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工具箱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维修用工具柜。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汽车进行大修或者维修时,有很多零部件都需要进行清洗或者在油中浸泡。而现有的维修车间,一般都是利用简易的器具将汽车零件放在有油中进行清洗或者浸泡,由于器具中的油一般颜色较深,有时候很难看清油中较小的零部件,有时会将器具中的油倒掉,然后才能找到零部件,这种方式比较费时费力,然现有的器具在倒油时较为费事,且一般放置零件的器具箱一般离工具存储箱较远,使用的时候有时需要来回在器具和工具存储箱之间奔跑;而且现有的车间有时光线不是太好,工具柜内也没有照明灯,常常需要另外找手电才能在工具内翻找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汽车维修用工具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维修用工具柜,包括车体、油槽、液泵、端部存储区和积液箱,所述车体的底部均布设有四组万向轮,每组万向轮上均设有刹车装置,万向轮与车体之间设有减震装置,车体的上端设有油槽,油槽下方的车体上设有敞开区,敞开区的前后相通,且敞开区的下部设有挡板,车体的右端设有端部存储区,端部存储区开口向右,且端部存储区上通过铰链铰接有开关门,端部存储区内自上而下间隔设有两个隔板;所述车体的左侧设有推手部,推手部的上端与车体齐平,推手部斜向上设置;所述油槽的左端设有排液孔,油槽的上端设有一圈导油圈,排液孔上连接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设有阀门,排液孔设在油槽内的一侧设有过滤网,敞开区左侧的车体内设有积液箱,排液管设在积液箱的上部,积液箱内设有抽液管,抽液管的右端连接液泵,液泵的右端连接回液管,回液管的出料口设在油槽的右侧上部;所述端部存储区的顶部设有照明灯,照明灯的外侧设有防护罩,车体的右侧上部设有蓄电池组件,蓄电池组件的外侧设有保护罩,蓄电池组件与照明灯电连接,且照明灯上设有开关,蓄电池组件与液泵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油圈的内侧比其自身的外侧边要低。
进一步的:所述抽液管的底部设有过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置的积液箱、液泵能够将油液重新利用,从而使得油液能够重复使用,降低了油液的损耗;设置的照明灯能够为工具箱的内部提供照明,设置的敞开区能够便捷的存取较大的工具。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汽车维修用工具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汽车维修用工具柜,包括车体1、油槽9、液泵21、端部存储区7和积液箱15,所述车体1的底部均布设有四组万向轮4,每组万向轮4上均设有刹车装置,万向轮4与车体1之间设有减震装置5,车体1的上端设有油槽9,油槽9下方的车体1上设有敞开区2,敞开区2的前后相通,且敞开区2的下部设有挡板3,敞开区2内能够放置液压千斤顶等汽车维修用工具,车体1的右端设有端部存储区7,端部存储区7开口向右,且端部存储区7上通过铰链8铰接有开关门6,端部存储区7内自上而下间隔设有两个隔板17,通过隔板17就能够将端部存储区7分隔成若干个不同的存放区,从而便于存放不同种类的工具;所述车体1的左侧设有推手部14,推手部14的上端与车体1齐平,推手部14斜向上设置;所述油槽9的左端设有排液孔11,油槽9的上端设有一圈导油圈23,导油圈23的内侧比其自身的外侧边要低,排液孔11上连接有排液管13,排液管13上设有阀门12,排液孔11设在油槽9内的一侧设有过滤网10,过滤网10能够将油槽中较小的零部件拦截,防止零部件随油液从排液孔11内流走,敞开区2左侧的车体1内设有积液箱15,排液管13设在积液箱15的上部,积液箱15内设有抽液管20,抽液管20的底部设有过滤网16,过滤网16设在积液箱15的底部,抽液管20的右端连接液泵21,液泵21的右端连接回液管22,回液管22的出料口设在油槽9的右侧上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清洗或者浸泡零部件时,只需关闭阀门12,然后将零部件放入到油槽9内,然后注入油液即可;当需要将零部件取出时,只需将排液管13对着收集油液的器具,然后打开阀门12即可;所述端部存储区7的顶部设有照明灯18,照明灯18的外侧设有防护罩19,车体1的右侧上部设有蓄电池组件25,蓄电池组件25的外侧设有保护罩24,保护罩24能够放置工具意外碰触到蓄电池组件25,从而导致蓄电池组件25损坏,蓄电池组件25与照明灯18电连接,且照明灯18上设有开关;蓄电池组件25与液泵21电连接;使用过程中,当油液被排放至积液箱15内后,人们需要再次浸泡零部件时,只需启动液泵21,液泵21将积液箱15内的油液抽送至油槽9内,从而使得油液能够循环利用。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