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掀门止锁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该掀门止锁装置的自动售票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于各种类型的掀门止锁装置的需求日益增大。
众所周知,针对目前市场上各式各样的自动售票机来说,无论是位于地铁站内自动售票机还是位于其他公共场合的自动售票机,其出现既方便乘客又缓解了人工售票的压力。自动售票机面对顾客端外观一般有两种要求;一是安全,即保证客户人身安全及设备安全,二是美观,要求尽量减少外漏部件。具体来说,自动售票机包括机身本体以及掀门,掀门即向上旋转开启的门体。
然而在现有的技术中,由于自动售票机掀门的设计不当,往往会因不同原因导致掀门非正常开启,从而造成顾客使用不便,并且极易引发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掀门止锁装置,该掀门止锁装置可以解决非正常开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掀门止锁装置的自动售票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售票机的掀门止锁装置,包括与门板固定连接的固定销以及位置固定的拉簧固定板,所述拉簧固定板铰接锁止板,所述锁止板设置用以与所述固定销卡接的卡接部,并且所述锁止板与所述拉簧固定板之间设置拉簧;
当关闭所述门板时,所述固定销与所述锁止板之间滑动接触,并在所述拉簧的作用下实现所述锁止板旋转并将所述固定销卡接于所述卡接部内。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自动售票机的掀门止锁装置,门板固定有固定销,并且拉簧固定板的位置固定;在门板关闭状态下,门板与拉簧固定板相抵。拉簧固定板铰接锁止板,并且锁止板的卡接部能够与固定销卡接;即,在门板关闭状态下,门板、固定销、锁止板以及拉簧固定板四者的位置相对固定,从而实现门板的关闭。除此之外,利用拉簧将锁止板与拉簧固定板连接;也就是说,当关闭门板时,固定销与锁止板之间相接触,并且在门板关闭过程中,固定销与位置固定的锁止板之间滑动接触,并且在拉簧的作用下,使得锁止板相对于拉簧固定板旋转一定角度,从而将锁止板与固定销卡接,从而完成门板的关闭。采用如上设置方式,能够有效避免门板的非正常开启,避免因门板非正常开启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锁止板相连用以实现所述拉簧拉伸并将所述锁止板与所述固定销脱离的推杆;还包括用以将所述门板向外侧推起的推起装置。
优选地,所述推起装置包括位置固定的推力弹簧座;位于所述推力弹簧座与所述门板之间设置推力弹簧;顶杆的一端与所述门板相抵,另一端与所述推力弹簧座相连接,并且顶杆设置用以供所述推力弹簧的一端相抵的凸台;所述推力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推力弹簧座相抵。
优选地,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锁止板的前端,所述锁止板末端的第一点铰接于所述拉簧固定板的前部;所述拉簧的一端与所述锁止板末端的第二点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拉簧固定板的后部相连。
优选地,所述推杆沿垂直于所述门板的方向延伸;并且所述推杆的末端设置握持部,所述门板的前端设置有配合部;
当所述门板闭合时,所述配合部与所述锁止板相配合;当推动所述推杆时,所述配合部对所述锁止板施加用以供所述锁止板旋转以脱离所述固定销的力。
优选地,所述卡接部呈钩状。
优选地,所述推起装置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推起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推杆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动售票机,包括门板以及掀门止锁装置;所述掀门止锁装置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掀门止锁装置。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售票机,可以有效避免门板的非正常开启,杜绝因门板非正常开启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掀门止锁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其中:
