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拆装的机器人驱动轮模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773680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便于拆装的机器人驱动轮模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技术,具体地说是便于拆装的机器人驱动轮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轮驱式或履带式机器人占据市场主流,包括电机在内的驱动模块一般与机器人主机安装在一起,当电机老化或出现故障后只能将机器拆卸后进行更换或维修,驱动模块通常植入机器内部,拆装需要用到螺丝刀、手板等工具,非常麻烦,并且用户没有专业的维修知识无法自主维修,再加上生产商的维修服务范围有限,偏远地区的用户无法找到生产商的维修点,所以市场急需一种方便拆装和傻瓜式维修的机器人驱动轮模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结构布局合理、各机构配合精度高、运行平稳且用户能自己进行维修更换的便于拆装的机器人驱动轮模块。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便于拆装的机器人驱动轮模块,包括装有驱动电机和驱动轮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榫槽连接于机器人本体,驱动组件包括外露的插头,机器人本体包括与插头相匹配的插座,插座与机器人本体内的控制单元和电源连接。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上述的机器人本体包括前挡壁,驱动组件前端面贴于前挡壁。上述的驱动组件连璇接于固定盖,固定盖卡置于机器人本体。上述的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部本体,驱动部本体外侧设有旋柱,机器人本体上设有母配合部,固定盖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旋钮,旋钮与旋柱匹配;固定板上还设有子配合部,子配合部卡置于母配合部。上述的旋钮设有与硬币厚度相匹配的开锁槽,机器人本体包括上挡壁,驱动组件上端面贴于上挡壁。上述的驱动组件与机器人本体配合的榫槽为燕尾榫槽。上述的驱动轮转动连接于驱动部本体后端,驱动部本体包括蜗杆传动机构,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连接蜗杆,蜗杆连接涡轮,涡轮与驱动轮固定连接,插头和驱动电机的接线端之间连接有导线。上述的驱动部本体包括导线收纳仓,插头位于导线收纳仓内。上述的驱动部本体下端延伸有扩大部。上述的扩大部是驱动部本体的一部分,涡轮位于扩大部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拆装的机器人驱动轮模块,包括装有驱动电机和驱动轮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榫槽连接于机器人本体,驱动组件包括外露的插头,机器人本体包括与插头相匹配的插座,插座与机器人本体内的控制单元和电源连接。安装时,先将插头插入插座,再将驱动组件和机器人本体通过榫槽连接,最后将传动带分别扣在驱动轮和从动轮上;拆卸时,先将传动带从驱动轮和从动轮上卸下,再将驱动组件从机器人本体的榫槽结构中分离。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当电机或驱动轮出现损坏后,用户不必找专业维修人员就能自己进行模块式更换,并具有结构布局合理、各机构配合精度高和运行平稳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是图1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2中固定盖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驱动组件示意图;图5是图4中驱动部本体全剖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机器人本体、1a卡凸、1b母配合部、1c前挡壁、1d上挡壁、11从动轮、2传动带、3驱动组件、31驱动部本体、31a卡槽、31b旋柱、31c导线收纳仓、31d扩大部、32驱动轮、4固定盖、41固定板、41a子配合部、42旋钮、51插座、52插头。图1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拆装的机器人驱动轮32模块,包括装有驱动电机和驱动轮32的驱动组件3,驱动组件3榫槽连接于机器人本体1,驱动组件3包括外露的插头52,机器人本体1包括与插头52相匹配的插座51,插座51与机器人本体1内的控制单元和电源连接。安装时,先将插头52插入插座51,再将驱动组件3和机器人本体1通过榫槽连接,最后将传动带2分别扣在驱动轮32和从动轮11上;拆卸时,先将传动带2从驱动轮32和从动轮11上卸下,再将驱动组件3从机器人本体1的榫槽结构中分离。若机器人本体1上设置榫则驱动组件3上设置槽,若机器人本体1上设置槽则驱动组件3上设置榫,例如机器人本体1上设置卡凸1a则驱动组件3上设置卡槽31a。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机器人本体1包括前挡壁1c,驱动组件3前端面贴于前挡壁1c。传动带2绷紧后会对驱动组件3产生收紧力,使驱动组件3顶住前挡壁1c,限制了驱动组件3的前后移动。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驱动组件3连璇接于固定盖4,固定盖4卡置于机器人本体1。固定盖4限制了驱动组件3的前后移动。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驱动组件3包括驱动部本体31,驱动部本体31外侧设有旋柱31b,机器人本体1上设有母配合部1b,固定盖4包括固定板41,固定板41上转动连接有旋钮42,旋钮42与旋柱31b匹配;固定板41上还设有子配合部41a,子配合部41a卡置于母配合部1b。安装时,首先将插头52插入插座51,再将驱动组件3和机器人本体1通过榫槽连接,随后将子配合部41a与母配对接,将旋钮42对准旋柱31b拧紧,就能达到限制驱动组件3的前后移动的效果。最后将传动带2分别扣在驱动轮32和从动轮11上;拆卸时的流程与装配相反。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旋钮42设有与硬币厚度相匹配的开锁槽,将硬币插入开锁槽中即能旋开旋钮42;机器人本体1包括上挡壁1d,驱动组件3上端面贴于上挡壁1d。横向的榫槽结构无法保证驱动组件3的晃动,上挡壁1d能限制驱动组件3的晃动。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驱动组件3与机器人本体1配合的榫槽为燕尾榫槽。燕尾榫槽结构相较于矩形榫槽结构更加稳固,能防止驱动组件3的从机器人本体1上横向脱落。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5所示,驱动轮32转动连接于驱动部本体31后端,驱动部本体31包括蜗杆传动机构,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连接蜗杆,蜗杆连接涡轮,涡轮与驱动轮32固定连接,插头52和驱动电机的接线端之间连接有导线。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驱动部本体31包括导线收纳仓31c,插头52位于导线收纳仓31c内。安装时,首先将插头52插入插座51,再将驱动组件3和机器人本体1通过榫槽连接,同时将露出的导线塞入导线收纳仓31c内。实施例中,如图1、图4和图5所示,驱动部本体31下端延伸有扩大部31d。扩大部31d便于拆卸驱动组件3时手指的拖拉。实施例中,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扩大部31d是驱动部本体31的一部分,涡轮位于扩大部31d内。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安装时,首先将插头52插入插座51,再将驱动组件3和机器人本体1通过榫槽连接,同时将露出的导线塞入导线收纳仓31c内,随后将子配合部41a与母配对接,将旋钮42对准旋柱31b拧紧,最后将传动带2分别扣在驱动轮32和从动轮11上;拆卸时的流程与装配流程相反。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已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