夹角为避空位,减少刀刃与下模 之间的接触机会,避免刀刃与下模磨擦发热而导致切得产品外表不美观,刀体靠近内侧的一面与刀刃所在面形成第二夹角,且第二夹角为25°~35°,增加刀刃的锋利度,使得飞刀快速切断线状材料,切面平整,进一步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外表美观度。
2、优选的,第一夹角为10°,此时避空效果最好,第二夹角为30°,切得的端面最平整。
3、还包括切粒电机、连接于切粒电机输出端的连杆、位于连杆背离切粒电机一端在切粒电机的带动下旋转用于安装飞刀的刀架和安装于线状材料输出端的底刀。飞刀可旋转的安装于刀架上,且设有底刀,当飞刀旋转至刀刃垂直于线状材料输送方向时,底刀与飞刀配合,快速切断材料,切面平整度好,产品外表美观。
4、刀架包括一体成型的中央环、均匀环设于中央环周围的至少一个架体和连接于架体放射端用于安装飞刀的安装台;所述中央环呈中空筒状,连杆位于中央环内部,所述架体呈放射状。刀架上安装有多个飞刀,本实施例中,飞刀为均匀安装在中央环圆周方向的六个,六个飞刀在连杆的带动下做圆周运动,当运动至线状材料正上方时与底刀配合垂直切断线状材料,切得的产品外表美观,且切割效率高。
5、所述飞刀的安装部和安装台分别对应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安装螺钉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以实现飞刀和刀架的可拆卸螺接,且安装螺钉与飞刀的安装部之间设有垫片,飞刀和刀架可拆卸连接,当一个飞刀的刀刃崩刃需更换时,直接松动需更换的飞刀上的安装螺钉和垫片即可将飞刀取下,更换方便,不需对切线机构进行整体更换,因而更换成本较低。
6、连杆与切粒电机和刀架连接处分别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安装于垂直于连杆的固定块内部。切粒电机和刀架分别位于连杆的两端,且连杆与切粒电机和刀架连接处分别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安装于垂直于连杆的固定块内部,通过固定块来固定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防止切粒电机运行过程中震动而造成连杆和刀架连接不稳 定,使得切线机构能平稳运行,有利于提高切粒精度。
7、底刀设有用于对线状材料进行定位的定位过孔,并利用所述定位过孔做刀口配合所述飞刀的刀刃进行切割。每根线状材料都在底刀上进行过孔定位,底刀上的每个定位过孔都采用全球最先进的慢走丝打孔,控制每个孔的偏差小于0.001mm,极大改善了产品切口不整齐、不垂直、有毛刺等问题,进一步提高切粒精度。
8、还包括罩设于刀架和飞刀外部的防尘护罩,所述防尘护罩顶部设有用于防止外界空气中的杂质进入的防尘过滤孔,通过防尘护罩防止切粒时外界环境中的杂质落入到物料上,进一步提高切粒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防尘护罩之后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掉防尘护罩之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飞刀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飞刀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刀架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刀架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不同视角的立体图。
垂直切粒机构100,包括用于切割的飞刀140,还包括切粒电机110、连接于切粒电机110输出端的连杆120、位于连杆120背离切粒电机110一端在切粒电机110的带动下旋转用于安装飞刀140的刀架130和安装于线状材料输出端的底刀150。飞刀140可旋转的安装于刀架130上,且设有底刀150,当飞刀140旋转至刀刃143垂直于线状材料输送方向时,底刀150与飞刀140配合,快速切断材料,切面平整度好,产品外表美观。
如图4和图5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飞刀不同视角的立体图。
