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匙锁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6648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撞匙锁芯。

背景技术:
现今国际上流行的非法开锁方法很多:撞匙(英语为BumpLock)开锁、钻头开锁、拔拉锁芯开锁、撬锁工具开锁等。而防非法开锁技术也随着出现了很多种:防撬锁芯、防钻锁芯、防拔锁芯、防扭锁芯(anti-snap)、防撞匙锁芯(anti-bump)等。其中,撞匙开锁,又称“999”钥匙开锁。其原理是将钥匙的齿牙开到最大,撞匙插入钥匙孔后,锁芯内芯中的下弹子都会碰到撞匙齿牙的根部。然后,撞击撞匙的后部。这时,由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撞匙将锁芯内芯弹子中的上弹子撞出锁芯内芯中的弹子孔;转动锁芯,达到打开机械弹子锁的目的。专利号为200810059621.1、名称为“防撞匙强力撞击锁芯”的专利技术,“……每排锁芯内芯弹子孔中至少有一列以上放置一个防撞匙弹子,该防撞匙弹子悬挂在锁芯内芯弹子孔内,其上沿低于锁芯内芯平面,下沿高于锁芯内芯弹子孔底部。所述的弹簧下有一圆柱形薄形弹子。当猛力撞击撞匙时,撞匙的齿牙只撞击到普通下弹子,撞不到防撞匙弹子。又因圆柱形薄形弹子的作用,防撞匙弹子所相对的上弹子更不能在撞匙撞击中弹出锁芯内芯弹子孔而仍卡在上、下弹子孔之间,使锁芯不会打开而确保了安全”。该发明专利防撞效果显著。但在漫长的实践中,专利权人和发明人发现该技术存在美中不足之处:设置于弹簧下的圆柱形薄形弹子会给产品制作安装时带来一些安装上的麻烦。更严重的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小偷又对撞匙进行了进一步改进:小偷将撞匙的齿牙改高。这样,改高的齿牙能顶到悬挂在锁芯内芯弹子孔内的防撞匙弹子,撞击撞匙时,悬挂的防撞匙弹子也会被撞动,进而将与其相对的上弹子撞开,最后将锁打开。因此,必须对锁芯进行改进。锁芯中的上弹子为圆柱形结构,为了起到防撬作用,现在不少锁芯用工字形结构的上弹子代替原有圆柱形结构的上弹子;但这种代替对于撞匙开锁没有什么作用,当用撞匙开锁时,上弹子被作用力撞至锁芯体内的弹子孔内的情况下,一旦锁芯内芯与锁芯体有一点错位,上弹子便会被锁芯内芯阻挡而无法复位,从而使锁能够被轻易地打开;因此,我们从上弹子入手对现有锁芯的结构进行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弥补上述之不足,向社会公开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方便,制作成本低,能够有效防止撞匙开锁的一种锁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撞匙锁芯,包括锁芯内芯,锁芯体,锁芯内芯和锁芯体中相通地设置着的数列成排的弹子孔,锁芯内芯内弹子孔中的下弹子,锁芯体弹子孔顶部的封门弹子,封门弹子下的弹簧,锁芯打开状态时的锁芯体弹子孔中的上弹子,开启锁舌的拨动件,连接在锁芯内芯上带动拨动件的内转件,钥匙孔;所述的上弹子中至少有一个为凸头弹子,所述的凸头弹子的下部设置有直径小于弹身的直径的凸头。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的措施是:所述的下弹子中至少有一个为悬挂弹子,所述的悬挂弹子悬挂在锁芯内芯的弹子孔内;所述的悬挂弹子的上沿低于锁芯内芯平面,其下沿高于锁芯内芯内弹子孔底部。所述的悬挂弹子呈“中”字形结构,该悬挂弹子的上下两部分直径均小于中部圆柱体的直径。所述的凸头弹子的上部也设置有直径小于弹身的直径的凸头。所述的凸头与所述弹身之间通过一内凹的圆弧面过渡。所述的凸头弹子的弹身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的凸头弹子包括第一凸头弹子和第二凸头弹子;所述的第一凸头弹子的的弹身的直径小于锁芯内芯内弹子孔的直径,所述的第二凸头弹子的弹身的直径大于锁芯内芯内弹子孔的直径。所述的锁芯体上竖向设置有防钻销。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撞匙锁芯,其上弹子中至少有一个为凸头弹子,凸头弹子的下部设置有直径小于弹身的直径的凸头,当有人使用撞匙开锁时,当撞击撞匙产生瞬间爆发力,该爆发力通过下弹子传递至上弹子,使上弹子向上运动,由于设置了凸头,即使在上弹子移动至锁芯体的弹子孔内后,锁芯内芯与锁芯体错开一点(由于撞击产生的力是瞬间的,两者错开的角度很小,普通弹子只要错开一点便掉不下去了),而该凸头弹子的凸头部分仍然能够落入锁芯内芯的弹子孔内而避免锁被打开;本实用新型采用简单、合理的结构,能够有效防止撞匙开锁,其只需要将其中一个或者几个上弹子替换为凸头弹子,锁芯的其它结构和使用方法均无需改变,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制作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图3是图1中凸头弹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凸头弹子的工作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附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名称是:锁芯内芯1、下弹子2、悬挂弹子2’、上弹子3、凸头弹子3’、第一凸头弹子3a’、第二凸头弹子3b’、凸头31’、弹身32’、环形凹槽32a’、圆弧面33’、弹簧4、封门弹子5、锁芯体6、防钻销61、拨动件7、撞匙8。