1-门板、2-锁止板、3-拉簧固定板、4-推杆、5-固定销、6-拉簧、7-推力弹簧座、8-推力弹簧、9-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掀门止锁装置,该掀门止锁装置可以避免掀门的非正常开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掀门止锁装置的自动售票机。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掀门止锁装置的正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自动售票机的掀门止锁装置,包括固定于门板1的固定销5,拉簧固定板3的位置固定,并且当门板1完全关闭时,拉簧固定板3与门板1相抵。
拉簧固定板3铰接锁止板2,在锁止板2的前端设置卡接部;当门板1完全关闭时,锁止板2的卡接部与固定销5卡接,从而实现门板1、固定销5、拉簧固定板3和锁止板2的相对位置固定,确保门板1的关闭到位,不会因意外而打开。
如说明书附图1和说明书附图2可知,拉簧6的两端分别与锁止板2和拉簧固定板3相连;即,由于锁止板2与拉簧固定板3铰接,拉簧固定板3的位置固定不动,因而锁止板2能够相对于拉簧固定板3旋转,并且在拉簧6的作用下,锁止板2与拉簧固定板3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预紧力。
当关闭门板1时,固定销5朝向锁止板2的方向移动,并且当固定销5与锁止板2相接触时,两者滑动摩擦;锁止板2开始相对于拉簧固定板3旋转;固定销5依次经过锁止板2的前端斜面和卡接部;当锁止板2的卡接部与固定销5接触时,锁止板2在拉簧6的作用下发生回复;此时锁止板2的卡接部与固定销5卡接到位,从而实现门板1的关闭。
上述阐述了门板1关闭时的过程以及所需部件,下文介绍如何将门板1打开以及打开所需的部件。
推杆4与锁止板2相连,并且还设置有能够将门板1向外侧推起的推起装置。具体来说,当门板1处于关闭状态,需要打开时,操作人员推动推杆4,使锁止板2绕铰接点转动,转动角度达到一定程度后锁止板2与固定销5脱离,掀门板1在推起装置的推力作用下,向外弹开,这样设置可以利用一个操作人员完成打开门板1的动作。
针对推起装置,可以采用如下设置方式;推起装置包括推力弹簧座7、推力弹簧8和顶杆9;推力弹簧座7的位置固定,推力弹簧8位于推力弹簧座7和顶杆9之间,顶杆9的一端与门板1相抵,另一端与推力弹簧座7相连接,并且顶杆9设置用以供推力弹簧8的一端相抵的凸台;推力弹簧8的另一端与推力弹簧座7相抵,如说明书附图1和图2所示。
显而易见地,当门板1关闭时,锁止板2与固定销5卡接,推力弹簧8处于压缩状态;当锁止板2与固定销5脱离时,推力弹簧8实现伸展,从而利用顶杆9将门板1顶起,从而实现门板1的开启。即,当用力推推杆4时,锁止板2与固定销5脱离,同时顶杆9在推力弹簧8弹簧力的作用下将门板1推开一段距离,当推杆4的推力撤销,固定销5脱离锁止板2,一个人既可以完成开门动作。
针对锁止板2、拉簧固定板3以及拉簧6的具体形状构造,本文优选采用如下设置。卡接部位于锁止板2的前端,锁止板2末端的第一点铰接于拉簧固定板3的前部;拉簧6的一端与锁止板2末端的第二点相连,另一端与拉簧固定板3的后部相连,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
也就是说,锁止板2末端的第一点为铰接点,而拉簧6的一端连接于锁止板2末端的第二点,铰接点与拉簧6连接点不是同一点;这样使得锁止板2能够相对于拉簧固定板3旋转的同时,拉簧6能够起到预紧的作用。并且采用上述设置方式,能够对掀门止锁装置进行结构优化,有助于技术效果的实现;并且连接关系清晰,方便后续检修等工作。
针对推杆4的设置方式,本文优选将推杆4沿垂直于门板1的方向延伸;并且推杆4的末端设置握持部,门板1的前端设置有配合部;这样一来,当门板1闭合时,配合部与锁止板2相配合;当推动推杆4时,配合部对锁止板2施加用以供锁止板2旋转以脱离固定销5的力。说明书附图1与图2中,门板1的左侧为顾客方向,而门板1的右侧为顾客的另一面;即,掀门止锁装置面向顾客的另一面;当需要关闭门板1时,站在顾客方向便能够将门板1关闭;而需要打开门板1时,在顾客的反方向推动推杆4,因而能够避免顾客非正常操作而打开门板1,避免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锁止板2的卡接部优选设置为钩状,而上述锁止板2的前端斜面为锁止板2左侧倾斜向下的端面,用于在关闭门板1时,固定销5与前端斜面滑动接触并将固定销5卡接于锁止板2的卡接部内。
针对推起装置,可以在推杆4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推起装置,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这样一来,门板1的两侧受到同样大小的推力,从而能够确保门板1的开启顺利。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掀门止锁装置的自动售票机,包括上述具体实施例所描述的自动售票机;包括门板1以及与门板1相互配合的掀门止锁装置;自动售票机的其他部分可以参照现有技术,本文不再展开。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掀门止锁装置及其自动售票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