飞刀140包括平直状的安装部141、倾斜设置于安装部141侧边的刀体142、开设于刀体142底部的刀刃143,刀体142的下端面位于安装部141的下端面下方,安装部141、刀体142和刀刃143为一体成型,刀刃143所在平面垂直于刀体142所在平面,刀体142靠近外侧的一面与刀刃143所在面形成第一夹角145,刀体142靠近内侧的一面与刀刃143所在面形成第二夹角146,第一夹角145为8°~12°,第二夹角146为25°~35°。
优选的,第一夹角145为10°,此时避空效果最好,第二夹角146为30°,切得的端面最平整。
如图6和图7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刀架的立体图和主视图。
刀架130包括一体成型的中央环131、均匀环设于中央环131周围的至少一个架体132和连接于架体132放射端用于安装飞刀140的安装台133;中央环131呈中空筒状,连杆120位于中央环131内部,架体132呈放射状。刀架130上安装有多个飞刀140,本实施例中,飞刀140为均匀安装在中央环131圆周方向的六个,六个飞刀140在连杆120的带动下做圆周运动,当运动至线状材料正上方时与底刀150配合垂直切断线状材料,切得的产品外表美观,依次旋转至线状材料上方的飞刀140轮流进行切割,切割效率高。
飞刀140的安装部141和安装台133分别对应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44和第二安装孔134,安装螺钉160穿过第一安装孔144和第二安装孔134以实现飞刀140和刀架130的可拆卸螺接,且安装螺钉160与飞刀140的安装部141之间设有垫片170,飞刀140和刀架130可拆卸连接,当一个飞刀140的刀刃143崩刃需更换时,直接松动需更换的飞刀140上的安装螺钉160和垫片170即可将飞刀140取下,更换方便,不需对切线机构进行整体更换,因而更换成本较低。
连杆120与切粒电机110和刀架130连接处分别设有第一轴承180a和第二轴承180b,第一轴承180a和第二轴承180b均安装于垂直于连杆120的固定块180内部。切粒电机110和刀架130分别位于连杆120的两端,且连杆120与切粒电机110和刀架130连接处分别设有第一轴承180a和第二轴承180b,第一轴承180a和第二轴承180b均安装于垂直于连杆120的固定块180内部,通过固定块180来固定第一轴承180a和第二轴承180b,防止切粒电机110运行过程中 震动而造成连杆120和刀架130连接不稳定,使得切线机构能平稳运行,有利于提高切粒精度。
底刀150设有用于对线状材料进行定位的定位过孔,并利用定位过孔做刀口配合飞刀140的刀刃143进行切割。每根线状材料都在底刀150上进行过孔定位,底刀150上的每个定位过孔都采用全球最先进的慢走丝打孔,控制每个孔的偏差小于0.001mm,极大改善了产品切口不整齐、不垂直、有毛刺等问题,进一步提高切粒精度。
还包括罩设于刀架130和飞刀140外部的防尘护罩190,所述防尘护罩190顶部设有用于防止外界空气中的杂质进入的防尘过滤孔,通过防尘护罩190防止切粒时外界环境中的杂质落入到物料上,进一步提高切粒精度。
一方面,刀刃143所在平面垂直于水平面,及刀刃143垂直于线状材料的输送方向,在线状材料输送过程中,刀刃143垂直切割线状材料,切口面为平直状,不存在内弧和外弧,切得的产品为标准的圆柱体,外表美观,且由于切面不存在内弧弧尖,产品使用寿命长;第二方面,刀体142靠近外侧的一面与刀刃143所在面形成第一夹角145,且第一夹角145为8°~12°,第一夹角145为避空位,减少刀刃143与下模之间的接触机会,避免刀刃143与下模磨擦发热而导致切得产品外表不美观,刀体142靠近内侧的一面与刀刃143所在面形成第二夹角146,且第二夹角146为25°~35°,增加刀刃143的锋利度,使得飞刀140快速切断线状材料,切面平整,进一步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外表美观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线状材料通过输线机构输送到底刀150上方处待切割,底刀150利用定位过孔作为刀口,同时切粒电机110通电运转,通过连杆120带动刀架130旋转,刀架130上的飞刀140也随刀架130旋转,当飞刀140旋转至刀刃143垂直接触线状材料时,飞刀140与底刀150的若干定位过孔配合切割线状材料。
当某一飞刀140的刀刃143磨损需更换时,松动安装螺钉160和微调螺丝,取下垫片170,将飞刀140从刀架130上拆卸下来,再重新安装新的飞刀140, 并通过微调螺丝进行调试。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