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如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一,一种防撞匙锁芯,包括锁芯内芯1,锁芯体6,锁芯内芯和锁芯体中相通地设置着的数列成排的弹子孔,锁芯内芯内弹子孔中的下弹子2,锁芯体弹子孔顶部的封门弹子5,封门弹子下的弹簧4,锁芯打开状态时的锁芯体弹子孔中的上弹子3,开启锁舌的拨动件7,连接在锁芯内芯上带动拨动件的内转件,钥匙孔;所述的上弹子3中至少有一个为凸头弹子3’,所述的凸头弹子3’的下部设置有直径小于弹身32’的直径的凸头31’。所述的凸头弹子3’的上部也设置有直径小于弹身32’的直径的凸头31’。两头均设置凸头31’,使凸头弹子3’在装配过程中无需区分上端和下端,装配更加方便。所述的凸头31’与所述弹身32’之间通过一内凹的圆弧面33’过渡。采用内凹的圆弧面33’过渡,使凸头31’的上表面与圆弧面33’形成钩状,能够更好地防止锁被打开。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凸头弹子3’为第一凸头弹子3a’,其弹身32’的直径小于锁芯内芯1内弹子孔的直径。如第2列弹子孔所示,由于第一凸头弹子3a’的弹身32’的直径小于锁芯内芯1内弹子孔的直径,和普通的上弹子3一样,在正常情况下,第一凸头弹子3a’的下部进入到锁芯内芯的弹子孔内。所述的凸头弹子3’的弹身32’上设置有环形凹槽32a’;设置环形凹槽32a’能够起到防撬作用。所述的锁芯体6上竖向设置有防钻销61。防钻销61起到防钻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锁芯的防盗性能。工作原理:当有人使用撞匙8开锁时,当撞击撞匙8产生瞬间爆发力,该爆发力通过下弹子2传递至上弹子3,使上弹子3向上运动,当上弹子3全部移动至锁芯体6的弹子孔内时,对锁芯内芯1施加扭力使其转动一定角度,从而将锁打开,这便是撞匙开锁的原理。采用了凸头弹子3’后,由于凸头31’的直径小于弹身32’的直径,如图4所示,即使锁芯内芯1转动了一定角度,普通弹子只要锁芯体和锁芯内芯错开一点点锁便可以开启,而使用了凸头弹子后,错开1/3也不能达到开启目的,凸头31’仍然能够掉入锁芯内芯1的弹子孔内,这样便能够防止锁芯被打开,从而达到防止撞匙8开锁的目的。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的下弹子2中至少有一个为悬挂弹子2’,所述的悬挂弹子2’悬挂在锁芯内芯1的弹子孔内;所述的悬挂弹子2’的上沿低于锁芯内芯1平面,其下沿高于锁芯内芯内弹子孔底部。所述的悬挂弹子2’呈“中”字形结构,该悬挂弹子2’的上下两部分直径均小于中部圆柱体的直径。如第3列和第5列弹子孔所示,采用悬挂弹子2’,悬挂弹子2’的下沿高于锁芯内芯内弹子孔底部,当撞匙8插入时,撞匙8的齿牙无法碰到悬挂弹子2’,这样撞击撞匙8所产生的瞬间爆发力便无法传递。将悬挂弹子2’与凸头弹子3’结合使用,防撞匙开锁效果更佳。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凸头弹子3’为第二凸头弹子3b’,其弹身32’的直径大于锁芯内芯1内弹子孔的直径。如第4列弹子孔所示,由于第二凸头弹子3b’的弹身32’的直径大于锁芯内芯1内弹子孔的直径,第二凸头弹子3b’的弹身32’无法进入锁芯内芯1的弹子孔内;当下弹子2采用普通下弹子时,第二凸头弹子3b’悬挂于锁芯内芯1上方,第二凸头弹子3b’的下端与下弹子2的上端分离,这样撞匙8所产生的瞬间爆发力也无法从下弹子2传递至第二凸头弹子3b’,同样能够起到防止撞匙开锁的目的。锁芯门外侧与门内侧的结构是相同的,凸头弹子3’和悬挂弹子2’均需要设置于门外侧才能起作用;锁芯制作过程中,可以在门外侧和门内侧均设置凸头弹子3’和悬挂弹子2’,这样可以使锁芯在安装过程中不必区别门外侧和门内侧,安装更加方便。第一凸头弹子3a’与第二凸头弹子3b’的结构相同,两者仅在弹身32’的直径上存在差别,正是因为两者弹身32’的直径的差别,因此它们与锁芯内芯的弹子孔的配合有所不同。本防撞匙锁芯单独使用第一凸头弹子3a’或者单独使用第二凸头弹子3b’均可实现防撞功能,当然将第一凸头弹子3a’和第二凸头弹子3b’结合使用,防撞效果更加。将凸头弹子3’与悬挂弹子2’、防钻销61配合使用,防盗性能大大增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